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次發現須葦鶯刷新中國鳥類新紀錄

2020-11-26 中國新疆網

新疆鳥友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拍到的須葦鶯。 

  白眉細嘴、翅膀灰褐,乍一看其貌不揚,細看玲瓏秀美的中國鳥類新紀錄——須葦鶯,近日出現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據悉,這是新疆鳥友近80年來,首次記錄到這種來自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東南部的「外賓」。

  5月11日,須葦鶯的發現者徐康平告訴記者,近日,他和鳥友倪新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拍鳥時,突然聽到蘆葦蕩裡傳來一陣類似青蛙的鳴叫,起初,他們以為是東方大葦鶯或是稻田葦鶯。

  「仔細一聽,它的聲音和它們還不一樣,聲音要尖細一些。」徐康平說,於是,他貓在旁邊的蘆葦蕩裡等著,不一會兒,一隻灰褐色的小鳥從蘆葦叢裡一蹦一跳地攀上葦梢,「個頭和麻雀差不多大,白眉細嘴,翅膀灰褐,外形和其他葦鶯類鳥非常相似,但是顏色不一樣,我好像從來沒見過,就立即按下快門把它拍了下來」。

  徐康平回家查了一下鳥類識別手冊,他發現國內沒有這種鳥的記錄,「它的外形特徵和國外的須葦鶯很像」,為證實自己的猜測,他把照片傳給了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和「鳥網」,請人來辨認,「他們都懷疑我拍到的可能就是國內新紀錄——須葦鶯,但是,沒人見過須葦鶯,大家不敢確認」。

  新疆觀鳥會只好將這張照片發給國外專家辨認,對方回復,這隻小鳥就是須葦鶯。

  據新疆觀鳥會負責人介紹,須葦鶯,遷徙類鳥,屬雀形目鶯科,體長12至14釐米,屬於葦鶯家族個頭較小的鳥。它的分布區主要在非洲西北部至哈薩克斯坦東部一帶。

  80年前,國外有專家曾對外發布說,這種鳥在西天山一帶也有分布,新疆相關專家也曾經懷疑,這種鳥可能在比鄰哈薩克斯坦的地區會有分布,但是80年來,人們一直沒有記錄到它的蹤跡。

  「這次拍攝可能印證,這種鳥確實在比鄰哈薩克斯坦有分布,這個猜測還需要進一步觀測證實。」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分析,須葦鶯出現在烏魯木齊周邊,可能有兩方面原因。其一,它的繁殖區可能就在比鄰哈薩克斯坦的地方,即新疆的艾比湖,它從越冬區印度西北部來到新疆艾比湖一帶繁殖時,迷失方向來到了烏魯木齊。另外,它的繁殖區也有可能分布在烏魯木齊,「它被發現時,正站在葦稍上不停地鳴叫,這是葦鶯類鳥求偶的信號,說明它的繁殖地有可能在附近」。

  目前,新疆共記錄到8種葦鶯類鳥,分別是大葦鶯、東方大葦鶯、蘆葦鶯、稻田葦鶯、水蒲葦鶯、布氏葦鶯、厚嘴葦鶯、須葦鶯。

  葦鶯

  葦塘及沼澤地區內常見的食蟲鳥類,體色以褐為主,嘴細尖;體型纖長,性活躍,在草莖間穿飛及跳躍尋捕昆蟲。

  除西藏和青海外,葦鶯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廣泛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和太平洋諸島嶼。葦鶯屬全世界共計有30種,我國境內分布有11種。

相關焦點

  • 新疆觀鳥12年 發現10種中國鳥類新記錄
    人民網烏魯木齊12月7日電 (記者胡仁巴)「今年4月12日,新疆鳥友會會員在烏魯木齊南郊溼地拍鳥時,在蘆葦蕩裡非常意外地發現一種國內新鳥類——須葦鶯。」7日,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介紹,新疆觀鳥會會成立12年來,鳥友們已在新疆發現了10種中國鳥類新記錄和36種新疆鳥類新記錄。
  • 安吉首次發現小鱗胸鷦鶥,刷新當地鳥類分布新紀錄
    令人驚喜的是,項目組發現了一種無尾的小型雀形目鳥類,經鳥類專家鑑定為小鱗胸鷦鶥,刷新保護區和安吉縣鳥類分布新紀錄。近兩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白琵鷺,省重點野生保護動物貉以及稀有極小種群植物多枝黴草、象鼻蘭等多種國家級、省級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陸續在安吉被發現。據了解,小鱗胸鷦鶥屬鷦眉科,主要分布在亞洲,偏好茂密潮溼的常綠闊葉林。
  • 東莞首次發現厚嘴葦鶯
    東莞首次發現厚嘴葦鶯金羊網  作者:謝穎  2020-10-20 經東莞觀鳥協會確認,該鳥屬於東莞首次發現,為此,厚嘴葦鶯記錄為東莞鳥類名錄第
  • 多圖|東莞首次發現厚嘴葦鶯!
    每年的秋冬季都是候鳥遷徙的季節,近日,有市民在中堂鎮四鄉村拍到了一隻厚嘴葦鶯。經東莞觀鳥協會確認,該鳥屬於東莞首次發現,為此,厚嘴葦鶯記錄為東莞鳥類名錄第272種。厚嘴葦鶯第一次亮相,但那鼓足勁的叫聲一下子引人注意。
  • 多圖|東莞首次發現厚嘴葦鶯
    每年的秋冬季都是候鳥遷徙的季節,近日,有市民在中堂鎮四鄉村拍到了一隻厚嘴葦鶯。經東莞觀鳥協會確認,該鳥屬於東莞首次發現,為此,厚嘴葦鶯記錄為東莞鳥類名錄第272種。厚嘴葦鶯第一次亮相,但那鼓足勁的叫聲一下子引人注意。
  • 冠斑犀鳥現身木城 刷新保山龍陵鳥類品種新紀錄
    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2020-10-17 1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灰翅鶇種類刷新鳥類紀錄 專家解讀江西新增20種鳥類
    近年來江西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生態發展起到了「築巢引鳳」的作用,引來了從未見過的鳥來到江西境內,即首次發現的灰翅鶇種類刷新了江西省鳥類新紀錄;經過有關部門重新分類,在江西新增了20種鳥類。那麼,灰翅鶇這種鳥當時是在哪個地方發現的?新增20種鳥類屬於什麼級別?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
  • 8個鳥類新品種為70年來首次發現
    年報顯示,2017年我市實際記錄到鳥種321種,其中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43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9種,刷新武漢市鳥類記錄。  《2017年武漢重點區域鳥類監測年報》是武漢民間愛鳥護鳥志願者自發對武漢鳥類的觀察和記錄,去年共記錄武漢市域範圍野生鳥類18目61科321種,約佔中國鳥類名錄數量的22%和武漢市鳥類記錄數量的84%,比2016年觀察到的種類數量增加15種,並有8種為武漢市鳥類新記錄。
  • 黑眉葦鶯?鈍翅葦鶯?
    )。我反覆聽錄音對比,還是覺得很難分辨。那麼,如何分辨鳥鳴判斷鳥種,難道除了像學英語一樣練聽力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黑眉葦鶯:體長約13cm的葦鶯。眼紋皮黃白色 ,其上下具清楚的黑色條紋,下體偏白。繁殖與中國東北、河北、河南、陝西南部及長江下遊。
  • 新疆鳥友今年發現草鷺矛隼彩䴉等五種罕見鳥
    臉部如同畫了京劇臉譜的草鷺,捕獵時像擲出的矛槍一樣迅速的矛隼,羽色會隨著光線發生變化的彩䴉……12月7日下午,記者在新疆觀鳥會2019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界發現了5種罕見鳥。今年,新疆鳥友發現的5種罕見鳥種分別為:侏鸕鷀、草鷺、赤頸鸊鷉(pì tī)、矛隼、彩䴉。
  • 每周一鳥 東方大葦鶯
    有人認為這種生活在河流沙洲,又擅長歌唱的鳥,極有可能就是東方大葦鶯。然而,經過專家指點的小野知道其實不--是--的雎鳩是指水鳥,而東方大葦鶯不會直接暴露在河流沙洲之上,主要是生活在蘆葦叢中哦!(攝影:黑皮)東方大葦鶯在中國的分布非常廣泛,繁殖於新疆北部和東部、華中、華東及東南,遷徙時前往華南省份及臺灣。自古以來它就是溼地裡常見的一種鳥類,而其「ga-ga-ji」的洪亮叫聲,在上海崇明,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高高枝」。
  • 新疆發現2個鳥類新記錄、6個罕見鳥種
    12月27日,記者從新疆觀鳥會2020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類朋友圈又添新夥伴新疆鳥友記錄到2個鳥類分布新記錄和6個罕見鳥種據新疆觀鳥會副理事長秦雲峰介紹今年,新疆觀鳥會持續推出「2020觀鳥大年」活動截至目前鳥友從「新疆鳥類網站」建立以來
  • 鳥類大賞:東方大葦鶯,典型的東方鳥,別稱葦吒子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鳥的王國,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有很多人喜歡餵養寵物鳥,但也有非常多的朋友喜歡野生的鳥類,這些鳥類因其奇特的外貌,十分吸引人的眼球。我們現在要介紹一些不常見的鳥類,今天要說的這個鳥的品種是東方大葦鶯,別稱叫做葦吒子,它的學名是: Acrocephalus orientalis。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鳥類名字十分的好聽,它一看就是典型的東方鳥類。所以它的分布地區也是主要以東方為範圍,這種鳥類外表十分的秀氣,獨具東方的一種古典美。那麼它究竟長什麼樣子,我們見了它要怎樣才能識別出它呢?
  • 寧波到底都有哪些野生鳥類?你有多少是認識的
    根據歷史記載及早年的鳥類調查,原有的寧波鳥類名錄確認共有鳥類349種(含亞種);現在,隨著寧波民間觀鳥、拍鳥愛好者的隊伍迅速壯大,更多的新鳥種被發現,寧波的鳥類記錄已經達到400多種!  那寧波到底都有哪些野生鳥類?  也許寧波圖書館「天一展覽」正在進行的寧波野生鳥類攝影展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
  • 揚州鳥友發現了哪些鳥類新紀錄?
    先看一段同事最近的報導揚州「鳥家族」再添新成員!鳥友分別在揚州大學、北方寺附近溼地記錄到了紅尾歌鴝和闊嘴鷸。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近日,揚州鳥類和野生動物攝影分會會長萬長年在高郵湖畔拍攝到了一隻鷸鳥,經資深鳥友朱傑辨認,這是小杓鷸(sháo yù),是揚州首次記錄到它。而且,它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海口五源河發現紅腹異蜻!刷新海南蜻蜓種類新紀錄
    蜻蜓,是一種來自遠古的物種早在恐龍出現之前,它們就飛翔於天際也是一種美麗與速度共存的精靈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今天,記者從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獲悉在7月29日的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兩棲及爬行類動物監測項目中該團隊發現了紅腹異蜻刷新了海南蜻蜓新紀錄
  • 海口五源河發現紅腹異蜻 刷新海南蜻蜓種類新紀錄
    □本報記者 龍易強    今年8月初,海口五源河紅蜻蜓家族裡突然躥出一位「網紅」明星,並迅速登上熱搜榜,它就是刷新海南蜻蜓紀錄的紅腹異蜻。根據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監測報告顯示,五源河記錄到「紅色系」蜻蜓共有10種。
  • 新疆阿爾金山發現新鳥種:藍頰蜂虎
    北京、上海的志願者,在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一隻奇特的鳥類。這種分布於撒哈拉沙漠等地的珍奇鳥類——藍頰蜂虎,在我國境內被發現尚屬首次。    7月1日,李維東在接受新疆都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6月17日,他和來自臺灣、北京、上海的志願者,在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2014年愛鳥護鳥志願者活動」時,意外地在保護區依協克帕提中心站附近發現了一隻色彩豔麗的小鳥,這隻鳥的羽毛非常鮮豔漂亮,頭部、背部和尾巴都是翠綠色,腹部、喉部還點綴著金黃色。
  • 「冤大頭」東方大葦鶯被寄生的日常
    而有一些不會被寄生的鳥類,是因為繁殖期完全錯開,沒有被寄生的可能。(圖片來源於網絡)研究發現,區域內寄主種群密度的高低對大杜鵑的巢寄生至關重要,寄主的密度越高巢被寄生率也越高,同樣,大杜鵑的種群密度也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