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所在金屬配合物低維晶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12-01 中國科學院

  低維有機晶態材料具有規整度高和結構缺陷少的特點,是揭示材料本徵特性和構築高性能光電器件的最佳選擇之一,近年來在有機半導體電子學和納米光子學等方面取得重要應用。考慮有機分子的組裝特點,通常使用具有較強分子間作用力的平面型有機分子來製備高規整度的低維晶體。相比較,釕、銥等過渡金屬配合物雖然被廣泛用於多種光電領域,但因其溶解性較差和分子結構非平面型的特點,相關低維晶態材料的可控制備鮮有報導。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先導項目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光化學實驗室姚建年/鍾羽武研究團隊近年來在光功能金屬配合物的設計合成與光電性能方面開展了系統性工作(J. Am. Chem. Soc. 2015, 137, 4058;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9192; Coord. Chem. Rev. 2016, 312, 22; Sci. China Chem. 2017, 5, 583)。在此基礎上,他們近期選取兩種結構和溶解度相似的金屬銥、釕光功能配合物作為能量給、受體,製備了雙組份均勻摻雜或異質結納米棒晶體,實現高效三線態能量轉移和微納尺度下多級組裝過程的原位觀察(J. Am. Chem. Soc. 2018, 140, 4269-4278)。

  最近,科研人員通過溶液再沉澱法成功製備了甲基化苯基吡啶金屬銥配合物的高質量一維管狀微納晶體,並進一步通過晶體摻雜,得到了兩種不同銥配合物的二元能量轉移晶體,實現聚集發光淬滅(ACQ)受體的光放大和微納尺度溫度響應功能。研究表明,當受體的摻雜量為0.2%時,此類晶體可以實現接近80%的三線態能量轉移效率和800倍以上的受體磷光放大。在常溫時,晶體表現出受體的紅色磷光,固態量子產率達到40%。隨著溫度的降低,晶體的激子能量轉移受到抑制,給體的綠色發光重新被激活,實現微納尺度下發光顏色變化的原位調控與溫敏監測。該工作表明了過渡金屬配合物在低維晶體製備與光功能方面的獨特應用,並為三線態激子能量轉移的機制研究提供重要信息(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7820-7825)。

圖:基於金屬配合物低維晶體的光放大與溫度響應

  低維有機晶態材料具有規整度高和結構缺陷少的特點,是揭示材料本徵特性和構築高性能光電器件的最佳選擇之一,近年來在有機半導體電子學和納米光子學等方面取得重要應用。考慮有機分子的組裝特點,通常使用具有較強分子間作用力的平面型有機分子來製備高規整度的低維晶體。相比較,釕、銥等過渡金屬配合物雖然被廣泛用於多種光電領域,但因其溶解性較差和分子結構非平面型的特點,相關低維晶態材料的可控制備鮮有報導。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先導項目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光化學實驗室姚建年/鍾羽武研究團隊近年來在光功能金屬配合物的設計合成與光電性能方面開展了系統性工作(J. Am. Chem. Soc. 2015, 137, 4058;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9192; Coord. Chem. Rev. 2016, 312, 22; Sci. China Chem. 2017, 5, 583)。在此基礎上,他們近期選取兩種結構和溶解度相似的金屬銥、釕光功能配合物作為能量給、受體,製備了雙組份均勻摻雜或異質結納米棒晶體,實現高效三線態能量轉移和微納尺度下多級組裝過程的原位觀察(J. Am. Chem. Soc. 2018, 140, 4269-4278)。
  最近,科研人員通過溶液再沉澱法成功製備了甲基化苯基吡啶金屬銥配合物的高質量一維管狀微納晶體,並進一步通過晶體摻雜,得到了兩種不同銥配合物的二元能量轉移晶體,實現聚集發光淬滅(ACQ)受體的光放大和微納尺度溫度響應功能。研究表明,當受體的摻雜量為0.2%時,此類晶體可以實現接近80%的三線態能量轉移效率和800倍以上的受體磷光放大。在常溫時,晶體表現出受體的紅色磷光,固態量子產率達到40%。隨著溫度的降低,晶體的激子能量轉移受到抑制,給體的綠色發光重新被激活,實現微納尺度下發光顏色變化的原位調控與溫敏監測。該工作表明了過渡金屬配合物在低維晶體製備與光功能方面的獨特應用,並為三線態激子能量轉移的機制研究提供重要信息(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7820-7825)。

圖:基於金屬配合物低維晶體的光放大與溫度響應

相關焦點

  • 化學所在配位組裝薄膜方面取得新進展
    化學所在配位組裝薄膜方面取得新進展 2018-10-19 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通過自組裝、共價鍵合、電化學聚合等方法將光電功能分子沉積於電極表界面,所得到的薄膜在光電互換、信息存儲、電致變色、生物和離子檢測等方面有重要應用。
  • 長春應化所在金屬C-H鍵活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從分子水平上研究金屬催活化C-H鍵的反應機理,有助於我們了解催化反應歷程,揭示催化劑結構與催化活性的關係,進而為新型、高效催化劑的研發提供理論指導,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在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啟動經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和吉林省創新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下,長春應化所稀土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孫忠明研究小組與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趙品晶教授課題組合作,在Rh(I)催化的C-H鍵活化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了一種罕見的經Rh(I)脫羧反應的芳環分子內1,3-遷移反應並確定了反應機理。相關工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J. Am. Chem.
  • 大連化物所在二維金屬有機骨架分離膜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維慎團隊在二維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氣體分離膜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703959)上。
  • 金屬酶及模擬配合物催化分子氧活化的反應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無機催化研究組研究員葉生發團隊與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李位仁、馬克思-普朗克化學能源轉化研究所教授Schnegg合作,在金屬酶及模擬配合物催化分子氧活化的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氧化反應通常是放熱反應,具有很高的驅動力,但需要克服氧分子從自旋三重態轉換到自旋單重態產生的高動力學勢壘。
  • 大連化物所在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傅強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研究團隊成功地將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SMSI)拓展並應用到金屬/碳化物催化體系,證明了該效應對於設計高效碳化物基催化材料的重要作用。相關研究結果以全文的形式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上。
  • 化學所在RNA表觀遺傳修飾的化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然而由於RNA本身的不穩定性,使得在活細胞水平進行化學調控變得異常艱難。最近,他們和活體分析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汪銘課題組合作,首次實現了化學小分子對RNA表觀遺傳修飾的直接幹預。化學所在RNA表觀遺傳修飾的化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RNA的表觀遺傳修飾是RNA調節基因表達的化學基礎,利用新反應技術和新分子工具對RNA修飾進行精準調控對揭示RNA介導的遺傳信息表達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 上海有機所金屬有機化合物活化氮氣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鄧亮課題組通過引入具有強給電子能力的氮雜環卡賓配體,有效實現了從鈷分子氮配合物到矽基化二氮烯配合物的轉化,為可高效催化氮氣分子活化轉化的後過渡金屬配合物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鄧亮課題組長期致力於低配位低價態鐵鈷配合物促進的小分子活化反應研究。
  •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7-06-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研究員陳萍團隊和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團簇光譜與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江凌團隊合作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在酸性條件下長壽命非貴金屬電解水催化劑方面獲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酸性條件下長壽命非貴金屬電解水催化劑方面獲進展 2019-04-02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雙重發射過渡金屬配合物與比率發光探針
    中科院化學所鍾羽武研究員在《中國科學:化學》2020年第3期上發表文章,簡述了雙重發射金屬配合物(主要包括釕、鉑、銥等配合物)的設計策略及其在分子氧、金屬離子和生物大分子的比率發光檢測方面的應用, 並闡述了雙重發射金屬配合物的研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為今後雙重發射金屬配合物的合成和應用提供參考與借鑑。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新聞...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大連化物所傅強研究員和包信和院士研究團隊成功地將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SMSI)拓展並應用到金屬/碳化物催化體系,證明了該作用對於設計高效碳化物基催化材料的重要作用。
  • 化學所在纖維素基固態螢光材料及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纖維素高分子鏈上周期性分布著豐富的羥基基團,具備優異的化學可修飾性,通過纖維素的均相反應,可將不同功能基團引入到纖維素鏈上,從而賦予纖維素新的性能,是實現纖維素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徑(Mater. Chem. Front., 2017, 1, 1273)。
  • 中科院大化所在合成氣定向轉化方面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潘秀蓮研究員、包信和院士帶領團隊在合成氣定向轉化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
  • 過渡金屬高氧化價態研究取得新進展
    原標題:過渡金屬高氧化價態研究取得新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周鳴飛研究組等在高氧化價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論文於10月23日發表在國際刊物《自然》上。該項研究成果由復旦大學化學系的周鳴飛課題組聯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等單位的科學家共同完成。
  • 力學所在異構金屬動態力學行為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微觀異構(heterogeneous microstructuring)是提升金屬結構材料協同強韌化水平的新途徑,典型異構包括:非均勻/異質層片、跨尺度晶粒微結構等。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先進材料力學行為研究團隊在異構動態力學行為和極端環境下使役行為等方面取得進展。
  • 化學所在漆酶生物電化學和電催化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這些特點決定了在常規的電化學體系中,很難實現漆酶分子的直接電子轉移和基於此的生物電化學催化,儘管這些研究在生物電化學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活體分析化學實驗室毛蘭群課題組研究人員較早即致力於漆酶的電化學和基於此的生物燃料電池的研究。
  • 大連化物所金屬氧化物催化劑設計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金屬氧化物催化劑設計研究取得進展 2018-03-09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該團隊利用高溫淬火的方法,在保證氧化物晶體穩定形成的同時,削弱了氧化物中金屬—氧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晶格氧處於過飽和的亞穩定狀態。新鮮製備的Ce-Zr固溶體氧化物中未發現氧空位,亞穩態的晶格氧可穩定存在,而在相對溫和的條件下(如低溫還原、真空處理、擔載金屬等)即可釋放出大量活潑氧,為CO催化氧化反應提供更多的活性位。
  • 化學所在高效單組份有機發光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化學所在高效單組份有機發光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2019-09-12 化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鑑於此,在中國科學院先導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近年來在高遷移率發光材料方面開展了研究,提出了「蒽拓展並五苯類似物」的光電一體化分子設計思想,發展了系列具有優異高遷移率和發光性能的有機半導體材料體系(Nat. Commun. 2015, 6, 10032; J. Am. Chem. Soc. 2017, 139, 17261, Adv.
  • 合肥研究院在新型金屬負熱膨脹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expansion, NTE)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獲得了兼具優異熱學、力學性能和室溫下寬溫區、大NTE係數的新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室研究員童鵬課題組在金屬負熱膨脹(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NTE)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化學所在生物分子馬達組裝體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
    以活性生物大分子為構築基元,利用分子組裝策略設計與構建仿生體系,模擬或調控生命體基本單元的結構和功能,已成為化學與生命科學交叉的前沿和熱點。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膠體、界面與化學熱力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峻柏課題組長期致力於生物分子馬達ATP合酶的分子組裝與應用研究,並取得了系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