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起點開發利用太陽能資源 優化發展環境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今年下半年,在青海新能源開發建設的主戰場柴達木盆地,總裝機均為200兆瓦的國投華靖首批10兆瓦光伏電站和國電龍源一期20兆瓦光伏電站先後實現併網發電,這不僅標誌著柴達木盆地太陽能發電基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而且預示著高位起步的青海太陽能產業正向著高技術、規模化、可持續方向邁進。

    作為全國太陽能資源最為富集的地區之一,青海在太陽能的多方式、多領域推廣應用上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已累計投資逾百億元,在青南地區建成了171座離網光伏電站,向偏遠農牧區發放2.7萬套戶用光伏電源,解決了離網地區16萬人口的基本用電問題,同時對電站運行人員和廣大農牧戶進行培訓,普及太陽能應用科普知識;推廣太陽灶21萬臺、太陽能熱水器5萬臺;建設採暖房12萬戶,採暖衛生所、校舍90座,日光溫室10萬棟、牲畜暖棚6萬棟。

    為積極探索具有青海特點的科學發展模式,省委、省政府做出把新能源產業培育成青海新的支柱產業的重要決策,並成立了全省新能源開發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統一部署新能源發展工作。為重點培育和扶持新能源產業,青海一方面加強規劃指導、出臺扶持政策,編制完成《青海省太陽能綜合利用總體規劃》、《青海柴達木盆地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發電規劃》,研究制訂了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設辦法,太陽能併網電站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引進包括國內五大發電集團在內的、具有新能源開發實力的20餘家優勢企業。同時認真研究風光互補等併網關鍵技術,及早謀劃調峰電源規劃和布局,不斷提高大電網吸納能力。

    2009年,青海全面啟動柴達木盆地太陽能大型併網光伏電站建設,依託當地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堅強電網、便利交通、水電調峰能力強的獨特優勢,全力打造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發電基地。截至目前,已開工建設19個併網光伏電站,容量300兆瓦,柴達木盆地太陽能發電基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與此同時,布局在西寧的新能源產業基地也羽翼漸豐,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多晶矽提純、晶矽鑄錠、切片、電池生產、電池組件封裝、系統集成產業鏈。(記者/星子)

相關焦點

  • 依託光伏光熱資源優勢 推動新能源開發利用
    ●青海擁有廣袤的草原、戈壁灘,是三江源頭,有可以利用的豐富的水能、風能和太陽能,對於以後發展以電力綠色革命為核心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前景廣闊。  ●青海具備優越的資源和土地條件,太陽輻射強度大,光照時間長,位居全國第二,太陽能資源特別豐富的地區在柴達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南部。青海有廣闊的戈壁灘、荒漠、沙礫地,擁有大量的國有未利用荒漠化土地,且地勢平坦開闊,地表植被稀少,發展太陽能發電土地優勢得天獨厚。  ●多種能源協同促進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
  • 關於我省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政協海南省第五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0067號提案的答覆 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   《關於我省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的提案收悉。
  • 新疆立法開發利用太陽能應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單位應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避免或者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是3月30日召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首次提交審議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候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條例(草案)》中的內容之一。
  • 「基於鹽湖資源的高性能儲熱介質在太陽能熱利用技術中的應用與...
    在論證會上,專家周衛星指出,該項目基於青海省豐富鹽湖資源和太陽能資源,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該項目順利實施有助於提高西部地區農牧民生活質量,促進該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項目的實施將為青藏地區鹽湖資源和太陽能資源的有效利用起到關鍵技術支撐作用,為開發新型儲熱介質、解決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的工程化問題等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工程應用示範價值。
  • 青海發現大規模可利用乾熱巖資源 可用於發電
    這是我國首次發現大規模可利用乾熱巖資源。該資源屬清潔能源,可用於地熱發電。[網友有話說][更多精彩內容]  原標題:青海發現可利用乾熱巖資源  屬清潔能源 可用於發電  本報西寧4月13日電(張志鋒、康維海)記者日前從青海省國土廳獲悉:青海地勘人員在共和盆地成功鑽獲溫度高達153℃的乾熱巖。這是我國首次發現大規模可利用乾熱巖資源。
  • 中國太陽能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趨勢(圖)
    我國太陽能資源現狀  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我國幅員廣大,有著十分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據估算,我國陸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陽輻射能約為50x10`18kJ,全國各地太陽年輻射總量達335~837kJ/cm2.a,中值為586kJ/cm2.a。
  • 太陽能熱發電發展前景分析
    /m2a,根據我國太陽能資源總儲量和資源分布情況分析,我國滿足光熱發電太陽能資源條件的省份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太陽能資源條件好、土地可開發利用規模大的地區。萬千瓦,項目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甘肅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新疆自治區五個省區,其中以甘肅項目數最多。
  • 柴達木確定為全國循環經濟試驗區後,地域廣闊、資源富集的柴達木...
    試驗區地處青、甘、新、藏四省區交匯的中心地帶,面積達25.6萬平方公裡,佔青海省總面積的35.6%。自柴達木被列為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驗區以來,青海省圍繞「綜合開發、有效配置、循環利用、永續發展」的主線,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施生態立省戰略的主攻方向和重要途徑。
  •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與對策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礦產資源是自然資源中的一種,指經過地質成礦作用形成的有用礦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達到具有工業利用價值的,呈固態、液態或氣態賦存於地殼內的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物質基礎,為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提供原料。
  • 關於命名青海省首批「誠信守法示範企業」的通知
    各相關單位要按照「有進有出」的原則,加強動態管理和日常督導,每兩年組織開展一輪評選覆核工作,對出現否定情形的企業及時摘牌清理、督導整改;對新湧現的符合創建評選條件的企業及時推薦申報,努力使「誠信守法示範企業」創建活動成為深化法治社會建設、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加速發展的品牌工程。
  • 中國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發展建議
    摘要: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是解決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原料瓶頸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文章在全面分析了我國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現狀的基礎上,對其開發利用的可行性及障礙進行了探討。認為我國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資源具備土地資源豐富、林業能源植物培育技術發展成熟、轉化利用工藝與設備研發取得一定突破以及政策環境良好等條件。
  • 2020年中國新能源開發利用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新能源開發利用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通過新能源開發利用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新能源開發利用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新能源開發利用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新能源開發利用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風光資源豐富尚待開發 東北地區探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東北地區風光資源豐富,業內認為,依託能源網際網路進行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將是其能源轉型的重要途徑。作為共和國長子,東北地區曾為我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單一的產業結構,讓老工業基地的增長速度持續放緩。如今,東北地區大力發展光伏、風電、儲能、氫能等,嘗試採用能源網際網路等先進的技術理念,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
  • 乾熱巖後期開發存在技術瓶頸
    國內首次鑽獲高溫優質乾熱巖「地球是一個龐大的熱庫,內部蘊藏著巨大的熱能,我們稱之為地熱資源,它與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都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青海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處長嚴維德說,而乾熱巖就是地熱資源中最為重要的一種。
  • 人類綜合利用太陽能技術方興未艾
    人類建立太空電站,利用太陽光輻射能技術,目前比較成熟。但是,如果以微波傳輸的方式發送到地球表面接受後轉化為電能,我認為可能會造成嚴重環境損害,也可能產生嚴重事故。因此,我不贊成這種太空電能傳輸方式。不過,太空電站發電用於大型太空站是完全可行的。說到利用太陽能,我們現在比較多的是利用太陽光能。
  • ...有關負責人就《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炭資源開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
    因此,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針對當前煤炭資源開發環評管理的問題,開展了大量調查研究工作,並認真聽取了各個方面的意見,制定了本文件,以進一步發揮環評作為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的重要作用,從源頭保護生態環境,減緩生態破壞與環境汙染,提升煤炭資源開發行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汙染防治和綜合利用水平,強化煤炭資源開發全過程環境管理,促進行業綠色發展。
  • 關於合理利用太陽能資源 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建議
    關於合理利用太陽能資源 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建議(A類) 瓊發改提案字〔2019〕第7號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政協海南省   第七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
  • 2015年太陽能風能資源大盤點
    作為新能源,太陽能資源與風能資源一樣,是我國大力發展的資源之一。隨著這些資源的不斷開發利用,氣象因素越來越突出,對此,開展評估工作則顯得更為重要。本文圍繞2015年太陽能與風能資源評估情況,分析結果、展望發展,以饗讀者。
  • 廣西華錫集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簡析
    1、科學合理規劃,統籌基地建設華錫集團以高起點高標準要求進行基地建設,請國內最頂尖的同濟大學規劃院對大廠礦區進行全面規劃。將巴裡選礦廠、長坡選礦廠撤離城區,實現工業、生產、生活統一協調配置,把大廠礦區建成生態和諧、環境優美的和諧礦區。
  • 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研究取得突破
    中新社西寧1月3日電 (羅雲鵬 何炳勳)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3日介紹,該公司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實現廢棄太陽能電池板規模化、低能耗、低成本資源化處理和回收利用,對促進新能源發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資料圖:光伏發電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