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億元沒白花!2500米海底開採大量礦產,出口可能性微乎其微

2020-12-06 谷火平觀察

一直以來,我國十分重視海底稀土資源,作為工業的維生素,稀土在航天、軍事、材料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陸地上的稀土終究會被開採完畢,海底的稀土將是未來稀土的主要來源地,為此,我國曾在多年前花費10億元獲得了大片公海海域的礦產開採權。那個時候,這些海域的礦藏情況還很難說得清楚,日本認為中國花大價錢買了張廢紙,且不論海底有沒有礦藏,即使有,在深海採礦也是一項國際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日本在海底發現了大型稀土礦藏,據日本專家估算,這一礦藏品位高、儲量大,足夠日本使用200年,但由於稀土礦處於深海,開採難度大,日本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開採手段。經過多年勘探,我國也在多個海域發現錳結核、天然氣、稀土等資源,這說明我國花高價買來的採礦權並沒有白費。和日本一樣,我國也長期面臨著深海採礦這一技術難題,但隨著我國建成首艘深海採礦船,這一難題已經被攻克。

目前,世界首艘深海採礦船已經在我國建造完畢,深海採礦船是開採深海礦藏過程中最重要的水面裝備,我國建造的這艘深海採礦船排水量超過4萬噸,船上搭載了水下機器人等配套設施,擁有一套完整的採礦系統,可開採2500米深海底的礦藏,一次可裝載將近4萬噸礦石,能夠連續工作5年。

與外國的採礦船相比,中國的這艘採礦船最大的優勢在於開採深度夠深,足有2500米,而外國的採礦船一般只能在水深50左右的平坦海床作業,只適用於開採淺海資源,無法開採深海資源,這就意味著這些採礦船的使用範圍遠小於我國的這艘深海採礦船。

當中國手握深海採礦船與礦產開採權時,日本便再也不敢嘲笑中國當初的決策了。現在日本擔心的是,中國會不會開採日本發現的一些礦產資源,只要這些礦產不在日本領海、專屬經濟區內,且日本沒有獲得礦產所在海域的開採權,這些礦產可就是無主之物了。正因為如此,為了防範中國可能的開採行為,日本十分希望買下中國手中的礦產開採權,不然,自己早年的勘探行動就都白費了,更何況,如果中國對日本發現的那些海底稀土礦有想法,那將對日本的資源安全形成威脅,因此,日本的決心不小。

除了想要中國手中的礦產開採權之外,日本還希望得到中國的深海採礦船。按照合同的規定,中國建造的首艘深海採礦船由一家加拿大公司租用,日租金將近200萬元,在這家加拿大公司之後,還有很多外國公司等著租用這一深海採礦利器,中國自然不用為此事發愁,想用就能自己造。

而日本就不同了,由於這是一款重要裝備,我國現階段也只是通過出租的方式交由外方使用,日本想用的話,也只能支付高額租金,至於買下深海採礦船或該船的技術,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在海洋資源爭奪日益激烈的今天,深海採礦船作為我國的優勢所在,出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海底採礦項目VS中國唯一海底金礦,海底礦產被鎖定了!
    隨著人類需求的不斷上升和超強度盲目開採,全球礦產資源越來越少,甚至面臨耗竭。有人將目光投向了深海。海底蘊含了豐富的礦產資源,深海採礦一直是近些年來的熱門話題。一組科學家曾向國際相關組織提出建議,呼籲暫停對深海開採許可證的發放。
  • RCEP成員國礦產資源巡禮:印尼,中國也要大量進口礦產的國家
    RCEP協議國家與我國在礦產資源方面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礦產出口大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這些國家歷年向我國出口各類礦產資源。我國也從RCEP國家進口多種礦產資源,例如,受疫情影響,2020年1-10月,我國從巴西、印度進口鋁土礦的渠道中斷,在RCEP國家的鋁土礦進口量達52%。
  • 中國海洋礦產資源分布、深海開採最新情況
    「海洋是人類巨大的資源寶庫,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由於礦產資源的不可再生性,我們必將把目光轉向海洋,進入共同管理海洋、共享海洋資源的新時代。」——何文波,5月12日中國五礦成為國際海底管理局第19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的籤訂者。
  • 中國五礦成立海底礦產資源開發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日前,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在長沙正式成立「海底礦產資源開發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該中心依託中國五礦所屬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和長沙礦山研究院建立,是我國在海洋礦產開發領域唯一經科技部認定的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山東海底2000米現超大金礦 開採難度堪比太空
    「在海上安裝平臺,首先就是定位很難,海上茫茫一片,沒有參照物,只要有一點風浪,平臺就漂浮不定,漂移百八十米一點兒感覺都沒有,所以需要不斷反覆定位。」據項目經理張軍進介紹,海上鑽探平臺屬於拼裝式插樁平臺,它是靠插在海底10多米深的泥沙裡的9個鋼管腿兒支撐著工作檯面。「就是這9個管口與平臺接口錨固這個環節,來參觀考察的專家形容堪比太空上『天宮一號』對接。」
  • 日媒:日本實現全球首次海底礦物大量開採
    據日媒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與「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26日宣布,已實現全球首次成功利用船隻大量開採海底礦物資源。據報導,在日本衝繩縣近海,接連發現存在從海底與熱水一同噴出的金屬堆積而成的「海底熱水礦床」,日本力爭2020年代中期前後實現商用化。
  • 分分鐘了解6大類海底礦石資源!
    由於發現豐富的海洋油氣資源,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五大石油生產國之--。東海平湖油氣田是我國東海海域第一個正式投入開發的以天然氣為主的複合型油氣田,總開發面積240平方公裡。目前,上海市浦東地區已實現天然氣化。(2)煤、鐵等固體礦產。世界許多近岸海底已開採煤鐵礦藏。日本海底煤礦開採量佔其總產量的30%;智利、英國、加拿大、土耳其也有開採。
  • 日本實現全球首次海底礦物大量開採,有望成為資源生產國
    日本實現全球首次海底礦物大量開採,有望成為資源生產國 澎湃新聞記者 韓聲江 綜合報導 2017-09-27 16:09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科考隊立下大功!在印度洋發現大量礦產,聯合國:都歸中國
    ,所謂錳結核就是由錳、鐵、銅等多種氧化物的集合體,在《海底沉積物和錳結核公布圖》當中就記載了目前世界海洋中錳結核的分布位置和大概儲量,根據專家預估如此龐大豐富的錳結核足夠人類用上成千上萬年,甚至錳結核目前仍然在不斷生長,每一年的產量就足夠人類用上兩三年,也就是說如果能夠合理開採,那麼便意味著完全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2020年蘇考(A類)真題第25題:海底石油與海底礦產
    海底礦產資源中最受關注的是海底石油。有人推測,37%的大陸架蘊藏著石油。海底石油儲量約2500億噸,相當於世界石油預估儲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僅在大陸架的石油儲量就有1400億噸。第一口淺海油井出現在1891年,更多的勘探開發始於20世紀20年代,60年代進入飛躍發展時期。
  • 海底採礦:中國準備好了嗎?
    實際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稀土金屬、金、鋁等的生產國,同時也大量進口金屬。隨著陸上關鍵金屬儲量逐漸變小,開採難度和成本增大,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多國家都對海底金屬礦產的勘探表現出了巨大的興趣。目前,中國擁有數量最多,涵蓋金屬種類最全的海底金屬勘探許可證。這是否意味著中國有可能成為最早進入商業化海底採礦的國家?
  • 人類過度的地下礦產資源開採給地球帶來危害
    文:彭斐  地球花了46億年時間為我們孕育的礦產資源,我們只用了幾百年就差不多開採殆盡。  尷尬在延續。2012年底,中國煤炭學會透露出這樣的信息煤礦損毀的土地面積每年還在以7萬公頃的速度飆升。  礦產資源是地球上重要的不可再生資源。
  • 日媒:日本海底礦石開採技術獲得突破
    參考消息網9月28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經濟產業省26日宣布,日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試驗從衝繩縣近海的「海底熱水礦床」連續大量開採出礦石。由於確立了穩定開採海底礦石的基礎技術,日本朝著本世紀30年代後期商業化的目標前進了一步。日本擁有世界少有的專屬經濟區,它非常期待海底礦石能成為國產資源。
  • 開採海洋礦產資源的可持續之道
    如果以環境可持續的方式開採,那麼深海海底發現的金屬(例如鎳、銅、錳、鈷)有可能幫助我們實現全球清潔能源目標的潛力。但是為了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進行深海研究,以確定避免和減少潛在環境影響的必要措施。同時深海研究也能夠加深我們對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過程的認識。深海研究與創新是實現可持續開發海洋的關鍵。
  • 雲南省紅河州礦產資源
    (米黃灰巖),露天開採最終邊坡角50度(飾面石材)至60度(石膏礦、普通建築材料用砂、石、粘土礦),臺階高度4米(飾面石材)至15米(石膏礦、普通建築材料用砂、石、粘土礦等),部分礦山未達到安全指標,特別是石膏礦、普通建築材料用砂、石、粘土礦多未按照分臺階自上而下的要求開採,存在高邊坡、面牆開採現象,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 海底「冰塊」也能燃出熊熊火焰!
    從5月10日起,源源不斷的天然氣從1200多米的深海底之下200多米的底層中開採上來,點燃了全球最大海上鑽探平臺「藍鯨一號」的噴火裝置。這是我國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和人們熟悉的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氣田相比,可燃冰要神秘得多。
  • 海底礦區,要開採也要保護(科技大觀)
    原標題:海底礦區,要開採也要保護(科技大觀)   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描繪了一個新奇美妙又險象環生的海底世界,吸引著無數讀者暢想深邃的海底。我們對淺海中豐富的動植物並不陌生,形態各異的珊瑚、搖曳的海草、五彩斑斕的熱帶魚,而陽光難以穿透的深海則要單調不少。
  • 山東現328噸超大金礦:開採難
    今年煙臺新發現31處金礦,新增近千噸黃金資源儲量,金礦如何開採經營?煙臺市黃金礦產有多少「家底」?昨日,記者來到煙臺市國土資源管理局採訪,了解金礦開採的前前後後。今年煙臺新發現31處金礦 全是陸地就礦找礦新礦區今年1-10月,煙臺發現31處金礦,新增金金屬量約979噸。分布在招遠、萊州、蓬萊、龍口、牟平等地。
  • 到月球開採礦產為何甚囂塵上?
    該命令不認為月球上的礦產需要得到國際協議允許才能開始開採。此舉旨在為美國人在沒有任何國際條約許可的情況下開採月球上的礦產鋪平道路。探索太空的國際法律框架是以1967年籤署和頒布的《外層空間條約》為基礎的。該條約為各國如何探索太空制定了一系列寬鬆的指引。
  • 日媒:日本領先世界成功連續開採海底礦石 不再「受制於人」
    據海外網10月10日報導,海底裡沉睡著無數的金、銀和寶藏,令人心動並「躍躍欲採」。不過,這樣一個「冒險故事」很有可能將成為現實。日媒稱,在9月下旬,日本經濟產業省和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宣布,日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試驗從衝繩縣近海的「海底熱水礦床」連續大量開採出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