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具有欺騙性的尼斯湖水怪照片,由Colonel Robert Wilson在1934年拍攝。圖片來源:Robert Kenneth Wilson/Wikipedia
最近,科學家聲稱他們已經獲得了一個新的研究結果,可以證實傳言中的尼斯湖水怪到底是什麼。根據研究者的說法,尼斯湖水怪可能不是從侏羅紀時代存活下來的一種水生爬行動物,或者正在湖中洗澡,並且舉著鼻子的大象。如果尼斯湖水怪真的存在,它最有可能是一種巨型鰻魚。
撰文丨Jason Gilchrist
編譯丨石雲雷
編輯丨楊心舟
尼斯湖水怪傳聞
尼斯湖水怪是蘇格蘭經久不衰的神秘故事之一。這個故事為各種獵奇書籍、電視節目和電影提供了大量的靈感,而尼斯湖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
最早在公元565年,一位愛爾蘭傳教士St Columba首次聲稱見到了尼斯河水怪。在現代,也有多位目擊者聲稱見到了尼斯河水怪。1933年,當時有報社報導稱尼斯湖出現了一種類似鯨的生物,會攪動尼斯湖的湖水。為了吸引讀者,他們將它稱為「水怪」,這則新聞也成為了現代尼斯湖水怪傳聞的開端。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張拍攝於1934年的照片,照片中出現了一種在水面上移動的、長脖子生物的模糊輪廓。
曾經有一種對尼斯湖水怪的解釋認為,它可能是一隻在湖水中遊泳、喜歡表演的大象。古生物家Neil Clark發現,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在尼斯河河口周圍經常有各種集市和馬戲團表演活動。馬戲團中的大象在很有可能被允許到湖中遊泳,而上圖中水怪的頭部只是大象高高舉起的鼻子。
當然,大部分人認為上圖中的尼斯湖水怪,可能是一種存在於遠古時代的長頸海洋爬行動物——蛇頸龍。這種生物本應該在65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時,就在地球上消失了。但尼斯湖水怪照片的出現,讓人懷疑這種生物可能採用了某種的巧妙方式躲過了這次大滅絕事件。
對尼斯湖水怪最有名的推測是蛇頸龍。圖片來源:Mark Witton
直到現在,這些線索都是一些人為的主觀報導。但最近一項產生了一項新技術,可以讓科學家獲得環境DNA(e-DNA),這樣可以一一列舉在尼斯湖中存在的生物。該技術之所以行得通,主要是在一個區域中生活的生物會有一些細胞脫落在周圍的環境中,而通過收集這些細胞可以獲得其中的基因信息。科學家在搜集到某一生物棲息地的環境DNA後,再與已有的生物基因資料庫進行比較,即使沒有觀察和捕獲到動物,也可以對它們的身份進行識別。
最近,有一個研究團隊在尼斯湖西岸的村莊Drumnadrochit,宣布了他們對尼斯河環境DNA的分析結果。他們從尼斯河的多個地點收集了200多份水樣,包括表層水和深層水。之後他們又從附近5個沒有出現過水怪傳言的湖泊中,收集了36份水樣品,並利用e-DNA技術對其中生物總量和種類進行了分析。而獲得的統計結果中,包含了從細菌、植物到動物等所有居住在尼斯湖及其周圍的生物。
最有可能是巨型鰻魚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Neil Gemmill領導了這項研究,他表示從這項尼斯湖物種普查的研究中共檢測出了5億個生物個體和3000個物種。但收集的基因材料中並沒有檢測到鯊魚、鯰魚和鱘的DNA,這排除了尼斯湖水怪可能是一種大型魚類的假設。
他們還在e-DNA中發現了多種生活在尼斯湖周圍的動物,包括獾、鹿、兔子、田鼠和一些鳥類,同樣也檢測到了羊、牛、狗以及人類的基因。另外,他們還檢測到了一些較少在尼斯湖周圍活動的生物的基因,這表示他們對總體的e-DNA提取的效果很好,能保證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尼斯湖水怪曾經生存在這裡的話,他們應該同樣可以檢測到它們的基因。
1844年,蘇格蘭生物學家Hugh Miller,在蘇格蘭的艾格島首次發現了英國蛇頸龍的遺骸。但根據Gemmill的新研究,他們發現的脊椎動物基因數據中不包括蛇頸龍。他們的研究證實了有關尼斯湖水怪是蛇頸龍的傳聞可能並不真實。
而他們認為,最有可能是尼斯湖水怪的生物,是一種已經報導過的巨型鰻魚。2003年,英國動物學家Richard Freeman就在《太陽報》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尼斯湖水怪可能就是100多歲高齡、喪失了繁殖能力的巨型鰻魚。Freeman表示,這種鰻魚的身長在8-9m左右。成年的鰻魚一般會前往大西洋和佛羅裡達海峽繁衍後代,並在這個期間死亡。而因為一些因素,鰻魚會喪失繁衍能力,繼續留在尼斯湖生長,逐漸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龐大體積。他認為,與其他說法相比,這是唯一有科學依據的解釋。現在這個說法得到了更可靠的證據,因為Gemmill從尼斯湖採集的樣品中幾乎都檢測到了鰻魚的DNA。
當然,即使研究人員檢測到了大量的鰻魚DNA,並不能直接證實尼斯湖水怪就是巨型鰻魚,只能說明湖中有很多鰻魚。現在,研究人員也沒有所謂水怪的DNA去與在尼斯湖發現的DNA進行比較,因此無法確定是否有水怪存在。但由於尼斯湖環境中並沒有檢測到其他不尋常生物的DNA樣品,即使是湖中存在大型鰻魚,並沒有那麼令人興奮了。
一種非巨型的大型歐洲鰻魚。圖片來源:GerardM/Wikipedia,CC BY-SA
幼年鰻魚需要遊長達5000公裡的距離,才能從鰻魚產卵地美國東部海區的馬尾藻海遊回位於蘇格蘭尼爾斯湖等淡水湖。
繼續尋找水怪
如果尼斯湖水怪真的不存在,那為什麼目擊者堅持認為這種生物存在呢?這可能是由於一種稱為「期待注意(expectant attention)」的心理學效應,即人們太期待看到某些事物時,更有可能曲解視覺線索,以為自己看到了這種生物。
水怪會仍存在於尼斯湖中嗎?圖片來源:Jason Gilchrist
那些聲稱觀察到滅絕動物的人,同樣可能經歷了這種心理學效應。科學家證實最後一隻塔斯馬尼亞虎(Thylacinus cynocephalus)已經在1936年滅絕了,科學調查也沒有發現這種虎的存在證據,但人們還是經常說看到了這種生物。
然而,Gemmell承認實驗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海豹和水獺被認為會偶爾出現在尼斯湖周圍,但樣品中並沒有檢測到它們的DNA。而樣品中,更有多達20%的DNA序列未匹配到物種。儘管這在環境DNA的研究中是很常見的,但這也為水怪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2018年8月,輿論調查的網站YouGov進行了一項調查,其中24%的蘇格蘭人仍相信尼斯湖水怪的存在。有關尼斯湖水怪的傳言還有待科學進一步驗證,現在從科學的角度,還不能完全說尼斯湖水怪不存在。如今,尼斯湖繁榮的旅遊業也正靠著這份神秘感,吸引著那些相信尼斯湖水怪存在的遊客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