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化物所在異丁烷脫氫制異丁烯研究中獲進展

2021-01-10 瀟湘晨報

低碳烯烴是一種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其需求量持續增長。通過將烷烴轉化為烯烴,可提高油氣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減少烯烴對石油裂解路線的依賴。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醜凌軍團隊長期致力於低碳烷烴的選擇氧化研究。前期,研究人員分別用大孔MOF和軟模板法,製備出介孔Cr/Al氧化物催化劑(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Catalysis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發現通過調控催化劑上Cr3+/Cr6+摩爾比,可實現對異丁烯選擇性調控。由於Cr系催化劑存在環境危害問題,研究人員將目光轉向非貴金屬、綠色新催化體系,先後進行對Mo系(Catalys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Fe(Zn)系介孔催化劑的研究(Microporous Mesoporous Materials;RSC Advances;Catalysis Letters),發現催化劑上的酸位點對脫氫活性及選擇性的調控起重要作用。

近期,研究人員採用Fe-ZIF-8為前驅體,直接合成多孔氮摻雜碳負載Fe催化劑(Fe-N-C),分別用於異丁烷直接脫氫和二氧化碳氧化脫氫,進一步認識脫氫活性中心(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此外,研究人員還利用MgO作為模板劑,製備出多級孔結構的氮摻雜鐵酸鎂-碳(MgFe2O4/N-C)複合材料,該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積及酸鹼雙功能位點。在異丁烷/二氧化碳的氧化脫氫反應中,與活性炭負載的MgFe2O4催化劑相比,展現出更優異的催化活性。進一步的反應機理研究表明,對於含有酸鹼雙功能的催化劑,表面的酸性位點用於異丁烷分子的活化,鹼性位點用於CO2分子的活化及α-H的奪取。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pplied Surface Science上。

上述研究為開發高效非貴金屬、綠色低碳烷烴脫氫催化劑提供新思路。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青年基金項目、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江蘇省前瞻性聯合研究項目、蘭州化物所「一三五」重大突破項目和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的支持。

圖1.介孔材料在異丁烷脫氫反應中的應用

圖2.異丁烷/二氧化碳在MgFe2O4/N-C催化劑上脫氫制異丁烯

【來源: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10.30 星期五
    2、微電子所憶阻器基感知計算研究獲進展3、生物物理所鐵蛋白載藥機制研究獲進展4、新疆生地所等在白樺抗逆分子機制研究中獲進展6、蘭州化物所在異丁烷脫氫制異丁烯研究中獲進展9、生物物理所在逆轉「失敗者效應」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 蘭州化物所在生物質基C5含氮藥物中間體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木質纖維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豐富、來源最廣泛,又可再生的資源。利用非糧木質纖維素中富含的半纖維素、纖維素及它們水解(加氫)的下遊平臺分子如多元糖醇、呋喃醛等,可以合成多種燃料和化學品,對減少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蘭州化物所在光/鎳協同催化醛與1,3-二烯的還原偶聯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夏紀寶團隊一直致力於羰基化合物的合成與催化轉化研究。近日,他們首次實現了可見光/鎳協同催化的醛與1,3-二烯的支鏈選擇性還原偶聯反應。
  • 陸安慧教授團隊:低碳烷烴氧化脫氫制烯烴非金屬催化體系研究進展
    烷烴氧化脫氫制烯烴的反應具有不受反應平衡限制、無積炭、反應溫度低等優點, 一直是研究的熱點. 傳統的金屬氧化物具有較好的催化劑活性, 但容易造成烯烴的過度氧化而導致烯烴選擇性低. 硼基催化劑作為一種新型非金屬催化劑, 表現出顯著不同於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反應特性. 六方氮化硼(h-BN)被首次報導在丙烷氧化脫氫反應展現高活性, 隨後系列硼化物(SiB6、CB4等)以及負載型硼基催化劑相續被報導.
  • 異丁烷哪家售後服務好客戶至上_寧波榮耀氣體
    高純氧氣除直接用作燃料和冷凍劑之外,很多用於製取多種有機組成質料,如經脫氫可制丁烯和丁烯;經異構化可制異丁烷;經催化氧化可制順丁烯酸酐、醋酸等;經滷化可制滷代丁烷;經硝化可制硝基丁烷;在高溫下催化可制硫化碳;丙烷,碳烷烴,化學式為C3H8,結構簡式為CH3CH2CH3。原油或天然氣處理後,可以從成品油中得到丙烷。在銷售中,丙烷一般被稱為液化石油氣,其中常混有丙烯、丁烷和丁烯。
  • 國內外聚異丁烯研究最新進展如何?
    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蘭州化工研究中心/石油和化工行業合成橡膠工程研究中心/甘肅省合成橡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蘭州 730060; 2.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 石油化工廠,蘭州 730060摘要: 概述了世界聚異丁烯( PIB) 的生產現狀,介紹了國外 PIB 產品主要生產商的產品牌號及性能,指出國內產品與國外高性能產品相比,具有產品質量不穩定、牌號少等劣勢,並提出應加強功能化和高附加值新產品的研發。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轉化研究成果 為蘭州市企業注入新活力
    原標題:中科院蘭州化物所——轉化研究成果 為我市企業注入新活力科研人員正在做實驗聚焦科博會一線看創新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始建於1958年,由原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學、分析化學、潤滑材料三個研究室遷至蘭州而成立,主要開展資源與能源、新材料、生態與健康等領域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工作,目前為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國內不可替代並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國立研究機構。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12.21 星期一
    科研進展1、福建物構所光固化3D列印研究獲新進展 2、蘭州化物所實現超高強韌水凝膠3D列印 3、超高解析度超高定標精度光譜技術研究獲進展 4、聲學所構建一種現代航船輻射噪聲譜源級模型 5、雲南天文臺發現小尺度磁活動加熱太陽色球的證據6、新疆天文臺在
  • 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研究獲進展
    如何提高能量密度是目前和未來超級電容器研究的重點之一。 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一三五」重點培育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蘭州化物所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在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設計合成螢光探針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中科院蘭州化物所設計合成螢光探針&nbsp&nbsp&nbsp&nbsp成功應用於人體宮頸癌細胞中過氧化氫的檢測&nbsp&nbsp&nbsp&nbsp
  • 異丁烷來源多樣化 市場流通量逐步縮減
    中宇資訊 深度觀察文/馬燕隨著燃氣深加工產業的不斷發展,近幾年烷烴深加工裝置擴增明顯,特別是異丁烷脫氫項目上馬較為集中,截至目前中宇資訊統計的異丁烷脫氫裝置總產能大約在371萬噸/年,對高純異丁烷的需求量大幅提升。但進入2017年該裝置利潤倒掛嚴重,裝置開工率低,對該資源需求量的壓縮較為明顯。
  • 環己醇脫氫催化劑及催化機理研究進展
    研究表明, 環己醇脫水以及環己酮的二聚脫水都是由催化劑上的酸性位引起, 而環己醇的芳構化是由催化劑中金屬銅活性位引起, 因此, 降低催化劑的酸性有利於提高環己酮的選擇性, 由此可見, 催化劑性能的優劣是環己醇脫氫制環己酮反應的關鍵。
  •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2-01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這是由於簡單烷烴分子中無導向或活化官能團,僅含低極性、高鍵能,飽和C(sp3)-H鍵和C(sp3)-C(sp3)鍵,因此,高選擇性對烷烴分子活化具有挑戰性。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正課題組致力於烷烴的高效轉化研究。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轉化研究成果 為我市企業注入新活力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始建於1958年,由原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學、分析化學、潤滑材料三個研究室遷至蘭州而成立,主要開展資源與能源、新材料、生態與健康等領域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研究工作,目前為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國內不可替代並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國立研究機構。
  • 長春光機所在鈣鈦礦光敏場效應電晶體研究中獲進展
    新型鈣鈦礦是目前研究的熱點材料之一,其相關研究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和光電探測器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基於鈣鈦礦材料的光電器件和電子器件製備工藝簡單,易於大面積加工製造和集成到經典的電子器件中。但是,基於鈣鈦礦材料的場效應電晶體研究仍然較少,已報導的工作存在載流子遷移率較低、傳輸機理不明等問題。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這條生產線國際唯一
    12月2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了解到,該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胡斌研究團隊與吉林卓創新材料有限公司(原吉林吉恩鎳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精練廠)合作開發的羰基金屬功能材料項目「5000噸/年羰基鐵粉工業化生產線」,實現了中壓法羰基鐵粉生產技術的全流程系統拉通,生產出合格的羰基鐵粉
  • 近代物理所在超導離子源高電荷態鈾離子束流強度研究中獲進展
    近代物理所在超導離子源高電荷態鈾離子束流強度研究中獲進展 2019-09-11 近代物理研究所   超導ECR(電子迴旋共振)離子源是產生強流高電荷態離子束的磁約束等離子體裝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研究裝置所需的高電荷態重離子束主要由超導ECR離子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