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首次發現小鱗胸鷦鶥,刷新當地鳥類分布新紀錄

2020-09-21 湖州抽屜


近期,安吉縣資源規劃局溼地與野保中心、安吉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開展縣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令人驚喜的是,項目組發現了一種無尾的小型雀形目鳥類,經鳥類專家鑑定為小鱗胸鷦鶥,刷新保護區和安吉縣鳥類分布新紀錄。

通訊員 周佳俊/攝

隨著自然環境持續改善,安吉野生動植物生存環境日益提升。近兩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白琵鷺,省重點野生保護動物貉以及稀有極小種群植物多枝黴草、象鼻蘭等多種國家級、省級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陸續在安吉被發現。

據了解,小鱗胸鷦鶥屬鷦眉科,主要分布在亞洲,偏好茂密潮溼的常綠闊葉林。和其他雀形目鳥類不同之處是尾羽特別短,外表像一隻無尾小鳥,加上其體羽褐色,被鳥友們戲稱為「小滷蛋」。小鱗胸鷦鶥不僅歌聲嘹亮,還是捉蟲能手,喜歡吃蜘蛛、蝸牛、小型昆蟲等。

小鱗胸鷦鶥還具有高超的隱身技能。「它體型極小,喜歡生活在密不見光的黑暗環境裡,常常是驚鴻一瞥,再定睛去找已經跳走不見了。」安吉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郎澤東介紹說,在濃密草叢、溪邊只能聽到它的叫聲,卻不見其蹤影。

「發現點至少有三隻成鳥,其中一對正在育雛。」郎澤東說,根據歷史資料和近年的調查記錄顯示,這是首次在龍王山記錄到小鱗胸鷦鶥的影像,常規樣線調查中發現它的蹤跡實屬難得。


來源:共享聯盟安吉站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疆首次發現須葦鶯刷新中國鳥類新紀錄
    白眉細嘴、翅膀灰褐,乍一看其貌不揚,細看玲瓏秀美的中國鳥類新紀錄——須葦鶯,近日出現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據悉,這是新疆鳥友近80年來,首次記錄到這種來自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東南部的「外賓」。  5月11日,須葦鶯的發現者徐康平告訴記者,近日,他和鳥友倪新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拍鳥時,突然聽到蘆葦蕩裡傳來一陣類似青蛙的鳴叫,起初,他們以為是東方大葦鶯或是稻田葦鶯。
  • 超萌的它全市首次「露面」!安吉發現野生動植物新記錄就這麼「又雙...
    近幾個月來   安吉「又雙叒叕」發現野生動植物新記錄   先是首次發現了國家珍稀瀕危植物連香樹、象鼻蘭在我縣的分布新記錄;   接著在全省範圍內首次發現了野生貉的影像;>   而後確定了多枝黴草在安吉的分布,屬湖州市新記錄科;   而最近,驚喜又……   近期,縣資源規劃局溼地與野保中心、安吉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開展縣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
  • 登頂廈最高峰 邂逅罕見山鷦鶯 廈野生鳥類累計達387種
    ■山鷦鶯 陳躍生供圖  廈門觀鳥協會在廈門最高峰雲頂山的山頂又發現一個廈門鳥類新記錄——山鷦(jiāo)鶯。協會成員陳躍生說,前日早上,他和幾個朋友到同安雲頂山巡山觀鳥,在海拔1100多米的山頂灌木叢裡,偶然發現了山鷦鶯。  因為前一天晚上下了雨,2日早上,天空還比較陰沉,溼氣也比較重,山路邊各種各樣的鳥叫聲不絕於耳。陳躍生根據經驗判斷,有小杜鵑、鷹鵑、強腳樹鶯、高山短翅鶯、小鱗胸鷦鶥等。  上午9點多,他們來到山頂,此時霧氣繚繞,風也比較大。
  • 冠斑犀鳥現身木城 刷新保山龍陵鳥類品種新紀錄
    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 灰翅鶇種類刷新鳥類紀錄 專家解讀江西新增20種鳥類
    近年來江西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生態發展起到了「築巢引鳳」的作用,引來了從未見過的鳥來到江西境內,即首次發現的灰翅鶇種類刷新了江西省鳥類新紀錄;經過有關部門重新分類,在江西新增了20種鳥類。那麼,灰翅鶇這種鳥當時是在哪個地方發現的?新增20種鳥類屬於什麼級別?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
  • 鴉雀有生 | 中國特有鳥類知多少(雀形目 一)
    中國分布有63種雞形目鳥類均屬雉科成員,佔到該科總數的33.7%,的確無愧於「世界雉雞類的分布中心」(馬敬能 2000)。傳統分類上習慣將鱗胸鷦鶥們屬歸於廣義上的鶥科(Timaliidae),但近來依據分子遺傳學證據建議將它們獨立為單型科——鱗胸鷦鶥科(Pnoepygidae),僅一屬四種,在我國境內均有分布。還有研究則認為可將見於我國雲南西北部、四川和湖北西部的鱗胸鷦鶥(P. albiventer)種群分為獨立種——中華鷦鶥(P. mutica)(Päckertet al. 2013)。
  •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2020-10-17 1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神農架新發現7種鳥 全區野生鳥類記錄增至438種
    新發現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靴隼雕。 (山西野保協會隊發現記錄)  ▲鱗胸鷦鶥。 (視界網 李斌 攝)經專家評審,大賽共記錄鳥種219種,其中新發現鳥種記錄7種。新發現的鳥種記錄包括白眉鵐、綠背姬鶲、靴隼雕、灰喉山椒鳥、鱗胸鷦鶥、鴝姬鶲、白斑尾柳鶯。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靴隼雕系在湖北境內首次發現。  10月12日,第二屆「神農架國家公園杯」觀鳥大賽開幕,來自全國16個省34支觀鳥隊100多名隊員深入木魚、神農頂/紅坪、大九湖3個賽區,穿行在山林、溼地等鳥類生境,尋訪飛羽精靈的蹤跡。
  • 海口五源河發現紅腹異蜻!刷新海南蜻蜓種類新紀錄
    蜻蜓,是一種來自遠古的物種早在恐龍出現之前,它們就飛翔於天際也是一種美麗與速度共存的精靈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今天,記者從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獲悉在7月29日的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兩棲及爬行類動物監測項目中該團隊發現了紅腹異蜻刷新了海南蜻蜓新紀錄
  • 神農架發現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靴隼雕
    經專家評審確定,本次賽事共記錄到有效鳥種219種,其中包括靴隼雕在內的神農架新記錄種7種。靴隼雕也是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10月12日,2020第二屆「神農架國家公園杯」觀鳥大賽在神農架林區開幕,來自全國16個省份的34支觀鳥隊深入木魚、神農頂+紅坪、大九湖三大賽區,穿行在低山、中山、亞高山、溼地等鳥類生境,尋訪飛羽精靈的蹤跡。
  • 灰冠鶲鶯現身武漢 鳥類分布名錄又添新成員
    近日,有市民在武漢解放公園內發現一隻灰冠鶲鶯,刷新了武漢市鳥類品種新紀錄,至此武漢市鳥類分布記錄達到409種。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表示,近年來武漢市觀鳥愛好者群體不斷壯大,該協會組織其會員定期開展武漢市重點區域鳥類監測活動,增加了觀測覆蓋面和觀測機會,有效地覆蓋了武漢地區的各類不同生境
  • 揚州鳥友發現了哪些鳥類新紀錄?
    先看一段同事最近的報導揚州「鳥家族」再添新成員!鳥友分別在揚州大學、北方寺附近溼地記錄到了紅尾歌鴝和闊嘴鷸。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近日,揚州鳥類和野生動物攝影分會會長萬長年在高郵湖畔拍攝到了一隻鷸鳥,經資深鳥友朱傑辨認,這是小杓鷸(sháo yù),是揚州首次記錄到它。而且,它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上百種鳥消失
    通過調查,盧剛他們基本摸清了海南冬季水鳥的種類、數量和分布情況;發現了多個海南鳥類新記錄,豐富了海南的鳥類物種多樣性;也提升了海南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的鳥類監測能力,培養了一批鳥類調查員和觀鳥愛好者。  臨高新盈:水鳥調查福地  「為什麼搞海南越冬水鳥調查?這和臨高新盈有關。」在盧剛看來,新盈是個福地。
  • 陝西首次發現!熱帶鳥類鉗嘴鸛「到訪」漢中
    11月14日,有愛鳥人士在洋縣城區邊的黨河畔首次拍到了罕見鳥類——鉗嘴鸛,這也是這種生活在熱帶的遷徙性鳥類第一次在陝西境內被發現。    在河邊,這隻「首次亮相」的鉗嘴鸛時而與朱䴉等鳥類一起覓食,時而飛上樹杈休息。
  • 海口五源河發現紅腹異蜻 刷新海南蜻蜓種類新紀錄
    □本報記者 龍易強    今年8月初,海口五源河紅蜻蜓家族裡突然躥出一位「網紅」明星,並迅速登上熱搜榜,它就是刷新海南蜻蜓紀錄的紅腹異蜻。根據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監測報告顯示,五源河記錄到「紅色系」蜻蜓共有10種。
  • 安吉發現植物新記錄,屬國家珍稀瀕危物種!
    近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溼地與野保中心工作人員首次發現兩種國家珍稀瀕危植物在我縣的分布新記錄,分別是連香樹科植物連香樹、蘭科植物象鼻蘭。生在山谷邊緣或林中開闊地的雜木林中,海拔650-2700米,主要分布在山西西南部、河南、陝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及四川。據《浙江植物志》(1992-1993版)記載,本種在我省僅產於臨安。此次發現於我縣龍王山。淡紫色橫紋的花朵成串排列,蕊柱細長帶有鉤頭,好像捲曲的大象鼻子,這就是象鼻蘭名字的由來。
  • 四川23年間新增135種野生鳥類 鳥類新分布記錄多由觀鳥者發現
    鳥類種數超全球167個國家上一份最完整記錄四川鳥類分類與分布的名錄,是1997年出版的《四川鳥類鑑定手冊》。23年間,隨著觀鳥人數增多、記錄手段更新,新的觀察記錄層出不窮,卻一直缺乏專業系統的整理收集。2013年,《四川省鳥類名錄的修訂與更新》第一作者闕品甲所在的成都觀鳥會等機構,著手編輯形成了一份四川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的初稿。
  • 8個鳥類新品種為70年來首次發現
    年報顯示,2017年我市實際記錄到鳥種321種,其中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43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9種,刷新武漢市鳥類記錄。  《2017年武漢重點區域鳥類監測年報》是武漢民間愛鳥護鳥志願者自發對武漢鳥類的觀察和記錄,去年共記錄武漢市域範圍野生鳥類18目61科321種,約佔中國鳥類名錄數量的22%和武漢市鳥類記錄數量的84%,比2016年觀察到的種類數量增加15種,並有8種為武漢市鳥類新記錄。
  • 西藏首次發現有燕鳳蝶分布 通過其分布可判斷氣候、環境長期變化趨勢
    原標題:西藏首次發現有燕鳳蝶分布 通過其分布可判斷氣候、環境長期變化趨勢   圖由區高原生物研究所提供   今年,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與林芝市墨脫縣林草局在墨脫縣境內調研時,首次發現我區有燕鳳蝶分布,該發現刷新了西藏蝴蝶大家庭的紀錄。
  • 青海省首次發現鳥類大麻鳽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近日,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發現一隻大麻鳽(讀jiān),經專家證實該物種在我省首次發現。 這隻大麻鳽由生態管護員白瑪久美在當地一戶牧民家的倉庫裡發現。「以前放牧沒見過這種體型大的鳥,覺得很好奇,用手機拍照發到朋友圈裡,但誰也沒叫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