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黃金集團計劃投資5億元,在三年內,將該集團旗下的三山島金礦打造「國際一流示範礦山」,引領國際智慧礦業和生態礦業發展。4月20日,山東黃金在濟南舉行了「國際一流示範礦山」的規劃方案國際研討會。山東黃金集團董事長陳玉民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示範礦山將建成可複製、可移植的樣板,未來,公司旗下其他礦山將結合自身實際,比照這個樣板進行改造。
與會專家對這個規劃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工程院院士古德生表示,「山東黃金提出建設『國際一流礦山』,這對整個中國礦業都是一個震動。中國是礦業大國,但不是礦業強國,目前迫切需要扭轉這種局面。」他認為,中國金屬礦業有三大發展主題,綠色開發、深部開採及智能採礦,而深部開採是核心,是最大的難題,他希望山東黃金的「國際一流示範礦山」最終能夠聚焦在深部開採。
按照規劃,三山島金礦國際一流礦山將圍繞「深井海底、智能礦山、本質安全、綠色生態、人文礦山」5個主題進行建設,將在礦山資源及開採、安全管理、技術裝備、數據管理、生產過程、運營管理等方面,全面實現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信息化,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綜合利用率,提升生態礦業建設水平。
而在「綠色生態」方面,除了建設黃金採選清潔生產示範基地、尾礦庫及露採生態修復示範基地之外,三山島金礦還將建設黃金礦工家園、黃金博物館,以及具有一流海岸景觀的沿海生態觀光帶。
其實,建設智能礦山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礦業的發展趨勢。國外許多礦業公司,如巴理克、力拓、瑞典波裡登、紐蒙特等,都在實施數位化、智能化礦山計劃,在三維採礦規劃及設計、自動化採礦、集中化生產管控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國內的五礦、紫金、中金、金川等礦業集團也在布局智能礦山建設。
陳玉民在會上介紹,三山島金礦在礦山信息化、數位化與自動化建設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三維礦業軟體初步實現應用,生產自動化系統建設初具規模,綠色發展等方面成績顯著,智能礦山建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具備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先決條件。
中國工程院院士蔡美峰,國務院參事張洪濤,國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餘薇,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劉放來,國家應急管理部監管一司處長周剛林,巴理克黃金公司首席創新官Michelle Ash,羅蘭貝格信息自動化專家、原AREVA礦業CEO Olivier WANTZ,以及中國黃金協會、紫金礦業、北京礦冶科技集團等單位領導和專家出席研討會,並圍繞山東黃金建設國際一流示範礦山的可行性、科學性與先進性,進行了深入探討和闡述。
會議推選古德生為專家組組長,組織專家組成員圍繞《三山島金礦「國際一流示範礦山」規劃方案》進行了專業質詢,提出了優化意見和改進思路。專家組認為,《方案》對標國際一流黃金企業,總體規劃符合黃金行業與企業實際,提出的「智能智慧、本質安全、海底深井、綠色生態、人文和諧」建設目標定位精準、內容具體、措施可行;提出的以「礦石流」和「信息流」為主線的全流程生產運行智能化系統等規劃,達到了國際一流水準,可以作為今後開展國際一流示範礦山建設的科學依據和行動指南。
來自國家工信部、國家應急管理部、中國地調局,以及山東省政府相關部門、中國黃金協會、巴理克黃金公司、羅蘭貝格、紫金礦業、Mining one諮詢公司、Richland Mining Consulting(RMC)礦業諮詢公司、山特維克公司、卡特彼勒公司、北京礦冶科技集團、國網能源院管理諮詢研究所等機構的專家參加了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