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31日 20:4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參與互動海岸線是海洋生態和海洋經濟的生命線,但長期以來,我國海岸線過度開發利用,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威脅。今天,《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正式出臺,將對海岸線實行分類保護,嚴格紅線管理。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明確了對海岸線實行分類保護。根據海岸線自然資源條件和開發程度,將海岸線分為嚴格保護、限制開發和優化利用三類,並提出了分類管控要求。為全面落實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的管控目標,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制定本省自然岸線保護與利用的管控年度計劃,並將任務分解到市、縣。此外,將嚴格保護岸線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管理。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石青峰:已經確定為禁止開發的,毫無疑問它就是紅線,絕不可以觸碰。在對用海項目、海域資源的配置上,要提高使用自然岸線的使用門檻。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規定,嚴格限制建設項目佔用自然岸線。確需佔用自然岸線的建設項目應嚴格論證和審批,不能滿足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和要求的圍填海項目用海不予批准。加強佔用人工岸線項目的集約節約管理。佔用人工岸線的項目應按照集約節約用海的原則,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用海控制標準,提高岸線利用效率。
此外《辦法》還提出了海岸線整治修復的硬要求,將編制國家和省級海岸線整治修復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並建立全國海岸線整治修復項目庫。
自然岸線逐年減少 亟待修復整治
國家海洋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自然岸線逐年減少,海岸線人工化趨勢過快;而過去幾十年來的過度開發利用,使得我國部分自然海岸線受損嚴重; 海岸線的修復與整治亟待進行。
在山東威海乳山市,違建在海岸線上的建築物正在被拆除。這裡是牡蠣主產區,過去的圍海養殖,把乳山近200公裡的海岸線非法佔用了將近一半。啟動海岸線整治以來,乳山市違建養殖房已拆除90%以上。養殖戶被統一安置到新建的養殖安置區,形成了產業化集中經營。
乳山所在的威海市,擁有近千公裡的海岸線,佔全國的十八分之一。2011年以來,威海投入資金30多億元,整治修復岸線60.12公裡、沙灘100萬平方米,目前全市自然岸線保有率達到60%以上。事實上,全國大部分海岸線亟待進行這樣的修復。近20年來,我國自然岸線逐年減少,大陸海岸線人工化趨勢明顯,自然岸線保有率不足40%。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石青峰:目前來看,對海岸線利用確認了使用權的,佔比最大的使用形式主要還是養殖用海,佔了確權使用的62%,其它的石化、港口、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海岸線的情況。
針對海岸線功能損傷嚴重,重要海岸景觀遭到破壞等問題,今天出臺的《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提出,將建立自然岸線保有率控制制度。到2020年,全國自然岸線保有率將不低於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