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生物質能>2019年生物質能發電產業資源結構佔比與裝機容量分析
生物質能包括垃圾填埋、及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與農林廢棄物氣化及沼氣等發電形式,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具有的物質能進行發電,也是一種再生能源發電。生物質發電發展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發展,當時全球石油危機,丹麥開始對清潔可再生資源開發,大力推行秸稈等生物質發電。從1990年,歐美諸多國家開始大力發展生物質發電。
生物質發電形式包括混合發電、直接燃燒發電、氣化發電、沼氣發電、垃圾發電。
隨著近幾年環境保護政策趨嚴,對於目前我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發展對於經濟社會及生態環境具有非常重要戰略意義。
據悉,生物質發展截止到2010年末,國內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550萬kW,年發電量超200億kWh,增加農民年收入約達30億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減少約1400萬t。與其他發達技術相比,我國農林廢棄物產量巨大,可以供生物質發電提供有力的原料支持,保障電力充足。
隨著國內政策大力鼓勵與支持可再生資源發展,生物質發電近幾年投資熱情高漲,目前各類農林廢棄物發電項目紛紛啟動建設,生物質能發電產業市場加速發展,據靈核網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截止至到2017年底,全國生物質發電併網裝機容量1476萬千瓦(不含自備電廠),同比增長21.6%,2018年達到1781萬千瓦,2019年上半年累計裝機達到1995萬千瓦,同比增長22.1%,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勢頭。
生物質發電區域分析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主要集中在農林作為豐富區域包括華北、東北、華中、華東地區。
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9年1-6月份,生物質發電新裝機214萬千瓦,累計裝機達1995萬千瓦,同比增長22.1%;生物質發電量為5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3%,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勢頭。
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到2020年,將消耗30億噸標煤,隨著國內經濟不斷發展,受全球碳排放公約制約,生物質能源剛性需求量會日益增長。
生物質能源的應用對環境更友好,能有效減少石化能源的消耗。生物質能是一種重要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符合國家能源安全的發展要求。
目前我國生物質秸稈大部分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被當做農作物廢棄物燃燒,既形成浪費,又造成環境汙染。發展生物質發電對環保及社會與經濟均效益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