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鳥友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拍到的須葦鶯。
白眉細嘴、翅膀灰褐,乍一看其貌不揚,細看玲瓏秀美的中國鳥類新紀錄——須葦鶯,近日出現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據悉,這是新疆鳥友近80年來,首次記錄到這種來自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東南部的「外賓」。
5月11日,須葦鶯的發現者徐康平告訴記者,近日,他和鳥友倪新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拍鳥時,突然聽到蘆葦蕩裡傳來一陣類似青蛙的鳴叫,起初,他們以為是東方大葦鶯或是稻田葦鶯。
「仔細一聽,它的聲音和它們還不一樣,聲音要尖細一些。」徐康平說,於是,他貓在旁邊的蘆葦蕩裡等著,不一會兒,一隻灰褐色的小鳥從蘆葦叢裡一蹦一跳地攀上葦梢,「個頭和麻雀差不多大,白眉細嘴,翅膀灰褐,外形和其他葦鶯類鳥非常相似,但是顏色不一樣,我好像從來沒見過,就立即按下快門把它拍了下來」。
徐康平回家查了一下鳥類識別手冊,他發現國內沒有這種鳥的記錄,「它的外形特徵和國外的須葦鶯很像」,為證實自己的猜測,他把照片傳給了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和「鳥網」,請人來辨認,「他們都懷疑我拍到的可能就是國內新紀錄——須葦鶯,但是,沒人見過須葦鶯,大家不敢確認」。
新疆觀鳥會只好將這張照片發給國外專家辨認,對方回復,這隻小鳥就是須葦鶯。
據新疆觀鳥會負責人介紹,須葦鶯,遷徙類鳥,屬雀形目鶯科,體長12至14釐米,屬於葦鶯家族個頭較小的鳥。它的分布區主要在非洲西北部至哈薩克斯坦東部一帶。
80年前,國外有專家曾對外發布說,這種鳥在西天山一帶也有分布,新疆相關專家也曾經懷疑,這種鳥可能在比鄰哈薩克斯坦的地區會有分布,但是80年來,人們一直沒有記錄到它的蹤跡。
「這次拍攝可能印證,這種鳥確實在比鄰哈薩克斯坦有分布,這個猜測還需要進一步觀測證實。」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分析,須葦鶯出現在烏魯木齊周邊,可能有兩方面原因。其一,它的繁殖區可能就在比鄰哈薩克斯坦的地方,即新疆的艾比湖,它從越冬區印度西北部來到新疆艾比湖一帶繁殖時,迷失方向來到了烏魯木齊。另外,它的繁殖區也有可能分布在烏魯木齊,「它被發現時,正站在葦稍上不停地鳴叫,這是葦鶯類鳥求偶的信號,說明它的繁殖地有可能在附近」。
目前,新疆共記錄到8種葦鶯類鳥,分別是大葦鶯、東方大葦鶯、蘆葦鶯、稻田葦鶯、水蒲葦鶯、布氏葦鶯、厚嘴葦鶯、須葦鶯。
葦鶯
葦塘及沼澤地區內常見的食蟲鳥類,體色以褐為主,嘴細尖;體型纖長,性活躍,在草莖間穿飛及跳躍尋捕昆蟲。
除西藏和青海外,葦鶯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廣泛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和太平洋諸島嶼。葦鶯屬全世界共計有30種,我國境內分布有1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