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動新能源發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青海成為國內第一大電源

2021-01-16 騰訊網
圖片來源:pexels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近兩年,國家政府相關部門紛紛頒布了一系列新能源產業政策,其涉及項目建設管理、運行消納、價格補貼等環節,推動著新能源由高速發展向質量發展轉變。

2019-2020年國家新能源發電產業政策匯總

數據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

在裝機容量方面,我國新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連續三年超過火電,2019年達到5610萬kW,佔全國新增裝機容量的58%;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1億kW,同比增長16%,佔全國總裝機容量的20.6%。

2012-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

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同時,在新能源裝機結構方面,火電佔比仍較大。數據顯示,2019年火電裝機規模佔比達到59%;其次是水電,佔比為18%。

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行業裝機容量結構圖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在發電量方面,2012-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持續增長,佔總發電量的比重提升。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達到6302億kW h,同比增長16%,佔全國總發電量的8.6%。

2012-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統計情況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2012-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比重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結構圖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在利用率方面,新能源消納矛盾繼續緩解,利用率提高。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能源棄電量為215億kWh,同比下降35.2%,利用率達到96.7%。

2015-2019年我國新能源棄電量及利用率情況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在各省市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中,青海、甘肅成為第一大電源。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青海新能源裝機容量佔全國一半的份額,為50%;其次是甘肅,新能源裝機容量佔比為42.2%。

2019年12個省(區)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佔比情況數據來源:國網能源研究院

與此同時,青海之所以成為新能源發電成第一大電源,除了本身資源優勢豐富外,地方政策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在青海「十三五」能源建設項目中,風電項目,新增容量664萬千瓦;光伏發電大型併網項目,新增容量1837萬千瓦;光熱大型併網項目,新增容量202萬千瓦。

青海「十三五」能源建設重大項目

數據來源:青海省發改委

青海省2016-2020年能源建設示意圖數據來源:青海省發改委

綜上所述,自「十三五」以來,我國清潔能源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裝機和發電量佔比持續提升,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增量佔全社會用電量的50%。相關人士表示,預計到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達9.2萬億千瓦時,電能佔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30%,電能替代新增用電量5000億千瓦時,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佔比將提高到49%以上,消費佔比達到18.5%左右。因此,從長期看新能源發電行業將持續保持向好的發展趨勢,但是同時一些壓力和挑戰也將隨著出現。

未來我國新能源發電行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WYD)

相關行業分析報告參考《2020年中國新能源發電產業分析報告-行業調查與未來商機分析》。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歡迎關注公眾號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新能源發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未來光伏和風電...
    1、中國新能源發電裝機持續快速增長新能源發電是指利用傳統能源以外的各種能源形式,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質能源等實現發電的過程。3、青海、甘肅新能源發電成第一大電源截至2019年底,青海新能源裝機容量佔比達到50%,甘肅新能源裝機容量佔比為42.2%,新能源發電在兩省成為第一大電源。寧夏、河北、西藏、內蒙古等19個省(區)的新能源發電成第二大能源。
  • 政策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光伏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政策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太陽能是未來最清潔、安全和可靠的能源,發達國家正在把太陽能的開發利用作為能源革命主要內容長期規劃,光伏產業正日益成為國際上繼IT、微電子產業之後又一爆炸式發展的行業。而利用太陽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轉換,就是利用光伏效應,使太陽光射到矽材料上產生電流直接發電。
  • 河南靈寶市:新能源產業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風力發電項目不但有節約能源、生態環保的作用,還將成為靈寶市旅遊的一大景點。新能源產業轉型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已成為靈寶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靈寶市搶抓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機遇,貫徹新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 推進產業轉型,因地制宜、借勢發展,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努力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新能源產業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到高,初步呈現出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
  • 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 - 中國稅務網
    因此,我們重點針對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等領域,從產業發展的宏觀角度,詳細分析了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以及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對我國政府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進而選取美國、日本、丹麥、德國等一些國家為重點研究對象,對其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情況和政策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我國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
  • 推動發展新能源 無限風光在鹽城——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服務新能源...
    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戰略思想,把「無限風光」的新能源產業,成為鹽城市最具發展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主導產業,提升鹽城市「風和光」的含金量,堅持實行協同、靈活的能源政策,推動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新能源數字經濟平臺。
  • 光伏發電效率將提高,有望成為我國上網電價最低、規模最大電源
    「未來,可再生能源多元化、高效率、低成本、融合化發展趨勢明顯,」 9月18日,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光伏+創新發展論壇」上,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指出,光伏發電效率將繼續提高,有望成為我國上網電價最低、規模最大的電源。
  • 太陽能光熱發電 產業發展大幕將啟
    我國光熱發電總體進展較慢,但在相關產品和技術日趨成熟、國家政策支持不斷明朗的情況下,太陽能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已經開始在核准項目上提速。2012年國內核准的光熱電站818兆瓦,到2014年已經達到1448兆瓦。其中,適合建設大型電站的青海、西藏、內蒙古最多,青海一省核准的項目佔國內48%。數據顯示,國內光熱發電累計裝機11兆瓦。
  • 光伏產業快速發展 「大汙染」問題堪憂
    因此,在太陽能光伏產業迅速發展的青海,政府部門應將此問題提到重要議事日程,運用法律、政策和技術等手段予以防治。 太陽能光伏產業中的「青海現象」近幾年,受國際經濟大環境和歐美國家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雙反」調查的影響,我國光伏製造行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 產業提升推動我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焦作舉行「五年大學習、五年大...
    2019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4%,高於規上工業增速14.7個百分點,逐步成為工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發展形成了高端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化工、食品等4大優勢產業,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和電子信息等4大新興產業和輕工紡織、能源、鋁加工等3大傳統產業為支撐的「443」產業體系。培育形成了裝備製造、綠色食品、汽車及零部件、現代化工等一批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五是縣域工業加速發展。
  • 加速動力轉換,推動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效率變革——推動製造業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  效率變革,就是要找出並填平在以往高速增長階段被掩蓋或忽視的各種低效率窪地,為高質量發展打下一個效率和競爭力的穩固基礎。  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著力實施『網際網路+』製造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大數據發展等『三大行動計劃』,促進網際網路、大數據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中的綜合集成應用,促進工業結構整體優化升級。」
  • 依託光伏光熱資源優勢 推動新能源開發利用
    6月21日,第十八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光伏光熱能源發展和利用論壇在西寧舉行。論壇中,6位國內外專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為我省不斷探索推動光伏光熱行業技術的進步、促進光伏光熱產業發展、推進國家清潔能源戰略而建言獻策。
  • 光伏產業有望成為高質量發展樣板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致辭時表示,在政策的推動和業界的努力下,光伏產業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樣板,是我國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當前世界能源結構加速調整,各國碳減排行動提前加速,加快發展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綠色能源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劉譯陽指出,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形成全球最完善的光伏產業鏈,無論是市場主體還是產業規模,均居於全球的領先地位。
  • 政策支持推動行業發展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市場前景誘人
    1、政策支持是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國務院等國家機構支持動力電池、燃料電池新能源車發展,促進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車發展,淘汰超標排放汽車,有利於緩解能源與環境壓力、推動汽車產業結構優化和消費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完善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支持動力電池、燃料電池汽車等研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示範試點。
  •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將從五方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1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工信部將從實施強鏈補鏈行動、加快核心技術攻關等5個方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於1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
  • 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電池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是關鍵
    本報首席記者 梁文豔報導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將向高質量發展,邁向世界汽車強國的國家戰略。
  • 柴達木盆地光伏發電限電常態化 棄光量達到20%左右
    柴達木盆地光伏發電限電常態化  國家產業扶持政策應及時跟進  □記者 黨周 張濤 駱曉飛 西寧報導  青海柴達木盆地憑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大面積荒漠化土地優勢,搭乘新能源產業政策「順風車」,「十二五」以來一直扮演著國內集中併網光伏發電領域
  • 讓高質量發展「風光無限」——酒泉市清潔能源發展紀實
    謝沛宏2020年的11月,從位於酒泉市的中核匯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中核玉門黑崖子5萬千瓦風電平價上網示範項目傳來好消息——該項目在正式運行一年後,發電小時數達到3800小時,發電量1.9億千瓦時,成為我省建設風電項目以來發電量及發電小時數最多的風電場,為全省乃至全國發展風電平價項目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和技術保障,並為全國新能源風電平價上網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為新能源平價發展道路作出了積極探索
  • 渭南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陝西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推動新材料產業高端化發展,推動新能源產業穩步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陝西省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出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提出要著力推動陝西省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取得明顯進展,穩步擴大產業規模,努力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 時隔一年,德令哈再度成為光熱產業聚光點,行業閃耀仍待規模效應
    德令哈,這座曾因詩人海子詩歌《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聞名國內的西部小城,正憑藉當地資源和要素稟賦、借力產業政策暖風,打造「光熱高地」。時隔一年,德令哈的光熱大會已經為業界探討與研究產業政策、發展路徑、技術路線、產業標準、市場規則的重要平臺。當光熱領域的參與各方再次聚首德令哈,除了期待已久的龐大市場,謀划行業規範、有序發展,成為光熱人更加迫切的事情。
  • 新能源發電技術現狀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6205.htm第一,「十二五」期間政策扶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至2015年底,併網風電累計裝機容量要達到1億千瓦,年發電量要達到1900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