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立法開發利用太陽能應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2021-01-21 東方財富網

「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單位應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避免或者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是3月30日召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首次提交審議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候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條例(草案)》中的內容之一。新疆正在通過地方立法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氣候資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據記者了解,新疆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以及空中雲水資源都有著巨大的開發潛能,目前已建設了多個光伏和風力發電項目,改善了能源結構,開展了雲水資源利用,在增雨防雹、改善生態環境和服務防災減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氣候資源具有很強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當前新疆氣候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中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如,對保護氣候資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氣候資源保護體制、機制不夠健全,氣候資源利用統籌規劃不夠,氣候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投入不足,需要通過地方立法明確主要措施,科學保護氣候資源環境,為確保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維護生態平衡,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該《條例(草案)》明確了立法原則,理順了管理體制,規定氣候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應當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堅持統籌規劃、保護優先、科學開發、趨利避害、合理利用的原則,預防、控制和減少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並將這一規定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貫穿於《條例(草案)》全部內容。由於氣候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涉及多部門、多行業,需要各級政府加強領導,多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條例(草案)》明確了政府領導與協調職責,確定了氣象主管機構的指導服務與監督管理職責,相關部門按照分工做好相關工作的職責,形成在政府領導下,氣象主管機構與相關部門分工合作,共同做好氣候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管理體制。

氣候資源不僅僅是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對氣候資源的保護力度,是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重大舉措,《條例(草案)》規定了如何劃定氣候資源保護區域,強調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應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符合環境保護要求。同時,重點對氣候資源的保護措施—氣候可行性論證制度進行了細化和完善。

《條例(草案)》 強調,要科學合理利用氣候資源,推進綠色發展。科學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對於優化能源結構,充分發揮氣候資源的綜合效益,推進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結合新疆氣候資源特點以及氣候資源利用的經驗和實際,《條例(草案)》對太陽能、風能、雲水資源及旅遊氣候資源利用進行規範。在太陽能利用方面,鼓勵引導單位和個人安裝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供熱採暖和製冷系統、光伏發電系統等,提高太陽能利用率;在風能利用方面,鼓勵引導風電企業利用風能開展風電功率預報,提高風電利用效率;在雲水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將新疆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等重要水源涵養地以及生態保護區、特色林果和糧食主產區、經濟作物種植區,作為雲水資源利用的重點區域;在農業氣候資源利用方面,鼓勵開展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工作,發展精品農業,打造特色品牌;在旅遊氣候資源利用方面,結合新疆特有的物候景觀和氣候條件,推動雪都、火都、涼都、彩虹之都、天然氧吧等國家氣候標誌申報工作,促進全域旅遊。

(文章來源:法制日報)

相關焦點

  • 新疆劃分六類生態環境功能區 確定環境保護紅線
    「十二五」期間,新疆將把全區劃分為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綠洲服務、防沙固沙、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以及特殊保護六類生態環境功能區,確定生態環境保護紅線,用以指導全區的資源開發和產業合理布局。  9月7日,記者在新疆生態保護工作專題座談會上了解到,按照《新疆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要求,新疆組織編制《新疆生態環境功能區劃》,依據生態環境的自然屬性和不同地域的主要生態環境功能,以「撫育山區、優化綠洲、穩定荒漠」為主線,將新疆劃分為六大類生態環境功能區,確定生態環境保護紅線。
  •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加快構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大紅線,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
  •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湖南省生態保護紅線》的通知
    根據構建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格局,提升生態保護能力和生態系統完整性的需要,生態保護紅線布局應不斷優化和完善,面積只增不減。  劃得實守得住原則。  三、實施保障  (一)確立生態保護紅線的優先地位。生態保護紅線是保障和維護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是國家實施生態空間用途管制的重要舉措。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後,相關規劃應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空間管控要求,不符合的應及時進行調整。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c) 綜合監測階段指綜合利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和地面調查觀測方式提取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用地性質、生態功能、人類幹擾活動和生態修復治理等。   d) 質量控制階段指採用樣本抽查、實地核查、地統計學等方法對綜合監測數據開展質量控制和精度驗證,生成質控數據。   e) 工作成果包括監測數據、監測圖表和監測報告。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 生態狀況監測(試行)
    c) 綜合監測階段指綜合利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和地面調查觀測方式提取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用地性質、生態功能、人類幹擾活動和生態修復治理等。   d) 質量控制階段指採用樣本抽查、實地核查、地統計學等方法對綜合監測數據開展質量控制和精度驗證,生成質控數據。   e) 工作成果包括監測數據、監測圖表和監測報告。
  •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出臺:分類保護 嚴格紅線管理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出臺:分類保護 嚴格紅線管理 2017-03今天,《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正式出臺,將對海岸線實行分類保護,嚴格紅線管理。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明確了對海岸線實行分類保護。根據海岸線自然資源條件和開發程度,將海岸線分為嚴格保護、限制開發和優化利用三類,並提出了分類管控要求。為全面落實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的管控目標,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制定本省自然岸線保護與利用的管控年度計劃,並將任務分解到市、縣。
  • 確保生態保護紅線劃實落地 留住海南青山綠水
    現答覆如下: 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情況 我省高度重視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2014年3月率先在全國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親自確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重大事項和重要原則,分管副省長召開十餘次相關部門及市縣協調會,研究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空間格局,協調解決生態保護紅線與各類發展規劃、建設項目等衝突問題。2015年10月完成省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
  • 生態環境部將全面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
    李幹傑在會上指出,新的「三定」方案明確了生態環境部門生態保護監管者的責任,要提高站位、主動擔當,牢牢把握政策法規標準制定、監測評估、監督執法、督察問責「四統一」工作要求,加快推進生態保護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切實將監管職責落到實處。全國生態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生態保護工作任務依然艱巨,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推進生態保護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
  • 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範基礎調查(試行),環保...
    >  6.1 基礎資料收集   調查開始前,調查單位應收集調查區域自然地理、社會經濟、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其他專題數據等相關基礎資料,包括但不局限於與生態保護紅線相關的專題圖件及空間數據、遙感影像、統計年鑑及各部門已有的相關權威調查監測結果,數據資料收集說明參見附錄A。
  • 海岸線1公裡內嚴控新建建築,煙臺出臺最嚴岸線開發管控
    記者從方案中看到,方案多次使用「最嚴格」、「嚴控」、「嚴厲打擊」等字眼,全面淨化海岸,將實施多項「最嚴」舉措。全面清理非法圍填海項目方案指出,芝罘區將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按照計劃2020年年底前,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工作。
  • 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出爐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 鄒祖銘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關於在國土空間規定中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近日,生態環境部制定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以下簡稱《指標體系》)。
  • 大連市黑臉琵鷺自然保護區被划進生態保護紅線
    12月21日,大連市政府召開生態環境建設暨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會議,啟動了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將大連石城鄉黑臉琵鷺市級自然保護區等12個自然保護區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嚴禁開發破壞,並將制定嚴格的管控措施與環境準入制度,依法關閉自然保護區內環保違規建設項目,建設自然保護區遙感動態監測體系,建立健全環保、海洋、林業等部門執法監督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
  • 河北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4個重點區域
    >&nbsp&nbsp&nbsp&nbsp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段麗茜)日前,河北省政府出臺《河北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全省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4.05萬平方公裡,主要分布於承德市、張家口市、唐山市北部山區、秦皇島市中北部,保定市、石家莊市、邢臺市、邯鄲市西部山區。
  • 瀋陽劃定溼地「生態紅線」防止生態功能退化
    瀋陽劃定溼地「生態紅線」防止生態功能退化 >  中新網瀋陽3月26日電 (宮旭)記者在26日召開的瀋陽市春季候鳥「護航行動」暨溼地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啟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有效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發揮溼地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瀋陽市林業局啟動瀋陽市溼地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 關於印發《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嚴格落實生態空間管控,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督管理,保護最重要的生態空間,推動形成以「兩屏三帶」為主體的生態安全格局,建設生態安全屏障。  ——把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為工作主線。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推動生物遺傳資源惠益分享,以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為重點,完善保護網絡,強化生物物種和遺傳資源保護能力,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
  • 新疆昌吉州組建旅遊公司保護開發矽化木資源
    央廣網昌吉6月29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楊海軍)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組建新疆遠古西域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對古樹化石矽化木資源進行搶救性保護、開發和利用。  據了解,矽化木大面積完整地保存下來,在世界上並不多見,主要集中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和新疆昌吉州奇臺、吉木薩爾、木壘3縣境內,其中尤以奇臺縣最多。從矽化木發現至今,盜挖盜採現象就屢禁不止。
  • 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應體現利益平衡原則
    除此之外,專門性立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和《數據安全法》都已被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這些都充分表明了國家對於個人信息保護的高度重視。但與此同時,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在實務界和理論界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尚未形成較具共識的具體方案。在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過程中,充分吸收和借鑑國外在該領域的有益經驗是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
  • 這個地方擬最嚴立法禁吃甲魚、蛇、狗...
    同時,23項條款中超過1/3均為罰則,對違法食用、生產經營和飼養野生動物行為的處罰幅度和力度明顯提高,均以最嚴厲來設置,並增加了信用懲戒措施,堪稱「以最嚴立法全面禁止」。比如,在餐館、酒樓、飯堂等場所食用法律、法規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食客每人最高或處2萬元罰款、組織食用者最高或處5萬元罰款。
  • 直通人大丨山東在海岸線保護立法上做了什麼?
    通過對海岸帶海域和陸域汙染防治作出重點規制,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為開發利用活動設定約束性底線、提供合法性依循。《日照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管理條例》 :兼顧保護利用 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融共生日照市以「藍天、碧海、金沙灘」的優美環境而聞名,優美宜居環境特別是海景資源是日照的城市名片。
  • 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出爐,有哪些內容?怎麼考核?
    》《關於在國土空間規定中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近日,生態環境部制定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以下簡稱《指標體系》)。一條紅線管控所有重要生態空間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態勢持續向好。但由於生態環境脆弱、生態系統嚴重退化、生態保護的空間劃定和權限職責的界限模糊不清,我國生態安全仍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生態保護紅線」戰略的出臺尤為關鍵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