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時候歲月靜好,沒想到回來風雲突變。為了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安全,還是主動去做個核酸檢測比較安心。」昨天,新民晚報記者採訪到剛剛從北京出差歸來的方小姐,她告訴記者,在她的帶動下,周圍不少從外地返滬的朋友、同學,主動預約,掀起了核酸檢測熱。
核酸檢測採樣區。受訪者供圖
上周二,方小姐和客戶一起到北京出差。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也享受了一番老北京胡同裡的美食、「帝都」的風光;還和來自南京、杭州、廣州的同學來了個勝利「大會師」。周五,她踏上了回上海的路,因為飛機晚點,直到當天晚上10時才起飛,凌晨才回到家。
「在機場我就看到北京新發地市場的新聞,第二天一早起來發現情況不妙,想到周一要到公司上班,自己剛從北京回來,會不會有什麼風險?」左思右想,她決定主動做個核酸檢測。
方小姐是個行動派,想好了立即上網查詢核酸檢測點,並在「上海發布」上找到了本市核酸檢測的受理機構名單。「我希望能在周末速戰速決,馬上檢測,周一前出結果。」於是,她根據名單上的機構,通過電話聯繫,發現許多公辦醫院要麼不能周末檢測,要麼檢測結果要24小時才能出來。
經過「海選」,最終她鎖定了位於浦東張江的一家第三方檢測機構,通過公眾號預約,周日上午就可以做檢測,當天下午即可出結果。完美!完全符合她的要求。
周日上午10時,她和同去北京的客戶相約,一起來到檢測點。「當時沒幾個人,我們填寫了基本信息,交了240元檢測費,等了沒多久就輪到了。」
對於人們關心的核酸檢測會不會很痛苦的問題,方小姐說,可以現場選擇口咽拭子檢測或者鼻咽拭子採樣,自己選擇的是口咽拭子擦拭。「就像我們平時檢查嗓子一樣,要把嘴巴張大。幾秒鐘的功夫,醫生很快就能取樣,不太難受。」她建議,可以根據各人的耐受程度和具體情況選擇。全部程序完成,還不到一個小時;這時,一下子進來了七八個人,都是一家公司預約來檢測的。
當天下午4時不到,她根據自己的證件號碼登錄公眾號,查詢自己的檢測報告,「陰性!」同去的客戶檢測結果也是陰性,心裡的一塊石頭總算落地了。
有趣的是,在她的帶動下,在張江上班的朋友,在北京相聚過的同學,還有其他同學群裡、最近有過到外地經歷的,紛紛掀起了一陣「核酸檢測」熱潮。
中山醫院核酸檢測採樣點。徐程 攝
截至目前,全市共67家醫療機構以及17家市區疾控中心,共84家機構具備核算檢測能力,日最大檢測量約7萬人份。近期,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公司和個人預約核酸檢測的數量有所增加。
新民眼工作室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