壺瓶山的寂靜與喧囂

2020-11-26 華夏經緯

    5月7日,壺瓶山自然保護區內盛開的珙桐花。

    5月8日,壺瓶山自然保護區內隨處可見的流水瀑布。     

    本版照片均為湖南日報記者 童迪 攝

    5月8日,壺瓶山主峰全景。壺瓶山自然保護區境內群峰起伏,層巒疊嶂,溝壑縱深,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66座,屬於中山地貌,且巖溶地貌顯著。

    5月8日,雨過天晴後的壺瓶山主峰雲霧繚繞。

    5月8日,林業工作人員在壺瓶山自然保護區內陡峭的山坡上艱難地行走。

    5月26日5時30分,太陽徐徐從壺瓶山主峰北側升起。

    湖南日報記者 周月桂  李志林

    神秘的北緯30度,穿越了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國,產生了眾多神秘的自然現象。

    壺瓶山是湖南北緯30度緯度線經過的唯一高山,這裡是第三紀動植物的避難所,被稱為歐亞大陸同緯度物種譜系最完整的一塊寶地、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

    地史久遠,生境複雜,大量古老、殘遺、特有、珍稀物種居留於此,它以湖南省3‰的面積,保存了全省60%的生命基因。

    5月中旬的一次粗略的拜訪,讓我們領略了它的古老與神秘、豐富與珍稀。

      探望珙桐灣,避難所裡安靜的鴿子花

    壺瓶山珙桐灣裡,野生珙桐度過了無數個古老寂靜的春天,那是我們無力想像的漫長歲月。2017年初夏,隨同省政府參事張孝嶽組織的珍稀植物考察組,我們終於有機會與野生珙桐的花朵相逢。

    從石門縣壺瓶山鎮政府出發,繞行湖北鶴峯縣、五峯縣,3小時後方抵達頂坪哨所。湘鄂兩省的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壺瓶山與後湖已經連成一片,給了動植物更多生存、繁衍、活動的空間。

    車路盡處,是海拔1830米高的頂坪哨所,為湖南林業系統海拔最高的哨所,有「湖南第一哨」之稱。從這裡去珙桐灣應該是最近的了。

    山下已是暑氣初生的初夏光景,氣溫逼近30攝氏度,哨所處卻儼然還是早春,山風寒冽,氣溫只有10攝氏度左右,衣著單薄的眾人只好圍爐取暖。

    次日一大早出發,50多歲的哨所護林員陳振法拿著鐮刀開路,帶大家前往森林深處的珙桐灣。此行原本並沒有路,只有老陳在巡護時踩出的一條形跡隱約的路線。

    一路上都是滑溜溜的苔蘚、陡峭的石坡,腳踩在活動著的碎石上,一使勁,石頭「譁譁」地全動起來,仿佛有了生命,人便也隨之滑動跌倒。

    行至一小坡上,前方進入潮溼的螞蟥區,陳振法讓大家紮緊褲腿和衣領,一再叮囑此處不可多作停留。螞蟥可能出現在腳邊草叢,亦可能出現在樹幹之上,如果坐下來,就可能全身爬滿螞蟥,陳振法說自己曾經一次從身上扯下來30多條螞蟥。

    聽聞此言,一路總覺得身上悉悉索索,忍不住要檢查一番,好在山上氣溫尚未升得太高,加之這幾天沒有下雨,空氣溼度不大,螞蟥們還不甚活躍,算是一路無事。   

    行路艱難,但一路山花如錦,老陳為大家一一叫出這些花朵的名字:棣棠、荷青花、燈臺蓮、芍藥、銀蓮花……絕大多數花,此時在山下是無緣得見的。

    林鳥唱起了繁殖季節的美妙情歌,野豬拱起的山土新鮮潮溼,一隻林麝留下的腳印,讓人駐足揣測。

    約兩個小時之後,到達寂靜潮溼的珙桐灣,清風流蕩、青翠滿谷,高大的野生珙桐披掛滿身葛藤,白色鴿子花於風中翻飛。一行人大多數都是第一次看到野生珙桐的花朵,事實上,如白色鴿子的「花瓣」是珙桐花的苞片,紫紅的「鴿頭」才是珙桐的頭狀花序。

    林下落有大量珙桐果實,但珙桐幼苗少見,這種「植物大熊貓」的繁殖能力如熊貓一樣低下,它們在林中自然掉落的果實自行萌發的極少。褪去果肉的珙桐種子有點像杏仁,撿了幾個握在手中,如獲至寶。

    珙桐灣裡溝谷深邃,清溪流淌,一年四季氣流平緩,滋養了茂密的森林。據調查,這一片山谷分布有數百株珙桐,平均樹高近20米,是群落優勢樹種。群落裡還生長著大量多脈青岡、燈臺樹、水馬桑、湖南白檀、中華石楠等,這個葳蕤的植物群落裡,珙桐具有最大的影響力。

    有資料稱,頂坪山封家河谷與石碾子溝分別保存有國內海拔最低和面積最大的原始珙桐群落,整個壺瓶山保護區內,分布有數千株珙桐。

    大批原始古老的生物種群在壺瓶山保護區內遺存。與珙桐類似的還有「活化石」長果安息香,又稱長果秤錘樹,模式標本產自壺瓶山緊關門,數量接近瀕危,分布狹窄,繁殖率極低,在壺瓶山保護區有500餘棵。

    植物學界認為,壺瓶山由於西、北均有高山疊嶂,地形複雜,氣候條件相對穩定,成為我國第三紀動植物的「避難所」,也被認為是湖南植物區系中最富特色、植物種類最富集的地方。

    沿去路返回,團隊裡有二人獨自先行。剛離開老陳的視線不久,就找不到路了,大聲呼喚才得以歸隊。

       登頂壺瓶主峰,雨水裡喧鬧的林鳥世界

    壺瓶山主峰位於保護區北部,海拔2098.7米的高度,讓壺瓶山享有「湖南屋脊」之稱(最新資料表明,壺瓶山為湖南第二高峰)。我們在大雨天登頂主峰,那些壯麗的景物,均為雨霧所掩蓋,只有鳥聲穿透雨簾和密林,溼漉漉的、青翠翠的。

    從珙桐灣回到壺瓶山鎮政府,再輾轉行至主峰下的大洞坪村,這裡是登頂步行道的起點,夜宿此處客棧,整晚雨聲滿耳。次日早起,大雨依舊沒有要停歇的意思,大家冒雨登山。通往山頂只有一條狹徑,在雨中越發崎嶇難行。

    海拔1100米至1200米左右,一路上竟有農田菜土,還有幾戶高山人家,開起了客棧,熱情留客避雨。

    路遇大大小小瀑布數條,頗有幾條氣勢不凡、垂天而下。壺瓶山地勢險峻,形成了大量的瀑布群落,李白在此留有絕句:「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

    山林在雨水中變得模糊,眼睛為雨水所限,只剩下耳朵感受壺瓶山的鳥。我們所走的路線,也正是保護區鳥類監測14號樣線,由壺瓶山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康祖傑負責進行監測。

    最開始,只聽得到雨點打在傘布上的聲音,雨水漸小時,中杜鵑鳥率先打破了雨中森林的寂靜,從對山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裡發出幾聲「咕咕咕」,緊接著,林下灌叢中兩隻斑胸鉤嘴鶥對唱起來,一隻紅頭穗鶥也跟著輕吟起來,遠處,大擬啄木鳥也開始應和了,紅嘴相思鳥在箬竹林中也喧鬧起來……鳥聲為我們打開了壺瓶山的另一個世界。

    眼下這個季節,落葉闊葉林已長滿綠葉,只聞鳥聲難見鳥影。偶爾有幾隻近處的鳥飛過,是難得的福利:一隻銅藍鶲站在核桃樹樹梢上,古銅藍色羽衣光鮮典雅,紅嘴藍鵲在林間拖著美麗的長尾招搖而過,一隻領雀嘴鵯呆立在燈臺樹上,似乎被雨淋傻了,棕臉鶲鶯小小的身子懸在空中,於樹葉背面尋覓蟲子,兩隻矛紋草鶥站在樹枝上,互相梳理凌亂的羽毛。

    兩隻憨憨的褐灰雀飛過來停歇在樹梢上,發出重複圓潤的鳴唱聲;芒草叢中,高山短翅鶯發出像機械摩擦聲響的奇異鳴叫。褐灰雀和高山短翅鶯是壺瓶山近年鳥類監測中發現的2種湖南鳥類新紀錄種。近年來,壺瓶山保護區共發現15種湖南鳥類新紀錄種,124種保護區鳥類新紀錄種,填補了這些鳥類區域性的紀錄空白。至2016年,保護區工作人員統計記錄到鳥類328種。 

    雨似乎又大了,鳥聲慢慢消退。兩個多小時後,到達壺瓶山哨所,天氣晴朗的話,從這裡可以清楚看到主峰,然而此時雨勢越來越大,幾十米外的山林都已模糊。

    稍作休整,重新出發。山勢越來越陡,氣溫越來越低,讓人不敢稍作停留,一個半小時後抵達湘鄂邊界的北風埡,此處有一塊小小的界碑,向北下山便是湖北五峰長樂鎮。在此刻可眺望壺瓶山三條嶺,也就是湖南最北的地方,北緯30度07分44秒,不過雨霧之中,難以辨識。

    越近山頂,山勢越陡,雨勢不減,山風愈烈,一切聲響均為風雨所掩蓋。我們也有些被淋傻了,懵頭懵腦地往上走,無暇顧及身邊美景。

    又經過一小時,終於到達了壺瓶山頂。山頂上修有觀景臺,立有石碑:「湖南屋脊 壺瓶主峰 2098.7米」。

    四野茫茫,頭頂大雨澆注,耳畔風聲如吼,此時心境卻出奇地明澈清靜。康祖傑指著山頂旁一片雲遮霧罩的山地說:「那裡有幾十畝四川杜鵑,這時候正開著呢。」

    杜鵑花在想像中熱烈地盛開了。

      壺瓶山守護者,讓森林的秘密慢慢呈現

    位於壺瓶山保護區管理局辦公樓的植物標本館裡,植物標本多達5萬多份,一格一格地打開陳列有序的標本櫃,仿佛打開一個無窮的寶藏。失去水分的葉子、果實、花朵,顯露更為清晰的脈絡,還有時光的痕跡、人手的餘溫。

    我們驚嘆於壺瓶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更感動於守護這片寶地的人們。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喻勳林教授、省森林植物園顏立紅博士都曾表示,壺瓶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既得益於這裡複雜的生境,更得益於保護工作開展的力度。

    在保護區管理局碰到70歲的杜凡章,他穿著一身迷彩服正要出門做植物調查。

    「一起去嗎?」他詢問。剛從主峰下來的我們心雖嚮往,身已無餘力。杜老於是帶我們到他管理的壺瓶山動植物標本館,簡單介紹後便匆匆離開。

    壺瓶山有的是奇人,杜凡章便是其一。上世紀80年代,農民杜凡章成為壺瓶山的一名護林員,30年來,他走遍了保護區6萬多公頃的山林,將山上已知的3000多種植物,一一放入植物標本館。這座極具科研價值的標本館,已被中科院列入「中國植物標本館索引」,每年吸引著數十個國內外科研團隊到壺瓶山開展實地研究。

    如今杜老依舊是管理局的植物權威,他對壺瓶山植物的熟悉令人驚訝,只要山裡有的植物,他都能脫口說出精確位置,大家都尊稱這位農民專家為「杜教授」。

    了解壺瓶山秘密最多的人,還有康祖傑。康祖傑最初的工作是財務管理,對動植物一無所知,後來調到保護區管理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科,才開始在職考研,成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農技推廣專業碩士研究生。

    潛心學習讓康祖傑迅速成長為保護區的專家。他認識壺瓶山所有已被發現的鳥,並記錄到15種湖南鳥類新紀錄種,發現了1種魚類新物種——壺瓶山鮡。在他的主導下,如今,保護區管理局有兩棲、昆蟲、鳥類、植物等類別的專業科研人員常年進行監測與科研活動。

    最為難得的是,保護區一個普通的護林員,竟然也認識上千種植物。在頂坪哨所的辦公桌上,放著兩本厚厚的《壺瓶山植物志》,扉頁上籤著頂坪哨所護林員的大名:「陳振法」。兩本書顯然被經常觀摩,起毛的書頁邊,又被細心地撫平了。陳振法原本是壺瓶山鎮的農民,從未有過專業學習,認識山上的植物,全靠自己對照植物志辨認。

    壺瓶山豐富的物種多樣性所蘊藏的秘密,目前還遠遠沒有被人類完全認識,但幸運的是,壺瓶山已經被保護起來,它的秘密終將慢慢為人們所了解。

    對於我們來說,壺瓶山是一本遠未深讀的書,我們匆匆路過,也許只是草草地瞥了一眼它的「序言」。它那些豐富的日常,留待我們一再前往、一再探望。

      「湘脊小鎮的茶、烤菸與厚樸

    位於武陵山區的壺瓶山鎮,是全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鄉鎮,也被稱作「湘脊小鎮」。

    車行在壺瓶山鎮的山間,正好在北緯30度緯度線上前行,一路可見矮小的茶園、規整的烤菸地、成片的厚樸林。

    北緯30度產好茶,武陵山脈這一段,五峰茶、石門銀峰都聲名在外,壺瓶山鎮就有茶園3萬多畝,堪稱「三湘茶葉第一鎮」。這一帶也出好煙,常德捲菸廠僅在壺瓶山鎮就有2萬畝菸葉基地。

    武陵山脈石灰巖分布甚廣,土壤保水能力差,難以種植農作物,這也是武陵山區貧困苦澀的重要因素。不過山區海拔1000米左右,常年雲聚霧集,種茶卻很相宜。此外,省政府參事張孝嶽曾專門做過菸葉調研,認為海拔800米到1200米的山區最適宜種烤菸。

    一路上還可見到成林的厚樸,此時正在開花,高樹、闊葉、大花,厚樸頗有木蘭科觀賞植物的風姿。它是著名的中藥材,樹皮、根皮、花、種子及芽無一不可入藥,是山區群眾脫貧的希望樹。

    壺瓶山鎮最初名「宜沙」。如今渫水邊又重新修復了「宜沙老街」,老街上有古井、有關帝廟,渫水邊設有碼頭,這個古渡是渫水源頭第一個渡口,從前常年有數十艘帆船在此停泊,百年「宜紅」茶就從這裡通江達海,水運繁忙之時,茶船多達百餘艘。

    一道青石大門後,是清代末期至民國時期輝煌一時的泰和合茶號。泰和合製作的「宜紅」茶,遠銷英法等國,茶葉採自壺瓶山及周邊的高海拔地區。19世紀90年代,泰和合生產經營到達鼎盛期,仰其生息者近萬人,一百年前的老鎮因此有「湘北小香港」之稱。

    ■相關連結

    壺瓶山國家級

    自然保護區

    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武陵山脈的東北端、雲貴高原向東部低山丘陵的過渡地帶,是湖南省面積最大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壺瓶山主峰海拔2098.7米。

    由於保護區西北方向有秦嶺、大巴山的屏蔽作用,該區受第四紀冰川期影響相對較小,成為第三紀動植物的「避難所」。因此,這裡不僅蘊藏著大量野生動植物物種,而且還有不少古老、孑遺、稀有、特有物種及其群落,是中國特有物種的集中分布地。這裡生物多樣性豐富,被稱為歐亞大陸同緯度物種譜系最完整的一塊寶地、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全球性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放虎歸山,壺瓶山有望再現華南虎
    原題:壺瓶山有望野外放歸華南虎……湖南省、常德市專家組,來石門縣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12月10日至11日,湖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清率省市動植物專家組一行,前往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
  • 壺瓶山上,華南虎有望「歸山」
    華聲在線12月1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卓萌)12月10日至11日,省林業局組織省市動植物專家組一行,來到石門縣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實地踏勘華南虎野化放歸首期選址基地壺瓶山鎮剩頭國有林場。
  • [常德]美專家:壺瓶山是華南虎理想棲息地
    本報訊 「壺瓶山是華南虎野外種群棲息地。」近日,美國動物專家、華南虎顧問辦主任諾蘭德·李維斯·提爾森考察完壺瓶山的自然景觀後,感慨地說。這是國際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前期工作組第三次來到壺瓶山,對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進行第二階段考察,中國、美國、加拿大、荷蘭等國共10名專家參與了考察活動。
  • 壺瓶山的大「V」——亞洲黑熊
    黑熊學名亞洲黑熊,是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的旗艦保護物種,胸部有一塊"V"字形白斑,是壺瓶山名副其實的大「V」。目前,壺瓶山自然保護區野外共安裝了一百多臺紅外線相機,用於拍攝野生動物圖像,記錄野生動物動態變化,平均每三個月,工作人員便會將相機取回來查看一次數據。
  • 壺瓶山:北緯30度上的「東方諾亞方舟」
    生活於壺瓶山的動植物,更珍視這份遠離塵世的寧靜。億萬年的滄海桑田,磅礴的造山運動中,海洋升為陸地,生長成為武陵山脈的東北端,從此山高路遠,卻也因此躲過了第四冰川紀的浩劫。壺瓶山,也幸運地成為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被稱作北緯30度上的物種「東方諾亞方舟」。
  • 壺瓶山的人們,習慣用野果來感知節氣變化
    氣溫上的差別,在壺瓶山,感受並不十分明顯。身處高山的人們,更習慣用山裡的野果來感知節氣的變化," 七月羊桃八月瓜 , 九月板慄打哈哈 "。白露於山裡的人們,是一場豐收的開始,秋日野果,是大山給予人們的額外獎賞。
  • 白眉地鶇、棉鳧,壺瓶山鳥類又添新紀錄
    5月12日、13日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監測人員在進行鳥類監測時,分別發現了白眉地鶇、棉鳧兩種保護區鳥類新紀錄種。截至目前,壺瓶山自然保護區鳥類記錄已達到367種,這也意味著湖南省大約82%的鳥類都可在壺瓶山看到。
  • 常德石門壺瓶山被確定為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地
    常德新聞網7月9日訊(通訊員 謝應林)由國家林業局全國野生動植物研究與發展中心、美國明尼達州動物園華南虎顧問辦公室聯合主持的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在湖南壺瓶山和湖北後河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  7月5日,國家林業局全國野生動植物研發中心、湖南省林業廳等棲息專家和動物專家,華南虎顧問辦主任提爾森等6名美國棲息專家和華南虎專家及翻譯共12人,在國家林業局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負責人陸軍研究員的帶領下抵達壺瓶山,與壺瓶山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組成30人的聯合考察隊,從7月6日深入大山密林進行為期4天的野外實地調查,利用GPS全球定位,採取GIS地圖與現地對照標繪,對該地區地形、海拔
  • 壺瓶山首次拍到黃喉貂高清圖像
    近日,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野外收集紅外相機數據中,首次捕捉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活動的珍貴高清圖像。黃喉貂主要棲息於林區,系歐亞大陸上體形最大的貂屬成員,典型食肉獸,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擬將華南虎野外放歸石門壺瓶山,省市專家組正在論證
    近日,湖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清,率省市動植物專家組一行,前往石門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湖南省專家組一行來到壺瓶山鎮剩頭國有林場胡長清指出,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我國三個華南虎野外放歸地之一,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明確目標、堅定信心,大膽邁出第一步;要科學論證、精心操作,確保不出現任何差錯;要認真履職、積極推進,
  • 華南虎有望放歸壺瓶山
    12月10日至11日,省林業局組織省市動植物專家組一行,來到石門縣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實地踏勘華南虎野化放歸首期選址基地壺瓶山鎮剩頭國有林場。  華南虎是我國極度瀕危的一級保護動物,在野外已基本滅絕。
  • 神秘的湖南屋脊壺瓶山,北緯30度上的東方諾亞方舟
    壺瓶山位於湖南石門縣西北部,是湘鄂兩省分界山,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主峰高達2098.7米,為湖南第二高峰。壺瓶山山頂四周高,中間低,形如壺口,故名壺瓶山。壺瓶山旅遊區是全球二百個重點生態區之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被譽為北緯三十度上的"自然迷宮",東半球上的「諾亞方舟」,古為遙望隘土司設寨固守之地。
  • 村裡最遠那一戶⑫丨壺瓶山上,一個倔強又聰明的「豬老倌」
    村裡最遠那一戶⑫丨壺瓶山上,一個倔強又聰明的豬老倌文 |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朱玉文 通訊員 劉世霞 視頻 | 宋太桓 視覺 | 陳青青 石門縣壺瓶山鎮黨委書記陳宏平說起對王永初的印象。 壺瓶山鎮位於石門縣西北山區,是湖南最北的鄉,也是全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鄉鎮,全鎮38個村平均海拔約1000米,素有「湖南屋脊」之稱。 王永初生活的姬塘峪村是土家族聚集區,王家住在村子最偏遠的東北角。該村海拔1800米,前些年缺水缺物、交通閉塞、信息難通。
  • 「一起讀科普雜誌」宇宙是安靜的還是喧囂的?
    宇宙是安靜的還是喧囂的?科普時間到!夜晚,當同學們仰望星空,看著天上銀河璀璨、繁星點點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宇宙是寂靜無聲的還是喧囂熱鬧的,抑或是介於兩者之間,有時寂靜,有時喧鬧?如果天上真的住著神,一定如我們地球上一樣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可是,天上沒有神。如果有,他們實際上是外星人。
  • 常德壺瓶山發現大群灰頭鶇灰翅鶇 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壺瓶山發現大群灰頭鶇灰翅鶇 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常德晚報訊(記者 曾玲 通訊員 白林壯 文/圖)昨日,記者從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區工作人員在海拔1000米的原始森林中一次性發現40多隻灰頭鶇和灰翅鶇的聚群,這樣40多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的大群體在壺瓶山出現較為罕見
  • 華南虎再嘯常德壺瓶山
    10月16日常德晚報訊:最近,常德市石門縣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神景洞村村民再次聽到華南虎的叫聲。保護區工作人員正對華南虎進行監控。  9月29日深夜,神景洞村七組佘高盛一家人在半夜裡突然聽到屋對面傳來「嗷嗷……嗷嗷……」的吼聲,佘高盛的老母親仔細聆聽了一會,肯定地對兒子說:「這是老虎(華南虎)的叫聲!」
  • 我想靜一靜——你渴望逃離喧囂嗎?
    在伊姆克·克斯利特(Imke Kirste)研究了音樂與噪音以及安靜對小白鼠大腦的作用之後,她同樣開始懷疑自己的生活是否太過於喧囂。直到在他職業生涯的後期,他才意識到原來更長的寂靜可以構建對比,甚至於改變音樂的質感。
  • 「湖南屋脊」壺瓶山再現華南虎蹤跡
    1月4日常德晚報訊(徐虹雨 ) 昨日記者獲悉,「湖南屋脊」——常德市石門縣壺瓶山又現華南虎的蹤跡。湖南師大生命科學學院動物學系教授鄧學建向外公布:壺瓶山自然保護區至少有兩隻野生華南虎。    壺瓶山曾多次發現華南虎的掛爪、爪印、糞便等痕跡,附近山民也多次反映看見過「大貓」,不少農戶家中的羊、豬等牲畜神秘消失,懷疑是華南虎所為。
  • 北緯30°·中國行 第六十九集 常德 壺瓶山夜行《遠方的家...
    本節目主要內容:1、常德:壺瓶山夜行;2、常德:徒步壺瓶山;3、常德:扳罾捕魚;4、常德:走訪夾山寺;5、常德:感悟「禪茶一味」。 北緯30°·中國行 第六十九集 常德 壺瓶山夜行《遠方的家》 20121001 本節目主要內容:1、常德:壺瓶山夜行;2、常德:徒步壺瓶山;3、常德:扳罾捕魚;4、常德:走訪夾山寺;5、常德:感悟「禪茶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