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訊(記者 滕飛)自提出「山東黃金·生態礦業」的綠色發展理念之後,山東黃金集團致力於打造人與自然、發展與環境、經濟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持續繁榮的綠色礦業。如今,集團旗下11 家礦山被評為「國家級綠色礦山」,多家礦山被評為國家級、省級「環境友好企業」,綠色勘查實踐也取得良好成效。
「積極承擔生態環保責任,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努力以最小的生態擾動量獲取最大的資源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清潔生產,使每一座礦山都花常開、樹常綠、水常清。」這是山東黃金集團董事長陳玉民對發展生態礦業的理解。
陳玉民認為,生態礦業與傳統礦業的顯著區別是其高新技術的支撐,技術創新是高新技術不斷發展的動力。近年來,山東黃金集團積極與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攻克相關技術難題,提升裝備水平,在採礦、選礦、冶煉、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在採礦方面,山東黃金集團著重進行深部、海底機械化及智能化採礦的前沿性、共性技術難題的研發,依託技術的進步和採礦設備的提升降低採礦過程中的損失率和貧化率。 三山島金礦「海底大型金屬礦床高效開採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開創了海底大型金屬礦床安全高效低貧損開採的先例,為我國海底金屬礦床開採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工藝技術,總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在選礦方面,山東黃金集團結合自身特點對選礦工藝流程進行改造,提高工藝系統技術指標,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提高了選礦回收率,降低了尾礦品位,達到了選礦過程中選礦廢水的「零排放」,減少了選礦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量。目前,集團所屬礦山選礦回收率平均達到94%以上。
在冶煉方面,山東黃金集團按照「大型化、數位化、生態化、低碳化」的理念和「分區採、集中選、統一煉」的發展戰略,集中整合所屬招、萊地區5處氰化廠,高標準建成了山東黃金冶煉有限公司。該公司1200噸/日的金精礦綜合回收生產工藝,實現了金、銀、銅、鉛、鋅、鐵等多金屬資源的綜合回收利用,真正做到了「吃幹榨淨」。
此外,山東黃金集團針對礦山企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尾礦,採用先進的尾礦充填工藝技術,自主研發了新型充填膠凝材料,不僅節約了生產成本,而且有效地節約了尾礦庫的土地佔用面積。集團所屬焦家金礦利用廢石進行採場充填,採用尾砂廢石混壓方式進行尾礦庫築壩,並建成年產20萬噸的建築用石料石子廠和以尾砂為原料的加氣磚廠,固體廢物利用率達到82%。
目前,山東黃金集團承擔和參與了國家和省政府專項資金支持的重大科技項目,為提升黃金資源開發水平進行新的探索。為最大限度減少環境汙染,山東黃金集團正在開展替代現有氰化鈉浸出工藝的無毒、非氰提金關鍵技術研究,以及氰渣無害化處理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研究,探索從源頭上解決黃金行業含氰汙染問題的途徑。
山東黃金集團在「十三五」規劃中繪製了這樣的藍圖:牢固樹立「山東黃金·生態礦業」的品牌形象,積極發展生態循環經濟,推動資源的高效節約利用,建立綠色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建設大型無尾黃金礦山示範基地,到「十三五」末現有24 座礦山全部達到「國家級綠色礦山」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