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超高效合相色譜系統對環金屬銥(III)配合物進行同分異構分離

2021-01-16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使用ACQUITY UPC2 系統對環金屬銥(III)配合物進行同分異構分離

  Rui Chen 和John P. McCauley

  沃特世公司(美國麻薩諸塞州米爾福德)

  應用效益

  ■ 快速分離均配銥絡合物中的同分異構體,實現對物質純化的實時監控。

  ■ 在一次色譜運行操作中同時分離均配銥絡合物中的同分異構體和光學異構體,實現對純度的準確評估,而這在其他系統中需要多次色譜分離操作來完成。

  ■ 可簡單地從 UPC2TM 轉換至半製備型超臨界流體色譜(SFC),純化目標異構體,並可以在緩和的條件下輕鬆地回收收集的組分,減少同分異構體的生成,從而獲得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設備製造所需的高純材料。

  沃特世解決方案

  ACQUITY UPC2TM 系統

  Investigator SFC系統

  Empower™ 3軟體

  ChromScope™ 軟體

  ACQUITY UPC2BEH和BEH 2-EP色譜柱

  關鍵詞

  銥配合物,OLED,同分異構體,面式,經式,對映體,合相色譜,UPC2

  引言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應用中環金屬銥(III)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徵引起了人們的濃厚興趣,因為這些配合物具有很高的發光量子產率,並且能夠通過簡單的合成方法對配體進行系統修飾,從而對顏色進行調整。根據包圍在中心銥原子的配體的類型,這些有機金屬配合物可能分為均配物和雜配物。均配物和雜配物均可能存在同分異構體,這些異構體被稱為經式異構體(meridional,mer)和面式(facial,fac)異構體。同分異構體具有不同的光物理和化學特性1-3,這些特性可影響OLED設備的性能和壽命以及穩定性。此外,雜配物具有光學異構性。富含對映體的配合物發出圓形的偏振光,可用於三維電子顯示4。

  多種異構形式為這些材料純度評估以及理解發光設備故障機理所需的異構體的分離提出了特殊的挑戰。這種挑戰因為目前流行的針對這些材料的純化方法(即升華)而變得更加複雜5-6。升華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分子內的熱力學異構化。純化過程通常生成異構混合物,而不是用於設備生產的預期單一異構體,導致性能降低。顯然,開發出在溫和條件下的純化技術對減少異構化具有重大意義。

  由於大部分環金屬銥配合物溶解性低,目前環金屬銥配合物的色譜分析方法一般採用正相液相色譜法(NPLC)。超臨界流體色譜(SFC)以及更先進的超高效合相色譜(UPC2)提供了引人關注的正相色譜替代方法,從而可提高解析度、縮短分析時間,降低有機溶劑的消耗量。在本應用紀要中,我們對三[2(2,4-二氟苯基)吡啶]銥(III)(Ir(Fppy)3)和雙(4,6-二氟苯基)吡啶C2,N]甲醯合銥(III)(Flrpic)的結構採用沃特世(Waters® ACQUITY UPC2 進行了分離,如圖1所示。將SFC用於純化Flrpic的可行性也說明了使用Waters Investigator SFC系統的可行性。

  

 

  實驗

  儀器:所有分析實驗均在由Empower 3軟體控制的ACQUITY UPC2 上進行。製備實驗在由ChromScope軟體控制的Investigator SFC系統上進行。

  色譜柱:沃特世公司的ACQUITY UPC2 BEH和2-Ethyl Pyridine 3.0 x 100 mm,1.7μm色譜柱。CHIRALPAK AS-H 4.6 x 150 mm,5 μm,購自Chiral Tec hnologies公司(賓夕法尼亞州西切斯特)。

  樣品描述

  樣品購自Sigma Aldrich和1-Material公司。為了形成異構體,將樣品置於控溫箱內進行熱應激,引發異構化反應。冷卻至室溫後,將樣品溶於氯仿中,用於隨後的分析操作。

  結果與討論

  圖2是未經處理以及經過熱應激的Ir(Fppy)3 的UPC2/UV色譜圖。色譜峰1與色譜峰2的質譜(未顯示)相同,但紫外光譜(插圖)明顯不同,說明它們最有可能是面式異構體和經式異構體。標有「desfluoro」的峰出現的原因是Ir(Fppy)3 中的一個F原子丟失。但是,兩張圖譜的主要差異在於峰1與峰2之間的相對比例。加熱時,1/2的峰比將會增大。其可能是由熱異構化過程引起的,在異構化過程中,穩定性較差的經式異構體(峰2)轉化成穩定性較高的面式異構體(峰1)。圖2清楚地表明,Ir(Fppy)3 的同分異構體可輕易地通過使用ACQUITY UPC2 進行分離。

  

 

  圖2 使用ACQUIT Y UPC2 2-EP3x100mm,1.7μm色譜柱得到的Ir(Fppy )3 UPC2/UV色譜圖。(A)在280℃

  下處理24 小時的樣品;(B)在25℃下未經處理的樣品。流速為1.5mL /min;背壓為2175 psi;30%異丙醇輔助溶液等度洗脫;溫度為40℃。峰標記後面的數據表示以峰面積表示的每個峰的相對百分比。

  圖3是使用非手性固定相和手性固定相得到的Flrpic UPC2/UV色譜圖。在手性柱中,Flrpic裂分為兩個峰,如圖3B所示。圖3B中的兩個峰具有相同的質荷比(未示出)和紫外光譜(插圖),說明這兩個峰最有可能來源於同一對對映體。與均配物Ir(Fppy)3 不同的是,雜配物Flrpic由兩種不同的配體構成。這種分子對稱性反過來產生了光學異構。在實際應用中,例如三維顯示,具有高度的發光不對稱性是很有利的。因此,UPC2 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測定手性螢光化合物對映比的方法,這對於使化學結構與發光對稱性相互關聯是很重要的。

  

 

  圖3 標準級Flrpic的UPC2/U V 色譜圖。(A)使用一根ACQUITY UPC2 BEH 3x100mm,1.7μm色譜柱;流

  速為1.5mL/min,背壓為1740psi,35%異丙醇等度洗脫,溫度為40℃。(B)使用兩根CHIRALPAKAS-H 4.6x150mm色譜柱(每根均為5μm)。流速為3mL/min,背壓為2175psi,23%異丙醇共溶液等度洗脫;溫度為50℃。

  圖4是在ACQUITY UPC2BEH色譜柱上得到的未經處理和經熱應激的Flrpic UPC2/UV色譜圖。對於經熱應激的樣品,會觀察到一個多出的峰,如圖4B所示。兩個峰的質譜完全相同(結果未示出)。對紫外光譜更仔細地觀察發現(如圖5所示),圖4B中的各個峰的紫外光譜並不相同。與圖3B中所示的對映體不同,這些對映體的紫外光譜是相同的。圖4B中的小峰的最大吸收波長λmax為245 nm,而主峰的最大吸收波長λmax為251nm。這些結果說明,經熱應激的樣品已經發生了異構化,生成了另一種同分異構體,這類似於升華過程中所觀察到的一樣5,6。因為總分析時間短於5分鐘,UPC2 能夠實現在升華後對材料純度的快速測定,並可作為設備製造之前的質量控制方法。

  

 

  圖4 在ACQUITY UPC2 BEH3x100mm,1.7μm色譜柱上、等度洗脫(35%輔助溶劑)條件下得到的:(A)未經處理的Flrpic和(B)經熱應激的Flrpic的UPC2/UV色譜圖。流速為1.5 mL/min;背壓為2175psi;35%異丙醇輔助溶液等度洗脫; 溫度為40℃。

  

 

  圖5 一對Flrpic同分異構體的紫外光譜。

  理論上講,每個同分異構體均包含一對對映體。因此,我們嘗試同時分離經熱應激的Flrpic的四個異構體,如圖4B所示。得到的紫外光譜圖如圖6所示。E1/E1和E2/E2是兩對對映體,而E1/E2和E1/E2是兩對同分異構體。

  

 

  圖6 使用兩根CHIRALPAK AS-H4.6x150mm色譜柱(每根均為5μm)得到的:(A)未經處理的Flrpic和(B)經熱應激的Flrpic的UPC2/UV色譜圖。流速為3mL/min,背壓為2175psi,23%異丙醇共溶液等度洗脫;溫度為50℃。

  圖6中的異構體分離結果超過了簡單分析的結果。作為發光設備中所用的環金屬銥配合物的主要純化方法,升華會引起不利的分子內熱異構化,如圖2、4、6及其他圖所示5-6。因此,用在設備中的是異構體混合物而不是純物質,通常導致性能下降,壽命縮短。圖6所示分離說明了超臨界色譜有望替代升華成為這些材料的純化方法。

  圖7是使用半製備超臨界色譜得到的經熱應激的Flrpic的SFC/UV色譜圖。可以得到所有四種異構體的基線分離度。在50℃下,使用異丙醇作為共溶液,純異構體可在溫和的條件下進行回收,從而降低了異構體形成的可能性。應當指出的是,雖然圖6B和圖7都是在相同的色譜條件下獲得的,但是圖6B中的分離度遠高於圖7中的分離度。分離度的提高很大程度是由於UPC2統體積最小化,因而引起峰分散度降低。

  

 

  圖7 在沃特世InvestigatorSFC系統上使用CHIRALPAK AS-H4.6x150mm色譜柱(每根均為0.5μm)得到的經熱應激的Flrpic的SFC/UV色譜圖。流速為3mL /min ,背壓為2175p si ,23%異丙醇輔助溶液等度洗脫;溫度為50℃。陰影區域表示收集的組分。

  結論

  在本應用中,我們論述了使用超高效合相色譜對銥均配物Ir(Fppy)3 和銥雜配物Flrpic異構體進行的分離。對於Ir(Fppy)3 ,面式和經式同分異構體可以輕易地在5分鐘以內得以分離。對於Flrpic,四種異構體,無論是同分異構還是光學異構,均要在一次分離操作中實現同時分離。

  本文提出的分離方法可提升用於純化評估的傳統分析技術的水平。而純化評估是合成、工藝和OLED設備和相關材料生產的一個分析難題之一。此外,其中的超臨界流體技術也能夠把UPC2 方法轉換到半製備型超臨界色譜儀器的製備方法,從而對目標物質進行分離。

  參考文獻

  1. Kappaun S, Slugovc C, List EJW.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Working principle and iridium based emitter materials. Int J Mol Sci. 2008; 9: 1527-47.

  2. Tamayo B, Alleyne BD, Djurovich PI, Lamansky S, Tsyba I, Ho NN,Bau R, T hompson M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acial and meridional tris-cyclometalated iridium(III) complexes. J Am Chem Soc. 2003; 125(24): 7377-87.

  3. McDonald AR, Lutz M, von Chrzanowski LS, van Klink GPM, Spek AL, van Koten G. Probing the mer- to fac-isomerization of triscyclometallated homo- and heteroleptic (C,N)3 iridium(III) complexes.Inorg Chem. 2008; 47: 6681-91.

  4. Coughlin FJ, Westrol MS, Oyler KD, Byrne N, Kraml C, Zysman-Colman E, Lowry MS, Bernhard S. Synthesis, separation,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studies of enantiomers of iridium (III) luminop. Inorg Chem. 2008; 47: 2039-48.

  5. Baranoff E, Saurez S, Bugnon P, Barola C, Buscaino R, Scopeletti R,Zuperoll L, Graetzel M, Nazeeruddin MK. Sublimation not an innocent technique: A case of bis-cyclometalated iridium emitter for OLED.Inorg Chem. 2008; 47: 6575-77.

  6. Baranoff E, Bolink HJ, De Angelis F, Fantacci S, Di Censo D, Djellab K,Gratzel M, Nazeeruddin MK. An inconvenient influence of iridium (III)isomer on OLED efficiency. Dalton Trans. 2010; 39: 8914–18.

  7. Sivasubramaniam V, Brodkord F, Haning S, Loebl HP, van ElsbergenV, Boerner H, Scherf U, Kreyenschmidt M. Investigation of FIrpic in PhOLEDs via LC/MS technique. Cent Eur J Chem. 2009; 7(4): 836–845.

相關焦點

  • 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譜-質譜對有機發光二極體材料進行分析
    本應用說明介紹了一種運行時間短且選擇性高的方法,該方法應用了超高效合相色譜(UPC2TM)-二極體陣列檢測器-質譜法來分析一種銥絡合物染料(Ir (Fppy) 3)的純度。  該UPC2法利用超臨界流體色譜(SFC)二氧化碳作為主要流動相,並採用甲醇作為強效溶劑來分離出目標分析物——平面形的金屬絡合物。
  • 結構異構體分離,月旭有新招!
    月旭發現可以快速分離結構異構體的色譜柱,通過共軛效應、氫鍵等作用力,對異構體進行特異選擇性分離!五氟苯基柱(以下簡稱PFP)完美詮釋了分離效果的優勢!1、異構體分離:對於結構異構體,PFP與烷基固定相有不一樣的選擇性,表現出明顯的分離優勢,且保留時間在合理範圍內。除了這一點,PFP色譜柱還具有很多其他的獨門絕技哦!
  • 盤點:部分主流超高效液相色譜系統及其技術特點
    1997年,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James Jorgenson教授所發表的關於超高效液相色譜的文章,引導了此後幾年商業化超高效液相色譜系統的發展。文章中,作者在一根52cm長、填充了1.5μm粒徑的C18矽膠顆粒的色譜柱上實現了4100bar(59000psi)的壓力,不僅成功分離了6種物質,而且理論板數大大提升。
  • 盤點:超高效液相色譜應用案例及市場預測
    一、各品牌超高效液相色譜儀應用案例   日立高新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建立了合作應用實驗室,主要使用日立超高液相系統進行水解蛋白的肽圖法研究,研究的難點在於如何高解析度地快速分離水解蛋白的各個肽段,通過日立ChromasterUltra Rs超高效液相色譜儀與日立新開發的色譜柱(LaChromUltra II ODS C18,填料粒徑1.9 µm,長250 mm)相配合
  • 正相色譜和反相色譜的區別
    在正相色譜中,一般採用極性鍵合固定相,矽膠表面鍵合的是極性的有機基團,鍵合相的名稱由鍵合上去的基團而定。最常用的有氰基(-CN)、氨基(-NH2)、二醇基(DIOL)鍵合相。流動相一般用比鍵合相極性小的非極性或弱極性有機溶劑,如烴類溶劑,或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極性溶劑(如氯仿、醇、乙腈等),以調節流動相的洗脫強度。通常用於分離極性化合物。
  • MDGC/GCMS系列 氣相色譜系統
    多維GC/GCMS系統使用兩根不同極性的色譜柱分離樣品。在第一根色譜柱中(1st 色譜柱)中未能充分分離的組分將導入(中心切割)到第二根色譜柱(2nd 色譜柱)中進行進一步分離,從而實現常規的單柱系統難以達到的高分離性能。
  • 同分異構體專練
    6種B.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環的同分異構體C.既含有羥基又含有醛基的有5種D.不存在含有2個羥基的同分異構體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二氯甲烷為四面體結構,不存在同分異構體B.甲苯的一氯代物有四種同分異構體,它們的沸點各不相同C.鄰二氯苯、間二氯苯都不存在同分異構體D.C4H8Cl2
  • 同分異構,你就從了吧……
    咱今天講評沒少用力,甚至把近期的題全找出來了,按:①   不飽和烴的同分異構體②  一滷代物、二滷代物的同分異構體③  二取代芳香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④   烯烴的二院取代物的同分異構體⑤   酯類物質的同分異構體進行了梳理,加上之前的n價基團法(←戳我,可以了解詳情),相信大家對同分異構可以做到手到擒來了。
  • 月旭科技:精耕細分市場,色譜柱業務發展迅猛
    現在「極性改性」技術的引進,使得非極性鍵合相的極性會有所增強,在極性環境(甚至是純水環境)下都會有很好的填料活性,而不會產生相塌陷,因此一些強極性物質可以在此條件下有所保留。但是,純水流動相對於鍵合相的洗脫能力不夠,導致色譜柱易吸附同極性的物質而被汙染,改性填料導致結果不重現,同時也易引起填料汙染導致的柱壓升高、峰形異常等現象而縮短色譜柱的壽命。
  • 色譜基礎知識
    色譜法:利用組分在兩相間分配係數不同而進行分離的技術流動相:攜帶樣品流過整個系統的流體固定相:靜止不動的一相,色譜柱3、色譜分類1、高效液相色譜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2、氣相色譜 Gas
  • ...涵蓋納升級至微升級的超高效液相色譜系統——ACQUITY UPLC M...
    系統,這是業內首臺涵蓋納升級至微升級的UltraPerformance LC(UPLC)超高效液相色譜系統,系統耐壓高達15,000 psi。ACQUITY UPLC M-Class系統的主要創新在於更低的系統體積和全新設計的流路,保證在色譜分離過程中最大程度地降低擴散和由於吸附而造成的樣品損失。系統內部流路全部使用惰性材料,可保證樣品穩定不被改變,並最大程度提高目標生物分子的回收率。
  • 沃特世:更高效、更智能是液相色譜發展大趨勢
    2018年,沃特世發布了第一臺生物惰性HPLC/UHPLC系統—— ACQUITY Arc Bio,同時針對UPLC系列發布了全新超高效液相ACQUITY UPLC PLUS系列;2019年,發布了ACQUITY H-Class PLUS binary二元系統。
  • 液相色譜柱進展及其在藥品標準中的應用(一)
    矽膠基質分為A型矽膠和B型矽膠:A 型矽膠金屬含量較高,導致矽膠純度較低,且酸性較強,從而導致色譜峰拖尾和某些化合物回收率很差;B 型矽膠是通過全合成獲得的填料,稱之為高純矽膠,可有效地控制金屬離子的含量(一般控制在0.05%以內),避免活性化合物在色譜柱上與金屬離子產生螯合,也降低了矽醇基的活性,有利於避免鹼性化合物拖尾。
  • 高選擇、高靈敏、高通量——色譜填料發展的方向
    第一類是基質、配體與色譜柱,主要包括Type C矽膠、聚合物和金屬氧化物微球材料;雜化材料和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矽烷化試劑設計與合成;填料製備自動化和色譜柱二維設計。第二類為快速分離材料,主要有UHPLC和核殼材料、整體柱、納米材料和方法開發自動化。第三類為高選擇性分離材料,主要是分子印跡、限進介質、免疫親和材料;極性修飾、混合模式和多功能型分離材料;過渡金屬配位型分離材料;多維色譜。
  • 化學所在金屬配合物低維晶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考慮有機分子的組裝特點,通常使用具有較強分子間作用力的平面型有機分子來製備高規整度的低維晶體。相比較,釕、銥等過渡金屬配合物雖然被廣泛用於多種光電領域,但因其溶解性較差和分子結構非平面型的特點,相關低維晶態材料的可控制備鮮有報導。
  • 世界主流藥典標準中液相色譜柱應用情況分析
    mL 增加到270 mL,這樣有利於防止色譜柱C18 鍵合相在高水相比例下產生疏水塌陷。但詳細列明色譜柱信息描述似乎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從完全的粗放轉到特定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具體至色譜柱廠家或品牌仍不是很客觀的方法。因為某種色譜柱並不一定僅有1 家公司生產或提供,除非經過同類型不同廠家多根色譜柱的充分研究和實驗對比,才能規定具體的色譜柱品牌,否則就意味著可能放棄了使用分離更好的色譜柱。
  • 有機化學的「二同」(同系物和同分異構體)
    二同:具有相同通式。  三注意:必為同一類物質       結構相似(有相似的原子連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團種類和數目)       同系物間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相同乙烯和環丙烷雖通式相同(CnH2n),卻不是同系物。
  • 雙重發射過渡金屬配合物與比率發光探針
    中科院化學所鍾羽武研究員在《中國科學:化學》2020年第3期上發表文章,簡述了雙重發射金屬配合物(主要包括釕、鉑、銥等配合物)的設計策略及其在分子氧、金屬離子和生物大分子的比率發光檢測方面的應用, 並闡述了雙重發射金屬配合物的研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為今後雙重發射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和應用提供參考與借鑑。
  • 色譜「芯」創新之路
    但矽膠在pH<2條件下鍵合相容易脫落,pH>8時矽膠會溶解的缺陷限制了其使用範圍並縮短其使用壽命。因此,如何提高矽膠耐酸鹼性能一直是色譜填料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美國Waters 公司率先以TEOS和有機矽氧烷為混合矽源,在骨架中引入化學穩定性強的有機橋聯基團,製得雜化矽膠色譜填料。雜化矽膠色譜填料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矽膠色譜填料的耐酸鹼性,同時使用壽命明顯提高,也降低表面矽羥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