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銳風電持續實踐全產業鏈布局 2020上半年收穫多項增長成果

2020-12-06 騰訊網

編輯 | 風電頭條 信風

2020年初,一場毫無預兆的新冠病毒疫情讓全社會常規生產生活陷入停滯,與其他行業一樣,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風電行業也遭受到疫情壓力下的挑戰。截至年中,全國疫情仍在反反覆覆,但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中克服萬難的華銳風電仍然在企業運營、市場開拓、經營業績等方面獲得了積極的進展。

疫情挑戰持續

華銳風電力保風場正常運維和業績增長

2020年開年疫情最嚴重期間,因人員往來和交通受阻,華銳風電在國內外百餘個風電場的日常運維遭遇困難。以風電運維服務市場為主業的華銳風電旗下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調度數百名一線員工,為國內外60多個風電場照常提供運維服務,包括土耳其USAK54MW風電場、土耳其YALOVA風電場、南非Metrowind27MW風電場、華電通遼北清河風電場、華能開魯建華風電場、華能浩日格吐等多個風電場。數百名一線員工創造了多個運行佳績,獲得了多方業主的一致好評。尤其是在海外土耳其、南非等疫情嚴重地區的項目上,銳源風能通過超前預判、優化調整輪崗方式等措施積極應對,保障了海外客服需求。

除了保障風場的運行,華銳風電在後市場技改、後運維業績上穩中有升,在合同約定範圍內保質保量完工並獲得了客戶廣泛好評。疫情期間,華銳風電完成了甘肅某項目100臺機組超級電容改造、黑龍江某風電場73臺機組越級保護技改、江蘇某風電場主控系統技改(ABB改BHM)等30餘項後市場技改項目;先後完成了新疆華能煙墩風電場、中水電幹河口第四風電場、龍源橋東第三風電場等多個項目的高穿測試工作, 測試結果全部符合國家高電壓穿越技術要求。在疫情逐步好轉後,華銳風電後市場項目落地訂單持續增長,後市場技改、後運維業績穩中有升,這是市場對於華銳風電信守承諾、高質量服務客戶的積極回報。

核心業務穩中求進

風機和發電業務兩翼齊飛

2020年上半年,在鞏固基本盤的前提下,華銳風電在風機這一核心業務領域實現了可觀的增長。第一季度,華銳風電風機業務訂單量大幅增長;4月,華銳風電中標中國電建山東電建三公司馬鬃山第一風電場A區200MW風電項目;5月,由華銳風電供貨的黑龍江海林49.5MW項目風電機組全部併網發電。這一成績來自於華銳風電長期以來不斷加大對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的投入。為了適應風電及新能源產業政策和市場形勢的變化,以更完整的軟、硬體生態提升全面競爭力,華銳風電對產業鏈各環節進行優化和整合,通過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高風機發電效率、提供配套解決方案等競爭策略,打造了高質量、高性價比的「產品+服務」客戶體驗。為了拓展利潤空間,華銳風電將業務由單一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的設計、製造、銷售和運維服務,逐步拓展至集風資源開發、風電場建設運營、風機研發製造、後運維服務、分布式電源、售配電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從而有能力服務於更多細分市場需求。

此外,在發電業務方面,華銳風電也再創佳績,實現了逆勢增長。2020年第一季度,華銳風電旗下張家口博德玉龍電力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博德玉龍」)玉龍風電場累計發電1.12億千瓦時,3月的單月發電量達到風場建成以來單月最高,達5050萬千瓦時。以風力發電場建設運營和售電為主營業務的博德玉龍是華銳風電在產業鏈拓展延伸戰略上的重要排頭兵。在不斷加碼的投資加持下,華銳風電自建自營風電場的生產能力有望超過40萬千瓦,屆時,發電收入將大幅度增加,華銳風電也將在全產業鏈布局方面再上一個臺階。

三年持續盈利

華銳風電自主研發能力凸顯成效

4月30日,華銳風電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顯示,2019年,華銳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穩步增加,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新增裝機3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 1655.7 萬千瓦;實現營業收入628,656,373.12元,較上一業績期間增長10.3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275,741.05元。至此,華銳風電連續三年實現盈利。

在處理歷史遺留問題上,華銳風電加大訴訟、仲裁案件清理力度,通過與各相關方積極溝通,促成多項法律糾紛達成和解與化解,為自身發展創造了相對寬鬆的外部環境。

更重要的是,為了順應5G時代的技術變革,華銳風電積極進行數位化轉型,憑藉其多年的風電研發、運維經驗和大數據積累,加快新技術在風電行業的應用,積極開展混塔、前饋控制算法和載荷數位化平臺等關鍵技術開發和應用研究。在實踐應用方面,華銳風電旗下銳電科技公司已開發出包括風電場智能管理系統、風電機組智能診斷與安全保護系統等多項產品,實現了在運風機和風電場的智能化、高效化、數位化和移動化。截止目前,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運維服務上,華銳風電已先後完成全國各地30餘個項目、累計超400萬千瓦風電機組的高電壓穿越改造項目。

伴隨著全產業鏈戰略的逐步推進,在一系列組合拳的作用下,華銳風電整體業務穩中向好,持續回暖,再次贏得了客戶和市場對華銳風電產品和服務的信心。

根據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的《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2020年,為了增強創新驅動能力,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能源系統效率和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利用率將進一步提高。能源行業將深化落實《關於2020年風電、光伏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保持風電、光伏發電合理規模和發展節奏,有序推進集中式風電、光伏和海上風電建設。近年來,全球及國內風電產業始終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統計顯示,2019 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創歷史新高,達到 6.1GW,較上年增加35.5%。2019 年,國內風電保持平穩快速發展,根據業內數據,2019 年全國新增併網風電裝機 2574 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與2018年持平,保持平穩快速增長。

在行業前景廣闊和公司業績轉好的雙重利好下,華銳風電將繼續穩紮穩打地進行風電全產業鏈布局,持續提升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和新技術的應用能力,不斷強化專業運維服務團隊對於海上及海外、陸地及潮間帶、3MW 及以上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等不同場景的服務能力和質量,以老牌風電企業的責任感承擔起「新能源」發展重任,與行業上下遊夥伴共創發展輝煌。

來源: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

相關焦點

  • 華銳風電布局海上風電後運維市場 全力打造利潤增長點
    華銳風電搶佔海上風電運維市場先機緊抓未來發展機遇新基建為能源產業開闢出新的發展空間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相關政策密集部署之下,行業各方積極響應、風電企業緊抓政策主動布局市場我國海域遼闊,海上風電開發空間大,近兩年國內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呈現突破性增長,後運維市場的需求量也隨之極速增長。作為國內領先新能源企業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華銳風電,不斷拓展風電場運維、智慧風場建設、技術支持、技能培訓等產業中下遊業務,長期關注海上風電後運維市場。
  • 華銳風電,風電場開發——掉隊了
    2010年遼寧省發改委與相關單位合作開展全省各地級市風電規劃編制工作,已完成鐵嶺、阜新、錦州、朝陽、丹東、瀋陽、葫蘆島、鞍山八市2011年至2020年風電發展規劃。這些年,隨著風力發電行業的快速發展,遼寧省風電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風能裝機和發電量逐年大幅增長。
  • 華銳風電:夯實核心競爭力,助推能源結構轉型
    根據GWEC的統計與預測,截至2019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651GW,較2001年底增長超過26倍,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12%。未來5年,全球將新增超過355GW裝機容量,在2020-2024年間每年新增裝機容量均超過65GW。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2.1億千瓦。
  • 華銳風電5兆瓦風機8月正式安裝
    第一財訊 華銳風電(601558.SH)有關人士6月16日在「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上透露,華銳風電今年5月出產6兆瓦風機之後,將在今年8月正式於東海大橋安裝我國首臺5兆瓦風機;同時,上海電氣、湘電風能及中船重工旗下企業等三家風機整機公司有望在今年下線5兆瓦風機。
  • 中國風電行業將維持較高景氣 六股布局良機
    根據前期政策, 2018年之前核准的 的陸上風電項目需要在 2020年 12月 31日之前完成併網,海上風電項目需 要在 2021年 12月 31日之前併網,風電行業進去搶裝狀態。根據國家能源 局數據, 2020年上半年國內海上風電實現新增裝機 1.06GW,同比增長 165%。海風迎來加速。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風電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競爭...
    截止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累計裝機2.23億千瓦,同比增長12.9%;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2.16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750萬千瓦。——2020年底迎來新增裝機熱潮根據GWEC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增併網裝機容量為2574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在全球比重為42.62%。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有市場人士指出,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啟動以後,全產業鏈100%自主可控,全球競爭力將加速提升。作為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三號已開通運營,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導航和授時服務,戰略意義重大。
  • 華銳風電泡沫破裂被指吸金騙局 成散戶鉸肉機
    5月14日,華銳風電一紙公告引發市場關注。為了挽救公司頹勢,自資本市場走上前臺擔任公司董事長、代理總裁的「資本大佬」尉文淵宣布辭去公司一切職務。這標誌著8個月前掌舵華銳風電的尉文淵,挽救華銳風電頹勢的行動,以失敗而告終。   華銳風電從創辦到上市,如同一個精巧的布局:踩準了政策的關鍵節點,獲得飛速發展,順利IPO。
  • 華大基因:全年營收持續增長 科研成果逐步落地
    研發取得突破成果 質量獲得多方肯定回顧2019年,華大基因繼續走在研發創新的道路上,持續深化各業務環節的技術優勢,並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公司多個檢測技術實現優化升級。近期,華大基因旗下的天津華大醫學檢驗所憑藉在天津當地紮根多年,以及率先引進精益生產、TPM、PFMEA等先進質量管理工具,開展了從客戶需求到客戶滿意的全過程管理,先後通過了多項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並在全市範圍內實現基因組學技術在臨床醫學應用的實踐和推廣,榮獲第六屆濱海新區質量獎企業(組織)獎,服務質量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肯定。
  • [股東會]華銳風電:2014年度股東大會會議資料
    議案一 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 一、董事會關於公司報告期內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2014年,全球經濟結構日漸優化,經濟持續復甦但依然脆弱,增長「平庸」。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全球增長率預期為3.5%。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多重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經濟增速略有回落,GDP增長7.4%。
  • 不追茅臺和國旅,我為什麼想賭一把將退市的華銳風電?
    華銳風電的背景,老股民都知道,新股民可能很多不知道。華銳風電的主營產品是風力電機,後來也介入到風力發電廠建設等工程領域,2011年1月IPO的時候,與金風科技(002202,股吧)並稱為「風電雙雄」,乘著國家鼓勵新型能源的政策風口獲得了爆發式的增長,以90元的股價IPO,當時更創下了新股發行的最高價記錄;同時,華銳風電在上市前,也被眾多實力背景不一般的機構持股,如眾星捧月一般。
  • 上海電氣深度解析:布局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和鋰電產業鏈
    8 月,國網召開半年度會議,總結上半年各網省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實踐案例,並表示已在營配貫通、安全生產、人工智慧圖像識別等方面形成典型案例,泛在電力物聯網在部分網省已具雛形。環保集團在手訂單持續突破,業績高速增長。得益於環保業務已經逐步構建工程+設計、技術+產品和運營+服務的產業鏈,環保板塊業績持續高速增長。同時在環保行業領域,公司大型國企背景為公司提供背書,後續集中度還有望繼續提升。2019 年上半年,環保板塊陸續中標日處理生活垃圾 1500 噸的丹東市垃圾處理場改造減少項目和台州黃巖垃圾發電 1*35MW 汽輪機設備訂單。
  • 華銳風電欲解約數百應屆生 2000元補償被指過低
    發郵件的是去年上市的華銳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郵件的內容則是華銳風電要和已經與他們籤約的2012屆應屆畢業生解除工作合約。有消息說,華銳風電這次解約涉及到的畢業生數量達到數百名之多。  目前,這件事已經引起了許多媒體的關注,因為現在已經是5月份,校園招聘活動已經接近尾聲,那些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在這個時候接到這種通知,肯定會對他們就業帶來很大影響。
  • 華銳風電又一批員工被休假 應屆生未上班就被炒
    華銳風電北京總部員工:放假是逼迫員工自動離職 公司:不存在逃避裁員成本問題風電設備製造龍頭企業華銳風電的員工「被放假」事件持續發酵。繼首輪350名員工「帶薪休假」之後,昨天又有21名員工遭到同樣命運。至於今後是否會讓更多員工停工放假,公司沒有給予明確答覆。
  • 2030年中國將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提升全產業鏈技術水平
    2030年中國將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提升全產業鏈技術水平 2020-12-16 10:29:26 來源:新華網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15日表示,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 上任兩個月就辭職 尉文淵閃電離開華銳風電
    上任僅兩個月的董事長、代理總裁,有「中國股市第一人」之稱的尉文淵宣布辭去華銳風電一切職務。華銳風電證券部人士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並不清楚尉文淵辭職的原因,投資者可關注後續公告。  二級市場上,華銳風電昨日微跌0.72%,收報5.51元。
  • 系統布局長期深耕潛力賽道,聯想控股上半年收穫7家IPO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近期,聯想控股通過戰略投資及財務投資重點布局的生物醫療、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等潛力賽道相繼迎來收穫。從這張最新的IPO成績單中可以看出,通過投資醫療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賽道,聯想控股正在打造一條產業護城河,助力潛力賽道中具備硬實力的企業快速成長,實踐「產業報國」的願景。
  • 布局全產業鏈 遠東智慧能源的新能源戰略
    遠東智慧能源近年來堅定不移深耕智慧能源、智慧城市領域,聚焦主營業務,持續保持智能纜網的行業領先地位;立足電動化發展趨勢,深耕智能汽車動力及儲能系統,著力提升產品技術優勢,助力綠色清潔能源發展。智能纜網業務穩步增長智慧能源已成長為線纜行業的領軍企業,連續二十多年保持線纜行業的領先地位。
  • 來2019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 聽聽海上風電發展「最強音」
    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規模增長平穩,技術和商業模式穩中有進,問題有序解決,產業業態由高速度發展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  《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底,海上風電併網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以上。
  • 智能終端初步形成1+1+N推進架構,華銳光電計劃9月份5代液晶顯示器...
    > 今年上半年,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籤約項目28個,總投資約546億元,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世界級電子信息先進位造產業集群,初步形成1+1+N的推進架構。 第一個「1」即富士康產業集群,上半年,該區蘋果手機產量近3400萬臺。在服務好手機製造項目的同時,該區繼續發揮富士康全球領先的精密製造加工能力,推動其從單一代工蘋果手機向代工國產知名品牌領域拓展。同時加快富士康中州研發中心、後端模組、航空物流園等項目實施,推動富士康從單一手機製造向研發設計、顯示板塊、物流結算等產業鏈上下遊環節拓展,逐步實現全產業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