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無奇的黃喉貂,體小卻戰力強悍,可虐殺大師兄、重創大熊貓!

2020-12-05 八兩科學

鼬科動物是食肉目裡最龐大的家族,包括了陸棲、樹棲、水生、穴居、半水生和水生等,佔據了各個生態位。鼬科家族陸地成員裡最出名的應該平頭哥蜜獾吧?而在鼬科家族中,也有個整天鬥天鬥地的傢伙,也同樣喜歡吃蜂蜜——黃喉貂。貂,其實就是大一圈的黃鼠狼(黃鼬),就好像比老鷹大一圈的鷹就叫做雕。

鼬科之狼:體型雖小,卻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黃喉貂(Martes flavigula),又叫「青鼬、蜜狗、黃腰狸、黃腰狐狸、羌仔虎(臺灣叫法)」,是鼬科貂亞科貂屬下的典型森林物種。黃喉貂或許是輝煌鼬科家族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黃喉貂家族旗下還有近10個亞種,個個都是無危。

黃喉貂和其他貂屬成員不一樣,大部分貂屬成員都分布在北方嚴寒地區,而黃喉貂卻喜歡溫暖的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區。在我國東北到西南均有分布,雲南西雙版納的季雨林、和秦嶺以南的森林常見其蹤影。

黃喉貂體型細長、四肢相對較短、頭部略扁平,外表毛色鮮麗,胸前像是披著金黃色的圍巾,黑溜溜的大眼睛加上長長的尾巴,一點都不起眼。成年體長只有五十多釐米,體重一般只有5-6斤。這體型僅次於「金剛狼」貂熊和漁貂,屬於貂亞科中的三當家。

黃喉貂是陸生鼬科中唯一群居的種類,每次出動都是「成雙成對」,有時還會帶上幼崽組成多達十幾隻的群體。正所謂團結就是力量,靠著靈活敏捷的身姿來去如風,加上尖利趾尖和像狼一樣的圍捕獵物,故又被譽為「鼬科之狼」。它的食物範圍很廣,從獼猴、野豬、毛冠鹿、斑羚、豹貓,甚至是大熊貓都在輻射範圍。

野生大熊貓的天敵!

網上都說大熊貓萌萌噠的外表下,隱藏著自然界最頂級猛獸的本質,成年後的大熊貓沒有天敵。但是在2014年就發生過野生大熊貓被黃喉貂攻擊導致重傷的例子。當時在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熊坪保護站附近,工作人員發現一隻受重傷的野生大熊貓(平平,3歲、亞成體)。其腹部受傷伴有部分腸管外露,初步分析是遭到多隻黃喉貂攻擊所致。

在秦嶺華南虎、豹和豺都快沒了的情況下,黃喉貂有可能會成為野生大熊貓的天敵。如果野生大熊貓幼崽單獨碰到它們,基本上兇多吉少,而且它們比大熊貓還會爬樹。黃喉貂:整天賣萌,真是受不了……

以小博大,集體狩獵!

另外黃喉貂比較奸詐,一隻打不過就組團圍攻。網上有個視頻,一隻黃喉貂想對恆河猴下手,但是看著對方體型比自己大,於是發出獨特叫聲呼喚自己的同伴,從容、淡定的組團KO恆河猴。

大師兄:wc,無情呀!

此外它們在面對小麂的時候,採用了「左右包抄」的招數。在臺灣學者拍到的視頻顯示,先是有三隻黃喉貂攀爬到樹上鎖定一隻麂子後,一隻黃喉貂去追捕,另兩隻更是聰明地抄捷徑,準備夾攻麂子,最後成功吃大餐。黃喉貂:這叫「智取」懂不懂?

基本上在黃喉貂棲息地裡,能吃的它們都會想辦法弄來吃。故在獵食成功率方面,黃喉貂遠比很多大型食肉動物要高得多。食物不缺,家族自然就繁榮昌盛。而且幸運的是,黃喉貂的毛絨不厚、不密、保溫性能欠佳,肉質較差,經濟價值低下的原因,令它們逃過人類的捕殺。不過黃喉貂雖然狀態無危,但由於森林面積減少,整體數量也在減少,目前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相關焦點

  • 科普 黃喉貂
    黃喉貂 黃喉貂,俗名有青鼬、蜜狗、黃腰狐狸等,是一種分布於我國大部的中型鼬科動物。 繼承了鼬科動物的體型,黃喉貂身體細長,體長60釐米上下,尾長約為體長的2/3,體重在3公斤左右,頭呈三角形,吻部尖,體毛棕褐色或者黃褐色,喉部有一大塊黃色或橙色的斑塊,也是黃喉貂名字的由來,腹部毛呈灰褐色,尾部毛黑色,各地不同亞種的黃喉貂毛色會略有不同,一般南方種群的毛色會略淺於北方種群。
  • 壺瓶山首次拍到黃喉貂高清圖像
    近日,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野外收集紅外相機數據中,首次捕捉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活動的珍貴高清圖像。黃喉貂主要棲息於林區,系歐亞大陸上體形最大的貂屬成員,典型食肉獸,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追獸 | 黃喉貂不成網紅,天理難容!
    一個蜜獾倒下去,同一個家族的黃喉貂第幾千次地站起來。當然,黃喉貂的野心並不局限於幼年小麂,黃喉貂通常成對活動,成年小麂它們也不會放過。因為擅於協作,這種「鼬科之狼」可以圍捕相當大的獵物。我們的嚮導甚至曾經給我們講過他上山時被5-6隻黃喉貂圍攻的故事,時日漸長,故事難免加入創作成分,但至少一定程度上證實了黃喉貂天團的驍勇。
  • 從一隻黃喉貂想到的
    離開前,特意繞道小型哺乳動物區看了那隻黃喉貂。它在室外籠舍的棲架上下竄來竄去,看上去很活潑的樣子。據說,最初有兩隻救助的黃喉貂,被安置在夜行動物館最昏暗的一間獸舍,終日不見光,而黃喉貂是一種多在日間活動的動物。在許多熱心網友地再三呼籲下,先被轉入一間有燈光照明的獸舍,後來終於換到了有室外的籠舍。之後,又發生了「關禁閉」的事情,又在眾多網友的不斷呼籲下「重獲自由」。
  • 從「蜜狗子」到「羌仔虎」,黃喉貂為何如此兇猛
    在瑪柯河發現黃喉貂並不算完全的意外,因為上世紀60、70年代,老先生們在青海的調查裡,都有過黃喉貂的記錄。在那些記錄裡,黃喉貂還保留著自己很早的名字「青鼬」,表示和香鼬、艾鼬、黃鼬一樣,它們都是鼬科的成員。
  • 動物界「戰鬥民族」:小巧的鼬、樹棲的貂、強壯的獾、水生的獺!
    科學家將它們劃分為:巢鼬亞科、鼬亞科、美洲獾亞科、獾亞科、水獺亞科、蜜獾亞科、貂亞科、鼬獾亞科。雖品種眾多、形態上分異很大,但是鼬科家族成員都有個共同點:小短腿、四足都有五趾、身體細長,看似戰五渣實際卻戰鬥力爆表,敢捕殺比自己體型大幾倍的獵物。由於家族龐大,但我們的漢字卻可將鼬科成員的佼佼者分為:小巧的鼬、樹棲的貂、強壯的獾、水生的獺。小巧的鼬:伶鼬、白鼬。
  • 長江源區瑪可河流域首次發現黃喉貂活動
    新華社西寧4月2日電(記者李亞光)科研人員近日在位於長江源區的瑪可河流域,首次發現黃喉貂活動並拍攝相關畫面。此外,還記錄到馬麝、中華斑羚、水鹿等其他珍稀物種。  去年12月底,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與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瑪可河流域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共布設60臺紅外相機。
  • 黃喉貂:華麗外衣下的森林殺手
    黃喉貂是典型的食肉獸,曾對一份黃喉貂糞便進行食性分析,發現巖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和雀形目某鳥類成分,還曾拍攝到黃喉貂捕獲紅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灰頭鼯鼠(Petaurista xanthoti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也有工作人員曾發現黃喉貂偷吃家雞和蜂蜜。
  • 貂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黃喉貂,主要分布於東亞和東南亞及俄羅斯外東北地區。黃喉貂體型大,體長50-72釐米,重量2-5.7公斤,雄性較大。身體的毛色比較鮮豔,頭及頸背部、身體的後部、四肢及尾巴均為暗棕色至黑色,喉胸部毛色鮮黃,包括腰部呈黃褐色。黃喉貂多活動於常綠闊葉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區。在中國從東北小興安嶺的紅松林,秦嶺山地的針闊葉混交林,到雲南西雙版納的季雨林,臺灣、海南的高山森林,都有它的蹤跡。性情兇狠,常單獨或數隻集群捕獵較大的草食動物。
  • 小熊貓遇黃喉貂,站起來張開雙臂,還吐舌頭,企圖嚇住它趁機逃跑
    四川不僅有國寶大熊貓,還有小熊貓。小熊貓喜歡生活在常綠闊葉林中有竹叢的山地,每天都能美美地曬太陽,偶爾與同伴打打鬧鬧,還能吃到鮮嫩可口的竹葉。
  • 唐家河黃喉貂登上央視!
    對對對,它就是今天的主角黃喉貂您可不要被它軟萌的外表所欺騙其實它可是叢林裡的一方霸主小麂、雉雞、錦雞等等都逃不過它的魔爪央視一套《正大綜藝動物來啦》您是否也好奇它在節目中的表現?黃喉貂是典型的食肉獸,從昆蟲到魚類及小型鳥獸都在它的捕食之列,主要以齧齒動物、鳥、鳥卵、昆蟲為主,有時也攻擊鹿科動物。除動物性食物外,也採食一些野果、漿果,同時,黃喉貂也會採食蜂蜜,通常將蜂箱掏一個洞,鑽進去偷吃蜂蜜,因此也有稱之為蜜狗。
  • 四川深山現「靈獸」,日常吃蛇就像吃小零食,竟然還想吃大熊貓?
    不論是多麼大的生物,也不論是多麼小的細胞,相較於宇宙來說,哪個不是滄海一粟,人類又何嘗能逃過這句話?而在周邊的山上則是各種野生動物的天堂,著名的國寶大熊貓就是在四川省繁育生息的。而在蜀山之王的貢嘎雪山上曾經又是發現了一種名叫黃喉貂的動物。
  • 湖北神農架:紅外相機記錄「黃喉貂獵殺小麂」畫面
    6月9日,神農架國家公園木魚管理處野外監測巡護人員在整理春季安置在轄區內的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一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獵殺小麂的15秒鐘清晰影像。相機拍攝時間為2020年1月20日8時2分許,畫面中,一隻黃喉貂用鋒利的牙齒死死咬住小麂喉嚨,與小麂在深厚的積雪裡相互打鬥,雙方正在經歷一場激烈搏殺。黃喉貂毛色鮮豔,頭及頸背部、身體的後部、四肢及尾巴均為暗棕色至黑色,喉胸部毛色鮮黃,腰部呈黃褐色,其上緣還有一條明顯的黑線。
  • 黃喉貂「三訪」綏陽林區檢查站「順手牽肉」
    黃喉貂「造訪」的綏陽林區一處檢查站 王鳳東 攝中新網牡丹江6月23日電 (高海生 記者 王琳)黑龍江綏陽林業局有限公司於23日發布消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於近期三次「造訪」綏陽林區,「竊取」了狗食盆中的魚肉、檢查站廚房中的鮮肉。
  • 唐家河2隻黃喉貂打配合「智取」毛冠鹿
    視頻拍攝於今年一月份,保護區內的摩天嶺黃土梁上,兩隻黃喉貂機智地獵殺了一隻成年毛冠鹿。而在保護區科研人員看來,這些視頻和照片,為研究黃喉貂獵食行為提供了寶貴的基礎資料。▲黃喉貂獵殺毛冠鹿現場據介紹,毛冠鹿和黃喉貂都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喉貂毛色鮮亮,喉胸部具有一黃色斑塊。
  • 黃喉貂捕殺猴子,體型大好幾倍的猴子毫無還手之力,鏡頭記錄全過程
    黃喉貂捕殺猴子,體型大好幾倍的猴子毫無還手之力,鏡頭記錄全過程 黃喉貂這種動物面部長的有點像狗,但是它身上的毛髮就有點像狐狸,但是它屬於貂類。因為它的脖子處有著明顯的橙黃色的喉斑,因此就有了這個黃喉貂的名字。
  • 保護秦嶺|秦嶺野生保護動物——黃喉貂
    黃喉貂共有10個亞種,因前胸部具有明顯的黃橙色喉斑而得名。由於它喜歡吃蜂蜜,因而又有蜜狗之稱。耳部短而圓,尾毛不蓬鬆,體形細長,大小如小狐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生 活 習 性 黃喉貂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對所棲息的環境並無嚴格的要求。它以食物及隱蔽為主要條件而多活動於森林中。這種食肉動物的性情兇狠,常單獨或數隻集群捕獵較大的草食動物。黃喉貂生活在山地森林或丘陵地帶,穴居在樹洞及巖洞中,善於攀緣樹木陡巖,行動敏捷。
  • 「戰力過硬」的大熊貓,不懼豹子,為何卻敗給了野豬和羚牛?
    網上的傳言多少誇張了一點,要知道咬力與體重、個體狀態有著很強的關係,大熊貓作為一種熊類,雖然有一定的戰力,但仍是無法與老虎、棕熊、北極熊等頂級猛獸相比的。不過有一點倒是真的,大熊貓的確不怕豹子,在曾經、現在、乃至未來,它的棲息地都生活著豹子,可至今也沒有記錄下一例金錢豹捕食或者傷害熊貓的現象,所以與其用「戰力爆棚」來描述,不如換成「戰力過硬」更為恰當。
  • 受傷大熊貓「坪坪」搶救無效死亡 曾被黃喉貂咬傷向人類求助
    前幾天,一隻向人類求助的被黃喉貂咬傷的大熊貓牽動著不少人的心。今日下午16時40分左右,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發微博稱,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外發現的受傷大熊貓「坪坪」因病情惡化被運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雖經全力搶救仍於昨日中午死亡。對於「坪坪」的離開,網友們也表達了深深的遺憾與不舍。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已「自立門戶」
    新華社成都1月15日電(記者餘裡)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在2020年2月份又有兩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