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周刊·百家:穿中山裝的民國荷蘭大使館

2021-01-11 中國江蘇網

  荷蘭大使館舊址

  在南京,頤和路街區已經成為一張城市名片,數百座民國時期的西式建築被列入歷史風貌區,作為建築文化遺產加以保護。然而,就在這片被譽為「萬國博覽會」的超級街區中,鳳毛麟角地散落著幾幢採用西式建築材料和結構體系,卻呈現出中國傳統外觀式樣的建築物,猶如出現在一場西裝革履派對中的幾位身著中山裝的紳士。

  位於老菜市路和水佐崗路交叉口東南角的荷蘭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舊址,就是一座身著「中山裝」的老房子。

  荷館舊址是諸多駐南京外交使團中,唯一選擇了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領事館建築,這樣的做法與英國大使館的殖民式建築、美國大使館的現代式建築形成了強烈反差。那麼,荷館舊址這座老建築背後,到底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對現有歷史資料的梳理表明,關於這座建築物的相關歷史信息零散稀少,這座2011年便被列入省級文保單位的老建築,僅門牌號碼就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建成年代則存在1935年和1936年兩種不同的說法。

  為尋找新的第一手資料,我的目光轉向該建築最初的使用方——荷蘭駐華大使館,並向現駐北京的荷蘭大使館發去了電郵。我的請求迅速得到回應,荷蘭駐滬總領事鄱佩德(Peter Potman)先生不久後便帶隨員來南京,了解研究進展和疑問,並實地考察荷館舊址的現存情況。接下來,在鄱佩德先生的協助下,我從兩個渠道獲得了多份極有價值的原始資料:

  第一個渠道是首任荷蘭政府駐華特命全權大使艾森男爵的家族收藏,包括多張歷史照片和原始圖紙。

  第二個渠道是一位荷蘭獨立研究者張克雷(Vincent Chang)先生。他專程訪問了位於海牙的荷蘭國家檔案館,收集到16張歷史照片和四份地產權屬文件,包括籤署於1947年4月29日的「買賣地產契約」、南京市地政局籤發於1947年4月5日的「土地所有權狀」、南京市地政局籤發的地籍圖、籤署於1955年11月18日的「買賣契約」。

  這些海外資料附著於房地產契約、照片、圖紙、電報、信函等多種形式,涵蓋了1930~1950年代的完整時間跨度,梳理這些資料,這座老建築最初的建造使用情況,也逐漸清晰地顯露出來。

  根據艾森男爵1947年發往荷蘭外交部的多份電報可以確認,這座建築物及其附屬的土地,都是荷蘭外交機構從中國地產所有者手中購買而來。籤署於1947年4月29日的「買賣房地產契約」是此次交易的最有力證明。另一份「買賣契約」籤署於1955年11月18日,該地產由南京市政府從荷蘭外交機構手中購回。

  張克雷在海牙荷蘭國家檔案館查閱到的資料中,有一份荷蘭駐華大使艾森男爵於1947年4月12日發往荷蘭外交部的電報,申請一筆總額為86000美元的經費,用於購買一座「全新的石結構建築」(艾森大使並非建築專業人士,很可能使用此詞來代指當時新式的磚石建築結構,以便同那些採用木框架結構的中國舊式建築物加以區別)。隨後的文字進一步解釋說:「這座很快將會完工的建築物,看起來不僅非常適合作為一座大使館的用途,還可以為大使與其家屬、兩位荷蘭職員,以及大部分中國籍僱員和服務人員提供住宿的場所。」電報附件中的照片顯示,建築前方還有人在清理新鋪的路面,磚砌的路牙尚未出現,樹木還是幼苗狀態,草地仍未鋪設,露臺上方還有毛竹製腳手架,這表明建築剛剛落成。

  就在艾森男爵發回申請購館經費之電報的當月底,荷蘭駐華外交機構便正式和中國地產所有者籤訂了契約,將這處房產連同附屬設施一併買下,作為正式的大使館館址。1947年6月中旬,荷蘭大使館正式由其臨時辦公地點而進駐。

  由籤署於1947年的「買賣房地產契約」和「土地所有權狀」可以確認,該地產原先的所有者均是一位名叫「蕭成夫」的中國人。有意思的是,艾森男爵稍晚發給荷蘭外交部的電報中,提到此處房產的出售者為一名「將軍(general)」,我遍查「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授予將軍全名錄」也未見蕭成夫之名。那麼艾森男爵口中的「將軍」究竟是誰呢?

  通過對契約文件的進一步仔細檢視,筆者發現了其中有一位「見證人」名叫「蕭之楚」,這是一位著名的北伐、抗日名將,參加過北伐戰爭、中原戰役、長城抗戰、凇滬抗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衡陽會戰、桂柳會戰等二十餘次大小戰役,歷任四十四師師長,第十軍副軍長,第二十六軍軍長兼第十軍軍長,第十一集團軍副總司令,第十九、三十集團軍副總司令、國民大會軍事席代表等職。解放後退居臺灣,1958年於臺北去世。

  此契約籤訂的1947年,蕭之楚正在南京養病。蕭之楚解放後退居臺灣,其次子蕭敬人,筆名蕭逸,後成為臺灣著名新派武俠小說家,與香港的金庸並稱「南金北蕭」。蕭之楚的孫女蕭薔,則是臺灣著名演員。

  綜合分析起來,艾森大使口中的將軍——蕭之楚,極有可能是此處房產背後真正的所有者,而契約中的所有者蕭成夫,很有可能是蕭之楚將軍的某位近親。至於蕭之楚將軍為何要將自己這位近親推到前臺,來完成這筆地產交割,可能僅僅是這位身處亂世的將軍,出於避嫌的考慮而採取的一種遮掩手段。

  至此,關於這座位於頤和路的「中山裝」建築物的來龍去脈,已基本釐清。依靠海外第一手資料得到的結論,最終顛覆了先前國內學術界對該建築的基本定位。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促使更多的研究者將建築遺產作為歷史的見證,在關注其建築實體及空間態所具有的藝術價值的同時,去努力發掘它作為歷史場景所承載的與之相關的物與事件,揭示百年建築變遷背後的歷史和人文價值。

  (作者為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荷蘭大使館舊址保護規劃設計者)

相關焦點

  • ...荷蘭警方透露,當地時間12日凌晨,沙烏地阿拉伯駐荷蘭海牙大使館...
    2020-11-12 19:09:14來源:FX168 【沙烏地阿拉伯駐海牙大使館突遭槍擊,原因不明】美聯社剛剛消息,荷蘭警方透露,當地時間12日凌晨,沙烏地阿拉伯駐荷蘭海牙大使館發生槍擊事件。
  • 從漢服到中山裝:中國近代服飾變遷背後的社會思潮
    洋裝成為西方文明的象徵,被人們推崇備至,《湖北學生界》有一篇文章宣揚說,西裝之精神在於發奮踔勵雄武剛健,有獨立之氣象,無奴隸之根性,穿了它可振工藝,可善外交,可以強兵強種云云,這樣肆意誇大洋裝的心態,反映崇洋已經成為洶湧的社會思潮。民國建立後,以國家法制的形式通令改革服裝,民眾的穿著打扮不再受國家禁令的約束,從此進入自由穿著的時代,但對於穿什麼,怎樣穿卻各行其是,五花八門。
  • 當古力娜扎穿越到民國,穿上民國風造型的她就是一位古風美人兒!
    當然,更重要的是因為民國風服飾在設計上符合當代國人的審美觀,只要穿搭者搭配不出大問題,穿出來的效果總能驚豔眾人。讓民國風服裝在現代流行起來,當然也離不開娛樂圈一眾女明星的絕美造型。比如最近的古力娜扎,就因為民國風造型驚豔了網友而引發討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細數娜扎的那些民國風造型,看看穿越到民國的娜扎是怎樣玩轉當代時尚的。
  • 民國大學的國文課本裡,藏著「最」好的人文教育!
    前幾年,民國時期的小學教材突然走紅。實際上,和小學教材相比,民國時期的大學教材,也獨具特色,尤其富有人文氣息。  自民國時代起就在各高校普遍開設「大學語文」,是當時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當時稱為「大一國文」,居於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民國時期思想活躍,大學可以自編教材。尤其是三四十年代西南聯大、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自編大學語文教材,形成了大學語文教材面貌紛呈、思路多元的特點,今天展讀,人文氣息鋪面而來。
  • 當迪士尼公主走進民國,穿上旗袍一個比一個美,貝兒我就先抱走了
    相比於一些體型較瘦的公主,白雪公主身材比較豐盈,而這樣的身材剛剛好穿旗袍。旗袍是民國時期最盛行的女子服裝,她既能夠展現女子柔美的身姿還能增加氣質,直到現在也是一種流行。穿上旗袍的白雪公主褪去了公主的氣質,反而更像一個鄰家女孩,清純甜美。
  • 葉羅麗:當3位美女穿上婚紗,冰公主「穿越民國」,王默讓人驚豔
    導語:葉羅麗:當3位美女穿上婚紗,冰公主「穿越民國」,王默讓人驚豔   不知道哪家有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句話:穿上婚紗的女生是世界上最美的女生。所以估計不少朋友在看過葉羅麗之後,都會想過當劇中的仙子們穿上婚紗後會變成什麼樣子?究竟有多麼的美麗?
  • 廣州洪德巷——民國舊街巷裡的詩意棲居
    一說起民國建築,很多人的印象大概都是騎樓、西洋羅馬建築等等。其實和長堤隔江相望的洲頭咀和同福路一帶,聚集了一批以竹筒屋、大屋為代表的嶺南特色清末民初傳統民居,見證了民國廣州的另外一面。
  • 她魂穿民國下堂妻,接受魯班書傳承,在淘寶空間賣木製品的空間文
    大家上午好啊,小編今天為讀者大大送上的小說推薦是她魂穿民國下堂妻,接受魯班書傳承,在淘寶空間賣木製品的空間文!《帶著淘寶當木匠[民國]》——小二娃精彩內容:她魂穿民國下堂妻,接受魯班書傳承,在淘寶空間賣木製品!爽文,穆拉拉一睜眼,魂穿回了民國,還被當作封建糟糠變下堂妻了,她趕緊帶了嫁妝跑路。
  • 荷蘭華人海牙鬧新春 展現華夏多元文化軟實力
    中國駐荷蘭使館公參陳日彪、領事部主任蔣華、文化處主任趙旭、海牙市市長Pauline Krikke、荷蘭外交部亞大司司長Peter Potman、荷蘭前經濟大臣Laurens Jan Brinkhorst、荷中友協主席Henk Kool、中國春節慶祝組委會主席林運票、多國駐荷使節、國際組織代表、中荷工商界人士、荷蘭各族裔民眾以及華人華僑僑社代表等出席了慶祝典禮。
  • 小學生為何喜歡民國的語文課本
    南都周刊記者_黃修毅 實習生 郜藝 攝影 劉林由葉聖陶主文、豐子愷插畫的《開明國語課本》意象優美,對現在的小學生吸引力絲毫不減。20個一線語文教師組成的「第一線教育研究小組」關於現行語文教材批判的新書上月出版,很快也引起教育界以及人文學者、媒體以及更多是家長們的廣泛討論。
  • 秦嵐穿上了精緻復古旗袍,變身成為優雅大氣的民國女神
    自《延禧攻略》這部劇火了之後,有著端莊溫婉形象的她再次走進大眾視野屏幕中,除了在話題度頗高的《怪你過分美麗》扮演精明強幹的女經紀人外,最有看點的就是在一部民初時期的《民初奇人傳》,這一次的秦嵐穿上了精緻復古的旗袍,變身成為優雅大氣的民國女神。隨著《民初奇人傳》這部劇的熱播,最讓人驚豔的就是看到秦嵐在劇中各類的旗袍形象。
  • 探索荷蘭「國父」被暗殺的小城,卻揭示了為什麼荷蘭足球隊永遠穿...
    說到荷蘭,除了最有名的鬱金香、風車,球迷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橙色軍團」,這支「無冕之王」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踢球一定穿得都是橙色球衣。荷蘭人喜愛橙色不光是足球運動員,每逢重大節日,幾乎所有的荷蘭人都會身穿橙色出門慶祝,毫不誇張地說,橙色已經成了荷蘭的「國色」。那麼為什麼荷蘭人這麼鍾情於橙色呢?
  • 也太敢穿了吧!荷蘭王后穿成七色彩虹,卻成了王室圈的合影殺手
    荷蘭瑪克西瑪王后,嫁入王室18年,算算已經快奔到5了。生在熱情如火的南美阿根廷,嫁到歡快沒偶像包袱的荷蘭,基本上什麼顏色什麼材質什麼風格,只要感覺對了,她都敢往自己身上招呼說硬體,瑪克西瑪說不上太過優秀,雖然有身高但骨架大容易顯壯,3個孩子的媽胯寬小肚子等問題也在所難免但說不明道不清的氣質這時候又有奇效了,瑪克西瑪似乎特別能適應各種奇怪抓馬的風格
  • 民國第一鬼才趙元任,寫下一篇至今無法超越的96字奇文,讀音一樣
    大家都知道,民國時期大師雲集,短短幾十載中大師如雨後春筍接連出現,他們留下的傳奇故事至今讓人讚嘆不已。網絡上曾流傳這樣一張畢業證書,上面有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的名字,即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 荷蘭海鱔級潛艇
    不幸的是,包括皇家荷蘭海軍在內的多國海軍都沒有對此表現出太大的興趣。西班牙海軍90年代初在選擇常規潛艇時也對這一海鱔極為排斥。   1996年7月,印度尼西亞表示出了購買海鱔1400的意向。   1998年7月,簡氏防務周刊報導埃及有意購買2艘海鱔1400型潛艇。   1999年3月,美國"潛望鏡"網站報導埃及取消了購買意向。
  • 荷蘭最有名的獵人,就是抓吸血鬼的範海辛
    於是救星出場了——研究吸血鬼的荷蘭專家、吸血鬼獵人範海辛!在善良勇敢機智博學……的範海辛幫助下,喬納森一行人終於戰勝了吸血鬼。這部小說太好看太有名了,從1921年起,就不斷被搬上銀幕和舞臺,還衍生出了番外篇,光是把範海辛當主角的影視作品就有兩三部呢!
  • |獎學金|荷蘭留學|荷蘭_教育|英語|scholarship
    荷蘭在歐洲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因其特殊的交通位置及港口的設置,成為了歐洲大陸貿易樞紐的重要一環,這也使荷蘭保持了高度的經濟活力。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荷蘭超越瑞士和德國成為了歐洲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全球範圍內位居第四。雄厚的經濟實力決定了荷蘭高校不俗的優質教育資源。
  • 民國地理學人︱李旭旦:為學地理負半生
    南京對於民國地理學的意義不言而喻。2018年末過南京,偶然得知李旭旦故居被改為一座咖啡館,於是登門探訪。李旭旦(1911-1985),英國劍橋大學碩士,民國中央大學地理系主任。李氏故居是一幢二層的小別墅,內設木質地板和樓梯,依稀有舊時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