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海底金礦將進行生態和智能化改造

2021-01-12 中國證券網

  中國證券網訊 新華社4月21日消息,記者從山東黃金集團獲悉,山東黃金計劃投資5億元、用2至3年對中國首個海底金礦——山東黃金集團三山島金礦進行改造提升,使其達到「綠色生態、本質安全、智能領先、效益最優」的國際一流示範礦山標準。

  山東黃金集團董事長陳玉民介紹,三山島金礦在礦山信息化、數位化與自動化建設等方面已有一定基礎,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對其改造提升,積累資源綜合利用、科技進步、安全環保、綠色發展等方面的建設經驗和具體標準,可為推進金礦的整體高質量建設提供路徑參考。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古德生為組長的專家組20日在濟南對三山島金礦改造提升方案提出了優化意見和改進思路。專家組認為,方案符合黃金行業與企業實際,提出的以「礦石流」和「信息流」為主線的全流程生產運行智能化系統等規劃達到了國際一流水準。

  山東黃金集團是2017年中國產金量最大的企業,去年黃金產量43.93噸。今年一季度,山東黃金集團黃金產量11.54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2%。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海底採礦項目VS中國唯一海底金礦,海底礦產被鎖定了!
    鸚鵡螺礦業公司執行長麥可·約翰斯頓表示:「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海底的礦物資源比陸地上多,而現在,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可以到達海底一探究竟。」目前,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ISA)已經批准了20多份海底探索和採礦合同,涵蓋數十萬平方英裏海域。且已經向政府和公司頒發了26個海底礦產勘查許可證。
  • 萊州灣探出中國首個海底金礦 儲量豐富(圖)
    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在萊州灣三山島附近海域探出我國第一個海底金礦。(視頻截圖)萊州灣探出中國首個海底金礦位於三山島附近海域,最深鑽到2000多米YMG記者 姜曉近日,山東省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宣布,該院已經在萊州灣三山島附近海域探出海底金礦,該項目也是中國第一個海上黃金勘探項目。
  • 山東發現首個海底金礦儲量高達470噸 豫園商城稱將受益
    ■本報記者 楊 萌  11月10日,山東省第三地址礦產勘查院探獲的萊州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床,金礦資源量達470噸。萊州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尚屬全國首個海上發現的金礦。
  • 中國唯一海底煤礦正式關停,唯一海底金礦成業界典範
    目前礦產資源的開發程度與人們未來的需求並不匹配,人類需求的不斷上升和超強度盲目開採,陸地可採礦產資源越來越少,於是很多企業將目標瞄向了海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諸多海底礦山進入大眾視野!目前,中國擁有兩座海底礦山,分別是三山島金礦和北皂煤礦,其中,北皂煤礦由於資源幾乎枯竭,開採成本過高,已於今年10月正式關停。
  • 山東黃金三山島金礦:智能礦山裡的「掘金人」
    當然,這並非說明廢舊手機比金礦更具開採價值,而是金礦的開採更需要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因此建設智能礦山,藉助新技術來提高金礦的開採效率,才是現代「掘金人」的最佳選擇。在建設智能礦山上,山東黃金三山島金礦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礦山之一。三山島金礦作為中國100家最大有色金屬礦採選業企業之一,不僅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海底開採黃金礦山,也是全國機械化程度最高的黃金礦山之一。
  • 山東海底2000米現超大金礦 開採難度堪比太空
    萊州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尚屬全國首個海上發現的金礦。記者了解到,這麼大一個「金娃娃」最終由萊州市瑞海礦業有限公司抱得。由陸地進入海域勘查找金,由此,海下2000米的「黃金王國」揭開神秘的面紗,這,在巖金勘查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海下金山」怎麼發現的,記者日前趕赴萊州進行現場探訪。
  • 「數據金礦」花果園:將建成貴州省首個5G社區
    同時,低延時會讓速率提高,特別是環視全景,讓VR、AR不再出現卡頓、模糊甚至讓人暈眩的情況,讓虛擬實境更現實,可以想像科幻電影《頭號玩家》中的VR虛擬遊戲將悄然走進你的生活。隨著住戶和商戶的日益增加,這裡每天都產生數以億計的信息流,這讓花果園成為了"數據金礦",為5G的的落地試點提供了最好的實驗平臺。而圍繞著5G應用的落地推廣,以及建設基於新型智慧城市體系下的和諧社區,新興技術將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和城市服務品質。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明確提出,2019年要加快建立遠程醫療服務體系。
  • 科技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水平 山東黃金集團遞交生態礦業名片
    「積極承擔生態環保責任,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努力以最小的生態擾動量獲取最大的資源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清潔生產,使每一座礦山都花常開、樹常綠、水常清。」這是山東黃金集團董事長陳玉民對發展生態礦業的理解。  陳玉民認為,生態礦業與傳統礦業的顯著區別是其高新技術的支撐,技術創新是高新技術不斷發展的動力。
  • 湖南金礦概述
    到了清代,湖南有四個著名的金礦,分別是黃金洞、漠濱、淘金衝及柳林汊,是我國當時產金的主要地區。我國地質學家劉祖彝1940年的報告說,當時全國產金總計30萬兩,其中湖南佔1/3,為10萬兩(3.12噸),主要產自雪峰古陸地區及沅江流域。益陽南郊大海塘地區,在改革開放以後,民採黃金者增多。
  • 國內首個海底數據艙來了!
    國內首個海底數據艙來了!11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月10日,全國首個海底數據艙在廣東省珠海市高欄港揭幕
  • 益科正潤海下2000米的黃金王國——萊州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
    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被稱之為「海下黃金王國」,是我國乃至世界礦業開發的裡程碑。連同近年在山東省萊州市陸續發現的沙嶺金礦(328噸)、西嶺金礦(382.58噸),將中國在世界黃金儲量的排名提升了兩位。三山島海域金礦位於膠東半島,探礦面積17.91平方公裡,位於國內的一級成礦帶——三山島-倉上斷裂成礦帶之上,周邊特、大中型金礦床富集,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探礦增儲空間巨大。
  • 10年,山東煙臺先後發現4個儲量百噸以上超大金礦!
    深埋地下的金礦是如何被找到的?勘探人員是如何拿到打開地下金礦的那把鑰匙?小編探秘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聽聽煙臺這10年金礦勘查開採的「前世今生」。  01  震驚!三個千噸級金礦田在煙臺  曾有新發現470噸「海下金山」的萊州新聞轟動一時。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正在浮運對接(中交一航局供圖)央廣網大連12月9日消息(記者賈鐵生)12月9日,歷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
  • 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智能化!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智能化!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2020-06-21 11:25:2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繼港珠澳大橋工程之後,駐魯央企——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再次參建舉世矚目的世界工程和大國重器。
  • 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下午在廈門全線貫通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人民網廈門11月5日電 我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歷時4年多的建設,今日全線貫通。該隧道全長8.695千米,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米,由我國完全自主設計、施工。設計使用壽命100年。它的貫通對於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海底隧道建造技術,為類似工程的動工興建,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隧道由兩條行車主洞和一條服務中孔構成。
  • 眾多安防產品和技術將亮相上海國際建築智能化展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利用先進的建築電氣與智能化技術可以合理利用建築資源,促進自然生態的平衡,實現能源的可循環利用,降低人類生活帶給自然環境的影響和破壞,從根本上解決城鎮化飛速發展面臨的「城市病」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於2013年12月12日在北京舉行。
  • 海底礦區,要開採也要保護(科技大觀)
    國際深海不僅生活著許多我們難以想像的神奇生物,還蘊藏著豐富的戰略資源,其中最具商業開發前景的包括多金屬結核、多金屬硫化物等金屬礦產資源,以及天然氣水合物和生物基因資源。由於海底礦產資源總量豐富,豐度也比陸地礦產高,許多國家及其公司已積極投入深海勘探和開採技術的研發試驗。近年來,深海勘探技術有了顯著進步,對海底地形、地質、生物群落、生態系統的研究也有了諸多令人驚喜的成果。
  • 山東發現超大型金礦 海下2000米現「黃金王國」
    萊州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尚屬全國首個海上發現的金礦。記者了解到,這麼大一個「金娃娃」最終由萊州市瑞海礦業有限公司抱得。  由陸地進入海域勘查找金,由此,海下2000米的「黃金王國」揭開神秘的面紗,這,在巖金勘查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海下金山」怎麼發現的,記者日前趕赴萊州進行現場探訪。
  • 山東萊州發現超大型金礦 海下2000米現黃金國
    萊州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尚屬全國首個海上發現的金礦。記者了解到,這麼大一個「金娃娃」最終由萊州市瑞海礦業有限公司抱得。  由陸地進入海域勘查找金,由此,海下2000米的「黃金王國」揭開神秘的面紗,這,在巖金勘查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海下金山」怎麼發現的,記者日前趕赴萊州進行現場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