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一號攜帶著地球位置的信息,現有技術可以將其攔截下來嗎?

2020-12-04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旅行者一號探測器是美國於1977年發射的人類第一顆深空探測器,其動力來源是三塊核電池,即放射性同位素溫差發電機,主要的探測任務是對木星、土星的大氣層以及圍繞它們運行的衛星情況進行近距離探測。1979年3月的時候,旅行者一號就達到了木星附近,隨後在1980年11月份,到達土星附近,拍攝並向地球傳回了上萬幅彩色圖像。在飛掠過木星和土星之後,依靠著這兩大氣態行星巨大的引力彈弓效應,旅行者一號實施了加速,繼續向銀河系中心進發。

2013年NASA向外界宣布旅行者一號已經進入了

恆星際空間,來到了太陽系的邊緣,據測算,其目前的速度為5.5萬公裡每小時,距離地球已經遠至210多億公裡。根據NASA公布的消息,旅行者一號攜帶的核動力發動機的能源,只能供其使用到2025年,在這個時間段之前,它還可以向地球回傳相關的信息,不過要需要近20個小時地球才能收到,而且信號質量已經非常微弱。而一旦沒有了核動力來源,那麼它將依靠慣性和其它星球的引力繼續行進,不過我們再也無法得知它的具體位置,也收不到它傳回的任何信息了。

旅行者一號除了攜帶著核動力發動機、必要的拍攝裝置以外,還載有一個12英寸的鍍金銅質唱片,裡面收錄了可以表述地球的位置、多種文化、自然以及生命體的聲音和圖像資料,包括地球上的115幅圖像、55種語言以及27首共計90分鐘的樂曲。通過這樣的方式,希望有一天能夠被外星高等智慧生物發現,並與地球取得聯繫。

相信大家都看過大劉的《三體》,對裡面的「黑暗森林法則」印象深刻。霍金生前也警告在現階段地球文明發展的前提下,儘量避免暴露地球的位置,因為這樣會增加地球被高等級智慧文明入侵和打擊的風險。出於這樣的原因,有人擔憂旅行者一號會暴露地球的目標。那麼,假如我們後悔了,想把它攔截下來,以現在的技術水平,能否實現呢?

結果肯定是失望的,一方面是由於旅行者一號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每小時5.5萬公裡合每秒1.5萬米,目前地球上的飛行器都無法跟得上這個速度,比如獵鷹HTV-2號超音速飛行器速度最快,速度也僅為每秒6800米。另一方面,如果發射其它的深空探測器進行攔截,速度也不會比旅行者一號增加多少,以現在距離地球210多億公裡來計算,即使快一倍的探測器,也至少需要50年左右。而且那個時候旅行者一號早已經不能發射信號,有關它的具體位置信息我們將不得而知,新的探測器如果要找尋到,簡直就像大海撈針,而且在那麼遠的距離,新探測器也無法及時接收到來自地球的指揮信號,根本無法進行精確地攔截。

相關焦點

  • 既然有可能暴露地球位置,人類能把旅行者一號抓回來或者摧毀嗎?
    今天的旅行者一號雖然早已關閉了,包括拍攝在內的大部分功能,但它仍然和地球世界保持著聯繫,內嵌在它身上,包含地球位置和人類文明信息的鍍金圓盤唱片,也依舊「光鮮亮麗」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當年設計鍍金圓盤唱片的目的,是為了讓旅行者一號,成為「人類文明的信使」,但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卡爾.薩根的這一做法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 距離地球217億公裡,「旅行者一號」如何將數據傳回地球?
    截止2019年10月23日,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到了距離地球大約217億公裡的位置,而這也讓許多人產生了一個疑惑: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並且通信功率只有23瓦,那它的數據究竟是怎麼樣傳回地球的呢?
  • 「旅行者號」探測器將暴露地球位置!有人已經後悔,或設法回收
    有資料顯示,這張「金色唱片」儲存了十幾種語言錄製的音頻,音頻信息包含了地球資料、人體科學等領域。幾十年來,這張唱片不斷公放,向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展示地球和人類的基本信息,似乎在喊話:我們在這裡。根據德雷克方程計算可知,在銀河系中,大約存在36個可以發射射電暴的高等級文明,其科技水平遠遠高於人類現有水平。基於這個公式,科學界有不少人擔心旅行者一號可能會將地球暴露在高等級文明的武器攻擊範圍內,給人類帶來災難。在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科學家霍金先生。眾所周知,霍金臨終前就呼籲科學界停止向宇宙中發射試探性信號,並警告人類要關閉天眼。
  • 旅行者號攜帶人類信息,暴露地球坐標,做法到底是回還是錯?
    對未知的探索,一直是促使人類進步的重要因素,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旅行者號攜帶著大量人類信息,暴露了地球的坐標,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 旅行者號飛行之初,以美國科學家卡爾薩根為首的科學團隊,決定為旅行者號打造兩張攜帶地球大量信息的鍍金唱片
  • 旅行者一號可能會為人類引來災禍,科學家後悔了,但無法將其摧毀
    ,從它誕生開始,科學家們就已經為它繪製出了穿越多個行星的飛行路徑,行星自帶的引力將幫助它加速並且達到接近完美的飛行,同時,它攜帶的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電機在重力不加速的情況下會被減少使用,這個功能能大大延長旅行者一號的使用壽命。
  • 旅行者一號已經出發了40多年了,究竟給地球帶回了哪些消息?
    但遺憾的事,根據當時的規劃,旅行者一號的電池壽命將持續到2020年,但實際上電池壽命大大超過了人們的預期,NASA預計其電池能夠工作到2025年,當旅行者一號電池能量耗盡以後,NASA將再也無法與其取得聯繫!
  • 以人類現有航天技術,能把美國40年前發射的旅行者一號追回來嗎?
    時至今日,孤獨的「旅行者」已在太空中漂流了41年,和地球遠隔212億公裡,相當於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42倍,無線電單程通訊時間要花19小時41分鐘!隨旅行者一同出發的還有一張記錄地球訊息的銅質鍍金唱片。如果銀河系的兩千多億顆恆星存在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且種種機緣巧合下捕獲旅行者1號,外星人就可以了解唱片的內容並主動和地球人聯絡。
  • 在旅行者一號的位置上看太陽,太陽有多大?
    作為地球文明的「使者」,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太空中跋涉了將近42年。因此有人好奇,在旅行者一號的位置上返回去看太陽,太陽會變成一顆小星星嗎? 旅行者1號當年趕上了百年一遇的大好時機,它相繼藉助木星和土星這兩大巨行星的強大引力進行加速,使其不會被太陽的引力拉回來
  • 旅行者一號或帶來外星人,現在可以把它追回來嗎?
    最開始的四顆星際探測器目的是探測距離太陽較遠的四顆氣態行星,探測任務完成後繼續向深空飛行,目標就是飛出太陽系,飛向更遠的星系,目的地沒有,只是自由地向前飛行就可以了。旅行者1號上攜帶了一個銅製鍍金唱片,並且配備著金剛石留聲機針,它的壽命會超過10億年,音質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 飛行43年的旅行者一號,到了什麼位置?科學家的解釋令人驚嘆
    在過去的43年間,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兢兢業業堅守在崗位上,表現出非凡的韌性和令人嘆為觀止的高科技裝備,最值得稱讚的是,在惡劣的宇宙環境中,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遠遠超過了其設計的最大使用周期。換句話說,旅行者號探測器應該在過去幾年就要開始報廢,並在2024年前後徹底耗盡攜帶的能量。現如今,旅行者一號宇宙探測器依然表現出強大的能量供應能力,讓外界對之嘆為觀止。
  • 旅行者暴露了地球的坐標,假如發射飛彈,還能將它摧毀嗎?
    旅行者一號和二號都是NASA先後向太陽系外發射的兩艘探測器,它們的目的是探測太陽系遍歷太陽系行星,任務完成後將會轉向太陽系外,兩個探測器都攜帶了人類向外星人問好的鍍金唱片,使得很多人痛心疾首,認為它將洩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旅行者一號真的飛出太陽系了嗎?科學家:再飛10000年也飛不出
    人類這麼多年的太空探索,真的,看上去我們真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們登月了,我們的探測器將太陽系內所有的行星和部分矮行星小行星都探測了,金星車和火星車我們都有了,我們好像真的很強大了,可以對於這個宇宙來說我們依舊還是一無所獲,因為我們還未真正走出太陽系,我們或許不是坐井觀天的那隻青蛙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42年,未來還能和地球保持聯繫嗎?
    旅行者一號是NASA在1977年9月發射的星際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木星、土星以及它們的衛星,最終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旅行者一號目前已經飛行了42年,距離我們大約220億公裡,按照旅行者一號當前的速度和飛行方向,第一個目的地可能就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 旅行者一號被外星文明攔截?專家「這是遲早的事」
    旅行者1號(英語:Voyager 1)是由NASA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 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截止到2018年11月仍然正常運作。它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衛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太空飛行器。它的主要任務在1979年經過木星系統、1980年經過土星系統之後,結束於1980年11月20日。它也是第一個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衛星詳細照片的探測器。
  • 在旅行者一號的位置上看太陽,太陽有多亮?
    引言:作為地球文明和人類文明的「使者」,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太空中跋涉了將近42年。因此有人好奇,在如今旅行者一號的位置上返回去看太陽,太陽還是最亮的那一顆恆星嗎?其中涉及兩個因素。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它如何做到與地球保持聯繫?
    歡迎大家評論,我們一起討論、學習太空旅行者一號是人類歷史上飛得最遠的探測器!截至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17億公裡!那麼旅行者一號是如何與地球聯繫,作為飛得最遠的探測器,他是怎麼與我們通訊的那?本期我們一一解讀!
  • 旅行者一號的信號僅有原來的60萬億分之一,還能夠與地球聯繫嗎?
    作為一個星際探測器,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能源供應以及強大的通訊能力才行,尤其是通訊更要強大一些,否則等旅行者一號飛得太遠了,就無法跟我們取得聯繫。旅行者一號既然是一個星際探測器,那麼它上面的科技含量自然是非常高的,可以說是集合了當時地球上最先進的太空科技。
  • 「旅行者一號」暴露人類位置,想摧毀已來不及,科學家後悔了嗎?
    直到今天,「旅行者」系列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飛行距離最長的探測器,為我們傳來了大量寶貴的資料,為科學家研究太陽系邊緣的天體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從現實角度來看,「旅行者」系列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經歷了數次休眠,可以說命運多舛,加上它們本身的零件已經老耗,所以還有可能出現很多幹擾因素,這並不是一件樂觀的事情。
  • 在太空中已經遨遊了四十多年的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有多遠?
    說實話目前我們還不知道,但是人類創造的旅行者一號知道,1977年,NASA發射的無人探測器旅行者1號在太陽系中已經自由飛行了43年,預計將在2025年耗盡電量,到那時可能就會完全失去與人類的聯繫。,攜帶了宇宙射線傳感器、等離子傳感器、廣角、窄角電視攝像儀等裝置,就匆忙出發了。
  • 為何對旅行者1號擔憂不已?會暴露地球位置,給人類帶來災禍嗎?
    旅行者1號攜帶的信息,會給地球帶來災難嗎?還能將其摧毀嗎?我們藉助一些探測器設備,可以看到宇宙深處的景象,對宇宙星體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銀河系之內科學家發現了至少有100億顆類地行星,這些星球的環境和地球是非常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