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華錫集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簡析

2020-11-24 中國選礦技術網

廣西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錫屬及其它有色金屬礦產生產,包括探礦、採礦選礦、冶煉加工及新產品開發的聯合企業,主要產品為錫錠、錠、錠、錠、錠、錠等有色金屬產品,同時還生產銦靶材、硫酸亞錫、氯化亞錫、鑄造錫基軸承合金等深加工產品。公司有下屬廠礦、分公司、子公司共28個,在職員工11490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000多人。現有資產總額約80億元。2011年主營收入55億元,實現利稅12億。

經過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擴建,公司現已形成較穩定的五大生產基地:即南丹縣大廠礦區礦山基地(主要單位有坑礦、廣西高峰礦業公司、鳳凰分公司、再生資源分公司等),河池市鉛銻冶煉加工基地,來賓市錫、鋅、銦冶煉加工基地,蒼梧縣佛子衝礦區鉛鋅生產基地(包括採選冶生產),柳州市有色金屬新材料生產基地。

公司屬下的銅坑礦的日採礦能力達6000多噸,是國內最大的有色金屬地下開採礦山之一,並採用了目前國際最先進的無軌採礦設備;車河選礦廠、來賓冶煉廠都是全國知名的廠礦,其規模、裝備和工藝技術等方面都處在國內領先水平。

公司主要產品生產線都通過了ISO9000-2000版質量體系論證,質量體系覆蓋了全部主要產品。其中金海牌錫錠為我國名牌產品,在倫墩金屬交易所註冊,獲出口免檢;電解鉛、電解鋅、銻錠、銦錠為廣西名牌產品,暢銷海內外。

主要工作及經驗

(一)加大找礦勘探力度,增強資源保障能力

主要工作:

1、國家、地方政府和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入進行資源危機礦山深部和外圍的礦產資源勘查項目

勘查工作歷時5年,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勘查工作時間為2005年10月到2007年12月,主要對黑水溝~大樹腳區、銅坑深部區、長坡深部區三個預測區開展普查找礦和專題研究工作;第二階段勘查工作時間為2008年1月到2010年10月,主要對黑水溝~大樹腳區96號礦體進行邊部控制,對羊角尖~茶山區開展普查及地面大功率電法探測工作。野外地質工作時間為2006年2月~2009年9月。

本項目包括2個專題項目:廣西南丹縣銅坑錫礦成礦機制與預測模型專題研究和廣西南丹縣銅坑錫礦深邊部綜合地學信息研究與礦體定位預測專項研究。

成績:

本項目於2010年6月完成資料綜合整理與報告編制,提交《廣西南丹縣銅坑錫礦接替資源勘查報告》初審送審稿,11月完成終審送審稿。2011年4月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管理辦公室組織專家在廣西南寧市進行終審,終審意見認為:該項目超額完成了計劃任務,工作質量基本符合規範要求,地質找礦取得重大進展。成果報告資料齊全,資源量估算正確,同意通過評審,報告質量評分為92分,評為優秀。

項目提交(333)資源量:礦石量5715萬噸,金屬量錫25074噸、鋅2492193、鉛105872噸、銻18380、銅92386、銀2067噸。2009年對黑水溝-大樹腳礦段詳查,備案(122b+332+333)資源儲量:礦石量5152萬噸,金屬量錫17202噸、鋅2127173噸、鉛70367噸、銻32467、銅84584噸、銀1620噸。扣除備案部分,新增礦石量563萬噸,金屬量錫7872噸、鋅365020噸、鉛35505噸、銅7802、銀447噸,銻減少14087噸。

2、高峰礦區105號詳查工作

2006年7月二一五地質隊對105號礦體開展了詳查工作,重新提交了105號礦體詳查設計,於2008年6月提交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大廠錫多金屬礦田巴力-龍頭山礦區錫多金屬資源儲量核實報告》,提交資源儲量:332+333礦石量3216084t,金屬量:Sn 39402t、Pb 114107t、Zn 420608t、Sb 108947t。

報告於2008年7月3日,由中國礦業聯合會諮詢中心組織有關專家進行了評審,核實報告已通過審查。

(二)全力推進大廠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

廣西大廠礦田是我國重要的錫鉛銻鋅銦資源基地,礦田內含有錫、鋅、鉛、銅、銻、鎢、、硫、金、銀、螢石以及分散元素銦、等15種具有工業價值的礦產;礦物種類繁多,嵌布特性複雜,是國內難選、冶的典型代表。截止2010年底,示範基地內主要的資源儲量為:礦石資源量11967.54萬噸、尾礦資源量2298萬噸。其中金屬量:錫334530.6噸,鉛+銻581109噸,鋅282944噸,銦786.1噸,銅82132噸。大廠資源的開發利用,對我國錫、銦等有色金屬的生產及市場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建立大廠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受到了廣西和國務院的重視。通過努力爭取,華錫被批准成為該示範基地建設的主要承擔企業。公司成立了以蘇家紅總經理為組長的項目領導小組,並建立了相關制度 ,積極開展工作。

1、科學合理規劃,統籌基地建設

華錫集團以高起點高標準要求進行基地建設,請國內最頂尖的同濟大學規劃院對大廠礦區進行全面規劃。將巴裡選礦廠、長坡選礦廠撤離城區,實現工業、生產、生活統一協調配置,把大廠礦區建成生態和諧、環境優美的和諧礦區。

基地建設規劃目標:

(1)盤活資源量目標

到2015年,示範基地盤活資源量5408萬噸(表1),其中:難採錫多金屬原生礦資源630萬噸(細脈帶礦體131萬噸,91號礦體難採礦體61萬噸, 92號礦體難採礦石418萬噸,高峰礦區100號礦體難採礦石20萬噸);低品位鋅金屬多金屬礦資源4161萬噸;地表低品位錫多金屬氧化礦資源217萬噸;尾礦資源400萬噸。

(2)提高礦產資源回收率目標

到2015年,示範基地主要金屬平均採選回收率在2010年的基礎上提高2~5%,平均冶煉回收率提高3~15%,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達50%以上(表2)。2011~2015年預計產生效益44億元。暫不能綜合開採或者採出後不能綜合利用的礦產及含有有用組份的尾礦資源,基本得到妥善保護和處置。

(3)綠色礦山建設目標

到2015年,礦山選礦廢水重複利用率達到95%以上;示範基地種活成樹20萬株(名貴樹種),種植草皮面積5萬平方米,建造種植2萬多平方米花圃;進一步完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監督機制、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做到廢石不出窿,選廠尾砂部分充填井下採空區,少部份壓實幹堆處理或固化堆存,基本實現無廢開採;將示範基地建設與地災治理、節能減排、和諧礦區和綠色礦山建設統籌考慮,共同推進,為礦區周邊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逐步建設成為綠色礦山。

(4)科技創新建設目標

在現有成果推廣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深化大廠礦區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配套研究,建設產學研一體化的綜合利用技術服務平臺(博士後工作站、廣西銦錫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廣西錫多金屬礦物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出礦產資源開發先進實用技術,不斷提高示範基地綜合利用科技水平,充分發揮基地的示範帶動作用。

(5)礦區和諧建設目標

積極幫扶示範基地周邊的群眾就業創業,解決增加致富門路,解決生產生活困難,促進當地農村社區的發展。到2015年,大力改善示範基地內及周邊的交通條件和城鄉風貌;解決示範基地內農民就業問題,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安排大樹腳屯和更莊屯約150人就業,給礦區農村困難住戶提供適當補助;協助解決拉麼村七隊生活飲水問題等。

大廠錫多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投資總費用估算為249660萬元。資金由企業自籌和申請國家專項資金兩部份組成,其中:申請國家專項資金支持41000萬元,自籌資金208660萬元。

2、抓好重點專項改造工程,提高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水平

(1)92號錫多金屬礦體回採工藝改造及多災源重疊難採礦體綜合回收工程

工作進展情況:完成井下505水平T416、T417充填統系改造、405水平東盤區部分充填道的施工,完成455水平T702-703單元、92-1#空區的充填治理工作。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完成了銅坑礦水處理技術研究。完成殘礦形態和空區探測,放礦模擬試驗, 爆破模擬試驗等工作。完成92號錫多金屬礦體和多災源重疊難採礦體的開採現狀調查與多災源複雜礦體三維數字礦床模型構建。完成10萬m3機械覆土工作。

技術研發:與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合作已完成了《高應力條件下礦柱群安全開採技術研究》、《複雜充填體下殘留礦柱回採技術研究》;與長沙礦山研究院開展了充填系統建設研究、全尾砂結構流充填工藝技術研究。

階段性成果:回收難採礦體資源礦石量65萬噸,利潤總額9060萬元。提高礦體的採礦綜合回採率2%。

(2)銅坑低品位鋅多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工程

工作進展情況:通過了立項批覆及自治區環評核查。2010~2011年,完成了部分輔助生產設施的建設及4158.9 m開拓系統工程的施工;完成了選礦工藝流程設計和試驗及配套選礦廠的方案設計及、廠址選擇等工作。

技術研發及推廣新設備:企業與中南大學聯合開展鋅多金屬礦體開採技術經濟模型研究、深部緩傾斜薄礦體集中化高效開採關鍵技術的研究、高效開採關鍵技術的研究。引進瑞典ST-2D鏟運機和4臺瑞典空壓機,並應用於井下作業。

(3)地表低品位氧化礦、100號礦體無序空區殘留破碎礦柱群安全開採工程

空區殘留破碎礦柱群安全開採工程進展:已建設充填系統,正在施工回收資源坑道工程。

階段性成果:回收難採高品位資源4.872萬噸,年利潤總額1.7179億元。

地表低品位氧化礦開發工程:為加快推進高峰礦區地表低品位氧化礦綜合開發利用工作,高峰公司以資源優勢與廣西金山銦冶金化工有限公司技術優勢結合,雙方籤訂了相關協議。金山公司決定在南丹縣車河鎮工業園區新建一套年處理氧化礦石30萬噸的選、冶聯合生產線。根據礦區氧化礦的高高矽及泥化程度大的特點,開發出符合生產應用的「聯合法」新工藝流程新。

(4)105號礦體高溫深井安全高效低固廢開採工程

正在前期設計及準備工作階段。

(5)低品位錫多金屬礦選礦工藝技術改造工程

進展情況:完成了前段重選拋廢技術優化及工藝改造、細粒錫石浮-重工藝改造已試生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對生活區、 尾礦庫區進行生態修復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車河選廠硫砷回收車間建成投產,採用「磁-浮-重」流程從硫鐵精礦中綜合回收硫、砷和錫金屬。

階段性成果:錫選礦回收率提高2.07%,鋅回收率提高1.30%。生態修復效果較好。每年綜合利用硫鐵精礦10萬噸,效益2000多萬元/年。

(6)粗錫冶煉節能減排改造工程

完成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合理用能評估、工程設計等前期工作。主體鋼結構廠房已經完成建設。已完成10米以下構築物的建設。完成主要成套設備和關鍵設備的訂購貨。

(7)鋅高渣多金屬綜合回收工程

完成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合理用能評估、工程設計等前期工作。完成原料庫廠房、乾燥窯廠房、煙化爐廠房、收塵廠房和煙氣處理建築物建設。完成煙化爐爐體、電收塵器、濾筒收塵箱的安裝。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8)銦鋅系統節能減排綜合利用改造工程

完成了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合理用能評估等前期工作,已完成工程初步設計、關鍵工程技術考察工作。

(9)複雜錫多金屬礦選礦節能環保工程

選礦廢水深度治理與循環利用工程正在建設,完成了主體工程的建設,項目建成後,實現尾礦庫回水大部分回用,年可節約用電770萬度,選礦回水率可達到96%。

(10)尾礦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

已委託柳州華錫有色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與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開展研究,初步完成了選礦試驗工作。試驗結果可行的流程:「浮-重聯合流程」,用浮選方法可以得到含鋅為35~38%的鋅精礦,鋅的回收率為38%左右,用重選方法可得到含錫48%的錫精礦,錫回收率為18%左右。

(11)魯塘尾礦庫治理及尾礦幹堆工程

魯塘尾礦庫清汙分流工程:完成截水溝長約1920m, 50m3沉砂池一座,可以將約0.8 km2的尾礦庫匯水實現清汙分流,完成工程投資額約為290萬元。

魯塘尾礦庫防滲漏治理工程:2011年投入費用127.7萬元,鋪設土工布約20000m2,堆積子壩300m3,混凝土注漿約50m3。

魯塘尾礦庫尾礦幹堆工程: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過濾廠房、濃密機等土方開挖工程、地質勘探等工作,完成投資約100萬元。

階段取得的成果:基礎水文地質圖(1;10000)已基本測繪完畢,可以作為整個魯塘尾礦庫巖溶滲漏狀況補充評價勘查的基礎圖件;初步建立起了庫區及周邊地下水動態監測網。初步確定了大廠地塊地下水排洩口。

3、大力發展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1)與美國矽谷技術合作,加快銅銦鎵薄膜太陽能電池新技術研發,通過製備高純度高密度銅銦鎵硒薄膜靶材,提高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並應用高端新技術建設一套現代化的生產工藝流程。

(2)加快銦靶材高性能規模化建設。採用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ITO→珠子磨製漿→滑鑄成型→無壓氣氛燒結」工藝,建設一套100噸/年「高性能ITO靶材」生產系統。

(3)推進取代鉛酸電池的鉛氧電池研發。與國內已掌握鉛氧電池高新技術企業合作,共同研發新產品,合作建成一個鉛氧生產基地,使之成為華錫主力產品之一。

(4)在廣西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的統一協調下,在河池境內擇地建設一個15萬噸鋅、3萬噸銻的冶煉廠。

4、加大科研投入,實現技術創新,提高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

針對大廠礦區錫多金屬貧礦和難利用複雜尾礦採、選冶關鍵難題,與國內科研院所開展了共27項攻關和研發項目(其中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7個專題的科技攻關),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1年華錫集團公司投入研發費用2825萬元。

(1)「 複雜難採地下殘留礦體開採關鍵技術研究 」,該課題已按攻關計劃基本完成,進入課題驗收準備階段。

(2)《車河選礦廠優化前重工藝、提高前重拋廢率產業化應用》與《車河選礦廠細粒級錫石回收新工藝產業化應用研究》項目分別在選礦二車間、一車間成功實施後,在原礦品位進一步降低的情況下,截止今年10月底,車河選礦廠錫回收率為73.10%,比去年提高1.92個百分點;鋅回收率為73.92%,比去年提高0.6個百分點。總體指標良好,效益顯著。

(3)大型浮選機的研製取得突破性進展,已進入工業試驗階段。試驗結果表明,該設備具有能耗低、指標高、容易實現自動控制,有望取代傳統浮選機,推動選礦裝備升級。

(4)《高浸渣煙化塵綜合利用研究》項目,已完成小試驗,取得了銦浸出率95~97%的較高指標,較之來冶原自行研發的銦浸出率70~75%高出20個百分點,今年有望完成擴大試驗的攻關目標。

5、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構建生態和諧礦山

(1)請國內最頂尖的同濟大學規劃院對大廠礦區進行全面規劃。將巴裡選礦廠、長坡選礦廠撤離城區,實現工業、生產、生活統一協調配置,把大廠礦區建成生態平衡、環境優美的和諧礦區。

(2)啟動大廠礦區綠色礦山建設,實施「十、佰、仟」工程。用3年時間,投資3000萬元,完成礦區400萬平方米生態綠化,種植20萬株景觀名貴樹種,配套建設大面積綠地、草皮和花圃。

(3)車河選礦廠實施尾礦庫覆土植被和廠區綠化美化工程。灰嶺尾礦庫完成覆土植被面積86000多平方米,庫周生態修復綠化面積2000多平方米,庫區植被綠化已初具規模,形成景觀。廠區內建有3個休閒公園,已種植喬木1萬多株,種植灌木約14萬平方米,草皮覆蓋面積4萬多平方米。2011年12月,車河選礦廠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

6、打造超一流專業團隊,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建設

制定了「十百千 」人才工程。力爭培養十個領軍人才,引進培養百名碩士、博士高技能人才,打造千人專業技術團隊,提升博士後工作站水平,推進廣西銦錫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廣西錫多金屬礦物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起動廣西地下採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五)落實環境倒逼機制,全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根據廣西區黨委、政府《關於開展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的決定》精神,華錫集團結合《廣西重金屬汙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及《廣西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積極開展環境整治、隱患排查、建設綠色礦山等工作,推動華錫的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1、高度重視,紮實推進工作開展

一是及時進行動員部署。由公司董事長主持召開動員會,傳達區黨委、人民政府《關於開展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的決定》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工作方案。二是迅速成立組織領導機構。集團公司成立以董事長、總經理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下屬各二級單位成立以本單位一把手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抓好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工作。三是認真制定方案。公司結合實際,制定下發了《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明確責任、目標和重點內容,為工作有序開展提供基礎。

2、迅速全面開展環境風險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治

(1)開展環境風險評估

邀請國家環保部下屬的環境風險評估中心對所屬企業進行環境風險評估,查找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並提出指導性整改意見,為企業加強內部環境管理、防範環境風險和預防突發環境事件提供技術支持。

(2)開展自查自糾,落實隱患整改

公司下屬各二級單位按照方案要求,組織開展地毯式隱患排查,重點對產汙、排汙環節,環保設施、設備等進行排查,隱患排查工作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盲點,不留死角。並且建立長效機制,各二級單位每月、車間每周,班組每班堅持自查。對風險評估及自查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均認真制定整改方案,按照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的要求落實整改。

(3)加強環境監控

各汙染物排放口均已安裝重金屬在線監測系統,實時監測外排汙染物中重金屬濃度,並與地方環保局環境在線監控中心聯網。尾礦庫、危化品儲存使用崗位、環保設施及各排汙口等重點部位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汙染事故發生。

(4)大力開展環保項目建設

公司按照源頭減排、末端治理的總體規劃,投入巨資開展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三廢治理等多項環保項目建設。

高峰公司、銅坑礦實施礦區雨汙分流工程,礦坑水循環回用工程;車河選礦廠實施灰嶺尾礦庫雨汙分流工程,尾礦庫加壓回水工程,難處理錫多金屬礦綜合利用示範工程;來賓冶煉廠實施廠區雨汙分流工程,多金屬富銦高鐵鋅精礦冶煉綜合回收資源化利用工程。通過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和水循環利用率,從源頭減少汙染物排放。

高峰公司、銅坑礦實施礦坑廢水(強化混凝+離子交換)深度治理工程;車河選礦廠實施選礦廢水(樹脂吸附法)深度治理工程;來賓冶煉廠實施冶煉廢水(混凝沉澱+過濾+氧化吸附)深度治理工程。通過末端治理,降低廢水重金屬含量,提高外排水質,實現重金屬汙染物減排。

3、依靠技術進步,推動產業升級

(1)全面推進傳統工藝升級改造

①、高峰公司實施無固體廢棄物採礦新技術。選礦尾礦砂濾幹後,通過充填站對井下空區進行充填。

②、銅坑礦實施全尾礦結構流充填採礦新技術。原空場採礦法改為充填採礦法,將選礦尾砂濃縮後輸送到充填站添加水泥,然後輸送到井下對採空區進行充填,井下廢石直接井下充填空區,固體廢物不出窿。

③、再生資源分公司實施選礦工藝升級技改。引進先進設備,實行磁選作業粗-精-掃。升級技改後,選礦工藝調整為「重-磁-浮-重」,可有效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率,同時降低作業勞動強度,減少尾礦產生量,節能減排效果明顯。

④、車河選礦廠實施選礦工藝升級技改。通過與國內知名院校聯合科研攻關,實施前段重選拋廢工藝改造,有效提高前重拋廢率,實現提高主流程入選品位,降低選礦電耗、水耗和藥劑消耗;通過與華錫有色設計院聯合攻關,鋅尾回收硫砷試驗取得成功,在流程內新建一套硫砷回收系統,回收尾礦中硫鐵礦和砷礦物,有效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率,減少有害物質排放。

⑤、來賓冶煉廠實施冶煉工藝升級技改。引進國際領先的Ausmelt熔煉技術,有效提高金屬回收率,同時實現節約能源、減少廢氣排放;以自主研究創新的「熱酸還原浸出-赤鐵礦法」工藝改造現有的「熱酸浸出--鐵礬法工藝」,建成10萬噸/年鋅生產線,提高鋅冶煉回收率,通過採用煙化爐處理,綜合回收利用浸出渣中的錫、鉛、銻、銀。

(六)強化安全生產管理

公司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理念,從扎紮實實做好安全管理基礎工作入手,狠抓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整改(全年投入2394萬元安全資金),對重大危險源、井下地壓監控、空區治理、危險化學品、重點作業崗位等加強監管,使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切實得到加強,形成一個制度建全、責任明晰、有序可控的安全生產管理系統。集團公司全年無較大人員傷亡事故、無較大設備事故、無較大火災事故、無環境汙染事故發生,死亡為零,重傷事故為零。

相關焦點

  • 廣西河池市礦產資源
    >、金、銀、錳、砷、釩等金屬保有儲量達850×104t以上,其中原生錫礦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為81.11×104t,佔廣西原生錫礦總量的81.29%,佔全國的1/3、全世界的1/4;鋅、銻、鉛、銦、銅5種礦保有資源儲量分別為510.80×104t、72.03×104t
  • 廣西華錫集團大廠水電後勤服務分公司電線電纜採購招標公告
    招標條件 本招標項目大廠水電後勤服務分公司電線電纜採購項目,招標人為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池華錫物資供應有限責任公司。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發布招標公告,合格投標人均可參加投標。 2.30,下午14:00至17:00,由潛在投標人到河池華錫物資供應有限責任公司
  • 【乾貨】縱觀全球錫礦分布、開發、供給現狀 需求增加資源有限錫價...
    錫礦已不再是優勢礦產錫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礦產之一,曾是我國的優勢礦產,但目前面臨的情況較為嚴峻。查明資源儲量中基礎儲量104萬噸。主要集中在雲南(29%)、湖南(17%)、廣西(16%)、廣東(13%)、內蒙古(13%),以上5個省(區)錫礦查明資源儲量佔全國的88%。
  • 雲南省紅河州礦產資源
    紅河州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狀況以錫為主的冶金工業是紅河州傳統優勢工業,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州內以錫、鉛為主的有色金屬工業採、選、冶技術,經過數十年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批成果,在雲南省處於領先地位。現已形成地質勘探、採、選、冶、深加工、科技研究、冶金礦山機械製造、礦山供水等門類齊全的地方冶金工業體系。
  •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與對策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礦產資源是自然資源中的一種,指經過地質成礦作用形成的有用礦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達到具有工業利用價值的,呈固態、液態或氣態賦存於地殼內的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物質基礎,為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提供原料。
  • 內蒙古:配偶、子女不得利用領導幹部職權參與礦產資源開發
    曾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名譽總經理,核工業特種材料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反應堆材料和燃料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內蒙古:配偶、子女不得利用領導幹部職權參與礦產資源開發內蒙古自治區在近日印發的《關於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參與礦產資源開發行為的規定(試行)》中,對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參與礦產資源開發進行了「約束」。
  • 礦產、礦產資源基礎知識
    決定礦床工業價值的主要因素有礦床規模、礦產質量、開採利用的技術條件,以及礦區的自然經濟情況和國家的需要等。 什麼是礦產儲量?礦產儲量簡稱儲量,礦山部門常稱「礦量」,一般即指礦產的蘊藏量。礦產儲量需按一定的工業指標要求與儲量分類規定計算。
  • 嶽陽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總量調控. 22 (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 23 (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調整. 27 (四)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 29 (五)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調查、監測與管理. 30
  • 中國五礦成立海底礦產資源開發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日前,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在長沙正式成立「海底礦產資源開發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該中心依託中國五礦所屬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和長沙礦山研究院建立,是我國在海洋礦產開發領域唯一經科技部認定的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二、國內礦產資源開發的生態補償現行手段及評價         (一)礦產資源開發生態補償的國內有關法律政策         1986年3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這是一部有關管理、勘查、保護、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基本法律,使礦產資源受到了法律的保護。
  • 礦產戰略資源爭奪及其上市公司
    【鋁道網】稀土、鎢、銻、錫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戰略資源,屬為數不多的中國可以具有定價能力的戰略資源,但其當前的開採強度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稀土開發強度3倍於世界水平。
  • 全國各省礦產資源分布,你們省到底有多少資源?
    全國各省礦產資源分布情況 > 我國礦產資源總量豐富、品種齊全,但人均佔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礦產資源質量較差,地理分布不均衡,大型、超大型礦和露採礦較少,開發利用率不足,選礦冶煉技術落後。
  • 宜春市整合煤炭高嶺土瓷土等礦產資源開發
    從今年7月開始至2008年底前,宜春市將對全市的礦產資源開發進行整合,對不符合礦產資源規劃、達不到最低開採規模的礦山和汙染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浪費資源、開採加工工藝落後以及技術設備陳舊的礦山及選礦廠,將限期予以淘汰,並依法關閉。   宜春市此次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工作的原則是以大並小,以優並劣。
  • RCEP成員國礦產資源巡禮:印尼,中國也要大量進口礦產的國家
    RCEP協議國家與我國在礦產資源方面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礦產出口大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這些國家歷年向我國出口各類礦產資源。我國也從RCEP國家進口多種礦產資源,例如,受疫情影響,2020年1-10月,我國從巴西、印度進口鋁土礦的渠道中斷,在RCEP國家的鋁土礦進口量達52%。
  • 全面打響資源綜合利用攻堅戰——招金集團推進山東黃金資源綜合...
    主戰場  山東黃金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  2011年9月,招金集團被國土資源部和財政部列為首批國家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之一。;綜合利用氰化尾渣,建立黃金礦山資源綜合利用新模式;全面發展綠色礦業,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以礦山為依託,以需求為導向,以技術為核心,建立產學研平臺,承擔起國家級示範基地的職責,帶動全國黃金礦山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建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建立合理的資源開發利用約束機制,完善基地工作體制,完善基地管理制度。
  • 孫文盛:大力推進中國同非洲在礦產資源領域合作
    孫文盛部長回顧了近年來中國與非洲國家在相關領域的合作進展,向與會各國礦業部長介紹了中國的能源和礦產資源開發現狀及法律政策,介紹了近年來在中國每年舉辦國際礦業大會的情況,表達了進一步在地學與礦產資源領域,加強與非洲國家合作交流的意願,表示將繼續支持中國礦業企業與非洲企業合作,歡迎外國企業到中國投資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孫文盛部長的大會演講,受到非洲各國礦業部長的積極評價和熱烈反響。
  • 「一帶一路」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及產能概況
    尤其是鈾、銅、鋁、鉛、鋅、鎳、鐵等礦產資源豐富,稀有、稀土、稀散等新技術礦產[1]也有較大潛力,目前是中國利用境外銅、鋁、鎳等礦產的重要區域,在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三、主要礦產資源找礦勘探潛力分析(一)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銅礦潛在資源較豐富,總體勘查開發程度不高,銅礦潛在資源總量約4.4億噸,佔全球潛在資源總量的15%,集中在30個銅礦潛力區中,其中銅潛在資源量大於1000萬噸的有16個區,居前3位的境外潛力區分別為中哈薩克斯坦區、南戈壁區和菲律賓南部區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 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
    《規劃》是落實礦產資源戰略、加強和改善礦產資源宏觀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地質勘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活動的重要依據,涉及礦產資源開發活動的相關規劃,應當與本規劃做好銜接。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 優化煤、鐵、銅、水泥用灰巖等優勢礦產開發利用宏觀布局,提高規模集約開發程度;限制鎢、錫、銻、離子型稀土、螢石、石煤、單一低品位硫鐵礦、高灰高硫煤、磚瓦用粘土等開採。
  • 湖南省臨湘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
    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合理確定主要礦產資源開採總量,調整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科學劃定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規劃區,合理設置探礦權、採礦權;嚴格礦業權準入和退出機制,整頓和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轉變資源利用方式,推進資源集約節約開發利用。⑶堅持宏觀調控與市場配置相結合。
  • [公告]錫業股份(000960)配股說明書(封卷稿)- CFi.CN 中財網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公司根據「立足個舊,穩定省內,發展省外,探索國外」的戰略,努力拓展錫礦資源供應渠道,除進一步增強對以個舊地區為核心雲南省內原料市場控制外,還加強對其他省市的調研,增加新的原料供應客戶,收購有價值的礦產資源。另外,公司通過對國外原料市場信息的收集和研究,探索利用國外錫精礦、含錫物料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