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不怕火煉」—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山東招金集團發展壯大的真諦。從1974年成立,歷經40年發展,招金集團經歷了無數次的淬火錘鍊,從名不見經傳到如今,已成為中國礦業界的一塊「金字招牌」。
數據顯示,目前招金集團總資產達到360億元,2013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超過440億,同比增長11.4%;完成黃金產量超過66萬兩,同比增長11.1%。截至2013年年底,招金集團連續10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品牌價值156億元。
2013年,國際黃金價格同比下跌30%,整個黃金行業進入了寒冬期。黃金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有的企業選擇收縮戰線、挖潛增效,而招金集團卻吹響了向科技進軍的號角,加快了山東黃金(600547,股吧)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的建設。招金集團以該示範基地為主戰場,統一指揮部署,並對旗下的大尹格莊金礦、夏甸金礦、招金貴合科技公司、招金技術中心這四家企業進行多點布局,與主戰場間開闢四條戰線,形成合圍之勢,全面打響了山東黃金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的戰役。
這是一場攻堅克難的戰役。
主戰場
山東黃金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
2011年9月,招金集團被國土資源部和財政部列為首批國家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之一。該示範基地全稱為「山東黃金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主體為山東招金集團有限公司,涉及集團下屬4家企業,分別為大尹格莊金礦、夏甸金礦、招金貴合科技公司、招金技術中心。
該示範基地建設規劃總投資22億元,其中招金集團自籌建設資金17.3億元,中央財政撥款資金4.8億元。
2012年12月31日,國土資源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正式批覆了該示範基地的總體規劃:建設期為2011年~2015年,規劃總體目標是通過示範基地的建設,使基地內金礦開採和綜合利用規模達到1600萬噸/年、盤活金金屬量180噸、實現選礦回收率90%以上;轉變礦業發展模式,通過技術手段,開採回收低品位礦石,盤活深部資源,以大幅度增加資源量;依託先進工藝和技術,大幅度提高難處理金銀精礦開發規模;綜合利用氰化尾渣,建立黃金礦山資源綜合利用新模式;全面發展綠色礦業,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以礦山為依託,以需求為導向,以技術為核心,建立產學研平臺,承擔起國家級示範基地的職責,帶動全國黃金礦山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建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建立合理的資源開發利用約束機制,完善基地工作體制,完善基地管理制度。
截至2013年年底,該示範基地已累計投資15.2億元,比計劃多投資2.3億元,已超額完成同期計劃投資。
2014年,該示範基地計劃投資5.6億元,增加盤活資源量67.9噸,年開採和綜合利用規模達到1591.5萬噸,利用低品位礦石66萬噸,深部礦體開採規模達到3500噸/日,選礦回收率、礦石回採率、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94.6%、94.8%、60%,氰化尾渣處理量60萬噸,生產硫酸26萬噸,發電量3750萬千瓦時,綠化面積240萬平方米,並建立了氰化尾渣無害化與高值化利用技術規範。
為完成上述規劃和目標任務,招金集團開闢了4個分戰場,並與示範基地主戰場分別構成4條戰線。這4條戰線分別是大尹格莊低品位資源開發利用工程、夏甸金礦深部高溫高壓環境下安全高效開採利用工程、招金貴合氰化尾渣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招金技術中心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工程。
戰線一
大尹格莊低品位資源開發利用工程
大尹格莊金礦低品位開發利用工程是山東黃金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的4個骨幹工程之一。工程計劃總投資2.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9481萬元、自籌資金1.54 億元。
工程涉及兩項核心技術:一是研發礦產資源經濟評價系統,可根據礦山的生產成本、生產指標與黃金市場價格等因素,快速計算礦床的邊界品位、礦塊的經濟品位,建立經濟模型,對礦體進行經濟評價,實現在經濟合理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優化利用礦產資源,為低品位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技術支持;二是採礦及安保技術,採用盤區機械化充填採礦方法、傾斜多變複雜難採礦體盤區機械化高效採礦綜合技術、盤區連續回採隔牆尾砂充填採礦法、自動撬毛臺車撬毛護頂技術、採場內鏟運機與汽車聯合出礦技術、螺紋鋼長錨索預支護技術等。
截至2013年年底,地下礦山開發技術經濟評價系統已經完成全部功能模塊的研發,在經過測試、應用完善後,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應用版本。2013年12月19日,有關專家對該系統進行了內部評審驗收。
該礦利用大尹格莊金礦的資料,建立低品位資源經濟模型,根據礦體、採空區、鑽孔、坑道刻樣等地質資料,確定低品位資源分布模型,結合實際生產採場及周邊工程,進行採礦設計規劃並進行礦塊盈虧評價,最終確定可回收利用的低品位資源地段,目前已經確定了一些可回收利用的低品位資源地段。
自項目實施以來,該礦累計增加低品位礦石量832.5萬噸,金金屬量15.2噸;盤活礦石量296.5萬噸,金金屬量4.97噸;利用礦石量182. 5萬噸,金金屬量2.2噸。其中,2013年度增加低品位礦石量127.075萬噸,金金屬量2.11噸;盤活礦石量127.2萬噸,金金屬量2.2噸;利用礦石量61.6萬噸,金金屬量0.8噸。
2014年,除了在已經盤活的低品位資源地段繼續開採利用外,他們還將在軟體指導下,增加新地段的坑道工程,投入力度和外圍及深部的探礦增儲工作;增加和盤活利用低品位資源,力爭實現規劃目標。
工程的總目標是:到2015年年末,利用數字礦山軟體,建立重點工程的礦床三維數學地質模型、礦床低品位資源開發利用動態評估模型、礦山技術經濟指標動態評價體系;實現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開發利用低品位黃金資源,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資源綜合利用率,延長礦山服務年限,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圈定並評價低品位資源量達到礦石量786萬噸(邊界品位1×10-6,採礦許可證範圍內), 黃金金屬量1.22噸;項目實施完成後,每年利用低品位資源超過66萬噸。
戰線二
夏甸金礦複雜環境安全高效開採工程
夏甸金礦是目前在國內金礦地下開採深度最深的礦山,最低生產水平在地表以下815.5米。按目前的勘探成果,50%以上金金屬量賦存在-652米以下至-1400米以內。為實現礦山的可持續發展,開發利用-652米以下的礦產資源勢在必然。
其技術難點是解決深部礦體高溫高壓環境下的安全高效回採。核心技術是分段鑿巖階段礦房嗣後膠結充填採礦法、通風優化改造與遠程集中監控水冷式局部井下降溫系統、基於VR技術及數值仿真技術集成的地壓監控系統。
目前,此項工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是在夏甸金礦深部高溫、巖爆環境下高效採礦方面,井下深部採場生產能力達200噸/日,作業安全係數高,能適應深部高壓環境,控制巖移和巖爆的發生,有效防止了地表塌陷,實現了深部礦體的安全高效回採;二是在夏甸金礦井下通風系統優化改造與遠程集中監控方面,深部主要作業區域環境溫度由30℃下降為28℃,當井下溫度下降到26℃時,這是最為適宜的作業環境,勞動生產率最高,當溫度達到28℃以後,溫度每升高1℃,工傷事故發生率上升5%~14%,勞動生產率下降7%~10%;三是在選礦系統自動化改造方面,該礦當前採選規模已達150萬噸,日均處理量達4324噸,選礦回收率維持在96.5%左右;四是在數字礦山技術應用方面,實現了應力場及塑性區真三維顯示,形成動態存儲、分析、評價為一體的地壓災害監控平臺,可對圍巖穩定性做出更加準確、快速、高效的評價,達到預測監控地壓災害的目的。
2013年,該礦共盤活金金屬資源量12.76噸,完成深部礦體安全高效開採關鍵技術第一階段研發工作,按照初步設計進行現場改造,超額完成了深部開拓工程的施工。
截至 2013年年底,夏甸金礦示範基地重點工程累計投資3.6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8925萬元、企業自籌資金2.76億元。
2014年規劃的目標和任務是盤活深部金屬資源量15.6噸,主要是開展3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深部開拓,計劃完成深部開拓1.5萬標準米工程施工;二是關鍵技術研究,計劃完成《深部礦體安全高效開採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第二階段研發工作;三是綠色礦山,計劃將道士溝尾礦壩壩面綠化。
戰線三
貴合氰化尾渣資源綜合利用工程
氰化尾渣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工程的總體規劃目標是綜合利用氰化尾渣,建設80萬噸/年氰化尾渣高效富集選硫工程、70萬噸/年高硫精礦制酸聯產鐵精粉工程、20萬噸/年含金高鐵硫酸燒渣非氰提金工程,由此建立黃金礦山資源綜合利用新模式。
氰化尾渣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工程分兩期建設:2011年~2012年,進行一期建設;2013年~2015年,進行二期建設。截至2013年年底,按照示範基地要求,氰化尾渣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工程一期項目已由招金貴合完成改擴建任務;二期項目由招金金合公司承建,已完成立項、徵地等手續辦理及施工圖設計。
2011年~2013年,該項目實際投資3.44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7913萬元、企業自籌資金2.65億元。
項目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是氰化尾渣硫鐵資源高效利用產業化技術完成了生產工藝詳細介紹、氰化尾渣高效富集和高硫精礦制酸聯產鐵精粉操作規程的編寫;二是完成了硫酸燒渣高溫氯化焙燒及提取金銀試驗,2013年5月,在迴轉窯氯化焙燒擴大試驗中,氧化球團中鐵品位達到60%,金的揮發率達到95.6%,達到了目標要求,隨後,無錫晶瑜豎爐氯化焙燒中試試驗驗證了豎爐設備在氯化焙燒中的可行性, 11月,與甘肅冶煉合作迴轉窯氯化焙燒工業化試驗,獲取了規模化工業生產數據;三是氰化尾渣梯級分離無害化的應用,2013年7月,針對氰化尾渣選硫鐵殘渣製備重金屬汙染土壤調理劑研發及其在礦區生態恢復,提出初步實施方案,11月,開展殘渣細菌法除砷硫實驗室試驗研究,殘渣經細菌處理後,可作為水泥或制磚摻料,12月,進一步探討殘渣綜合利用,根據其化學組分具有接近於臘石類礦物的特性,提出製作發泡陶瓷保溫材料和陶瓷地磚。
2014年,招金貴合氰化尾渣資源綜合利用工程將全面開展土建施工、設備加工製作及安裝工作,氰化尾渣處理量將達到60萬噸、硫酸產量26萬噸、發電量3750萬千瓦時,同時建立氰化尾渣無害化與高值化利用技術規範。
戰線四
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示範工程
這條戰線的目標是以礦山為依託,以需求為導向,以技術為核心,建立國家級標準的企業技術中心。山東黃金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的建設離不開技術的支撐,技術中心示範工程將為技術提供強大平臺。
2013年,招金技術中心已經順利通過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審批,投資2億元、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技術中心科研大樓已經全部完工,為深部高溫高壓安全高效開採重點工程、礦山低品位資源開發利用、氰化尾渣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
目前,該中心已經完成了「招平斷裂帶深部找礦預測」、「礦山地壓分析及虛擬實境試驗」、「招金典型金礦巖礦分析」等科研課題。「選礦提效降耗技術研究」、「氯化焙燒多元素回收半工業試驗」、「新型選礦藥劑試驗研究」等科研課題正在按計劃實施。
在設備購置方面,該技術中心購置了150臺(套)探礦、採礦、選礦、冶煉技術試驗、化驗設備,成功引進了德國CS800型碳硫分析儀並投入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地質研究所引進了物探新設備並投入使用;採礦研究所推廣了礦山坑內虛擬實境演示和地壓分析新技術。
在地質探礦方面,巖礦分析室為示範基地相關礦山提供元素分析及巖礦鑑定服務;物探工作室為示範基地相關礦山探礦增儲、盤活資源提供直接支持。
在創新研發作用方面,該中心開展生物氧化實驗,研發生物氧化新菌種,培育耐砷、耐銻菌種,已優選出新菌種入列國家菌種保藏中心,目前正在準備申請專利。
在選冶關鍵技術攻關方面,該中心大力開展示範基地相關礦山複雜難選冶礦石的試驗研究,甘肅區域礦山的選冶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指導企業進行選冶工藝改造及流程優化,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技術。
在推動綠色環保作用方面,該中心與昆明理工大學合作,開展無氰選冶研究,研發高效、無毒、環保選礦藥劑,為創建綠色礦山提供技術保障。截至2013年年底,技術中心工程累計投資1.2億元,重點任務完成率達98%。
圍繞著示範基地的主戰場,4條戰線齊頭並進,招金集團掀起了黃金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的大會戰。儘管形勢異常嚴峻,但招金人憑著「真金不怕火煉」的韌勁、「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的執著,一定會將他們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