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一個夜晚,天下著小雨,杭州植物園的植物分類區裡黑漆漆的,悶熱潮溼。
「大家好,歡迎和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黑夜王國。」一大一小兩位「綠馬甲」志願者走進植物分類區,身後跟著一群熱愛自然的家長和孩子——他們將去認識黑夜中的小精靈——昆蟲。
兩位志願者本是一對母子,為了這次志願服務,媽媽臨時取了個和昆蟲相關的自然名「獨孤美蛾」,兒子則取名為「虎甲」。「獨孤美蛾」是一名註冊會計師,工作本身與植物、昆蟲沒有交集,但她很喜歡大自然,為了學到更多自然科學知識,她參加了不少自然教育培訓,逐漸地從學習者轉變為分享者。「給別人講解的時候,有一種特別的快樂。」她說,「孩子充滿好奇和求知慾的樣子,給了我很大的動力。」
在媽媽的影響下,「虎甲」從小就喜歡昆蟲、植物、鳥類,《森林報》《昆蟲記》之類的讀物,他早就讀過。媽媽還特地給「虎甲」在家裡養各種昆蟲,讓他觀察昆蟲的生長過程。如今,母子倆又搭檔成為「綠馬甲」志願者,參加了「黑夜體驗師」培訓。這次到植物園講解昆蟲,已經是他倆第二次上崗了。
正式開始講解前,每個參與體驗的孩子都給自己取了有趣的自然名,「獨角仙」「螢火蟲」「螳螂」「狼蛛」……這一串親近自然的名字,能在當晚給他們帶來好運嗎?聽聽母子檔「綠馬甲」的講解,你就明白了。
昆蟲界的獵豹與F1賽車競速,誰贏?
走進植物分類區不久,一個眼尖的孩子在一棵樹下發現了一隻大眼甲蟲。
「這就是虎甲的本尊啊!」「獨孤美蛾」笑著介紹,虎甲一般有豔麗的顏色和色斑,個頭比較大,「虎甲是肉食性昆蟲,能低飛捕捉小型飛蟲,喜歡在沙地、土路上行走。如果虎甲遇到了走路的人,它會與人保持三五米距離,行人向前它便後退,但頭仍然朝著人的方向,膽子挺大,所以它也被稱為『引路蟲』或者『帶路蟲』。」
虎甲的移動速度非常快,被稱為昆蟲界的獵豹,每秒能移動自身體長170多倍的距離。如果將虎甲放大到成人的身材比例,那麼,它每小時可以奔跑1000多公裡,比迄今為止F1賽車跑出的最高時速還要快2倍多。
「正因為虎甲的移動速度實在太快,它的視力沒辦法跟上自身的高速移動,所以它時不時會停下來,等視力恢復了,再開始狂奔。」「虎甲」補充解釋道。
3年灰頭土臉換40天羽化高飛,值嗎?
夏夜是蟬類昆蟲羽化的最佳時機,兩位志願者帶著大家觀察蟪蛄的羽化過程。
蟪蛄是一種體型較小的蟬,莊子的《逍遙遊》中就提到了它——「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說的是蟪蛄這種昆蟲生命很短暫,活不了一個春秋。
事實上,蟪蛄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給了幼蟲期,而且幼蟲期的蟪蛄是完全生活在黑暗之中的。「幼蟲要在土裡生長三四年,以樹根汁液維生,並用自身分泌的液體混合挖出的泥土製作泥漿,塗抹四周土壁,使自己的居室寬敞乾淨,不留泥土殘渣。」「獨孤美蛾」說,「幼蟲每年經歷一次蛻皮,最後一次蛻皮時才破土而出,它們一般會在下完雨、地面柔軟潮溼的夜晚尋找樹幹進行羽化。」
毫無疑問,當晚正是蟪蛄羽化的好時候。大家不僅看到了被蟪蛄拋棄的外殼,還看到了正在羽化的蟪蛄,見證了這種昆蟲從黑暗走向光明的重要時刻。「羽化是蟪蛄一生中最脆弱的時候。這時候,它們沒有任何反抗能力,必須尋找垂直的樹幹進行蛻皮。如果此時它們被鳥類或其他動物攻擊,很可能無法順利羽化而致殘,甚至直接死亡。」「獨孤美蛾」說。
蟪蛄羽化的過程有點像我們健身時做的仰臥起坐。首先,它們會用一對挖掘足將自己固定好,然後背部微微開裂,成蟲的頭部和胸部就會慢慢出來,接著,前、中、後足會依次出來。此時,它們必須翻過身來,用足抓住自己蛻下的皮,使腹部掙脫束縛,將整個身子解放出來。最後,它們會用最大的力氣將體液注入翅脈,這樣才能展翅成功。
然而,羽化成蟲意味著蟪蛄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它們在地面上只能度過40天左右。」「獨孤美蛾」說。
蜻蜓若蟲居然是肉食性小霸王,怕不?
樹林裡有昆蟲,水裡也有。兩位志願者引導孩子們將目光轉移到水中,認識一種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昆蟲。
「如果外星人入侵地球,第一眼看到的是蜻蜓的若蟲,它們很可能會被嚇得屁滾尿流,直接逃回自己的星球去。」「獨孤美蛾」打趣說,「蜻蜓的若蟲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水蠆(chài),有一個摺疊式的下顎作為偽裝。它通常潛伏在水底,如果發現有合適的獵物進入自己的射程範圍,就會突然把摺疊式下顎彈射出去,把獵物拖到嘴裡吃掉。」水蠆是一種很厲害的肉食若蟲,蝌蚪、小魚都是它的獵物。
當然,水蠆也不是「獨霸水下」,還有一種兇猛的昆蟲會和它「搶地盤」。龍蝨,俗名水鱉,能遊能飛,能攜帶氣泡下水當作物理腮,同樣以水生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及小魚、蝌蚪等為食。龍蝨可以藥食兩用,據說營養豐富、風味獨特,還能泡酒,補腎健脾。
壁虎漫步和手機貼膜原理一致,信嗎?
觀察昆蟲也會遇到一些其他動物亂入,比如,爬在牆壁上的壁虎。「壁虎為什麼能飛簷走壁?」「獨孤美蛾」順勢發問。
「腳上有吸盤。」「它會分泌黏液。」「它腳上有很多細毛。」孩子們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
「獨孤美蛾」說,壁虎之所以能在牆面上爬行,是因為一種被稱為範德華力的分子間作用力。範德華力在生活中並不罕見,手機貼膜就是藉助了它,手機膜這才能在沒有膠水的情況下穩穩覆蓋在手機屏幕上。
為了讓小夥伴們更直觀地了解範德華力,「虎甲」拿出兩本書,請大家一起做個實驗:將兩本書的書頁互相交疊地插到一起後合攏,然後請兩個小朋友分別抓住兩本書的書脊,試試能不能將它們拉開。好幾個小朋友主動上前嘗試,可無論如何使勁,兩本書就像焊在一起,怎麼也拉不開——範德華力將兩本書「粘」住了。
「壁虎每隻腳上有100萬至300萬根剛毛,每根剛毛上又有100至1000根更細的絨毛,這些絨毛比灰塵還要細小得多,還擁有像荷葉一樣的超疏水性,所以,壁虎的腳能和牆壁緊緊貼合,使範德華力發揮作用。」「獨孤美蛾」解釋。
「那壁虎怎麼把腳從牆上挪開呢?」馬上有孩子提出問題。
「就像手機膜,你只要揭開它的一個角,就很容易將它揭下來。」「獨孤美蛾」答道,「壁虎也一樣,它只要稍稍向上捲曲趾尖,分子間的作用力就會因為距離增大而消失,它自然可以行動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