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副熱帶高壓減弱以及颱風的影響,最近最高氣溫跌到了30℃以下,夏天逐漸顯露出不那麼火辣的一面。看天氣預報,未來幾天雷陣雨時常光顧,每天最高氣溫在30℃至33℃之間徘徊。換句話說,天氣已開始進入「溫和模式」。
雷陣雨帶來明顯降溫
根據預報,未來幾天,幾乎每天都有陣雨或雷雨。夏天的強對流天氣,導致降水分布不均,而且持續時間短,很可能南部傾盆大雨,北邊卻烈日當空。還是那句話,大家需注意防範強雷電、短時強降雨等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出門記得帶把傘。
雷陣雨帶來了明顯的降溫效果。今天最高氣溫降到28℃左右,最低氣溫只有23℃左右,體感舒適。降溫幅度這麼大,是不是快要入秋了?在氣象學上,要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22℃以下,才算正式入秋。泰州常年平均入秋時間在9月下旬。目前我市的最低氣溫還穩定在25℃以上,談入秋為時還早。
8月30日副熱帶高壓會再次北抬,8月30日至9月2日的最高氣溫也略有回升。不過,像前段時間的那種高溫桑拿天,基本不會再出現了。
欒樹提前傳遞秋的訊息
進入9月後,高溫將漸漸退出天氣舞臺。其實你仔細體會一下,秋的感覺開始藏在一些小變化裡了,比如,一早一晚確實涼快了不少。
欒樹是秋天的使者。現在欒樹的大部分葉子看上去還是綠油油的,但一些樹上已經亮出了一叢叢輕快的黃。因為市民的偏愛,這兩年欒樹的種植量穩步上升,居所有行道樹的第二位。不用故意去尋找,不少道路兩旁就有種植,比如永興路、永暉路、春暉路以及一些街頭遊園。
永暉路很值得推薦。這條路兩側的欒樹種得密密的,現在已經有十幾棵樹頂上開出了黃花,甚至有的已結出了紅果子,像一串串小小的紅燈籠,有風吹過,譁啦譁啦地響著,讓人想起它的另一個很討喜的名字——「搖錢樹」。
生活方式及時「切換」
夏秋交替,早晚涼,午間熱。晝夜溫差的逐漸拉大,也使心血管疾病進入高發期,大家要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一些調整。
大家要根據氣溫,及時增減衣物。感冒、頸椎病、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疾病的發作,很大程度上與貪涼有關,所以要記得通風開窗,注意保暖。「出伏」之後,雖然不會馬上涼快,但夏季已經開始向秋季過度,氣候逐漸乾燥,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平時要多進食滋陰潤燥的食物,比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豆類和奶類等。
夏天走入尾聲,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秋乏」。減緩「秋乏」,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時多增加1小時睡眠。另外,還要加強鍛鍊,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此外,氣溫逐漸降下來,再加之最近幾天的雨水不少,適宜黴菌的滋生。大家要注意勤通風,可以選個晴朗的日子,把衣物從箱中取出,掛在通風乾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