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禎祥: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021-02-20 科技名家風採錄微平臺

「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選擇了病毒研究這條路,也就選擇了漫長孤寂的人生之路。無數次病毒試驗,無數個不眠之夜,黃禎祥都做了孜孜以求、無怨無悔。

1910年,黃禎祥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1930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獲碩士學位。1934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獲博士學位。黃禎祥首創病毒體外培養法新技術,為現代病毒學奠定了基礎,被稱為「在醫學病毒學的發展史上第二次技術革命」。

20世紀初,國際上病毒研究剛剛起步,研究病毒的工作還很不成熟,方法也很落後。而病毒培養是病毒研究中最基礎、最關鍵的一步,可以說沒有病毒培養新技術的建立,也就沒有病毒研究的突破和發展。1943年,黃禎祥在美國發表了對病毒學研究有重大影響的論文。「西方馬腦炎病毒在組織培養上滴定和中和作用的進一步研究」,立即引起全世界的注目。這一研究成果,使病毒在試管內繁殖成為現實,從此擺脫了人工繁殖病毒靠動物、雞胚培養的原始落後的方法。

病毒體外培養

黃禎祥對乙型腦炎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為我國防治乙型腦炎做出了貢獻。黃禎祥曾帶領病毒系的科研人員開始病毒分離、實驗診斷方法的建立、乙型腦炎傳播媒介昆蟲生態學、乙型腦炎病毒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基本摸清了我國乙型腦炎的流行規律、傳播途徑及特點。他還於1949年在我國首先開始了乙型腦炎疫苗的研製工作。乙型腦炎疫苗的研製這一成果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黃禎祥在麻疹病毒研究及病毒免疫研究方面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績。黃禎祥以極大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麻疹疫苗的研究工作。他和著名兒科專家諸福棠教授共同對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進行了深人探討。他們的工作對當時我國的麻疹疫毒的研究起了推動作用。此後,黃禎祥對麻疹病毒的血凝素,麻疹疫苗的佐劑,疫苗生產工藝等也進行了廣泛研究。

1987年3月24日,正當黃禎祥以極大的幹勁帶領研究生投入新課題研究時,白血病奪去了他的生命,終年77歲。黃禎祥一生為人正直,待人誠懇熱情,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又勇於創新。為驗證病毒免疫治療腫瘤的研究結果,他甚至曾主動要求把病毒注射在自己身上進行人體實驗。這種為人民的健康而執著追求的精神為年輕一代樹立了榜樣。

相關焦點

  • 抖音奈何長路漫漫上下難求是什麼歌 易烊千璽離騷歌詞分享
    抖音「奈何長路漫漫上下難求」是什麼歌?易烊千璽的《離騷》完整版歌詞分享!抖音奈何長路漫漫上下難求是什麼歌:  這首歌叫做《離騷》,是由金玟岐作詞作曲,顏小健編曲,易烊千璽演唱的一首歌。該歌曲為電視劇《思美人》的片尾曲,於2017年4月21日發行。
  • 路漫漫其修遠兮:盤點以中國人命名的化學反應
    該反應經黃鳴龍改進在常壓下即可完成,反應時先將反應物與氫氧化鈉、肼和高沸點醇類的水溶液混合加熱生成腙後,將水和過量的肼蒸出,升溫回流數小時後完成。圖2.1996年,史一安教授發展了以果糖衍生的手性酮為催化劑,過一硫酸鉀(Oxone)或雙氧水為氧化劑的不對稱環氧化反應,其適用範圍非常廣,對於反式二取代和三取代烯烴均可獲得優秀的反應活性和立體選擇性,已經成為現代有機合成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目前影響力和認可度最高的以中國人命名的有機反應。
  • 國漫復興:路漫漫其修遠兮
    自80年代以來,許多廠商便一直將動畫電影的受眾群體定位為兒童,僅僅考慮收割兒童群體的有限利益,因而他們對動畫電影的收益預期通常較低,這直接導致國產動畫投資規模不足,在故事設置、人物塑造和主題表達上均呈現低幼化傾向,與成人市場無法接軌。低預期導致低投資,低投資導致低質量,動畫電影陷入了長期的惡性循環。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國人飛天夢想的實現歷程
    以現在的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按照這個標準,最早的載人火箭,應該是我國古代明朝有一個叫萬戶的人發明的,雖然最後&34;失敗了,萬戶的身體在一聲巨響中被炸得粉碎,但是其勇於追求夢想的勇氣令人敬佩
  • 路漫漫其修遠兮——麥克斯韋方程進化史
    通過將這一數值與已知的光速估值相比較,他發現二者近似,並進而推導出光肯定也是一種電磁波。1864年,麥克斯韋完成了電磁理論的最後一塊關鍵拼圖,當時他才三十三歲(在後續的研究過程中他只是做了一些簡化)。在隨後的討論和論文中,他拋棄了原來的力學模型,但保留了位移電流的概念。通過深入的數學研究,他描述了電磁之間的關聯方式,以及在恰當的條件下其共同作用如何產生電磁波。
  • 見證「天問」啟航,夢縈深空探索 ——記華陽探索娃「志在寰宇 求索深空」文昌航天之旅
    天問問天,科學家說探索宇宙自然是永無止境的;學問問學,學習之路也是如此,「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2018級12班黃豆豆  你找到「天問一號」了嗎?當然。在發射現場,「天問一號」發射了,「天問一號」飛向天間,響徹雲霄。我們在現場深深地感到激動與自豪。當時我還在想,任務能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