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烷烴活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07-09 中科院之聲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孫予罕課題組聯合培養研究生鄧宇超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學》(Science)上在線發表了新的科研成果,在可見光催化低碳鏈烷烴C(sp3)–H鍵活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第一作者為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的Gabriele Laudadio,Timothy Noel為通訊作者。

氣態烴的直接活化仍然是化學界的主要挑戰,由於這些化合物的固有惰性,通常需要苛刻的反應條件才能裂解C(sp3)–H鍵。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儲備豐富,在所有氣態烷烴中,具有最高的氫碳比,由於這些C–H鍵的固有惰性,這些化合物的增值處理的工業過程僅限於高溫和高壓轉化,例如Fischer-Tropsch過程或甲烷的氧化偶合。在溫和的反應條件下選擇性活化多種輕烴的一般合成策略是科學家們不斷追求的目標。

該研究報導了一種通用且比較溫和的方法,在室溫下使用廉價的鎢鹽作為光催化劑,通過氫原子轉移(HAT)活化甲烷、乙烷、丙烷和異丁烷中的C(sp3)–H鍵。W10O324-是一種多功能且廉價的基於多金屬氧酸鹽的氫原子轉移光催化劑,可以有效地破壞輕鏈烷烴的強鍵和未活化的C–H鍵。由於氣態性質和輕鏈烷烴在有機溶劑中的低溶解度,使用流動技術可以對促進氣-液分解鎢酸鹽介導的過程。微流反應器中的短標度(通常小於1 mm的光程)可對整個反應介質進行均勻照射,從而可高效產生烷基自由基。直接將氣態烴參與碳-碳偶合反應,消除了對預官能化的要求,並提高了這一重要類型轉化的原子效率。

有機合成中最具挑戰性的反應之一是對C(sp3)–H鍵的選擇性功能化。在合成有機化學中,滷代烷被廣泛用作親核取代反應中的親電子試劑,或用作消除反應的底物具有高區域選擇性地生成雙鍵。對烷烴進行預官能化過程可能會導致低產率和非選擇性的轉化,這要求隨後進行大量的能源消耗以及精心設計的純化和再循環過程,從而產生大量有毒廢物。金屬鎢的(Bu4N)4[W10O32]鹽(TBADT)攫取惰性碳氫鍵的氫原子產生烷基自由基,相應的以碳為中心的自由基可以被多種麥可受體有效捕獲,可以得到高分離產率和高選擇性的相應的加氫烷基化加合物。鑑於這些原料的廣泛可用性和廉價性質,以及簡化反應和減少廢物的產生,開發這種轉化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應用意義。

低碳烷烴活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氣態烷烴鍵的光催化斷裂產生親核烷基,可避免使用滷代烷烴或有機金屬試劑

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劉烽、施章傑團隊:低碳烷烴均相轉化研究進展
    復旦大學化學系劉烽,施章傑課題組從C–H鍵活化機制出發總結了低碳烷烴在均相催化領域中的研究進展,包括水和酸性體系及一些特殊溶劑,通過親電活化、氧化加成、卡賓插入和自由基活化等多種不同活化機制,實現了低碳烷烴的高附加值轉化.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不斷推進, 節能減排逐漸成為人類社會發展中被日益關注的核心內容.
  • 陸安慧教授團隊:低碳烷烴氧化脫氫制烯烴非金屬催化體系研究進展
    硼催化劑顯現出高的催化活性和優異的烯烴選擇性, 產物中幾乎沒有完全氧化產物CO2生成, 這為選擇性斷裂C H鍵開闢了新路徑. 大量的譜學以及動力學研究表明催化劑表面BOx物種為催化劑的活性位點. 這種打破傳統認知的非金屬催化劑的催化作用在國際上已經形成一個新的研究熱點.
  • 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取得進展
    此外,相較於乙烯齊聚得到的α-烯烴,烷烴價格低廉,且在自然界儲量豐富。然而,直鏈烷基醇目前主要作為溶劑、燃料等使用,在化學合成上的應用較為有限。這是由於簡單烷烴分子中無導向或活化官能團,僅含低極性、高鍵能,飽和C(sp3)-H鍵和C(sp3)-C(sp3)鍵,因此,高選擇性對烷烴分子活化具有挑戰性。
  • 金屬所揭示雜原子調控的碳催化低碳烷烴氧化脫氫反應機理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催化材料研究部研究員蘇黨生領導的科研團隊一直致力於低碳烷烴催化轉化制烯烴的基礎研究以及工業化應用探索,自2008年發現非金屬納米碳可替代傳統貴金屬及金屬氧化物用於催化烷烴氧化脫氫反應以來,非金屬納米碳在傳統熱催化中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迎來蓬勃發展,其在低碳烷烴氧化脫氫反應中展現出較傳統金屬催化劑更高的活性
  •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2-01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此外,相較於乙烯齊聚得到的α-烯烴,烷烴價格低廉,且在自然界儲量豐富。然而,直鏈烷基醇目前主要作為溶劑、燃料等使用,在化學合成上的應用較為有限。這是由於簡單烷烴分子中無導向或活化官能團,僅含低極性、高鍵能,飽和C(sp3)-H鍵和C(sp3)-C(sp3)鍵,因此,高選擇性對烷烴分子活化具有挑戰性。
  • 中科院大化所在合成氣定向轉化方面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潘秀蓮研究員、包信和院士帶領團隊在合成氣定向轉化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
  • C-N鍵活化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漢民帶領的研究小組在1,3-二胺的合成方面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小組一直致力於通過C-N鍵活化形成金屬-碳、金屬-氮親核試劑的基元反應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胺縮醛是一類結構獨特且容易大規模製得的分子,在適當的條件下通過選擇性的C-N鍵活化,既可以得到金屬-碳親核反應物種,也可以得到金屬-氮親核試劑。
  • 我國學者在聚乙烯廢塑料降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黃正課題組和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管治斌課題組合作,在聚乙烯廢塑料降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相關成果於6月17日以「Efficient and 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s into liquid fuels and waxes
  • 長春應化所在金屬C-H鍵活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C-H鍵活化是近年來發展最迅速的研究領域之一。C-H的直接官能團化反應由於其具有突出的優點和巨大的挑戰性,一直以來是科學研究的熱點。從分子水平上研究金屬催活化C-H鍵的反應機理,有助於我們了解催化反應歷程,揭示催化劑結構與催化活性的關係,進而為新型、高效催化劑的研發提供理論指導,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 活化過硫酸鹽氧化法修復有機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
    活化過硫酸鹽氧化法修復有機汙染土壤的研究進展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過硫酸鹽在不同活化因子的作用下可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4–·),能氧化分解眾多的有機 化合物,同時因其具有的氧化能力強、反應速度快及應用範圍廣等特點,近年來在環境汙染治理領域備受關注。
  • ACIE:惰性化學鍵催化活化研究新進展
    通過在烯烴分子的一端引入給電子的二硫烷基、在另一端引入吸電子的羰基來活化內烯烴碳-氫鍵的策略,研究人員高效實現了鈀催化的內烯烴碳-氫鍵與端烯烴碳-氫鍵的直接偶聯反應,合成了多官能團化的丁二烯衍生物。這是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餘正坤研究組、孫承林研究組和陳吉平研究組合作的惰性化學鍵催化活化研究最近取得新進展。
  • 中科院大化所在銠催化碳氫鍵活化領域獲系列進展
    【每日科技網】   9月27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興偉研究員帶領金屬絡合物與分子活化研究團隊在銠催化碳氫鍵活化領域取得系列進展,有關茂基三價銠催化劑對碳氫鍵活化有著獨特的活性、選擇性以及官能團兼容性等方面工作。分別在Acc. Chem. Re和《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
  • 蘭州化物所在異丁烷脫氫制異丁烯研究中獲進展
    低碳烯烴是一種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其需求量持續增長。通過將烷烴轉化為烯烴,可提高油氣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減少烯烴對石油裂解路線的依賴。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醜凌軍團隊長期致力於低碳烷烴的選擇氧化研究。
  • 聚乙烯廢塑料溫和可控降解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
  •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7-06-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研究員陳萍團隊和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團簇光譜與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江凌團隊合作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化學學院施章傑教授課題組在惰性脂肪族C-H活化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從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出發通過惰性化學鍵活化的方法實現高附加值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可以大大提高合成效率,提高反應的步驟經濟性和原子經濟性。在此研究領域,施章傑課題組在前面工作的基礎上,近期在脂肪族惰性C-H活化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14, 5, 4707)。
  • 畢錫和課題組Chem:銀催化簡單烷烴的區域選擇性官能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烷烴是廉價易得的大宗石油產品,主要包含鍵能高、極性小且彼此差異極小的惰性C(sp3)−H鍵,因此,研究烷烴C−H鍵精準活化/轉化極具價值和挑戰性,被稱為有機化學的「聖杯」。
  • ACS Catalysis 山西煤化所在CO2加氫轉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902課題組針對CO2加氫的研究現狀,重點開展了CO2加氫制甲醇、芳烴、異構烷烴及高品質汽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CS Catalysis、Journal of Catalysi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ChemCatChem等期刊上
  • 碳與過渡金屬作用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研究組與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碳與過渡金屬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
  •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02-0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肖建平、潘秀蓮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等基於碳納米管的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