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發布:禁止在保護範圍內填海

2020-12-05 澎湃新聞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發布:禁止在保護範圍內填海

國家海洋局今天對外發布了《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將建立自然岸線保有率控制制度,到2020年,全國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

國家海洋局還將定期組織海岸線保護與利用專項執法檢查,對違法用海佔用、破壞自然岸線等重大案件掛牌督辦。

據國家海洋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高忠文介紹,海岸線是海洋與陸地分界線,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和資源價值,是發展海洋經濟的前沿陣地。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海岸線和近岸海域開發強度不斷加大,導致海灣濱海溼地面積減少、海洋生物棲息地大量消失,海岸生態功能明顯弱化,嚴重威脅了海洋生態系統安全,極大影響了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此外,海岸線管理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海岸線缺少統籌規劃,多頭管理,海岸線管控手段和措施不足,也出現了資源破壞和不合理利用等問題。沿海開發建設大量佔用海岸線,生活、生態岸線不斷減少,公眾親海空間嚴重不足,岸線利用效率不高,海岸自然生態功能退化明顯。

「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事關國家海洋生態安全。」高忠文說。

《辦法》緊緊圍繞建設海洋強國的總目標,強化了海岸線保護的硬舉措。明確國家對海岸線實行分類保護與利用。根據海岸線自然資源條件和開發程度,將海岸線分為嚴格保護、限制開發和優化利用三類,並提出了分類管控要求。同時,制定了管控計劃,要求為全面落實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的管控目標,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制定本省自然岸線保護與利用的管控年度計劃,並將任務分解到市、縣

。此外,還特別提出嚴格紅線管理,將嚴格保護岸線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要求除國防安全需要外,禁止在嚴格保護岸線的保護範圍內構建永久性建築物、圍填海、開採海砂、設置排汙口等損害海岸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的活動。

《辦法》加大了海岸線節約利用的硬約束。嚴格限制建設項目佔用自然岸線。確需佔用自然岸線的建設項目應嚴格論證和審批,不能滿足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和要求的圍填海項目用海不予批准。此外,要求佔用人工岸線的項目應按照集約節約用海的原則,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用海控制標準,提高岸線利用效率。

此外,《辦法》還提出了海岸線整治修復的硬要求。明確國家海洋局負責編制全國海岸線整治修復五年規劃及年度計劃,建立全國海岸線整治修復項目庫;省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的五年規劃及年度計劃,提出項目清單,納入全國海岸線整治修復項目庫。

特別是為保障《辦法》的貫徹實施,國家海洋局還確立了監測巡查、執法檢查等監督管理制度。明確將定期組織海岸線保護與利用專項執法檢查,嚴肅查處佔用海岸線的違法用海行為,對違法用海佔用、破壞自然岸線等重大案件掛牌督辦。同時組織開展對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海岸線保護與利用情況督察,對地方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等監督管理職責履行不到位的,督促限期整改,對整改落實不力的,進行警示約談。此外,還將自然岸線保護納入沿海地方政府政績考核,對違規審批佔用自然岸線用海項目、未完成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的,進行通報批評、限期整改,並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對自然岸線保有率不達標的地區,依照法律規定,實施項目限批,暫停受理和審批該區域新增佔用自然岸線的用海項目。

(原題為《國家海洋局發布<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破壞自然岸線重大案件將掛牌督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通知》和國務院《關於印發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優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實現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自然岸線格局,制定本辦法。
  • 國家海洋局印發《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辦法》緊緊圍繞建設海洋強國的總目標,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明確當前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的主要任務,在管理體制上強化了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的統籌協調,在管理方式上確立了以自然岸線保有率目標為核心的倒逼機制,在管理手段上引入了海洋督察和區域限批措施,提出了海洋管理工作的新舉措、新要求。
  •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出臺:分類保護 嚴格紅線管理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出臺:分類保護 嚴格紅線管理 2017-03今天,《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正式出臺,將對海岸線實行分類保護,嚴格紅線管理。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明確了對海岸線實行分類保護。根據海岸線自然資源條件和開發程度,將海岸線分為嚴格保護、限制開發和優化利用三類,並提出了分類管控要求。為全面落實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的管控目標,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制定本省自然岸線保護與利用的管控年度計劃,並將任務分解到市、縣。
  • 國家海洋局解讀《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原標題: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石青峰解讀《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近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國家海洋局印發了《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明確了當前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的主要任務,提出了海洋管理工作的新舉措、新要求。本報記者日前就有關問題採訪了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石青峰。
  • 海洋局副局長解讀《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石青峰解讀《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近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國家海洋局印發了《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明確了當前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的主要任務,提出了海洋管理工作的新舉措、新要求。
  • 國家海洋局發布《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新聞—科學網
  • 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
    2016年11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海岸線開發利用方式粗放,圍海養殖、防潮堤壩、填海造地工程等消耗大量的自然岸線,可開發利用岸線急劇減少,行業之間岸線利用矛盾凸顯,實現海洋產業轉型升級的空間保障形勢嚴峻。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通過岸線資源節約利用,有效促進海洋資源供給由生產要素向消費要素轉變,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循環利用型轉變,保障海洋經濟綠色、協調發展。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事關沿海地區民生福祉。
  • 國家海洋局就《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答問
    近日,《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發布,填補了我國海岸線專門性政策法規文件的空白。辦法的出臺有什麼背景?將為「護海」「用海」「治海」帶來哪些改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了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石青峰。  記者:我國當前利用海岸線的情況如何?為什麼會出臺這部《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國家海洋局印發)政策解讀
    國家海洋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自然岸線逐年減少,海岸線人工化趨勢過快;而過去幾十年來的過度開發利用,使得我國部分自然海岸線受損嚴重;海岸線的修復與整治亟待進行。  我國首個海岸線法規出臺  近日,國家海洋局印發《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出臺
    央視網消息:《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31日出臺,明確規定將海岸線分為嚴格保護、限制開發和優化利用三類。將嚴格保護岸線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嚴格限制建設項目佔用自然岸線。不能滿足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和要求的圍填海項目用海不予批准。
  • 三亞集中強制拆除海岸線保護範圍內的違法建築
    三亞集中強制拆除海岸線保護範圍內的違法建築 2015-07-29 22:43:27金力 攝三亞市天涯區拆除三亞灣海岸帶保護範圍內的違法建築。 金力 攝   中新網三亞7月29日電 (尹海明金力)7月28日、29日連續兩天,三亞市天涯區組織執法人員對三亞灣12棟(處)海岸帶200米保護範圍內的違法建築進行了集中強制拆除;三亞市海棠區也在海棠灣等地展開行動拆除海岸線保護範圍內的沿線各類違法建築。
  • 撫仙湖海岸線劃分為3類 一級保護區內禁止遊泳露營
    撫仙湖海岸線劃分為3類一級保護區內禁止遊泳露營昨日,春城晚報記者從玉溪市撫仙湖管理局了解到,90塊用於功能區劃和提示標牌石碑已於近日沿著撫仙湖沿岸立起,遊客們在撫仙湖邊該如何遊玩,將一目了然。百餘公里海岸線劃分為3類據了解,新修編的《撫仙湖流域禁止開發控制區規劃(2013~2020)》中從撫仙湖流域主體功能區劃的角度,將撫仙湖流域劃分為「四區一線」。「四區」即:禁止開發區、控制開發區、生態修復區和開發區;「一線」為將撫仙湖環湖100.8公里海岸線進行分配利用,劃分為複合岸線、保護岸線和旅遊岸線3類。
  • 福建省深化海域使用管理改革 推進海岸線保護工作
    在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初期,安海澳曾一度被列入填海造地名單。2015年初,安海澳造地工程徵地工作完成,計劃用以發展港口保稅物流業。而此時,平潭發展定位更為明確,建設國際旅遊島的呼聲極高,生態保護問題引起各界重視。
  • 柞水劃定轄區河流管理保護範圍,範圍內禁止這些行為!
    有堤防的,其管理範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兩岸堤防及護堤地(堤防背水側堤腳線向外10米為護堤地),保護範圍為管理範圍外邊線向外50米;河道一岸有堤防,一岸無堤防的,有堤防的一岸按有堤防的劃定,無堤防一岸按對岸已建成防洪工程設計洪水位確定行洪區,管理範圍為行洪區外線向外10米,保護範圍為管理範圍外邊線向外10米;河道兩岸均無堤防的,其管理範圍為設計洪水位內的水域、沙洲
  • 終於有了法制保障,濱州市《溼地保護管理辦法》出臺
    該《辦法》廣泛參考了外省、市的經驗,針對濱州市目前溼地保護管理體制不暢、保護制度不健全、監管手段不足的現狀,從溼地保護體制機制、規劃和認定、保護利用、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規範,總共分為五章,三十八條,包括總則、規劃和認定、保護和利用、監督管理、其它五部分。
  • 直通人大丨山東在海岸線保護立法上做了什麼?
    《條例》就海岸帶範圍內的油氣勘探開發、化工項目管理等作出詳細規定,切實提高法規的針對性和可執行性。《條例》第19條對兩區範圍內的油氣勘探開發項目分別提出了要求,即重點保護區內已有油氣開發項目,應當依據採礦權期限制定方案,有序退出;一般保護區內油氣勘探開發項目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按標準規範要求配備環保設備設施和應急器材,定期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加強應急演練,消除環境事故隱患。
  • 濰坊出臺溼地保護管理辦法
    本報訊 4月10日,山東省濰坊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濰坊市溼地保護管理辦法》,介紹《辦法》制定出臺相關情況和貫徹落實計劃。
  • 有法可依讓海岸線保護更有力-光明日報-光明網
    【網言】     國家海洋局近日印發《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作為我國出臺的首個海岸線法規,《辦法》明確將自然岸線納入海洋生態紅線管控。到2020年,全國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
  • 20條意見,牽萬千人心,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資金管理辦法發布
    摘要:近日,財政部印發《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資金管理辦法》(財資環〔2020〕24號),對保護修復資金實施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開展績效自評和重點績效評價,加強績效評價結果反饋應用,並建立保護修復資金考核獎懲機制。
  • 海岸線如何分類?海岸線分類體系梳理:海岸底質特徵與空間形態...
    為了釐清海岸線的分類體系,作者在長期海岸開發保護實踐工作的基礎上,根據前期的相關研究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對海岸線的分類體系進行梳理,目的是為海岸線保護與開發利用管理提供參考依據。保護海岸線 保護海岸線指位於各類海岸保護區內的海岸線及其各類需要保護的海岸線,包括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範圍內的海岸線,地方(省、市、縣)各類保護區範圍內的海岸線,以及具有特別的自然、歷史文化、開發利用價值,需要保護的海岸線,如貝殼堤海岸線、紅樹林海岸線、珊瑚礁海岸線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