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自舉電路電路圖大全(六款電容自舉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2020-11-23 電子發燒友

自舉電路是指用電容器使放大電路中某部分產生自舉現象,從而達到提高電路的增益和擴展電路的輸出動態範圍,使電容放電電壓和電源電壓疊加,從而使電壓升高.有的電路升高的電壓能達到數倍電源電壓。

工作原理

圖1是一個簡單的電路,由歐姆定律可知,電阻R上流過電流為I=Va/R,如果我們在圖1這個電路的基礎上增加一級射極跟隨電路,如圖2所示,由於射極跟隨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小於1,但又非常接近於1,假設射極跟隨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為0.95,則三極體的Ve=0.95VB,由於電容C對交流而言,相當於短路,所以B點的電壓VB等於發射極電壓,即VB=VE,而點A的電壓就是VB,所以此時流過電阻R的電流為:

從以上可見,由於電容C的作用,流過電阻R的電流僅為原來的1/20.對局部電路而言,也就是相當於大怒R增大了20倍,從而實現了電路參數的自舉。所以能自舉,是由於電容C的加入。結論就是:電路的自舉就是利用電路中不同節點的電位差,通過電容的反饋作用來改變電路某一點的點位,使電路中的電位發生改變,從而減少流過電阻中的電流,使得電阻兩端的等效電阻值變大,達到提高電路增益的目的,若從反饋的角度來看自舉,實質上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正反饋。

電容自舉電路電路圖(一)

在圖中,當vI =0時,vD=VD=VCC-Ic3R3 ,而vK=VK=VCC/2,因此電容C3兩端電壓被充電到VC3=VCC/2-Ic3R3。

當時間常數R3C3足夠大時,vC3(電容C3兩端電壓)將基本為常數(vC3 »VC3),不隨vi而改變。這樣,當vi為負時,T1導電,vK將由VCC/2向更正方向變化,考慮到vD=vC3+vK=VC3+vK ,顯然,隨著K點電位升高,D點電位vD也自動升高。因而,即使輸出電壓幅度升得很高,也有足夠的電流iB1,使T1充分導電。這種工作方式稱為自舉,意思是電路本身把vD提高了。

電容自舉電路電路圖(二)

對JFET放大器的襯底進行自舉的減小又JFET輸入電容的非線性引起的失真,在這個電路中,第二反饋分壓器使U1的襯底自舉,當R1=500KM(源阻抗)時,在10KHz上的總諧波失真(THD)減小了個數量級。


電容自舉電路電路圖(三)

OTL功率放大器中要設自舉電路,圖3所示是自舉電路。電路中的C1,R1和R2構成自舉電路。C1為自舉電容,R1O 隔離電阻,R2將自舉電壓加到VT2基極。B140-13-F VT1集電極信號為正半周期間VT2導通、放大,當輸入VT2基極的信號比較大時,VT2基極信號電壓大,由於VT2發射極電壓跟隨基極電壓,VT2發射極電壓接近直流工作電壓+V,造成VT2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的直流工作電壓減小,VT2容易進入飽和區,使三極體基極電流不能有效地控制集電極電流。

圖3

(1)換句話講,三極體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直流工作電壓減小後,基極電流增大許多才能使三極體集電極電流有一些增大,顯然使正半周大信號輸出受到抑制,造成正半周大信號的輸出不足,必須採取自舉電路來加以補償。自舉電路實質是在放大器的局部引入正反饋。

(2)自舉電路靜態分析。靜態時,直流工作電壓+V經Rl對Cl充電,使Cl上充有上正下負的電壓UC1,這樣電路中B點的直流電壓等於A點的直流電壓加上UC1,B點的直流電壓高於A點電壓。

(3)自舉過程分析。加入自舉電路後,由於Cl容量很大,它的放電迴路時間常數很大,使Cl上的電壓Uci基本不變。正半周大信號出現時,A患電壓升高導致B點電壓也隨之升高。電路中,B點升高的電壓經R2加到VT2基極,使VT2基極上的信號電壓更高(正反饋過程),有更大的基極信號電流激勵VT2,使VT2發射極輸出信號電流更大,補償VT2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直流工作電壓下降而造成的輸出信號電流不足。

(4)隔離電阻作用。自舉電路中,Rl用來將B點的直流電壓與直流工作電壓+V隔離,使B點直流電壓有可能在某瞬間超過+ Vo當VT2中正半周信號幅度很大時,A點電壓接近+V,B點直流電壓更大,並超過+V,此時B點電流經Rl流向電源+V(對直流電源+V充電)。如果沒有電阻Rl的隔離作用(分析視Rl短接),則B點直流電壓最高為+V,而不可能超過+V,此時無自舉作用。可見設置隔離電阻Rl後,大信號時的自舉作用更好。

電容自舉電路電路圖(四)

(1)存在問題

上述情況是理想的。實際上,圖1的輸出電壓幅值達不到Vom= Vom/2,這是因為當vi為負半周時,T1導電,因而iB1增加,由於RC3上的壓降和VBE1的存在,當K點電位向+VCC接近時,T1的基流將受限制而不能增加很多,因而也就限制了T1輸向負載的電流,使RL兩端得不到足夠的電壓變化量,致使Vom明顯小於VCC/2。

2)改進辦法

如果把圖1中D點電位升高, 使VD>+VCC, 例如將圖中D點與+VCC的連線切斷,VD由另一電源供給,則問題即可以得到解決。通常的辦法是在電路中引人R3、C3等元件組成的所謂自舉電路,如圖1所示。

(3)自舉電路的作用

靜態時

當R3C3足夠大時,VC3不隨vi變化,可認為基本不變。這樣,當vi為負時,T1導電, vK將由VCC/2向更正方向變化, 考慮到vD=vC3+vK= VC3+vK,顯然,隨著K點電位升高,D點電位vD也自動升高。 因而,即使輸出電壓幅度升得很高,也有足夠的電流iB1,使T1充分導電。這種工作方式稱為自舉,意思是電路本身把vD提高了。

電容自舉電路電路圖(五)

工作情況分析

電容自舉電路電路圖(六)

本項目的IPM型號選用IGCM20F60GA。圖2是IPM自舉電路原理圖。由圖2可知,自舉元件一端接電路的輸入部分,另一端接到同相位的輸出電路部分,借輸入、輸出的同相變化,把自己抬舉起來,即自舉元件引入的是正極性的反饋。

對原理圖中第一路自舉電路進行分析。IPM模塊自舉電路僅由自舉電阻R62、自舉二極體D9和自舉電容E1組成,因此簡單可靠。其電路基本工作過程為:當VS因為下橋臂功率器件導通被拉低到接近地電位GND時,控制電源VCC會通過R62和D9給自舉電容E1充電。當上橋臂導通,VS上升到直流母線電壓後,自舉二極體D9反向截止,從而將直流母線電壓與VCC隔離,以防止直流母線側的高壓串到控制電源低壓側而燒壞元器件。此時E1放電,給上橋臂功率器件的門極提供驅動電壓。當VS再次被拉低時,E1將再次通過VCC充電以補充上橋臂導通期間E1上損失的電壓。這種自舉供電方式就是利用VS端的電平在高低電平之間不停地擺動來實現的。如圖2所示,自舉電路給E1充電,E1的電壓基於上橋臂輸出電晶體源極電壓上下浮動。

由於運行過程中反覆地對自舉電容進行充放電,因此必須選擇適當的參數,保證自舉電容上的電壓在電機運行時保持高於欠壓鎖定電平。

由上述分析可知,要保證E1的跌落電壓能夠得到及時、完全的補充,自舉電路對下橋臂最小導通時間有一定的要求。但是若能正確選擇各元器件參數,自舉電路對下橋臂最小導通時間的限制將會大大降低。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自舉電路原理
    自舉電路原理--簡介  自舉電路有時也叫升壓電路,它主要是利用自舉升壓二極體,自舉升壓電容等電子元件,使電容放電電壓和電源電壓疊加,從而使電壓升高,有的電路升高的電壓能達到數倍電源電壓。而原來的電路已斷開,於是電感只能通過新電路放電,即電感開始給電容充電,電容兩端電壓升高,此時電壓已經高於輸入電壓了。說起來升壓過程就是一個電感的能量傳遞過程。  充電過程:開關閉合(三極體導通),開關(三極體)處用導線代替。這時,輸入電壓流過電感。二極體防止電容對地放電。由於輸入是直流電,所以電感上的電流以一定的比率線性增加,這個比率跟電感大小有關。
  • MOS管自舉電路工作原理及升壓自舉電路結構圖
    MOS管自舉電路介紹:自舉電路也叫升壓電路,是利用自舉升壓二極體,自舉升壓電容等電子元件,使電容放電電壓和電源電壓疊加,從而使電壓升高。有的電路升高的電壓能達到數倍電源電壓。MOS管自舉電路原理: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個12V的電路,電路中有一個場效應管需要15V的驅動電壓,這個電壓怎麼弄出來?就是用自舉。
  • 自舉電路的原理
    打開APP 自舉電路的原理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4-12 14:22:44   自舉電路也叫升壓電路,是利用自舉升壓二極體,自舉升壓電容等電子元件,使電容放電電壓和電源電壓疊加,從而使電壓升高,有的電路升高的電壓能達到數倍電源電壓。
  • DC-DC BUCK自舉電路詳解
    DC-DC BUCK晶片的外圍電路設計中,我們一般會在BOOT和SW管腳之間加電容或者電容+電阻組合,這一塊的電路叫自舉電路,自舉電路中的電容、電阻就被稱為自舉電容、自舉電阻。 什麼是自舉電容?
  • IPM自舉電路設計過程中的關鍵問題研究
    IPM模塊通過將功率器件、驅動電路和保護電路高度集成在一塊很小封裝基板上,使得功率模塊應用單一電源供電成為可能。  為了簡化設計,驅動電路已普遍採用單一控制電源方案。  本文介紹了IPM自舉電路的基本拓撲結構和原理,並重點研究了自舉電容初始充電問題,通過在控制程序中執行簡單的初始充電語句,很好地解決了上述關鍵問題,並在項目中取得良好的充電效果。  1 IPM模塊自舉電路基本拓撲結構和原理  電壓自舉,就是利用電路自身產生比輸入電壓更高的電壓。
  • OTL功率放大器中的自舉電路圖
    打開APP OTL功率放大器中的自舉電路圖 今日頭條 發表於 2019-10-27 06:09:00   OTL功率放大器中要設自舉電路,如圖10-9所示。
  • 自舉電路應用
    1、利用自舉電路提高電路增益   圖5、圖6所示的兩電路都是利用自舉電路提高電路增益的。先看圖5,圖中以T1為核心構成共射電路,以T2為核心構成的是射隨器,C3為自舉電容。該電路輸出電壓跟隨N點的電位變化而變化,通過C3的反饋將輸出電壓反饋到M點,使M點的電位也跟隨N點電位的電位變化而變化,實現自舉。
  • 自舉電路增大輸入阻抗的方法
    在電路設計過程中,常常可以利用自舉電容構成的自舉電路來改善電路的一些性能指標,比如增大電路的輸入阻抗、提高電路的增益以及擴大電路的動態範圍等等,在這裡,我舉一個自舉電路的例子來詳細說明它是如何增大電路的輸入阻抗的。
  • 工程師經驗之高壓柵極驅動器自舉電路設計
    自舉式電 源是一種使用最為廣泛的,給高壓柵極驅動集成電路 (IC) 的高端柵極驅動電路供電的方法。這種自舉式電源 技術具有簡單,且低成本的優點。但是,它也有缺點, 一是佔空比受到自舉電容刷新電荷所需時間的限制,二 是當開關器件的源極接負電壓時,會發生嚴重的問題。 本文分析了最流行的自舉電路解決方案;包括寄生參 數,自舉電阻和電容對浮動電源充電的影響。
  • 數碼管顯示溫控電路圖大全(六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數碼管顯示溫控電路圖大全(六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數碼管 數碼管顯示溫控電路圖設計
  • 807電子管功放電路圖大全(十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807電子管功放電路圖大全(十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 ir2110中文資料詳解_引腳圖及功能_工作原理_內部結構及應用電路
    一、ir2110中文資料詳解_ir2110引腳圖及功能 1、ir2110引腳圖 _ir2110內部結構 R2110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框圖如圖所示。如上所述IR2110的特點,可以為裝置的設計帶來許多方便。尤其是高端懸浮自舉電源的設計,可以大大減少驅動電源的數目,即一組電源即可實現對上下端的控制。
  • 電容在電路中的作用之精粹
    如下圖所示。  用於去耦電路中的電容叫做去耦電容,多用於多級放大器的直流電壓供給電路中,以消除每級放大器間的耦合幹擾,濾除輸出信號的幹擾。如下圖所示。電容在電路中的作用四- -耦合  用於耦合電路中的電容叫做耦合電容,多用於低頻信號的傳遞與放大過程,以防止前後兩級電路的靜態工作點相互影響,起到的是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如下圖中的C1所示。
  • 斷線報警器電路圖大全(六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斷線報警器電路圖大全(六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 煙霧報警器電路圖大全(六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煙霧報警器電路圖大全(六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 顯示器高壓條電路圖大全(兩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打開APP 顯示器高壓條電路圖大全(兩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發表於 2018-03-26 15:52:00 顯示器高壓條電路圖(一) 高壓板電路是一種DC/AC(直流/交流)變換器,它的工作過程就是開關電源工作的逆變過程。
  • 電容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容在電路中的作用二:去耦     用於去耦電路中的電容叫做去耦電容,多用於多級放大器的直流電壓供給電路中,以消除每級放大器間的耦合幹擾,濾除輸出信號的幹擾。如下圖所示。     電容在電路中的作用四:耦合     用於耦合電路中的電容叫做耦合電容,多用於低頻信號的傳遞與放大過程,以防止前後兩級電路的靜態工作點相互影響,起到的是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如下圖中的C1所示。
  • 自製電容升壓電路圖大全(五款自製電容升壓電路原理圖詳解)
    自製電容升壓電路圖方案(一) 電路如下圖所示 集成電路IC1為定時器,輸出頻率由外圍定時元件R2、C1確定,③腳輸出的定時脈衝送至計數器IC2的時鐘輸入端。IC2被連接成六分頻電路,IC1輸入至IC2CLK端的脈衝串被依次分配給IC2的Q0~Q5端。
  • 熱釋電紅外報警電路圖大全(六款熱釋電紅外報警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打開APP 熱釋電紅外報警電路圖大全(六款熱釋電紅外報警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發表於 2018-03-04 10:14:41
  • ir2103典型應用電路詳解(三款ir2103典型應用電路)
    打開APP ir2103典型應用電路詳解(三款ir2103典型應用電路) 發表於 2018-03-04 14:36:46   ir2103典型應用電路二:   圖2中,C1為自舉電容,VCC經D4、C1、負載、Q2給C1充電,以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