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根本想不到,一噸金礦石只能提取到2克黃金,而每噸廢舊手機中所含的黃金就高達150克。當然,這並非說明廢舊手機比金礦更具開採價值,而是金礦的開採更需要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因此建設智能礦山,藉助新技術來提高金礦的開採效率,才是現代「掘金人」的最佳選擇。
在建設智能礦山上,山東黃金三山島金礦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礦山之一。三山島金礦作為中國100家最大有色金屬礦採選業企業之一,不僅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海底開採黃金礦山,也是全國機械化程度最高的黃金礦山之一。
近年來,三山島金礦在礦山信息化、數位化、自動化的建設上已經走在行業前列。尤其是數位技術、節能減排技術等的深入應用,三山島金礦在開採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範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等方面已經發生了根本轉變。
不久前,三山島金礦更是通過與華為的合作,落地了全國第一個基於HCSO的邊雲協同和大數據的智能礦山解決方案,使得公司在智能礦山建設上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不過,三山島金礦還只是華為在推動智能礦山建設過程中眾多樣板中的一個,隨著華為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的發布,未來將有越來越多像三山島金礦這樣的智能礦山湧現出來。
建設智能礦山 從打破數據瓶頸開始
過去幾十年間,我國的礦山行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進入數字經濟新時代,礦山行業也開始面臨安全生產、生態保護、產業轉型升級等諸多挑戰。通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的應用,建設智能礦山,已經成為礦山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但如何為智能礦山建設選擇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卻是一大難題。
三山島金礦也不例外。儘管早在2009年,公司就制定並實施了《三山島金礦數位化礦山建設總體規劃》,並建設完成了GPS車輛定位系統、綜合調度顯示系統等一系列數位化項目。在數位化轉型上,三山島金礦的起點並不低。
然而,由於三山島金礦擁有紛繁複雜的自動化設備,每個設備都有各自的工業數據接口,彼此並不開放;生產設備和工藝管理系統,大部分也是相互獨立,數據無法共享使得企業難以對海量設備數據進行分析與建模。
大量設備對接困難,OT與IT之間的信息孤島、設備協議和數據類型難以統一、缺少智能化應用等,這些不僅是三山島金礦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所遇到的問題,同樣也是整個礦山行業遇到的共性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從構建底層基礎架構入手,打破不同系統間的信息孤島。
為此,三山島金礦藉助華為基於HCSO的邊雲協同和大數據的智能礦山解決方案,構建了「一雲一湖一平臺」。其中,藉助華為數位化集成平臺,三山島金礦實現了內部生產系統、管理系統、安全系統、自動化控制等眾多「煙囪」式應用和數據的全聯接,並形成了統一標準的數據湖;基於數據湖建設形成了採集、存儲、計算、分析挖掘和應用的統一大數據平臺;大數據平臺的建設,為未來三山島金礦建設一流礦山運營調度中心,實現可視化運營、24小時遠程運維等提供了平臺支撐。
如果說打破數據瓶頸是實現智能礦山建設的基礎,那麼「一雲一湖一平臺」則是打破數據瓶頸的必由之路。這一做法不僅適用於三山島金礦,同樣適用於其他尋求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的礦山企業。
端邊雲協同 為智能礦山建設夯實基礎
如 今, 隨著雲計算應用的不斷深入,在行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端邊雲的協同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 順應這一趨勢,在三山島金礦數位化轉型過程中,華為打造的端邊雲協同解決方案,為三山島金礦打造智能礦山提供了融合、智能、可傳承三大支撐。
其中,在融合層面,該解決方案能夠融合傳統技術架構,保護既有投資;融合未來創新技術,保障持續創新;融合外部數字服務,從「自力更生」向「開放共享」。在智能方面,該解決方案則可以推動包括智能運維、智能安全等功能在內的平臺智能化建設,並輸出計算能力、分析能力等智能化能力。在可傳承方面,該解決方案則通過解耦、功能復用、可配置等理念打造的架構,以不變應萬變。
從端邊雲協同到建設「一雲一湖一平臺」,再到打破數據瓶頸,三山島金礦在智能礦山建設上的探索和創新,不僅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生產效率,還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生產安全水平。更重要的是,三山島金礦的智能礦山建設,也為礦業行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提供了一個典型範本。
正是基於類似三山島金礦這樣的建設經驗,華為通過對5G、AI、鯤鵬雲等新ICT技術的融合,以及對包括煤炭行業在內的智能礦山建設經驗的總結,在日前推出了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並形成了「3個1+N+5」的智能礦山整體架構,包括礦山一張網、礦山一朵雲、礦山一平臺,以及N個應用與決策指揮中心、安全生產中心、綜合集控中心、智能巡檢中心以及經營管理中心「智能礦山五中心」。
「3個1+N+5」的智能礦山整體架構
「3個1+N+5」的智能礦山整體架構
華為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通過礦山一張網,可以為礦山企業構建互聯互通、統一高效、綜合承載的礦山融合網絡;通過礦山一朵雲,可以為礦山企業構建安全可控、彈性靈活、運維高效的數位化底座;通過礦山一平臺,可以幫助礦山企業打破煙囪式系統,形成數據共享、能力共享、開放統一的礦山數字平臺。
由此可見,華為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是華為原有礦山解決方案的進一步升級,這種升級既體現在對新ICT技術的融合以及端邊雲的深度協同上,更體現在針對礦山企業的業務需求上。在行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打破技術與業務之間的鴻溝至關重要,而華為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的打造,更是著重考慮到了這一點。
懂行,才能做好智能礦山裡的「掘金人」
目前,三山島金礦聯合華為共同探索「5G+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整體解決方案,結合行業經驗及數位化、智能化前沿技術,有效防範井下作業人員安全風險,同時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加速推進三山島金礦智能礦山建設。
正是得益於類似智能礦山解決方案、無人化採礦這樣的應用,三山島金礦對採礦這件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成為礦山行業裡智能礦山的「掘金人」;而通過服務三山島金礦這樣的企業,也讓華為這樣的新ICT技術提供商變得更懂礦山行業,同樣成為智能礦山的「掘金人」。
華為除了與三山島金礦合作,積極探索智能礦山解決方案的實踐以外,華為還在與陝煤集團、西安科技大學等開展合作,聯合探索井下智慧化場景應用和方案,並完成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孵化、參與標準制定、開展人才培養等。
在這一過程中,華為不僅展現出深厚的技術能力,還展現出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深入理解,而這些技術能力和行業經驗,同樣也可以複製到礦山行業的數位化轉型中。但華為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的打造,除了源於自身在技術和行業經驗上的持續積累,也離不開來自行業內優秀生態夥伴的支持。
在與生態夥伴打造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過程中,華為負責「3個1」的打造,而生態夥伴除了提供平臺的一部分功能外,還負責打造針對於不同應用場景的N個應用等。這些能力組合在一起,也讓華為成為礦山行業真正的「懂行人」。
據了解,正是通過與龍軟科技、精英數智、上海山源、和利時、華洋通信、睿呈時代等生態夥伴的合作,華為才得以打造出礦山一張網、基於智能視頻分析的井下關鍵作業標準化、主運皮帶智能控制無人值守、基於鯤鵬雲的分布式協同GIS服務、井下輔運系統遠程駕駛、礦山綜合集控系統、礦山IOC等重點場景化解決方案,並實現對採、掘、機、運、通等環節業務應用的覆蓋。
結束語:在礦山行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山東黃金三山島金礦是智能礦山建設的一個縮影;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懂行」形象的一個具體體現。在此基礎上,華為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的推出,也將推動整個礦山行業走向「智能礦山」未來;並充分印證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從行業中來,到行業中去」的理念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