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光伏光熱資源優勢 推動新能源開發利用

2020-11-23 青海省人民政府

  目前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漸得到公眾的普遍認可,世界各國均積極制定新的能源發展戰略,能源多元化和清潔能源已成為主流的發展趨勢。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提出的明確指示,也是青海資源稟賦的優勢所在。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加之具有廣闊的荒漠化土地,使青海在大規模應用太陽能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6月21日,第十八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光伏光熱能源發展和利用論壇在西寧舉行。論壇中,6位國內外專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為我省不斷探索推動光伏光熱行業技術的進步、促進光伏光熱產業發展、推進國家清潔能源戰略而建言獻策。

  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電力綠色革命為核心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景

  嘉賓簡介:王仲穎,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國家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精彩觀點回放】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就是以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為主的電力供應,其發展情景設計是預測和倒逼兩個主要情景,預測主要是以現狀並延續「十三五」規劃及當前政策框架下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預期;倒逼主要是從2050年願景目標出發,以實現美麗中國、生態文明、能源安全為目標,倒逼目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戰略。

  ●青海擁有廣袤的草原、戈壁灘,是三江源頭,有可以利用的豐富的水能、風能和太陽能,對於以後發展以電力綠色革命為核心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前景廣闊。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發展有助於重現碧水藍天,尤其是對青海這樣一個生態環境脆弱而又很重要的地區來講更是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青海期間提出要「扎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要求,就要求青海要在發展新能源方面做出積極的努力和大膽的嘗試。

  ●根據目前的分析研究,我們可以得出結論:2050年可再生能源能夠滿足煤炭等一次能源供應的60%以上;高比例電氣化推進人類實現更高級的文明形態;電力是實現替代化石能源的根本途徑;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成為未來電力供應的重要支柱;技術和制度創新是構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的基石;實現電網從單一電力輸送網絡向資源優化配置平臺轉型;能夠以較小或無增量成本建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可再生能源作為新興經濟增長點可顯著提升宏觀經濟發展質量。

  規劃先行、創新發展——支持青海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

  嘉賓簡介:易躍春,中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

  【精彩觀點回放】

  ●我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光伏產品製造國和發展最快的光伏應用市場,有著全球最大的多晶矽原料生產企業,全球最大的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為應對全球氣候性變化做出了實質性重要貢獻,可以向國際市場提供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帶動全球光伏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2016年底,中國光伏累計裝機達到7800萬KW,新增、累計均位居全球第一。

  ●青海具備優越的資源和土地條件,太陽輻射強度大,光照時間長,位居全國第二,太陽能資源特別豐富的地區在柴達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南部。青海有廣闊的戈壁灘、荒漠、沙礫地,擁有大量的國有未利用荒漠化土地,且地勢平坦開闊,地表植被稀少,發展太陽能發電土地優勢得天獨厚。

  ●多種能源協同促進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光伏光電布局靈活,形式多樣,發展已形成規模;充分利用太陽能光伏、光熱和水電互補性,可以提高系統發電能力。青海要充分利用優良的太陽能資源和豐富的未利用土地資源優勢,打造國家級新能源產業基地,以太陽能熱發電作為重要支柱,配套大規模的光伏電站,在滿足本地區的使用的同時,統籌規劃電力外送,為西部地區經濟騰飛樹立新典範。

  ●規劃引領、創新模式,高效建設青海清潔能源示範省。青海省「十三五」規劃指出,優化能源產業結構,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廣發展分布式能源;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綠色能源在用能結構中的比重。加快重點水電站和新能源項目建設,打造全國最大的水、風、光互補清潔能源基地。建成羊曲、瑪爾擋等水電站,建設形成海南黃河沿岸千萬千瓦級水、風、光互補發電和海西千萬千瓦級光伏、光熱發電基地。還要推動兩方面的工作:堅持兩翼並舉、分期建設和模式創新、融合發展。

光熱發電技術發展趨勢及其機遇

  嘉賓簡介:喬·戴斯蒙德,美國亮源能源公司營銷及政府事務部高級副總裁。

  【精彩觀點回放】

  ●美國亮源能源公司成立於2006年,是全球範圍內為光熱發電電廠提供領先的光熱發電技術和服務的供應商,為世界級的戰略合作夥伴提供項目開發、建設、試運行和早期的運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亮源能源公司在中國有1.35GW的光熱項目,對其中的青海中控德令哈熔鹽項目和國電投黃河格爾木項目提供技術支撐。

  ●帶儲能的光熱發電的效益。光熱是解決風電和光伏快速擴張所帶來的供電多樣性問題的一系列解決方案之一,帶儲能的光熱在每個對電網可靠性貢獻的標準下都獲得了高績效評級。它可以在電網需要時提供高度的靈活性,很有價值;比光伏加長時間電網儲能應用的電池價格便宜;帶儲能的光熱發電支持高峰期電網強度,它不需要將電池的大規模運用並將光伏融入發電系統需要額外的運行上的和軟體上的更改。

  ●光熱發電塔式項目的下一代發電技術。光場布局軟體實現了升級,定日鏡擺放位置靈活,以出力最大化保護現有地形,軟體可以實現對不規則現場進行優化。優化光場布局每年產生10—15%以上的能源。亮源的定日鏡的設計有利於製造、快速組裝、更容易維護,它使用了環保型設備將支架插入地面,不需要混凝土地基,不需要清除植被,可以利用天然的排水溝,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這一點對於青海來講我覺得至關重要,不用擔心破壞生態環境。光場控制系統利用實時的定日鏡瞄準和閉合式反饋方法管理吸熱器上的熱量分布;利用現場的天氣預報系統、攝像機和紅外線攝像機採集實時數據進行高級運算以管理光場。

  青海大規模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思考及建議

  嘉賓簡介:許洪華,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北京科諾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精彩觀點回放】

  ●目前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架構,未來將走向可再生能源為主甚至100%可再生能源。在中間共存階段,可再生能源適應化石能源架構,化石能源適應可再生能源為主架構,最終構建可再生能源系統架構。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步遞增,化石能源逐步遞減。將通過創新驅動和統一協調,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通過多種可再生能源的互補利用,可再生能源與常規化石能源的綜合利用,在電源、負荷、電網之間進行統一協調,以支撐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以及電力供應中比例的進一步提高,支撐能源系統的安全及可持續發展。要通過專項技術的持續提升,系統技術的持續研究,通用技術的支撐和引領,並通過電力市場交易、靈活發電控制、儲能裝置和需求側技術、擴展輸電基礎設施,提高常規發電廠調節靈活性,適應可再生能源比例的逐步提高。

  ●青海具備建設國家光伏、水電、熱發電基地的條件。其中,能源資源:太陽能、水能資源極其豐富,風能也較好。電網條件:青海是西北超高壓輸電網的樞紐,建立了以750KV為主幹、330KV覆蓋大部分地域的強大電網,為光伏發電接入和消納提供了條件。交通運輸:5條國道貫穿全境,省會到州、州到縣實現油路化,100%的鄉和96%的行政村通公路,為光伏系統工程建設提供了便利條件。青海資源、人口、土地、用能需求等綜合條件好,有望最經濟建成100%可再生能源示範省。

  ●青海未來能源技術發展途徑探討。多能互補發電系統規劃設計技術(容量優化配置技術、場級布局、接入設計、輸送和消納)、多能互補發電系統的優化設計模擬和工具軟體開發,光伏、光熱、水電、風電、儲能等多能源優化協同控制、調度策略研究,大型風電場優化布局設計及智能運維技術,大型光伏電站、太陽熱發電站的智能運維技術,大規模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的融合技術。青海具有成為國家可再生能源綜合發電基地的很好條件,更具備率先成為用電、用熱100%來自當地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建議儘快進行細化研究及示範。

  青海太陽能發電開發與消納問題

  嘉賓簡介:王偉勝,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

  【精彩觀點回放】

  ●隨著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開發利用,我國出現多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裝機的省(區),隨之產生的棄風、棄光、棄水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青海可再生能源消納成績斐然,但是西北地區消納形勢整體嚴峻。青海太陽能發電開發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加快太陽能產業發展,使其成為青海省的支柱產業,研究和解決好併網消納問題是關鍵之一。

  ●近年來可再生能源棄風棄光問題逐年突出,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關於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的定義各方有很大分歧,尚未形成統一標準。作為青海省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及對策,要基於新能源生產模擬系統,在考慮消納能力前提下,科學制定太陽能發電的規劃目標和配合措施。通過光伏領跑者基地實證平臺,對青海省光伏電站的全部批次組件、全部類型光伏逆變器開展實證監測,監測不同類型光伏組件中長期發電性能以及組件衰減情況。

  ●青海省多能源電力系統調度與控制,要解決好科學問題、關鍵技術和工程示範。通過多種異質能源資源同質化耦合建模及電源互補特性研究、多能源電力系統協調規劃與設計方法研究、多能源電力系統互補優化調度技術研究、多能源電力系統互補協調控制技術研究,進行多能源電力系統互補協調調度與控制系統集成及工程示範建設。

  ●青海省太陽能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開展青海省太陽能開發與消納問題研究,要分析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及影響因素。要實施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多能源電力系統互補協調調度與控制》。

  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青海省光伏發電技術進步

  嘉賓簡介:龐秀嵐,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部經理。

  【精彩觀點回放】

  ●青海目前已形成完整的光伏產業鏈,截至2016年底,青海省光伏容量6.82GW,黃河公司約佔31%。2010年以來,開展了百兆瓦級併網光伏電站關鍵技術研究、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百兆瓦級太陽能光伏發電實證基地等二十多項科技研究,投入科研經費上億元,推動光伏發電技術發展,以實現創新創造目標,提升系統效率,提高發電量,降低工程投資,實現平價上網。

  ●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光伏產業帶動生態建設科研與試驗,包括荒漠化地區光伏電站建設對環境影響研究和光伏子陣區域種植高經濟農作物研究。

  ●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堅持創新創作、合作共贏,積極推進國際國內交流合作,先後與德國弗朗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中科院、水電總院、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科研合作關係,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潘 玲  尹耀增)

 

相關焦點

  • 十四五建言:利用雲南風光資源大力發展光熱發電等綠色能源
    來源:光伏能源圈日前,雲南省人民政府開設的「我為2021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及「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專欄內,有民眾建議「利用雲南風光資源 大力發展光熱發電等綠色新型能源」。詳情如下:建言人:李崧在全球各國都在積極布局新能源的風口,要積極利用好雲南豐富的風、光、水資源,大力發展光伏、光熱、風電、氫能等新型綠色清潔能源,將電力能源輸送配電,變為雲南省的新增長動力,積極參與東協各國的電力基建項目建設。要實現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目標,「十四五」期間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裝機比重必將進一步提升。
  • 中國太陽能光熱第一股:太陽雨再度蟬聯「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
    鑑於太陽雨集團在全球新能源領域的貢獻,尤其是在太陽能光熱行業集熱、保熱、熱使用效率等核心技術上的創新,光伏民用市場的普及與推廣,以及太陽雨在生態公益領域的實踐及傑出貢獻,太陽雨集團獲評「2015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
  • 關於我省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政協海南省第五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0067號提案的答覆 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   《關於我省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的提案收悉。
  • 太陽能光熱發電 產業發展大幕將啟
    對太陽能資源的利用,更廣為人知的是光伏發電,而光熱利用此前主要集中在以太陽能熱水器為代表的中低溫利用上。正如王志峰所說,近年來,太陽能光熱利用逐步得到戰略重視。在這一大背景下,2009年10月,在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和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開發銀行等六部委的共同推動下,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成立。
  • 青海省高起點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 優化發展環境
    今年下半年,在青海新能源開發建設的主戰場柴達木盆地,總裝機均為200兆瓦的國投華靖首批10兆瓦光伏電站和國電龍源一期20兆瓦光伏電站先後實現併網發電,這不僅標誌著柴達木盆地太陽能發電基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而且預示著高位起步的青海太陽能產業正向著高技術、規模化、可持續方向邁進。
  • 多能互補:光熱發電行業新的發力點
    國內除已併網投運的魯能海西格爾木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外,許多光熱資源豐富的地區也在積極規劃建設含光熱發電技術路線的多能互補項目,例如玉門市與華東電力設計院、江蘇鑫晨光熱公司聯合開發投資的光伏光熱多能互補電站項目(含光熱裝機200MW),及張北風光熱儲輸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含光熱裝機50MW)等等。從技術角度來看,光熱發電技術可以說與多能互補體系相輔相成。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太陽能光伏點亮福建新能源產業
    「這一大型太陽能電站的併網發電,極大提振了處於歐債危機和美國『雙反』中的光伏企業發展信心,將進一步推動我省太陽能光伏應用,並帶動上遊晶體矽產業集聚,推進矽片及組件的量產和配套產業發展。」省經貿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光伏是人類未來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途徑,而我省具備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資源和區位優勢。
  • 柴達木盆地光伏發電限電常態化 棄光量達到20%左右
    但是隨著裝機容量的劇增,新能源的送出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突出。  依託資源優勢  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示範基地  青海柴達木盆地是全國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裡太陽能年輻射總量大於6800兆焦/平方米,有可用於光伏發電建設的荒漠化土地10萬平方公裡,被公認為是發展太陽能發電產業的理想之地。
  • 廣東發布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 大力發展核能等優勢產業
    一、總體情況  本行動計劃所指的新能源產業主要包括核能、風能、天然氣及其水合物、太陽能、氫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智能電網、儲能等領域。  (一)發展現狀。近年來,我省積極統籌利用新能源資源和開發條件,堅持技術引領、項目帶動,推動新能源開發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 細數幾種「光熱發電+」電站開發模式
    但在申報過程中,「碟式斯特林+槽式」、「碟式斯特林+塔式」開發模式的出現仍叫人眼前一亮。雖然上述兩種開發模式目前尚無大型商業化項目案例,但隨著碟式光熱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未來這兩種開發模式也值得期待。2.光熱發電+其它清潔能源1)光熱發電+光伏採用光熱光伏混合開發模式的案例較多,該模式可以實現在對太陽能資源相對高效和經濟性利用的同時,為人類持續穩定提供綠色電能。
  • 白城市100MW塔式光熱發電項目
    ,利用一組獨立跟蹤太陽的定日鏡群,將陽光聚焦到一個固定在塔頂部的接收器上,用以產生高溫水蒸氣,推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重點在青海、甘肅、內蒙古等西部太陽能資源條件好,未利用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積極推進一批太陽能熱電站示範項目,打造若干個百萬千瓦級的太陽能熱發電示範基地。
  • 新能源裝機超102GW!廣東發布新能源發展5年行動計劃!(一圖+原文)
    《行動計劃》重點任務:  1、有序推動新能源開發應用。安全高效發展核電,規模化開發海上風電,因地制宜發展分散式陸上風電,提高天然氣利用水平,大力推進太陽能發電和集熱。近年來,我省積極統籌利用新能源資源和開發條件,堅持技術引領、項目帶動,推動新能源開發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實現規模化應用,核電裝機規模、天然氣儲備能力全國領先,海上風電進入快速發展通道。
  • 光熱發電:效率和穩定性都遠勝光伏
    國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首批20個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名單中,常州產投集團參股企業——常州龍騰光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個光熱發電項目入選。  這3個項目分別為常州龍騰太陽能熱電設備有限公司玉門東鎮導熱油槽式5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內蒙古中核龍騰新能源有限公司烏拉特中旗導熱油槽式10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和中節能甘肅武威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古浪導熱油槽式10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  據了解,我國首批確定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僅20個,總計裝機容量134.9萬千瓦,分布在青海、甘肅、河北、內蒙古和新疆。
  • 光熱發電重鎮——甘肅酒泉正傾力建設千億級清潔能源產業鏈
    『十四五』期間,酒泉市依然是全國清潔能源開發的主陣地、主戰場。」酒泉市委書記吳仰東日前表示。近年來,酒泉市裝備製造業和新增企業持續快跑。到2021年,玉門市經濟開發區及新能源產業產值預計突破50億元。新能源「窪地」變經濟增長極未來城市的供熱能源如何解決?用三個季度的陽光換一個冬季的溫暖,在敦煌光電產業園展示廳,這個前沿構想為未來城市充分利用光熱帶來啟迪。作為全國首批高比例新能源示範城市之一,光熱能源正在改變著敦煌市的能源結構,也成為當地推動高質量發展與保護環境並行的有益嘗試。
  • 推動發展新能源 無限風光在鹽城——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服務新能源...
    一、鹽城風光新能源發展優勢  1、具備豐富風電資源。鹽城有著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是全省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0米/秒,是全省乃至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條件最好的區域之一。
  • 中煤新集將建10MW塔式光熱發電示範項目 預計總投資2.38億
    近日,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煤新集)、中煤天津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與安徽延達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安徽延達)三方就前者將在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建設的10MW塔式光熱發電示範項目籤訂服務合同。據了解,該項目將建於中煤新集能源公司新集礦區開發建設的第三對礦井——新集三礦,由於國家煤炭行業去產能,該礦井被列入去產能範圍並於2017年3月正式關閉。
  • 光熱發電,太陽能利用的下一個蛋糕
    ,通過項目推動關鍵技術突破,形成國內光熱設備製造產業鏈,推動產業發展,同時通過項目建設培育一批具備光熱發電項目工程建設的能力的系統集成商,為以後光熱發展奠定基礎。政策的出臺推動了太陽能熱電的發展,2015年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各省上報資料統計,我國已建成實驗示範性太陽能熱發電站(系統)6座,裝機規模為1.388萬千瓦;已備案(核准)在建的太陽能熱發電站12座,裝機規模為49.3萬千瓦;開展前期工作的太陽能熱發電站18座,裝機規模約90.1萬千瓦。
  • 2020年新能源開發利用市場調研與前景預測 - 2020年中國新能源開發...
    《2020年中國新能源開發利用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通過新能源開發利用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新能源開發利用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新能源開發利用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新能源開發利用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相關上市公司太陽能光熱業務
    業績:在高端智能裝備業務方面,全資子公司奧普科星是專注光伏、光熱等新能源領域自動化設備設計與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為客戶提供生產設備、生產工藝整體解決方案。光伏邊框自動化生產線、中高溫集熱管全自動總成裝配線在國內細分行業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報告期內,新增智能裝備相關技術專利28項,累計獲得授權專利89項。
  • 光伏發電與光熱發電各有什麼優缺點
    ③不受資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築屋面的優勢;例如,無電地區,以及地形複雜地區;   ④無需消耗燃料和架設輸電線路即可就地發電供電;   ⑤能源質量高;   ⑥使用者從感情上容易接受;   ⑦建設周期短,獲取能源花費的時間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