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進入了芝士圈·申請案例分享系列
Vol.90
作者
芝士圈留學行家:Chang Yin
背景信息
UCD都柏林大學 金融數學專業本科
GPA 3.7
無GMAT/GRE,無雅思
一段諮詢實習,一段數據分析實習
目標專業
英國數據類項目研究生(商業分析、數據科學)
收到offer
UCL:BA
曼大:DS(mgt&bus)
華威:BA
Waitlist
IC:BA
補申二專還在等
IC:Fintech
01
背景介紹
和常年神仙打架的英國BA申請者對比,我的背景算是比較普通的,標化成績只能算是中等偏上,這也導致了我與更好的學校失之交臂。
為什麼沒有考GMAT/GRE?
第一,因為我是大三暑假才決定去英國讀研的,所以考GMAT時間上相對比較緊張,再加上英國大學不是強制GMAT/GRE成績,這也能夠讓我用更多的時間放在提高GPA上。
第二,當時看了某微博博主寫的IC的BA專業有無GMAT成績的錄取率數據顯示,對於BA來講,無GMAT的錄取率是高於有GMAT成績的,當然這只是個參考,GMAT肯定是越高越好的。
第三,我的本科專業屬於數學系,本身偏數理,所以GMAT相對來說沒那麼重要。尤其是如果GMAT/GRE成績不高,還不如不提交,當然如果你是商科或轉專業高分GMAT或GRE還是很有優勢的。
02
專業選擇
商業分析與數據科學對數理背景和編程能力要求較低(當然也分學校,後面會仔細說),數學系相對來說申請BA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我選擇以BA為主,DS為輔的申請方式。
另外畢業後的職業規劃想去諮詢行業或者大廠的戰略部,BA比DS更加對口。
03
Personal Statement(文書)
雖然英國研究生比較注重背景和GPA,但是文書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於標化成績一般的同學們。我當時的文書是自己寫的初稿然後找芝士圈留學的外籍老師幫我潤色的,老師改的很不錯。
寫文書之前,我仔細研讀了各個項目的官網和背景要求,並挖掘自己的背景經歷與背景要求相匹配。拒絕模版式的文書,每個學校每個項目的文書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提前準備。
我的文書內容主要包括:申請動機,過往經歷匹配,職業規劃,為什麼喜歡這個項目和學校(項目課程+學校research)。
04
Reference Letter(推薦信)
雖然英國研究生普遍只需要1-2封推薦信,但是我還是準備了3封,兩封學校教授+一封實習的領導,這樣可以根據學校不同要求和偏好選擇不同的Referal。
推薦信是網申時填寫Referal姓名和郵箱,提交後學校系統給老師發郵件,老師自己上傳推薦信。所以一定提前和老師說好,並且要留出給老師寫推薦信的時間並及時督促完成,從我前面的Timeline可以看到老師大概用了兩周才幫我上傳好。
實習領導我是自己寫好推薦信給領導發過去的,因為畢竟領導是中國人也畢竟忙,一般都是寫好請他們幫忙上傳。
不要因為推薦信錯過Round,因為只有推薦信上傳成功,你的材料才會開始審理。
05
額外網課
因為BA需要用到的編程軟體主要是Python、R、SQL,但是我之前主要是用Python和R,所以我學了Coursera上面的SQL 網課,整體不難,而且從基礎到項目實戰都有涉及到,並且通過考試後有相關證書。
06
面試準備
G5學校的商學院項目都是有面試的,並且UCL和IC的BA據說是比較看重面試的,所以面試一定要好好準備。
IC的面試問題是不固定的,不過可以根據面經自己練習,IC是4道通用問題+1道專業問題+1道寫作題。IC剛開始的準備時間是兩周,不過後來我補二專的時候面試準備只給一周了,時間還是比較緊張的。
UCL的BA面試每年基本是固定的,網上可以查到,提前準備很重要。
07
G5院校拒錄情況及感受
總體來說我開始申請的算比較早的,從G5學校來看,LSE和IC 都屬於我的衝刺學校,LSE女神校幾乎把我秒拒了也不是沒道理。
因為後來research才發現LSE 的這個專業要求強大的數理背景,在標化成績不高的情況下不應該選擇申請這個專業,應該申偏商科類的勝算更大,但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補申了,有點可惜。
IC剛開始只選擇了一個專業,但是面試完不久就被WL,IC的BA作為英國BA專業排名第一,在IC商學院錄取率基本最低了,而且好像不太願意招太多中國人,面試和PS上需要花時間準備,所以後來補了一個跟本科專業相對對口的 Fintech,但是補的有點晚了,已經是最後的補錄階段,目前還在等消息中。
UCL 相對LSE和IC來說友好很多,對中國人的招生數量也高一些,由於UCL剛開始申請的時候我在期末考所以選擇了放聖誕假期的時候才開始準備,但是那會老師也在放假,所以推薦信交齊有些晚了。
以我的申請經驗來看,之前網傳的G5申請的早有優勢今年好像不太奏效,因為今年發放了大量的WL,offer都是到後期才發的,可能和今年申請人數暴增有關係,不過也不能等到補錄階段再申請,比如我IC的fintech就補的太晚了。
08
非G5院校拒錄情況及感受
與G5學校相比,曼徹斯特,愛丁堡和華威大學似乎效率高了很多,這些學校都不需要面試,並且曼大還不要申請費,真是寶藏學校。不過非G5學校還是建議早申請的,一個是保底,另一個是早申請得到結果比較及時,因為都是分Round的,身邊有朋友錯過了Round 1 申請,就比我多等了好幾個月才有消息。
愛丁堡大學作為第一個給我拒信的學校,並且還是BA和DS一起拒,當時對我的打擊還是很大的,也感受到了今年的競爭壓力。不過後來看微博上的拒錄背景來看,愛丁堡的BA非常偏好學CS的學生,對編程能力要求較高,我的背景不是很匹配。
愛丁堡的DS是王牌專業,AI 甚至超過G5,所以拒我也是意料之中。
曼大的BA分為BASM和BAOR,BASM偏文(幾乎沒有編程),BAOR 偏理,和華威的BA課程設置相似。當時沒有選擇申請曼大BA是因為發現了曼大的寶藏專業 Data Science( Business &Management) ,曼大的DS是分方向的,DS(Bus&Mgt)的課程設置除了三節必修課是DS自己的(主要是python,機器學習這方面),剩下的選修課均和曼大BAOR一起上!重點是學費只要兩萬多英鎊,比BA低很多。
能被這個專業錄我還是比較意外的,網傳這個專業每個方向只招20個人左右,中國人就更少了,錄取率5%,可能我是佔了申的早的優勢。
華威BA是第一個給我offer的學校,也是一顆定心丸,但今年華威BA似乎擴招了,BA的offer holder微信群居然有快300人了。華威BA 屬於華威商學院 (WBS),WBS 的課程設置和就業指導都做的非常到位,往屆BA的學長學姐大部分都進了四大一類的諮詢公司或者在網際網路公司做數據分析。
09
關於選校的建議
排名真的重要嗎?
可能大部分同學最開始關注的都是排名,抱著非名校不去的態度進行選校,我剛開始也不例外,但是後來發現大學排名也只能做個參考。
比如,LSE和LBS在QS排名都不算高,但是都是很硬核並且要求很高的學校。
專業排名參考意義就更不大了,沒有HR會關注專業排名的,並且排名也很謎,比如UCL的BA就沒有參與QS的BA專業排名。更何況學校也只能作為企業招聘門檻,G5不G5的最終找工作也還是要看面試的。
再比如,之前參加字節跳動的數據分析師實習面試,HR關注的並不是學校,而是你有什麼技能,會什麼程式語言,面試也是直接讓口述代碼的。當然好的學校可能確實機會更多一些,能接觸到更優秀的人。
10
關於專業選擇的建議
其實想做數據分析或者諮詢不一定非學BA或者DS,像統計,Fintech,CS 或者其他商科專業通過自學也還是可以進入大廠的數據分析或者諮詢公司的。
學校和專業的取捨一定要做好,比如IC 的BA ,Quant背景要求非常高,對於商科背景的同學非常難申,但是IC的 ESB 或者 SM 可能相對友好很多。
11
經驗總結
愛丁堡BA偏好CS背景;IC BA 基本只要數理背景強的,看中面試,並且BAR很高中國人招的少;UCL BA是 G5 裡BA 最好申的,背景偏好數理背景,不過也接受商科或轉專業,看中面試;曼大BAOR和華威BA相對來說接受商科背景或轉專業,招的中國人也多。
基本各個學校的BA課程設置都差不多,都是商科知識+統計課程+編程 結合,只是權重不同,很多沒有一點編程基礎的就想往這方面轉,最好先自學一下Python和R,不然學起來會很費力,不要僅僅因為BA好就業就往這方面轉,還是要謹慎。
編程基礎好的,統計或者CS出身的,可以考慮DS,個人認為學好可能會比BA競爭力大,畢竟把python學好,算法掌握好,編程能力強才是王道。
Quant背景弱的想學DS可以看看曼大的MSc. Data Science,是分方向的,可以根據你的本科專業選方向,勝算更大。商科或金融背景的,編程弱的申請DS一定要謹慎。
個人覺得沒網上吹捧的那麼好找工作,諮詢行業神仙打架,剩下就是大廠的戰略部或者數據分析部,都是要求很高的,而且需求崗位沒那麼多,尤其是實習。
12
可提供的服務
目前,我已經正式入駐芝士圈留學平臺,成為留學行家,這次整理的英國名校數據類項目的解讀和分析,希望能幫到有需要同學們。
另外我也可以提供相關服務,根據你的需求為你量身定做申請方案。
服務:英國數據類項目(BA/DS/轉專業)選校定位及背景匹配。
課程簡述: 幫助你全方位解讀和剖析英國各個學校數據類項目(Business Analytics, Data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的課程設置和就業方向,並根據申請者的個人背景和興趣需求,幫你量身定做你的專屬英國數據類項目選校定位及申請規劃。
適用用戶: 目標申請英國數據類項目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