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近兩年,國家政府相關部門紛紛頒布了一系列新能源產業政策,其涉及項目建設管理、運行消納、價格補貼等環節,推動著新能源由高速發展向質量發展轉變。
2019-2020年國家新能源發電產業政策匯總
數據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
在裝機容量方面,我國新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連續三年超過火電,2019年達到5610萬kW,佔全國新增裝機容量的58%;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1億kW,同比增長16%,佔全國總裝機容量的20.6%。
2012-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
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同時,在新能源裝機結構方面,火電佔比仍較大。數據顯示,2019年火電裝機規模佔比達到59%;其次是水電,佔比為18%。
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行業裝機容量結構圖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在發電量方面,2012-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持續增長,佔總發電量的比重提升。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達到6302億kW h,同比增長16%,佔全國總發電量的8.6%。
2012-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統計情況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2012-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比重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結構圖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在利用率方面,新能源消納矛盾繼續緩解,利用率提高。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能源棄電量為215億kWh,同比下降35.2%,利用率達到96.7%。
2015-2019年我國新能源棄電量及利用率情況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在各省市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中,青海、甘肅成為第一大電源。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青海新能源裝機容量佔全國一半的份額,為50%;其次是甘肅,新能源裝機容量佔比為42.2%。
2019年12個省(區)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佔比情況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與此同時,青海之所以成為新能源發電成第一大電源,除了本身資源優勢豐富外,地方政策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在青海「十三五」能源建設項目中,風電項目,新增容量664萬千瓦;光伏發電大型併網項目,新增容量1837萬千瓦;光熱大型併網項目,新增容量202萬千瓦。
青海「十三五」能源建設重大項目
數據來源:青海省發改委
青海省2016-2020年能源建設示意圖數據來源:青海省發改委
綜上所述,自「十三五」以來,我國清潔能源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裝機和發電量佔比持續提升,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增量佔全社會用電量的50%。相關人士表示,預計到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達9.2萬億千瓦時,電能佔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30%,電能替代新增用電量5000億千瓦時,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佔比將提高到49%以上,消費佔比達到18.5%左右。因此,從長期看新能源發電行業將持續保持向好的發展趨勢,但是同時一些壓力和挑戰也將隨著出現。
未來我國新能源發電行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WYD)
相關行業分析報告參考《2020年中國新能源發電產業分析報告-行業調查與未來商機分析》。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歡迎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