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人類所生存的世界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控制氣候變化和保證人人擁有負擔得起的清潔能源,而海洋則握有解決這些難題的鑰匙。
這些難題之一是如何滿足全球對關鍵礦物不斷增長的需求,以支撐基於可再生能源與技術的未來社會。全球人口預期將從如今的78億增長至2050年的96億,人口的持續增長使得尋求可靠和符合道德原則的礦物新來源變得至關重要。
如果以環境可持續的方式開採,那麼深海海底發現的金屬(例如鎳、銅、錳、鈷)有可能幫助我們實現全球清潔能源目標的潛力。但是為了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進行深海研究,以確定避免和減少潛在環境影響的必要措施。同時深海研究也能夠加深我們對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過程的認識。
深海研究與創新是實現可持續開發海洋的關鍵。它同樣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關鍵,並且對履行發展藍色經濟(Blue Economy)的承諾至關重要。
近期,30名全球頂級科學家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f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法律專家參與了第26屆國際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ISA)法律與技術委員會年度會議。會議的首要議題是:我們該如何在確保保護環境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實現可持續地開發海洋礦產資源。
滿足清潔能源需求
世界銀行最近發表的報告估計,到2050年,全球將需要超過三十億噸礦石和金屬,以滿足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並且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
到2050年,僅鋰和鈷等電池金屬的產量就必須增加近500%,以滿足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技術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過渡到低碳經濟所需要的能源存儲需求。
許多關鍵礦產都存儲在深海海底。目前確定的資源有三種:多金屬結核、多金屬硫化物、富鈷結殼。國際法授權國際海底管理局確保這些礦產能以可持續的方式得到開發:通過包含穩健保護措施的國際管理框架,以確保對海洋環境以及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全球資源
國際海底管理局(ISA)由167個成員國以及歐盟組成,還有92名觀察員,包括由30個觀察員國、32個政府間國際組織和30個非政府組織。《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授權ISA管理所有非國家司法管轄海域內礦產的相關活動。其管理範圍超過了全球海底大小的一半。
UNCLOS規定ISA所管理海域及其中的礦產資源為人類的共同財產,僅在ISA的許可下才可開採。開發這一海域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必須由所有國家平等共享。
在過去25年裡,ISA制訂了一套全面的法規體系,來管理所轄海域的礦產勘探。在此基礎上,隨著勘探技術的越發成熟,ISA將主要精力放在制訂開採這些礦產的法規上,即開採條例(Mining Code)。一旦生效,該條例將要求任何計劃在ISA管理海域內開展開採活動的礦業公司遵守嚴格的國際環境保護要求。
圖片來源:Pixabay
可持續夥伴關係
ISA正在與成員國、研究機構、勘探公司、國際組織和社會團體合作,確保開採條例能夠反映各方利益。隨著全球邁向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2021-2030),對建立新型的合作關係以推進深海勘探活動的需求又變得緊迫起來。
ISA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UNESCO’s Intergovernmen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 IOC-UNESCO)聯合起來充分發揮深海勘探的潛力,並且通過提高對海底地圖的繪製和加強海洋觀測網絡來促進實現上述聯合國十年計劃的目標。
通過建立廣泛的、新型的合作關係,ISA與IOC-UNESCO正在實現其戰略目標以及聯合國十年計劃的目標,從而促進全球性行動以促進利於全人類的海洋科學。這種多邊關係將會成為實現聯合國十年計劃的關鍵。
共享數據
在這一工作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是數據。ISA已經利用開展勘探活動企業的技術獲得了關鍵的科技能力以輔助決策進程。
在過去的30年裡,有超過800次駛向太平洋Clarion-Clipperton區的科研航行,在海上停留時長總計超過6000天。在經濟上這代表對海洋科學的投資達數億美元。
這其中包括對海底地圖的繪製,不僅有相當高的精度,還涉及一些最深和最遠的海底區域,以及收集和分析上千種巖石、沉積物樣本和生物物種。
我們在過去25年中所得到的大部分海底地質學以及其環境特性知識均來自於ISA授權的勘探活動。
這些研究數據通過ISA首次建立的深海動植物群資料庫DeepData在各方之間廣泛共享。正是這些研究讓我們能夠確定保護當下和未來的海洋環境所需的最佳措施。
圖片來源:Pixabay
DeepData存有根據ISA合同開展的深海勘探所獲取的生態系統信息。我們現在有機會能夠習得全新的海底生物多樣性知識,以及建立新的資料庫、創新工具和培訓方法來有效保護海洋環境。
大家需要一起行動起來,必須努力加強對海洋的理解,幫助全球建立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撰文:Michael W. Lodge
翻譯:常灝傑
審校:曾小歡
引進來源:科學美國人
引進連結: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to-mine-the-oceans-sustaina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