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1月9日訊 (通訊員 孫德明) 隨著5G的發展,5G「網際網路+智慧礦山」為礦業井下作業帶來了新的改變。山東黃金礦業(萊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礦與山東移動、山東黃金煙臺工程公司合作,依託5G基礎網絡的高速傳輸,實現井下5G區域覆蓋,並於2019年12月31日,成功完成井下智能鏟運機遠程控制生產作業性試驗,標誌著「5G+智慧礦山」具體應用層面有了實質突破。
焦家金礦始建於1975年,是國內外著名的「焦家式」金礦床的典型代表,屬破碎帶蝕變巖型金礦床。該礦作為國內首家實現累計產金一百噸的地下開採礦山,山東黃金集團首家數位化礦山試點單位,自2007年就開始進行以保障安全為主題的數位化礦山建設,達到了「地質資源可視化、設計計劃最優化、生產過程自動化、安全管理集成化、決策支持智能化、生產經營協同化」的先進水平。
近年來,隨著礦山開採深度加深,提高本質安全顯得愈加重要,礦山企業也一直積極探索智慧礦山的建設。焦家金礦黨委書記、礦長紀進科表示,礦山智能化與無人化建設成為當前及未來的發展主題。焦家金礦要以生產管理遠程化、遙控化、無人化為典型特徵,建設礦山「安全生產隱患防控、設備智能化管控、深層礦體精益採礦」三大能力,有效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及綜合開採能力。
5G是除雲、大、物、移、智、鏈之後出現的新興技術,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特點。於是,焦家金礦將5G技術作為井下通訊、井下指揮、遠程遙控的推手,展開了「5G+智慧礦山」建設,在前期已經建設的基礎光纖和wifi、zigbee等無線網絡的基礎上,以井下某區域為試點,採用由煙臺工程公司研發的5G-HJCY-F無人駕駛鏟運機,開展基於5G技術的井下智能鏟運機生產作業性遠程控制試驗,2019年12月31日一次性試車成功。
通過該試驗驗證了5G在無線傳輸方面的絕對優勢,成功突破了原有網絡的技術瓶頸,實現了大帶寬(峰值950M)、低延遲(<20ms)、低抖動(<5ms)、無縫漫遊的現場控制環境,為鏟運機遠程控制提供了優異的底層網絡平臺支持。同時結合移動公司專網Qos機制,對遠程控制數據進行優化,確保控制數據不受公網環境影響優先穩定傳輸;隨車監控數據高清(2K解析度)、低延遲、大帶寬(單臺攝像機8Mbit)回傳穩定無卡頓,實測使用效果超出預期。
接下來,焦家金礦將攜山東移動、煙臺工程公司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拓展合作,以點帶面,突破更多技術瓶頸,加快關鍵技術改造,實現優勢互補、協同創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