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簡介
最近幾十年,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轉化已經成為有機合成化學強有力的工具。在經典的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官能化反應中,過渡金屬催化活化C-H鍵形成碳金屬(C-M)鍵,該C-M化合物作為反應的關鍵中間體繼而通過轉金屬化及還原消除過程實現C-H鍵活化偶聯反應。
-
C-N鍵活化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漢民帶領的研究小組在1,3-二胺的合成方面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小組一直致力於通過C-N鍵活化形成金屬-碳、金屬-氮親核試劑的基元反應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胺縮醛是一類結構獨特且容易大規模製得的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通過選擇性的C-N鍵活化,既可以得到金屬-碳親核反應物種,也可以得到金屬-氮親核試劑。
-
長春應化所在鹼土金屬有機氫化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長春應化所在鹼土金屬有機氫化物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9-05-27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字體但是隨著鹼土金屬離子半徑的增大,相應氫化物的離子性以及鍵長增加、鍵能降低,更易發生Schlenk重排,存在合成與分離困難的問題。
-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7-06-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0-05-11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化學學院施章傑教授課題組在惰性脂肪族C-H活化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從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出發通過惰性化學鍵活化的方法實現高附加值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可以大大提高合成效率,提高反應的步驟經濟性和原子經濟性。在此研究領域,施章傑課題組在前面工作的基礎上,近期在脂肪族惰性C-H活化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14, 5, 4707)。
-
大連化物所在芬頓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芬頓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2016-01-1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通過穆譜對芬頓反應過程中鐵物種循環的研究,發現Fe-Co PBAs金屬有機骨架中大量高分散水配位的鐵和晶胞空位的存在是其高活性的主要原因;通過與大連化物所503組研究員韓洪憲等人在EPR表徵解析上的合作,提出了單線氧作為直接活性物種的反應機理(Appl. Catal.
-
鈀催化氧化烯丙基C-H鍵的三氟甲氧基化
然而,與在溫和條件下發生的烯烴的雙官能化反應不同,大多數C-H鍵官能化反應條件比較苛刻,這明顯阻礙了性質不穩定的OCF3試劑用於新的催化體系設計。因此,C-H鍵的三氟甲氧基化研究進展緩慢。這篇文章中,作者課題組報導了最近在鈀催化烯丙基C-H鍵氧化三氟甲氧基化上取得的重要成功。其中,通過易合成和熱穩定的CsOCF3原位緩慢生成AgOCF3對反應至關重(Scheme 1b)。
-
中科院大化所在銠催化碳氫鍵活化領域獲系列進展
【每日科技網】 9月27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興偉研究員帶領金屬絡合物與分子活化研究團隊在銠催化碳氫鍵活化領域取得系列進展,有關茂基三價銠催化劑對碳氫鍵活化有著獨特的活性、選擇性以及官能團兼容性等方面工作。分別在Acc. Chem. Re和《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
-
Science:不對稱遠程C(sp3)-H鍵硼化新策略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脂肪族羧酸是一類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化合物,可通過金屬催化的C(sp3)-H鍵活化進一步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另一方面,芳環的遠程C(sp2)-H鍵活化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
餘金權教授與Houk教授聯合再發《自然》子刊,遠程C-H鍵活化取得新...
餘金權教授研究團隊在遠程C-H鍵官能化反應的研究中取得了諸多突破性進展,尤其是他們提出的U型模板配體策略,打破了傳統C-H鍵活化通過底物中不同C-H鍵空間位阻及電子特性的差異來控制反應區域選擇性的思路。
-
低碳烷烴活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孫予罕課題組聯合培養研究生鄧宇超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學》(Science)上在線發表了新的科研成果,在可見光催化低碳鏈烷烴C(sp3)–H鍵活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第一作者為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的Gabriele Laudadio,Timothy Noel為通訊作者。
-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2-01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這是由於簡單烷烴分子中無導向或活化官能團,僅含低極性、高鍵能,飽和C(sp3)-H鍵和C(sp3)-C(sp3)鍵,因此,高選擇性對烷烴分子活化具有挑戰性。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正課題組致力於烷烴的高效轉化研究。
-
力學所在異構金屬動態力學行為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微觀異構(heterogeneous microstructuring)是提升金屬結構材料協同強韌化水平的新途徑,典型異構包括:非均勻/異質層片、跨尺度晶粒微結構等。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先進材料力學行為研究團隊在異構動態力學行為和極端環境下使役行為等方面取得進展。
-
大連化物所發現光催化低溫C-H鍵活化反應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馬志博、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潘明虎團隊合作,發現了氧化鈦表面低溫光催化C-H鍵斷鍵反應,並在單分子層面上對反應機理進行解釋。
-
C-H鍵活化再登《自然》,餘金權教授一把萬用刀,實現C-H鍵多種官能化
反應從上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已取得了顯著的突破。不少烷基羧酸包含β-C-H鍵,設計C-H鍵官能化反應時,羧基可用作導向基團與過渡金屬催化劑配位,β-C-H鍵與過渡金屬中心作用形成金屬雜五元環中間體,由此實現C-H鍵活化,隨後進一步與其他官能化試劑反應。不過,每一類C-H鍵官能化反應均有其特定的底物適用範圍。
-
植物所在甜高粱吸收重金屬鎘分子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植物所在甜高粱吸收重金屬鎘分子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7-09-18 植物研究所 【字體研究人員利用比較轉錄組學,通過分析兩個品系間的差異表達基因及鎘響應基因的異同,將鎘轉運能力差異主要聚焦到苯丙素和木質素合成以及細胞壁修飾過程。同時,一些金屬轉運蛋白基因的差異表達也可能是導致兩個甜高粱品系對鎘吸收和轉運能力不同的重要原因。由此,研究人員提出根的吸收、細胞壁的結合、內皮層的阻隔作用,以及木質部裝載等多個過程的協同作用決定了甜高粱對鎘的吸收和轉運能力。
-
大連化物所發現過渡金屬對二氧化碳的高效活化機理---中國科學院
研究表明,[ZrO(CO2)n=4-7]+團簇離子存在獨特Zr[η2-(O,O)C]雙齒配位結構,Zr3+一個價電子轉移至CO2中,形成一個CO2-自由基配體,表現出很高的CO2活化效率;採用理論計算方法,系統研究了不同過渡金屬、主族金屬對形成M[η2-(O,O)C]配位結構的影響機制,研究人員發現,形成這種CO2高效活化功能M[η2-(O,O)C]結構應具備兩個先決條件:(1)金屬中心需要具有很強的還原能力
-
金屬酶及模擬配合物催化分子氧活化的反應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無機催化研究組研究員葉生發團隊與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李位仁、馬克思-普朗克化學能源轉化研究所教授Schnegg合作,在金屬酶及模擬配合物催化分子氧活化的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氧化反應通常是放熱反應,具有很高的驅動力,但需要克服氧分子從自旋三重態轉換到自旋單重態產生的高動力學勢壘。
-
大連化物所金屬有機化合物用於儲氫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副研究員何騰和研究員陳萍領導的團隊與廈門大學教授吳安安、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Tom Autrey等合作,在儲氫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背頁封面形式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