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海底採礦項目VS中國唯一海底金礦,海底礦產被鎖定了!

2021-01-12 礦業匯

隨著人類需求的不斷上升和超強度盲目開採,全球礦產資源越來越少,甚至面臨耗竭。有人將目光投向了深海。

海底蘊含了豐富的礦產資源,深海採礦一直是近些年來的熱門話題。一組科學家曾向國際相關組織提出建議,呼籲暫停對深海開採許可證的發放。

(索爾瓦拉一期項目中的主切割機示意圖)

一、多家公司對海底資源虎視眈眈

目前礦產資源的開發程度與人們未來的需求並不匹配,陸地資源早已被過度開採,礦物供不應求促使越來越多的公司考慮在海底作業。據悉,銅、鎳、鈷等金屬在海底的貯藏非常豐富,而黃金和鉑金的數量相對較少。

鸚鵡螺礦業公司執行長麥可·約翰斯頓表示:「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海底的礦物資源比陸地上多,而現在,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可以到達海底一探究竟。」

目前,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ISA)已經批准了20多份海底探索和採礦合同,涵蓋數十萬平方英裏海域。且已經向政府和公司頒發了26個海底礦產勘查許可證。

包括紐西蘭、納米比亞、斐濟、湯加、萬那杜和索羅門群島在內的國家已經頒發了海底礦產勘查證。

庫克群島甚至舉行了一輪海底礦產勘查項目招標,但是巴布亞紐幾內亞是目前唯一頒發海底採礦證的國家。

二、全球首個海底採礦項目啟動

但是,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加拿大鸚鵡螺礦業公司將於2019年啟動全球首個深海採礦作業,屆時,該公司將派遣多名遙控採礦機器人遠徵到太平洋西南部的俾斯麥海海底,希望在此找到富饒的銅和黃金等礦物。如果該公司成功,很可能會引發一場深海「淘金熱」。

鸚鵡螺礦業公司表示,初期測試表明,在他們將於2019年開採的俾斯麥海遺址——所謂的索爾瓦拉一期(Solwara 1),銅儲量為陸地的10倍多,且品質更好。

據Mining.com網站報導,世界首個但不是唯一一個海底金屬採礦公司——加拿大鸚鵡螺礦業公司(Nautilus Minerals),正加速推進巴布亞紐幾內亞俾斯麥海域的索爾瓦拉1(Solwara 1)金、銅和銀項目,以期在2019年初投產。

在墨西哥海岸,鸚鵡螺礦業公司也在開發另外一個海底採礦項目。公司希望能在明年中之前拿到所有海底採礦工具,這樣就能夠儘快使索爾瓦拉1號項目投產。

三、海底開採遭遇的阻礙

但是,對於鸚鵡螺礦業公司來說,海底採礦之路並不平坦。自從項目首次提出以來,索爾瓦拉1項目便遇到了各種障礙,特別是環保主義者的反對,他們主要擔心採礦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另外一個障礙就是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政府的長期爭端,但是這個障礙在2014年得到消除。隨後,項目推進加速,然而競爭開始加劇。

四、中國唯一一個海底採礦的金礦

三山島金礦成為全球首座安全高效開採海底金屬資源的礦山。是全國唯一一個海底採礦的金礦。

沒什麼能難倒中國人!全國第一座海底開採的金礦,來自山東!

三山島金礦是國家黃金工業「七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是中國100家最大有色金屬礦採選業企業之一,也是目前全國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地下開採黃金礦山。

而且三山島開採深度已經達到1050米!我國目前僅有16座金屬礦山深度超過1000米!

三山島金礦礦山採用主豎井、斜坡道聯合開拓和點柱式機械化水平分層充填採礦方法;選冶採用兩段磨礦、兩段選別、海水選礦、氰化浸金、溼法熔煉工藝流程;用於採礦、出礦、運輸、提升、探礦的設備全部從國外引進。

雖然,海底礦產豐富,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環保專家認為深海採礦應該在全球特定的海域內禁止,這些項目將對人類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深海採礦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汙染是不可逆的,人類不能因為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忽視對環境的保護。

相關焦點

  • 中國唯一海底煤礦正式關停,唯一海底金礦成業界典範
    目前礦產資源的開發程度與人們未來的需求並不匹配,人類需求的不斷上升和超強度盲目開採,陸地可採礦產資源越來越少,於是很多企業將目標瞄向了海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諸多海底礦山進入大眾視野!目前,中國擁有兩座海底礦山,分別是三山島金礦和北皂煤礦,其中,北皂煤礦由於資源幾乎枯竭,開採成本過高,已於今年10月正式關停。
  • 海底採礦:中國準備好了嗎?
    實際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稀土金屬、金、鋁等的生產國,同時也大量進口金屬。隨著陸上關鍵金屬儲量逐漸變小,開採難度和成本增大,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多國家都對海底金屬礦產的勘探表現出了巨大的興趣。目前,中國擁有數量最多,涵蓋金屬種類最全的海底金屬勘探許可證。這是否意味著中國有可能成為最早進入商業化海底採礦的國家?
  • 萊州灣探出中國首個海底金礦 儲量豐富(圖)
    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在萊州灣三山島附近海域探出我國第一個海底金礦。(視頻截圖)萊州灣探出中國首個海底金礦位於三山島附近海域,最深鑽到2000多米YMG記者 姜曉近日,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宣布,該院已經在萊州灣三山島附近海域探出海底金礦,該項目也是中國第一個海上黃金勘探項目。
  • 中國五礦成立海底礦產資源開發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日前,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在長沙正式成立「海底礦產資源開發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該中心依託中國五礦所屬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和長沙礦山研究院建立,是我國在海洋礦產開發領域唯一經科技部認定的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海底採礦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方面隨著陸地資源日益枯竭,深海底採礦市場前景看好,相關海底採礦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社會成本的降低,也為深海底採礦帶來發展機遇。但另一方面,目前人類對深海底生態環境仍缺乏足夠認識和研究,加之現有的開採技術水平和管理規章的不完善,還不足以避免深海底採礦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可逆危害。
  • 海底礦區,要開採也要保護(科技大觀)
    國際深海不僅生活著許多我們難以想像的神奇生物,還蘊藏著豐富的戰略資源,其中最具商業開發前景的包括多金屬結核、多金屬硫化物等金屬礦產資源,以及天然氣水合物和生物基因資源。由於海底礦產資源總量豐富,豐度也比陸地礦產高,許多國家及其公司已積極投入深海勘探和開採技術的研發試驗。近年來,深海勘探技術有了顯著進步,對海底地形、地質、生物群落、生態系統的研究也有了諸多令人驚喜的成果。
  • 創遠高新分享:未來採礦技術發展及展望
    包括紐西蘭、納米比亞、斐濟、湯加、萬那杜和索羅門群島在內的國家已經頒發了海底礦產勘查證。庫克群島甚至舉行了一輪海底礦產勘查項目招標,但是巴布亞紐幾內亞是目前唯一頒發海底採礦證的國家。   加拿大鸚鵡螺礦業公司將於2019年啟動全球首個深海採礦作業——索爾瓦拉一期(Solwara 1),屆時,該公司將派遣多名遙控採礦機器人遠徵到太平洋西南部的俾斯麥海海底,希望在此找到富饒的銅和黃金等礦物。如果該公司成功,很可能會引發一場深海「淘金熱」。
  • 中國海洋礦產資源分布、深海開採最新情況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採「冰」——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海洋是人類巨大的資源寶庫,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
  • 世界海洋礦產大會在海南三亞開幕 探討海底礦藏可持續開發
    杜莉 攝中新網三亞9月23日電 (記者 王曉斌)第四十八屆世界海洋礦產大會23日在海南三亞開幕,來自中、美、英、德等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名專家學者將在五天的會期中,針對環境,規程和技術等方面內容,就如何可持續開發海底礦產資源展開討論。海洋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一直是國際學界和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
  • 中國10億元沒白花!2500米海底開採大量礦產,出口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直以來,我國十分重視海底稀土資源,作為工業的維生素,稀土在航天、軍事、材料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陸地上的稀土終究會被開採完畢,海底的稀土將是未來稀土的主要來源地,為此,我國曾在多年前花費10億元獲得了大片公海海域的礦產開採權。
  • 分分鐘了解6大類海底礦石資源!
    由於發現豐富的海洋油氣資源,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五大石油生產國之--。東海平湖油氣田是我國東海海域第一個正式投入開發的以天然氣為主的複合型油氣田,總開發面積240平方公裡。目前,上海市浦東地區已實現天然氣化。(2)煤、鐵等固體礦產。世界許多近岸海底已開採煤鐵礦藏。日本海底煤礦開採量佔其總產量的30%;智利、英國、加拿大、土耳其也有開採。
  • 山東海底2000米現超大金礦 開採難度堪比太空
    萊州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尚屬全國首個海上發現的金礦。記者了解到,這麼大一個「金娃娃」最終由萊州市瑞海礦業有限公司抱得。由陸地進入海域勘查找金,由此,海下2000米的「黃金王國」揭開神秘的面紗,這,在巖金勘查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海下金山」怎麼發現的,記者日前趕赴萊州進行現場探訪。
  • 海底採礦時代到來
    海底採礦效果圖。 □文森特·尼維爾加特 2017年秋天爆出一則新聞:有家日本企業從衝繩島附近1600多米深的海底開採出了礦石。這一前無古人的壯舉宣告了海底採礦時代的到來! 毫無疑問,地球資源開採進入了一個新紀元。不論在日本還是其他國家,眾多企業爭先恐後地湧向大洋洋底,發掘金屬礦藏,加拿大鸚鵡螺礦業公司就是其中一員,它計劃從2019年開始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附近1700米深的海底開採銅礦。 其實該想法由來已久。
  • 我國首個海底金礦將進行生態和智能化改造
    中國證券網訊 新華社4月21日消息,記者從山東黃金集團獲悉,山東黃金計劃投資5億元、用2至3年對中國首個海底金礦——山東黃金集團三山島金礦進行改造提升,使其達到「綠色生態、本質安全、智能領先、效益最優」的國際一流示範礦山標準。
  • 我國國際海底富鈷結殼勘探初戰告捷 首個5年階段成果報告編制完成
    我國國際海底富鈷結殼勘探初戰告捷 首個5年階段成果報告編制完成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23日 16:57 A-A+ 近日,首個5年階段成果報告編制完成,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正式提交至國際海底管理局。  我國擁有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採權的富鈷結殼區面積為3000km2,位於目前已知的地球上富鈷結殼資源分布最為富集的西太平洋海山區域。《報告》顯示:我國科研人員在該區域共圈定礦化區15個,並初步揭示了該區域和周邊生物多樣性以及種類分布、海山流場結構的特徵。
  • 中國海洋採礦船舶技術「出海」
    借南北兩車合併東風,中國北車旗下船舶與海洋板塊也傳來捷報。日前,中國國際商會工程船舶委員會聯合北車船舶與海洋工程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北車海工」)和上海崇和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崇和實業」)在上海發布我國首個海底礦業特種船整體方案,我國海底採選礦裝備關鍵性技術實現突破。
  • 全球四大「特殊」金礦:一個最孤獨、一個開採難度堪比上太空……
    二、三山島金礦:中國唯一海底採礦金礦三山島海域金礦位於膠東半島,探礦面積17.91平方公裡,位於國內的一級成礦帶——三山島-倉上斷裂成礦帶之上,周邊特、大中型金礦床富集,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探礦增儲空間巨大。是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型金礦,在國內單體礦山裡規模最大、儲量最多。
  • 2020年蘇考(A類)真題第25題:海底石油與海底礦產
    海底礦產資源中最受關注的是海底石油。有人推測,37%的大陸架蘊藏著石油。海底石油儲量約2500億噸,相當於世界石油預估儲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僅在大陸架的石油儲量就有1400億噸。第一口淺海油井出現在1891年,更多的勘探開發始於20世紀20年代,60年代進入飛躍發展時期。
  • 國內首個海底數據艙來了!
    國內首個海底數據艙來了!11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月10日,全國首個海底數據艙在廣東省珠海市高欄港揭幕
  • 海底礦藏量巨大,誰能開採,由它說了算
    海洋礦產資源蘊藏量巨大 海洋不僅覆蓋著71%的地球表面,也覆蓋著極為豐富的海底礦產資源。所有能叫上名字的礦產資源,海底都有,目前流傳度較廣的有煤鐵等固體礦產、海濱砂礦、多金屬結核、富鈷錳結核、熱液礦藏、可燃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