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英國的一名叫做史蒂夫的網民上傳了幾張關於尼斯湖水怪的照片,他稱是去年秋季來到尼斯湖度假時所拍到的,當時他察覺水中濺起一道水浪隨即拍攝了這組照片。
尼斯湖的水怪可是號稱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水怪了,網民們給它起了一個親切的外號「尼西」,這麼多年來,它只顯露了幾回真容,而且目擊者拍攝的照片也都不太清晰,那麼,水怪是否存在呢?是否有較為清晰的照片呢?這就要提下能和尼斯湖水怪相提並論的日本瑞洋丸海怪事件了。
時間要回到43年前的4月29日上午10點40分,日本一艘名為瑞洋丸的大型漁船正在紐西蘭周邊的海域進行捕魚作業,這麼多天的航行漁船的貨倉已經囤積許多捕撈的海鮮。工人們正在等待著眼下這一網的成果,希望漁網裡滿載著各種魚類。
當漁網開始慢慢拉緊被起重設備拉出水面時,船員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漁網裡並沒有工人們期待的海貨,反而是吊著一坨雪白雪白的爛肉。據船員們測量預估,這坨爛肉足有十餘米長,接近三噸重。船隻管理負責人矢野覺得這只不過是一具腐化的鯨屍,沒有太在意,但是還是和船長進行了匯報,船長也來到甲板上觀察這具鯨屍。
遠洋船員對於此類狀況早就司空見慣,也經常能見到各種腐爛的海洋生物遺體,瑞洋丸號捕撈出來的這具遺體體積實在是有些龐大,已經超過了一般海洋生物的體積。再則就是乳白色的脂肪類物質滿布甲板,這也使得矢野覺得它就是一具鯨屍。
不惑之年的矢野,畢業於山口海洋高中,熟悉各種海洋生物,矢野通過後來仔細的觀察,才發覺自己大錯特錯了,這具遺骸沒有普通鯨類任何相同的結構特徵。
像鯨類龐大的下顎和齒鯨尖利的牙齒,這些它統統沒有,矢野分析了它身上的骨骼,看上去不像其他海洋脊椎動物。
矢野和在場的近20位船員一起分析了這具遺體的特徵,但是沒有一個人可以說清楚這具遺骸到底是什麼。矢野建議船長保留這具遺體,運回國內再做研究,但是,這具遺體體積巨大,並且持續腐爛,甲板上都是滴落的脂肪和腐敗的氣味,運回日本已經不切實際了。
在把屍骸丟回海裡前,矢野拿來相機拍下了幾張非常清晰的寶貴照片,而且測定了許多遺骸的數據信息,還在鰭處取下一大塊組織樣本準備運回國內進行科學分析。
轉眼到了6月10日,瑞洋丸號返回日本。漁業部門聘請了許多專家學者分辨照片中的遺體到底是什麼,但是始終沒有結論。就這樣,揣測的聲音就毫無疑問開始此起彼伏,一個月過去了,矢野所屬的企業舉辦了記者招待會,公布了照片。
日本的各大報刊社馬上刊登和水怪遺體相關的新聞。日本人認為這一短頭長頸的未知水怪遺體可以和尼斯湖怪等量齊觀。所以參考尼斯湖水怪尼西的名字,將瑞洋丸遇到的水怪命名為新尼西。
可是令人大跌眼鏡的一幕出現在次年,日本人還沒有從發現水怪的興奮中回過神來,就被現實迎頭一擊。科學家對矢野帶回來的組織樣本進行了分析和檢測。測定了組織樣本的膠原蛋白總胺基酸等數值,結果顯示水怪的樣本和海中的姥鯊各方面數值相近,可以確定此水怪就是姥鯊。
姥鯊是體型第二巨大的鯊魚,身長可達8米,最大的個體可達12米左右,重量約20噸。和鯨鯊相同,姥鯊也是是一類濾食性魚種,海中的浮遊生物就是它的美食,姥鯊長有極其寬大的下顎。
鯊魚的骨頭鈣化水平非常低,所以當姥鯊身亡並且開始腐爛變質,屍體就會非常容易丟失主要結構。姥鯊死去後最有可能的就是丟失寬大的下顎結構,下顎的缺少使遺體的前端看上去十分小,頭部和稜皮龜相近。
當科學家確定水怪就是姥鯊以後,以前不斷增多的疑團也被逐一破解,至此瑞洋丸水怪事件已經完成解密。
關於各種各樣的水怪事件,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