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3日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監測人員在進行鳥類監測時,分別發現了白眉地鶇、棉鳧兩種保護區鳥類新紀錄種。截至目前,壺瓶山自然保護區鳥類記錄已達到367種,這也意味著湖南省大約82%的鳥類都可在壺瓶山看到。
棉鳧 康祖傑拍攝於壺瓶山平洞
白眉地鶇,屬於雀形目鶲科,是少見的旅鳥,其雄鳥和雌鳥存在較大的外形差異,常見於混交林和針葉林、遷徙期間常在林緣、道旁兩側次生林。棉鳧是鴨科中最小的「水鴨子」,常見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塘和沼澤地帶,特別是富有水生植物的開闊水域最為喜歡,像壺瓶山這種山地地貌並不常見。
白眉地鶇 康祖傑拍攝於壺瓶山鷹子尖
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豐富,被中外專家學者譽為「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近年來,壺瓶山自然保護區一方面通過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另一方面加強野生動植物監測力度,一批保護區新物種不斷被發現,壺瓶山這一物種「基因庫」進一步得到印證和社會的認同。
【來源:常德全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