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地鶇、棉鳧,壺瓶山鳥類又添新紀錄

2020-12-06 湘湘愛旅行

5月12日、13日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監測人員在進行鳥類監測時,分別發現了白眉地鶇、棉鳧兩種保護區鳥類新紀錄種。截至目前,壺瓶山自然保護區鳥類記錄已達到367種,這也意味著湖南省大約82%的鳥類都可在壺瓶山看到。

棉鳧 康祖傑拍攝於壺瓶山平洞

白眉地鶇,屬於雀形目鶲科,是少見的旅鳥,其雄鳥和雌鳥存在較大的外形差異,常見於混交林和針葉林、遷徙期間常在林緣、道旁兩側次生林。棉鳧是鴨科中最小的「水鴨子」,常見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塘和沼澤地帶,特別是富有水生植物的開闊水域最為喜歡,像壺瓶山這種山地地貌並不常見。

白眉地鶇 康祖傑拍攝於壺瓶山鷹子尖

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豐富,被中外專家學者譽為「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近年來,壺瓶山自然保護區一方面通過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另一方面加強野生動植物監測力度,一批保護區新物種不斷被發現,壺瓶山這一物種「基因庫」進一步得到印證和社會的認同。

【來源:常德全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廬山發現白眉地鶇 記錄鳥種達223種
    廬山發現白眉地鶇 記錄鳥種達223種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1月03日11:54   新華網南昌11月3日電(記者沈洋)記者從廬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獲悉,廬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日前在海拔1175米高的漢陽峰茶場林間發現一對白眉地鶇。
  • 壺瓶山的寂靜與喧囂
    壺瓶山地勢險峻,形成了大量的瀑布群落,李白在此留有絕句:「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    山林在雨水中變得模糊,眼睛為雨水所限,只剩下耳朵感受壺瓶山的鳥。我們所走的路線,也正是保護區鳥類監測14號樣線,由壺瓶山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康祖傑負責進行監測。
  • 世界瀕危物種白眉歌鶇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世界瀕危物種白眉歌鶇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2020-12-21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德壺瓶山發現大群灰頭鶇灰翅鶇 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壺瓶山發現大群灰頭鶇灰翅鶇 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常德晚報訊(記者 曾玲 通訊員 白林壯 文/圖)昨日,記者從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區工作人員在海拔1000米的原始森林中一次性發現40多隻灰頭鶇和灰翅鶇的聚群,這樣40多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的大群體在壺瓶山出現較為罕見
  • 杭州現新鳥種淡綠鵙鶥 消失幾十年白眉地鶇重現
    「神秘客」接二連三來軋鬧猛  杭州發現新鳥種淡綠鵙鶥  消失幾十年的珍稀鳥種「白眉地鶇」重現身影  鳳頭蜂鷹群遷徙經過浙江的蹤跡首次被發現  本報記者 洪慧敏  秋季的天空真熱鬧!最近,「神秘客」接二連三來鬧猛。  位於臨安的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兩種新鳥。
  • 壺瓶山:北緯30度上的「東方諾亞方舟」
    生活於壺瓶山的動植物,更珍視這份遠離塵世的寧靜。億萬年的滄海桑田,磅礴的造山運動中,海洋升為陸地,生長成為武陵山脈的東北端,從此山高路遠,卻也因此躲過了第四冰川紀的浩劫。壺瓶山,也幸運地成為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被稱作北緯30度上的物種「東方諾亞方舟」。
  • 雪霧登山新收慄腹磯鶇,青海鳥種添新紀錄
    10月21日,觀鳥愛好者白尾海雕雪後登山,在青海東部大通縣境內的老爺山拍到慄腹磯鶇(Monticola rufiventris),這是一種分布於中海拔地帶森林的鳥類,在中國,傳統的分布區是西藏南部、福建、四川、雲貴、兩廣等地。
  • 鳥類辨識:《虎斑地鶇》
    虎斑地鶇(學名:Zoothera dauma)為鎓科鳥類,俗名虎鶇、頓鶇、虎斑山鶇。
  • 灰翅鶇種類刷新鳥類紀錄 專家解讀江西新增20種鳥類
    近年來江西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生態發展起到了「築巢引鳳」的作用,引來了從未見過的鳥來到江西境內,即首次發現的灰翅鶇種類刷新了江西省鳥類新紀錄;經過有關部門重新分類,在江西新增了20種鳥類。那麼,灰翅鶇這種鳥當時是在哪個地方發現的?新增20種鳥類屬於什麼級別?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
  • 白眉歌鶇首次造訪根河體驗冷極天地
    連日來,我市攝影愛好者在朝查河岸邊樹叢中,拍攝到了兩隻鳥,經過上網比對,發現是白眉歌鶇和田鶇,這兩隻鳥也是首次在根河發現。攝影愛好者 邵福臣 :我們在灌木叢中發現了一隻鳥,拍到後回家在電腦上比對之後才發現,這隻鳥叫白眉歌鶇。它分布只在新疆的北部阿爾泰地區。
  • 常德石門壺瓶山被確定為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地
    常德新聞網7月9日訊(通訊員 謝應林)由國家林業局全國野生動植物研究與發展中心、美國明尼達州動物園華南虎顧問辦公室聯合主持的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在湖南壺瓶山和湖北後河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  7月5日,國家林業局全國野生動植物研發中心、湖南省林業廳等棲息專家和動物專家,華南虎顧問辦主任提爾森等6名美國棲息專家和華南虎專家及翻譯共12人,在國家林業局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負責人陸軍研究員的帶領下抵達壺瓶山,與壺瓶山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組成30人的聯合考察隊,從7月6日深入大山密林進行為期4天的野外實地調查,利用GPS全球定位,採取GIS地圖與現地對照標繪,對該地區地形、海拔
  • 放虎歸山,壺瓶山有望再現華南虎
    原題:壺瓶山有望野外放歸華南虎……湖南省、常德市專家組,來石門縣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12月10日至11日,湖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清率省市動植物專家組一行,前往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
  • 壺瓶山上,華南虎有望「歸山」
    華聲在線12月1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卓萌)12月10日至11日,省林業局組織省市動植物專家組一行,來到石門縣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實地踏勘華南虎野化放歸首期選址基地壺瓶山鎮剩頭國有林場。
  • 灰喉山椒鳥、金頭縫葉鶯——華南農大校園鳥類新紀錄
    原紀錄黑額山噪鶥修正為黑喉噪鶥。目前在華農發現的鳥類有以下110種翠鳥、白胸翡翠黃眉姬鶲、白腹藍姬鶲、北灰鶲、鴝姬鶲、紅喉姬鶲鵲鴝、北紅尾鴝[qu]、紅肋藍尾鴝、紅尾歌鴝大山雀、紅頭長尾山雀、金絲雀、金翅雀、黃額絲雀紅耳鵯[bēi]、白頭鵯、白喉紅臀鵯、橙頭葉鵯、黑短腳鵯橙頭地鶇
  • 獨家|虎斑地鶇光臨華僑城溼地?鳥類專家確定繫懷氏虎鶇
    12 月 10 日,華僑城溼地正式對外發布首次在溼地鷺島上記錄到虎斑地鶇的消息。據了解,這是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整理園區布設的幾個紅外線相機記錄的圖片資料時的一個意外發現,經相關專家鑑定,初步判斷這是一隻首次被華僑城溼地記錄的鳥種——虎斑地鶇。
  • [常德]美專家:壺瓶山是華南虎理想棲息地
    本報訊 「壺瓶山是華南虎野外種群棲息地。」近日,美國動物專家、華南虎顧問辦主任諾蘭德·李維斯·提爾森考察完壺瓶山的自然景觀後,感慨地說。這是國際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前期工作組第三次來到壺瓶山,對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進行第二階段考察,中國、美國、加拿大、荷蘭等國共10名專家參與了考察活動。
  • 壺瓶山的大「V」——亞洲黑熊
    黑熊學名亞洲黑熊,是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的旗艦保護物種,胸部有一塊"V"字形白斑,是壺瓶山名副其實的大「V」。目前,壺瓶山自然保護區野外共安裝了一百多臺紅外線相機,用於拍攝野生動物圖像,記錄野生動物動態變化,平均每三個月,工作人員便會將相機取回來查看一次數據。
  • 轎子雪山2019年新發現61種野生鳥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轎子山|國家...
    不僅如此,2019年轎子山觀鳥節期間,在轉龍鎮——轎子山共記錄到182種野生鳥類,較保護區原鳥種記錄新增61種。轎子山多年來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的成效又添實證。金雕褐漁鴞等珍稀保護鳥類頻現白眉林鴝 韋銘 圖火尾太陽鳥 韋銘 圖棕背田雞 王靜 圖點胸鴉雀 劉越強 圖轎子雪山景區位於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與結構極為複雜,類型多樣,物種相對豐富度高,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所佔比重大。
  • 新疆首次發現須葦鶯刷新中國鳥類新紀錄
    白眉細嘴、翅膀灰褐,乍一看其貌不揚,細看玲瓏秀美的中國鳥類新紀錄——須葦鶯,近日出現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據悉,這是新疆鳥友近80年來,首次記錄到這種來自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東南部的「外賓」。  5月11日,須葦鶯的發現者徐康平告訴記者,近日,他和鳥友倪新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拍鳥時,突然聽到蘆葦蕩裡傳來一陣類似青蛙的鳴叫,起初,他們以為是東方大葦鶯或是稻田葦鶯。
  • 資料:《中國鳥類野外手冊》PDA版
    臺灣藍鵲 黃嘴藍鵲 紅嘴藍鵲 白翅藍鵲 藍綠鵲 印支綠鵲 灰喜鵲 棕腹樹鵲 灰樹鵲 黑額樹鵲 盤尾樹鵲 塔尾樹鵲 喜鵲 黑尾地鴉 白尾地鴉 褐背擬地鴉 星鴉 紅嘴山鴉 黃嘴山鴉 寒鴉 達烏裡寒鴉 家鴉 禿鼻烏鴉 小嘴烏鴉 大嘴烏鴉 叢林鴉 白頸鴉 渡鴉 灰燕鵙 金黃鸝 黑枕黃鸝 細嘴黃鸝 黑頭黃鸝 朱鸝 鵲色鸝 大鵑鵙 暗灰鵑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