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現狀及問題分析(附:9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

2020-11-2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一、我國工業固廢的產生和利用狀況

工業固體廢物是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是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入環境的各種廢渣、粉塵及其他廢物。可分為一般工業廢物(如高爐渣、鋼渣、赤泥、有色金屬渣、粉煤灰、煤渣、硫酸渣、廢石膏、脫硫灰、電石渣、鹽泥等)和工業有害固體廢物。

按照我國的分類標準,在我國固體廢物一般分為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固體廢物、醫療廢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四個大類,其中工業固體廢物由於其成分複雜、危害性大等影響,成為固廢處理行業的重點關注領域。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年鑑數據,我國工業固廢年產生量已經連續多年超過30億噸。

工業固廢產生後,一般有綜合利用、處置、貯存和傾倒丟棄幾種處理方式,其中綜合利用是指通過回收、加工、循環、交換等方式,從固體廢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轉化為可以利用的資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處置是指將固體廢物焚燒或者最終置於符合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場所,並不再回取(包括當年處置往年的工業固體廢物累計貯存量)。處置方法有填埋、焚燒、專業貯存場(庫)封場處理、深層灌注、回填礦井等。

表1為我國工業固廢生產和處理的總體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近7年來,我國的一般工業固廢生產量、綜合利用量、處理量、貯存量及傾倒量皆有一定起伏,而從整個2017年的情況來看,我國的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量為33.2億噸左右,其中綜合利用量18.1億噸,處置量7.98億噸,貯存量7.84億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佔利用處理總量的54.6%,處理、貯存分別佔24%和23.6%。

從表1可以看出,綜合利用仍然是處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主要途徑。工業固體廢物的汙染控制與其它環境問題一樣,也經歷了從初期的簡單處理到逐漸向全面管理發展的過程。世界各國以前都只注重末端治理,提出了「三化」原則(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工業固廢由於含有較多的可利用資源,因此在綜合利用方面近年來獲得了長足發展,如磷石膏制硫酸聯產水泥技術、化工鹼渣回收技術、煤矸石硬塑和半硬塑擠出成型磚技術、純燒高爐煤氣發電、煤矸石和煤泥混燒發電等。

註:數據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鑑》

從圖1中可以看出,2011-2017年,我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整體上呈先上升後下降的趨勢,2011-2013年綜合利用量整體是上漲趨勢,截止到2013年,處置量為20.59億噸,是近幾年來的最高值。從2014年-2017年的時間內,處置量逐年下滑,到2017年下滑為18.1億噸,且綜合利用佔總量的比例也從13年後逐漸下降,特別是17年較16年佔比下降了將近4.9%。

近7年來我國工業固廢總產生量高速增長,但是平均綜合利用率仍處在60%以下。對比歐美發達國家的工業固廢高效利用水平,我國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我國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的政策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將其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措施。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正如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社會今後發展的長期主旋律,大宗工業固廢的資源綜合利用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抓手,因此,宏觀環境長期利好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

表2 我國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政策列表

三、幾種典型的大宗工業固廢地域分布特點和綜合利用技術現狀

(一)尾礦

我國大多數礦山資源的品位較低,在選礦過程中排出大量的尾礦,隨著礦產資源利用程度的提高,礦石的可開採品位相應降低,尾礦排出量也在增加。世界各國每年排出的尾礦量約50億噸,而我國僅2000年尾礦排放量就達6億噸左右。目前堆存的廢棄物已達200億噸之多。而且還在以每年幾億噸的速度增加。我國尾礦產生量最大的主要為鐵尾礦、銅尾礦、黃金尾礦,三者佔我國尾礦總產生量的80%以上,河北、遼寧、四川是鐵尾礦的主要產區,銅尾礦主要分布在江西、內蒙古、雲南等地,黃金尾礦主要集中在福建、山東、內蒙古、河南、陝西、黑龍江等黃金產地。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為尾礦的綜合利用及治理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2017年,我國尾礦的綜合利用率約為22.09%。由於尾礦成分複雜、分布不均,也因地域的不同,其中有價成分的種類及含量差別很大,所以尾礦的綜合利用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目前我國尾礦的綜合利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尾礦再選,從尾礦中回收有價成分;

2.直接利用作為建築砂石骨料、尾礦微粉等;

3.用於製備水泥、水泥熟料;

4.用於生產其他建築材料,如磚瓦、砌塊、陶粒製品、板材、管材(管樁)、混凝土、砂漿、井蓋、防火材料、耐火材料、保溫材料、微晶材料、泡沫陶瓷等;

5.生產化工產品如淨水劑、白炭黑等;

6.其他產品如陶瓷製品、礦(巖)棉、人工漁礁、土壤調理劑等。

(二)粉煤灰

我國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近期電力工業的發展,仍然是以燃煤的火力發電為主。而粉煤灰是火力發電的必然產物。由於燃煤機組的不斷增加,電廠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了粉煤灰排放量的急劇增加,通常每消耗4噸煤就產生1噸粉煤灰其排放量每年超過億噸。在山西、內蒙古、山東、江蘇、廣東、河南、浙江等產煤地區或經濟發達地區均是燃煤電廠分布密集、粉煤灰產出量較大的區域。

我國粉煤灰的綜合利用率相對較高,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關於道路工程方面的應用:粉煤灰路基工程;粉煤灰瀝青混合料;路堤工程混凝土。

2.關於建材製品方面應用技術:水泥工業中的應用;粉煤灰砌塊應用;輕集料;粉煤灰磚。

3.關於提取礦物應用:水處理;提取粉煤灰中所含有價值的金屬;作橡膠、塑料、板材等製品的填充材料等。

4.關於高附加值回收利用的技術:碳回收技術;造紙技術等。

(三)煤矸石

煤矸石是煤炭的一種共伴生礦物,產生於煤炭的開採和洗選加工過程。中國產煤較多的省份如內蒙古、山西、陝西等均是煤矸石產生的重點區域。

在我國,煤矸石綜合利用的途徑很多,但因受到技術條件和外部因素的限制,實際上正在實行的項目不多。煤矸石的傳統利用途徑主要有:

1.煤矸石用於發電;

2.用作建築砂石骨料;

3.生產磚瓦、砌塊、陶粒製品、板材、管材(管樁)、混凝土、砂漿、井蓋、防火材料、耐火材料、保溫材料、微晶材料、泡沫陶瓷、高嶺土等建築材料;

4.生產其他產品如陶瓷製品、礦(巖)棉、人工漁礁、土壤調理劑等

(四)冶煉廢渣

我國是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重工業還佔據著很高的比例,冶煉工業更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工業類型,冶煉廢渣是冶煉工業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煉鐵廢渣、煉鋼廢渣、鐵合金冶煉廢渣、輕金屬冶煉廢渣、重金屬冶煉廢渣、稀有金屬冶煉廢渣以及冶煉煙塵等。

冶煉廢渣的主要利用方式有:

1.用於提取金屬精礦、金屬、金屬合金、金屬化合物等;

2.用做礦渣粉、礦物摻合料

3.水泥、水泥熟料。將冶金爐渣生產成為水泥是研究最為廣泛與深入的利用方法。鋼渣水泥與普通水泥相比較,強度、凝結時間等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先進性,同時後期的強度非常高,耐磨及抗腐蝕的性能也非常優良,適用於道路工程的施工。

4.生產建築材料如建築砂石骨料(含機制砂)磚瓦、砌塊、陶粒製品、板材、管材(管樁)、混凝土、礦物摻合料、砂漿、井蓋、防火材料、耐火材料、保溫材料、微晶材料、泡沫陶瓷

5. 作為燒結熔劑、煙氣脫硫劑

(五)爐渣

各種燃煤鍋爐、工業爐爐底排出的固體廢物。其組成以氧化物(SiO2,Al2O3,CaO,MgO等)為主,還常夾帶少量重金屬及其他雜質。

爐渣的資源化利用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生產水泥;

2. 作為礦物摻合料、建築輕骨料;

3.生產建築材料,如: 磚瓦、砌塊、陶粒製品、板材、管材(管樁)、混凝土、砂漿、檢查井蓋、道路護欄、防火材料、耐火材料(鎂鉻磚除外)、保溫材料、微晶材料、泡沫陶瓷;

4.爐渣經過粉碎、改性等處理之後的爐渣可以作為一種優良的吸附劑, 用於工業或生活廢水的處理。高爐渣對重金屬廢水中的Cu2+、Cd2+、Zn2+這三種金屬離子有著很好的吸附性能,去除率均可達到99%;

5.爐渣的成分與微晶玻璃的化學組成較為相似,可作為製備微晶玻璃的主要原料。

(六)脫硫石膏

脫硫石膏是煙氣溼法脫硫過程的副產品。燃煤電廠較多的區域副產脫硫石膏數量較多。國內對脫硫石膏的綜合處理和應用已經起步,脫硫石膏的應用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機遇,對於江蘇、浙江、廣東等天然石膏匱乏的地區,脫硫石膏的大量出現為以石膏為原材料的企業帶來了商業機會。脫硫石膏的主要利用方式有:

1.用於製造石膏砌塊;

2.用於製造膩子石膏和粉刷石膏;

3.用於製造模具石膏;

4. 用於作水泥緩凝劑;

5. 用於製造紙面石膏板;

6. 用作土壤改良劑。

(七)磷石膏

磷石膏是溼法磷酸工藝過程的副產物,是磷復肥生產企業產生的主要固體廢物,磷石膏的產生量與磷復肥的產生量呈正相關。2018年全國磷肥產量分省前5排名分別是:湖北、雲南、貴州、四川、安徽。

「十三五」期間我國磷石膏的年產量約為80-85Mt,約佔全球總量的40%,結合筆者的實際調研和文獻查詢,由於磷石膏產量大、地域集中於中西部地區、綜合利用產品效益不高、前期綜合利用政策較為寬鬆等原因,導致我國磷石膏的綜合利用率較低,不到35%(數據來源:《論磷石膏的綜合利用現狀及發展方向》),磷石膏堆存量巨大,有的地區曾出現磷石膏堆存不當引起的水體汙染的惡劣事件。

磷石膏的綜合利用主要有以下技術:

1.磷石膏制建材石膏

磷石膏代替天然石膏用作建築材料是磷石膏早期綜合利用的發展方向,如製備石膏板、石膏砌塊、石膏膩子等。但是磷石膏相較於天然石膏和電廠脫硫石膏在成本和質量上沒有優勢,因此磷石膏製備建材石膏的市場反響一般,同時受到地理位置制約和電廠脫硫石膏的雙重衝擊,近年來磷石膏建材市場日漸萎縮。

2.磷石膏制硫酸聯產水泥

磷石膏中的主要元素是硫和鈣元素,通過反應生成硫酸和水泥熟料的技術在 1915 年的德國開始研究。20 世紀 90 年代後,隨著國內磷化工業的迅猛發展,磷石膏制硫酸聯產水泥的工藝技術也被越來越多的科研院校和磷化工企業研究和實踐。

3.磷石膏制緩釋性硫銨肥料

磷石膏製備粒狀硫酸銨的工業化裝置已經在貴州成功開車運行。磷石膏制緩釋性硫酸銨肥料實現了磷石膏的高值利用。

四、《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和《國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解讀及落實情況

2018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 26 號公告,於 當年 5 月 15 日起施行《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和《國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

《辦法》明確了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的企業,可依據第三方對於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種類、數量以及技術條件和要求的符合性的評價結果,按照相關規定,申請暫予免徵環境保護稅,以及減免增值稅、所得稅等相關產業扶持優惠政策。

《辦法》的創新點是減少了政府審批權限,簡化了評價流程,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引導企業自願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開展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價活動。政府職能轉變為遴選合格的第三方評價機構,並在事中事後進行監督管理。對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對於企業開展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具有更好的引導作用。

《辦法》出臺後,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積極落實,大部分省市自治區都出臺了本省的《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管理實施細則》,或者貫徹落實該《辦法》的通知。

通過網絡等公開渠道不完全統計,目前各省落實《辦法》的情況如下:

以下是現已公布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評價機構的9省份的第三方評價機構名單:

根據現已公開的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評價機構的9省份的第三方評價機構名單,通過此名單可以看出本地化機構佔大多數,而且大多都是中小型企業,有部分研究院(所)、計量院(所)、質量檢測院(所)、設計規劃院(所)、檢驗認證集團和各地方行業協會等。絕大多數評價機構所只獲得了機構所在地省份資質。只有少數的幾家是在全國範圍內專門開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評價工作,主要有北京和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廣州賽寶認證中心服務有限公司、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廣州賽寶認證中心服務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都分別拿到湖北省和安徽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評價機構資質,而北京和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則分別拿到了黑龍江省、湖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等4省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評價機構(湖南省和安徽省都是以北京和碳在該省的全資子公司入選)。

五、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體來講,我國工業固廢產生量大、工業固廢的產生、綜合利用區域發展不平衡,綜合利用產品市場開拓難度大,市場認知度低,主要問題總結如下:

1.大部分工業固廢資源雜質多,有害物質多,處理難度大;

2.綜合利用產品經濟性差,附加值低、同質化嚴重,產品質量沒有優勢,市場認可度不高;

3.現有的政策優惠措施力度不夠、執行不到位;

4.《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的落實涉及工信部、稅務總局等多個部委的協調、溝通、配合問題,如果協調溝通配合不順暢,會嚴重影響此項工作的推動力度和實施效果。

(二)建議

1.進一步摸清工業固廢產生和利用的情況,對全國工業固廢產生量突出的行業和地區,推行相關情況、數據的第三方評價和信息搜集工作,包括工業固廢的產生、處置、利用和產業鏈相關單位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建立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管理資料庫,通過信息化、物聯網等手段為加強工業固廢管理提供基礎性數據支持。

2.需要引導產生工業固廢的企業進行無害化排放,以資源而非廢物的角度看待固廢,脫除其中的雜質和有害物質,為後續的處置和綜合利用降低費用、減少危害。

3.加強、鼓勵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攻克技術難題,提高綜合利用產品的附加值;

4. 加強工業固廢管理能力建設:加強工業固廢處理相關設施的能力建設,大力加強對工業固廢處理、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建立專業化園區,引導規模小、分散的作坊和企業進入到園區,限制高汙染性企業的土地等資源申請,並開展其汙染防治專項研究。

5.建立健全相關標準體系,為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執法提供指南和依據。

6.建議國家層面工信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以及省級工信廳和稅務部門加強銜接溝通,制定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實施細則,以便更好地推動評價工作順利開展。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我國破解油頁巖工業固廢利用難題
    來源:經濟參考報我國科學家和企業正在聯手嘗試將沒有「利用價值」的工業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以推進資源的全面節約,實現工業的綠色發展。窯街煤電集團有限公司是甘肅省一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老煤企。開發和利用油頁巖半焦成為煤企等工業行業的關注焦點。據介紹,這家企業每年要產生約60萬噸油頁巖半焦。如果不解決好油頁巖半焦的處置問題,會影響油頁巖的開採利用,制約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工業生產的發展,工業固廢數量日益增加。不僅如此,工業固廢種類繁多,成分複雜,處理相當困難。
  • 首屆全國氧化鋁行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論壇在京舉行
    論壇圍繞貫徹綠色循環發展國家戰略、促進工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大宗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先進技術及應用方向、大宗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政產學研跨界合作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影響,國內的固廢環保事業發展迅速。2019年,我國工業固體廢物處理量和綜合利用量分別為8.78億噸和19.49億噸,較2015年我國工業固體廢物處理量1.2億噸、綜合利用量2億噸有著本質提升。
  • 我國危險廢物管理處置現狀及發展建議
    截至2018年底全國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核准收集和利用處置能力達到10212萬噸/年(其中收集能力1201萬噸/年),但我國危險廢物管理仍面臨著處置能力結構與需求不匹配、處置設施能力空間供需不平衡、部分利用處置設施技術和運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重點地區危險廢物保障能力不足等管理問題。
  • 積存超600億噸 循環利用梗阻多……工業固廢如何走出「埋埋埋」尷尬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受上下遊產業鏈銜接不暢、技術研發創新能力不強、產業規模效應不顯、相關標準體系不完善等多種因素影響,循環經濟「不經濟」的問題仍是制約固廢綜合利用的「腸梗阻」,亟待化解。一年超33億噸 工業固廢隱患重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年鑑顯示,2016年,我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0.92億噸,到2017年已增加到33.16億噸。
  • 西部一省工業固廢悄然實現資源化利用
    北極星固廢網訊:磷石膏是指在磷酸生產中用硫酸處理磷礦時產生的固體廢渣,其主要成分為硫酸鈣。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磷肥生產國,同時也是第一大磷石膏副產國。目前,國內磷石膏大多堆存處理,佔用土地,浪費資源,其含有的酸性及其他有害物質容易對周邊環境造成汙染。磷石膏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成為磷化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 一年產生近40億噸 累計堆存量超過600億噸 讓工業固廢「變廢為寶」
    2017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七省份一般工業固廢產生量佔全國工業固廢產生量的40%以上。2018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排在前三位的省(區、市)是內蒙古、遼寧、山東。關於工業固廢利用,此前有多部國家相關文件提出,到2020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目前,利用情況如何?根據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2017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53.3%;生態環境部的年報顯示,2018年,200個大、中城市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佔利用處置總量的比率僅為41.7%。
  • 山西三維違法事件揭示: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亟待破解-電石渣 粉煤灰...
    原標題:山西三維集團違法事件揭示: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難題亟待破解  位於山西洪洞縣的三維集團,是一家連續14年進入中國化工企業500強的上市企業。據報導,三維集團往附近的趙城鎮新莊村傾倒了大量粉煤灰、電石渣兩種工業廢渣,甚至有村民反映,他年過半百的母親就摔進這黑灰渣而死。粉煤灰、電石渣會使人致死?
  • 輝縣天津地區工業固廢回收銷毀報告-三六五環保
    麥乳精銷毀;三六五(天津)環保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銷毀處置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環保綜合服務商。主要經營:過期產品、缺陷產品、不合格產品、假冒日化品、質量問題產品、變質產品、一般工業固廢以及機密材料銷毀處理服務,以「規範、保密、安全、環保、無害化銷毀處理」為宗旨,具體有食品、日化品等產品銷毀。
  • 曲睿晶:以循環利用推動固體廢物的「三化」利用
    ,廢渣運輸和處理過程也會產生大量粉塵和有害氣體等。我國工業固體廢棄物年產生量已經接近35億噸,是城市垃圾產生量的19倍,佔固體廢棄物產生量總量的94%,綜合利用率約為60%。我國工業固廢主要產生地區集中在我國中西部,其中河北、遼寧、山西、山東、內蒙古、河南、江西、雲南、四川和安徽等10個省的工業固廢產生量佔全國工業固廢產生量的60%以上,這些地區的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規模較小
  • 讓固體廢棄物變廢為寶,河南4市擬入選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名單
    加上2016年9月工信部確定首批12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入圍的平頂山市,我省已有5個城市入選。    據悉,為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規模化、高值化、集約化發展,加快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促進工業綠色轉型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了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試點工作。
  • 2021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分析:處置率略上升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11-2017年間固廢產生量、處置量以及綜合利用量數據,2011-2017年,固廢利用處置率和綜合利用率波動中略有下降趨勢,處置率略有上升。2017年我國固廢利用處置率((處置量+綜合利用量)/產生量)為79.04%,其中,處置率為24.33%,綜合利用率為54.72%。
  • 綜合利用率低於世界先進水平,浪費資源同時汙染環境——
    日前,在由E20環境平臺、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十屆固廢戰略論壇上,環境保護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主任凌江表示,當前我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低於世界先進水平,浪費資源同時汙染環境,必須通過政策調整,改變當前粗放利用的局面。 加強利用勢在必行 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我國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超過30億噸,2015年產生量達32.71億噸。
  • 湖南邦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業固廢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 變更環境...
    北極星固廢網訊:導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的相關規定,現對本項目建設有關環境保護的情況進行第二次公示,以便廣泛了解社會公眾對本項目建設的態度以及環保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公示內容如下:一、項目概況湖南邦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前身為
  • 煤矸石:綜合利用大有「錢」景
    煤矸石是我國排放量最大的工業廢物,約佔我國工業固體廢物的四分之一。我省的煤矸石總堆積量就超過10億噸,每年還新增煤矸石5000萬噸,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變「廢」為寶,節能節地,增加產值,煤矸石綜合利用大有「錢」景。黑乎乎的煤矸石,煤礦工人的絆腳石,轉手到陶瓷廠成了搶手貨。走進懷仁縣尊屹陶瓷有限公司的試驗車間,看到黑色煤矸石經過一系列國內最先進的陶瓷加工工藝之後,可以燒製成精美的白色陶瓷,這比直接銷售煤矸石可以提高將近百分之三十的經濟效益。
  • 冶金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研究
    冶金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研究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黑龍江科技信息  作者:孫志敏等  2021/1/12 17:47:46  我要投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冶煉廢渣包括有色金屬行業和鋼鐵工業在生產中排出的廢渣。
  • 上海長寧區工業固廢處理機構方案多少錢公司信譽好
    上海長寧區工業固廢處理機構方案多少錢公司信譽好工業固體廢物就是指在工業生產主題活動中造成的固體廢物。固體廢物的一類,通稱工業廢物,是工業生產全過程中排進自然環境的各種各樣廢料、煙塵以及他廢物。可分成一般工業廢物和工業危害固體廢物。
  • 聊城市創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項目環境影響...
    一、項目簡介    聊城市創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項目位於聊城市冠縣工業園北環路北側冠臨路東側,項目總投資27467.53萬元,總佔地面積92畝。
  • 固體廢物鑑別流程 如何判斷危廢和一般固廢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固體廢物鑑別流程結論:先按照《危險廢物鑑別標準》(GB5085)浸出試驗,判斷是否屬於危廢;再按照《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蕩法》(HJ557)判斷一般工業固廢第Ⅰ類還是第Ⅱ類;浸出試驗任何一種汙染物的濃度均未超過GB8978最高允許排放濃度一級,且PH值在6~9範圍之內屬於Ⅰ類工業固體廢物。
  • 中國固體廢物管理現狀及塑料汙染治理成效
    建章立制,固體廢物汙染防治的法規制度體系日臻完善  中國自1995年就制定了《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建立了固體廢物申報登記制度、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制度等核心制度,為防治固體廢物汙染環境、保障公眾健康提供了法律依據。
  •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法及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摘 要:固體廢棄物具有產生源分散、產量大、組成複雜、呆滯性等特性,如不妥善處理 ,會造成一系列社會經濟與環境問題。本文期望通過對國內外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的現狀進行總結闡述,為選擇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式提供借鑑,為固體廢棄物處理過程的管理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