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發現光催化低溫C-H鍵活化反應

2020-12-02 光明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馬志博、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潘明虎團隊合作,發現了氧化鈦表面低溫光催化C-H鍵斷鍵反應,並在單分子層面上對反應機理進行解釋。

C-H鍵是有機化學中重要的一類化學鍵,與其斷鍵及進一步合成相關的化學反應常常需要較高的活化能且選擇性較差,理解其反應機制及尋找新的低溫下的反應類型對實際生產十分重要。半導體表面光致反應通常可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由光致手段開啟,實現熱活化難以達到的高選擇性。

研究團隊利用氧化鈦的金紅石110表面作為模型體系,C-H鍵分子乙苯作為模型分子,發現了在低溫下(77K)僅通過光致誘導,即可發生乙苯分子脫去β氫反應。研究還通過原位跟蹤單分子方法,在實驗上觀測到反應步驟的圖像。潘明虎團隊對圖像的理論解釋提供了理論支持,確認了基元反應過程以及高選擇性來源。該研究對於設計新的反應體系,以及尋找新的反應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關成果發表在《物理化學快報》(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能源化學轉化的本質與調控」、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資助。

大連化物所發現光催化低溫C-H鍵活化反應

來源: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大連化物所發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研究綜述
    該綜述系統總結了熱催化、電催化、光催化在甲烷溫和條件下轉化的研究進展,尤其對其中具有優異C-H活化能力的催化劑進行了重點介紹,在催化劑設計、理論計算模擬、反應條件的選擇、產物精確定量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 大連化物所發現過渡金屬對二氧化碳的高效活化機理---中國科學院
    大連化物所發現過渡金屬對二氧化碳的高效活化機理 2021-01-0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簡介
    最近幾十年,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轉化已經成為有機合成化學強有力的工具。在經典的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官能化反應中,過渡金屬催化活化C-H鍵形成碳金屬(C-M)鍵,該C-M化合物作為反應的關鍵中間體繼而通過轉金屬化及還原消除過程實現C-H鍵活化偶聯反應。
  • 大連化物所在合成氨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這種雙中心的催化機制打破了單一過渡金屬上反應物種的活化能壘和吸附能之間的限制關係,使得氨的低溫低壓合成成為可能(Nature Chemistry,2017,9,64)。而該催化劑上氮的活化和轉移轉化的微觀機制尚有待深入研究。
  • 鈀催化氧化烯丙基C-H鍵的三氟甲氧基化
    含氟有機化合物在藥物,農藥和材料科學中非常重要,將C-H鍵直接通過氧化氟化,三氟甲基化,和三氟甲硫醇化等轉化為相應的含氟化合物引起很多科學家關注。這些反應區別在於OCF3陰離子易分解和三氟甲氧基試劑種類有限導致極難進行催化三氟甲氧基化反應。最近,作者課題組首次報導了在-20℃溫度下,通過Pd(II / IV)循環,催化氧化烯烴的三氟甲氧基化(Scheme 1a)。
  • Science:不對稱遠程C(sp3)-H鍵硼化新策略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脂肪族羧酸是一類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化合物,可通過金屬催化的C(sp3)-H鍵活化進一步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H鍵硼化反應(Nat.最終發現在[Ir(OMe)(cod)2] (1.5 mol%) 為催化劑、L*(3 mol%)為手性配體、RL(3.3 mol%)為受體配體、甲苯和環戊甲醚(1:1)為混合溶劑下於25 ℃反應48 h,能以99%的NMR收率、>99.9%的ee值得到目標硼化產物2a。
  • 大連化物所提出可見光誘導溫和條件下醯亞胺脫羰新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可見光誘導醯亞胺溫和條件下脫羰研究中取得進展,發展了一種「雙功能銠催化劑在可見光誘導下脫羰」的新策略,可實現醯胺類化合物在溫和(30-40℃)條件下的脫碳,以及與炔烴的加成反應。
  • 中科院大化所在銠催化碳氫鍵活化領域獲系列進展
    【每日科技網】   9月27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興偉研究員帶領金屬絡合物與分子活化研究團隊在銠催化碳氫鍵活化領域取得系列進展,有關茂基三價銠催化劑對碳氫鍵活化有著獨特的活性、選擇性以及官能團兼容性等方面工作。分別在Acc. Chem. Re和《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
  •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02-0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該團隊的實驗研究發現,由彎曲石墨烯片構成的碳納米管納米級管腔,可導致組裝在其內部的金屬納米粒子的特性發生變化,並可能改變分子吸附活化模式甚至反應路徑,從而調變催化反應的性能(PNAS 2013, 100, 14861; Angew. Chem. Int. Ed.
  • 科研人員實現甲烷低溫高效直接催化轉化制甲酸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與能源小分子轉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鄧德會和副研究員於良團隊在甲烷低溫轉化制含氧化合物研究中取得進展,發現ZSM-5孔道晶格限域的配位不飽和Fe位點可在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甲烷高效定向轉化制甲酸。
  • NatCommun光催化的芳烴C(sp2)-H直接烷基化反應
    在這種情況下,未活化芳烴的C-H直接烷基化反應是製備烷基芳烴的理想合成方法,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原子經濟性和步驟經濟性。作者發現雙膦配體系統表現出明顯的低效率,使用其他鹼沒有提高產率。此外,在室溫下進行反應時,可觀察到產率降低。因此,溫和的鹼和適合的溫度對獲得高轉化率和產率至關重要。作者發現烷基溴比烷基氯化物和烷基碘化物活性更高(RBr>>RCl>RI)。
  • 長春應化所在金屬C-H鍵活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C-H鍵活化是近年來發展最迅速的研究領域之一。C-H的直接官能團化反應由於其具有突出的優點和巨大的挑戰性,一直以來是科學研究的熱點。從分子水平上研究金屬催活化C-H鍵的反應機理,有助於我們了解催化反應歷程,揭示催化劑結構與催化活性的關係,進而為新型、高效催化劑的研發提供理論指導,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 蘭州化物所親核催化的醯基遷移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醯基遷移反應是構建羰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醯胺是方便易得的原料,通過醯胺的C-N鍵斷裂實現的醯基遷移反應可以合成許多羰基化合物,但已報導的諸多反應中都只利用了醯胺C-N鍵斷裂後的醯基,胺基部分則成為了副產物,致使反應的原子經濟性較低。如果能同時把醯胺C-N鍵斷裂後的醯基和胺基部分都利用起來,則可以實現高原子經濟性的C-N鍵斷裂轉化。
  • 大連化物所在芬頓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芬頓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2016-01-1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其中,芬頓/類芬頓反應由於其可以原位產生大量•OH自由基並對汙染物具有較高礦化能力而被廣泛關注,然而,對非均相芬頓反應機理認識的不足一直制約著其發展。近兩年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員王軍虎團隊致力於對非均相芬頓反應主要活性物種「Fe」的配位環境、價態、自旋態演變的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 大連化物所發現單核錳催化劑的水氧化活性可媲美自然光合作用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中科院院士李燦和博士管景奇等人發現由氮化石墨烯做基體穩定的單核錳活性中心化學水氧化活性轉化頻率高達200s-1以上,可與自然光合作用體系PSII多核錳(CaMn4O5)反應中心的水氧化活性相媲美,並提出單核錳反應中心上水氧化反應機理,相關研究結果以全文的形式發表在《自然-催化》(Nature
  • 大連化物所實現電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氫制氫
    大連化物所實現電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氫制氫 2020-01-14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電催化分解硫化氫是一種溫和高效的方法,可以通過陰極析氫、陽極產硫,同時實現氫氣和硫粉的分離與回收。然而,目前報導的催化劑中,貴金屬價格昂貴,過渡金屬及其氧化物易被反應介質毒化或腐蝕而失去活性,極大地限制了這項技術的發展。所以,亟待開發一種價格低廉、活性優異、耐腐蝕的催化材料,用於高效電催化分解硫化氫制氫。  鄧德會團隊基於其前期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的鎧甲催化概念(Angew.
  • 廉價FeCl3作為催化劑實現芳香烴間位C-H鍵胺化
    實現芳基C-N鍵偶聯的方法很多,其中過渡金屬催化芳香烴C-H鍵的直接胺化反應在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相比於其他手段,C-H鍵胺化無需對芳香烴底物進行預官能化,原子及步驟經濟性更加理想,但由於芳香烴不同位點的C-H鍵常常具有相似的反應活性,如何實現區域選擇性C-H鍵官能化便成為人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苯分子C-H鍵、C-C鍵的活化在有機化學、醫藥、化工、材料等領域均有著重要的作用。儘管目前過渡金屬催化苯環C-H鍵、C-C鍵的報導已經屢見不鮮,然而非金屬促進苯環C-C鍵斷裂的反應在國內外還鮮有報導。硼原子與乙烯分子在低溫基質隔離的條件下的反應已經表明硼原子能自發地、選擇性地插入到C=C雙鍵中,這一發現為進一步研究苯環C-C鍵的活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 大連化物所發現等離激元光催化劑電荷分離的偏振效應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燦,研究員範峰滔團隊在表面等離激元光催化界面電荷分離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催化位點的電荷濃度與偏振角度的定量關係。金屬納米顆粒表面等離激元具有獨特的光學性質,如特定波段光吸收、光場局域效應等,在分析科學、納米材料、光電子學特別是太陽燃料合成領域受到關注。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合成兼具高活性、高穩定性的納米金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