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存超600億噸 循環利用梗阻多……工業固廢如何走出「埋埋埋」尷尬

2021-01-17 新華網客戶端

若大渣場裡堆滿了灰渣,上覆一層綠色的塑料防塵網,不時有卡車前來傾倒灰渣,這裡預計兩年後就要填滿。這是《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內蒙古烏審旗境內的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化工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合創化工分公司」)看到的景象。這個全國最大的已建設煤炭化工一體化項目,灰渣只有10%可以利用,剩下的只能就地填埋。

這並非個例。與我國煤炭、電力、化工等行業迅猛發展相隨而生的,是一年超過33億噸的工業固廢產生量,累計堆存量超過600億噸,這一數字還在加速攀升。相形之下,綜合利用頗顯不足,大量的填埋堆存給資源和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受上下遊產業鏈銜接不暢、技術研發創新能力不強、產業規模效應不顯、相關標準體系不完善等多種因素影響,循環經濟「不經濟」的問題仍是制約固廢綜合利用的「腸梗阻」,亟待化解。

一年超33億噸 工業固廢隱患重重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年鑑顯示,2016年,我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0.92億噸,到2017年已增加到33.16億噸。日前發布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則顯示,2017年我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達38.68億噸,山西、內蒙古、河北、山東、遼寧五省區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佔到全國的42.4%。

寧夏煤炭儲量全國第六,其中寧東基地佔85%,與榆林、鄂爾多斯形成我國能源化工「金三角」。自2003年建設以來,煤炭、煤電、煤化工三大主導產業不斷壯大,隨「煤」而興的還有產量大、增速快的工業固廢。

「2017年前壓力還沒那麼大,這幾年形勢愈加嚴峻,僅400萬噸煤制油項目完全達產後,每年產生氣化渣量就達700萬噸。」寧東基地管委會一幹部說,這部分固廢難以利用,目前大量堆放在渣場,由於含水量高,拉到渣場就像泥石流一樣,風一吹又容易形成揚塵。

國能集團寧夏煤業公司400萬噸煤制油項目為全球單套規模最大,也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性項目,自2017年底在寧東基地投產以來平穩運行。在寧東基地,類似的「世界級」項目還有不少,煤化工大發展的同時,固廢處理、環保壓力陡增。

據統計,2019年寧東基地固廢產生總量為1946萬噸,比2018年新增221萬噸,主要包括粉煤灰、煤矸石、鍋爐爐渣、氣化渣、脫硫石膏、汙泥等。寧夏固廢的增量主要在寧東,難點也在寧東。數據顯示,自2011年至2018年,全區納入環境統計的一般工業固廢產生單位由150家增加到465家,一般工業固廢產生量由3344萬噸增加到5791萬噸。

據了解,未來寧東的固廢年產生量可能會達到2500萬噸。今年寧東基地計劃實施項目136個,兩家企業共計120萬噸的煤制烯烴項目已獲國家批覆,未來一段時期,這些項目達產後將帶來更多固廢。

山西也面臨著同樣的情況。朔州市是一座以煤電產業為主導的資源型城市,煤電行業增加值佔全市工業增加值的八成以上。煤電產業迅速壯大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也產生了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大量工業固廢。

朔州市工信局數據顯示,2019年當地工業固廢產生量4100多萬噸。隨著在建煤礦、煤炭洗選企業、電廠陸續投產,每年工業固廢產生量還將增加數百萬噸,加之歷年堆存,給當地資源與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年報》,2018年,200個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達15.5億噸,同比增長18.32%。前十位城市產生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總量為4.6億噸,佔全部信息發布城市產生總量的29.7%。其中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產生量居首,達到7516.6萬噸。

「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高、堆存量大,每年產生量超過33億噸,累計堆存量超過600億噸。」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說。

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工業固廢應用技術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曲睿晶也表示,當前我國實際的工業固廢產生量要高於統計數字,佔到固廢產生量總量的八成以上,主要包括尾礦、粉煤灰、冶煉廢渣、爐渣、脫硫石膏、磷石膏、赤泥和汙泥等。這樣龐大的一個產生量,再加上超過600億噸的歷史累計堆存量,佔地超過200萬公頃,不僅浪費資源、佔用土地,而且危害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嚴重的環境和安全隱患。

綜合利用「有點杯水車薪」

面對如此龐大且不斷增加的工業固廢產生量,綜合利用成為解決途徑之一,即通過回收、加工、循環、交換等方式,從固體廢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轉化為可用資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說,當前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作已取得較大進展,但綜合利用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73%。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政策,並且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嘗試。

《2018年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54.6%,比2016年下降了將近4.9%。根據《2019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年報》,2018年,200個大中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佔利用處置總量的41.7%,處置和貯存分別佔比18.9%和39.3%。

在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上,中天合創化工分公司進行了不少探索。據了解,該公司於2017年全面投產,每年可轉化煤炭800多萬噸,產生煤灰渣260多萬噸,建設時設計90%的灰渣作為建築原材料等進行綜合利用。以前曾引進一家磚廠,希望磚廠利用灰渣生產建築用磚,公司則為磚廠提供一定的處理費。不料磚廠剛開兩個月就停產了。

該公司工作人員無奈地說,煤化工企業規模大,一般就近建在煤礦坑口,所在位置遠離大城市,利用灰渣生產出的磚沒人買。現在有家水泥廠拉少量灰渣作添加劑,總體看利用率只有10%左右,與75%的綜合利用要求有較大差距,眼下實在是沒好辦法,大量灰渣只能就地填埋。

據介紹,中天合創化工分公司一期渣場容量為350萬立方米,剛生產三年就填滿了。去年6月建成的二期渣場容量為306萬立方米,以目前的灰渣年產生量看,只能用兩年左右。

此外,公司每年因處理汙水等要產生一萬噸左右混合鹽類,沒有買家處理不掉,目前只能存進危廢填埋池裡,下一步準備上馬新的環保裝置進行處理;同時,每年還產生硫酸鈉3.6萬噸、氯化鈉4.8萬噸,今年一季度出售時還要倒賠包裝錢和運費。4月以來形勢稍好,網上拍賣硫酸鈉每噸5至10元,可一條袋子成本就60元,依然是賠錢生意。

灰渣、鹽類等固廢綜合利用率低,普遍困擾著內蒙古的煤化工企業。記者走訪的另外兩家大型煤化工企業,每年煤灰渣、鹽類等產出量都在100萬噸以上,由於制磚、水泥等企業利用量小,目前主要分類進行填埋存放。

寧夏工業固廢處理壓力也比較大。據了解,2019年寧東基地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為31.7%。「預計今年寧東基地固廢產生量將佔寧夏一半以上,比起新產生的量,綜合利用顯得有點杯水車薪,我們正盡力提高固廢綜合利用水平。」寧東基地管委會戰略局副局長趙瑞說。

從寧東基地管委會向西南行駛十公裡左右,記者來到寧東基地2號綜合渣場,該渣場正在進行總庫容1580萬立方米的二期工程建設,主要貯存粉煤灰、鍋爐灰渣及脫硫石膏等固廢,預計今年9月投入使用。在粉煤灰庫區,記者看到整個新建庫區覆蓋著白色土工布,並排列堆放著抗老化環保袋以壓實防風。

「兩布一膜」防滲系統、導排雨水收集系統、分類貯存處置固體廢渣……由於嚴格依照環保要求,寧東基地建設渣場的成本並不低。不僅如此,隨著寧東基地建設項目越來越多,核心區工業用地愈加緊張。近年來,隨著渣場不斷擴建,寧東基地四個渣場總佔地面積已達2.4萬多畝。

相關企業表示,渣場也不能無限擴大,目前要想減少渣場堆存量,就必須把大量消耗、利用固廢的項目作為重點抓手,儘快推動規模化處置固廢。

循環經濟「不經濟」難題何解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固廢綜合利用項目往往具有初期投資大、短期見效慢、風險大、投資回報率偏低等特點,容易受地域、認知度、運輸半徑等影響,循環經濟「不經濟」的問題仍是制約固廢綜合利用的「腸梗阻」。

在上述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看來,目前我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技術裝備水平不高,鋼渣、赤泥等複雜難用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瓶頸尚未突破,缺乏大規模、高值化綜合利用產品。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工業固廢產生量小,由於經濟發達、市場需求高,綜合利用率普遍較高;煤電、礦業等產業集中的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等中西部地區,工業固廢產生量大,但由於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市場需求不足,綜合利用率偏低。三是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由於綜合利用產品成本高,利潤空間小,標準體系不健全,且大眾對固體廢物認識不夠,對綜合利用產品缺乏信任等原因,制約了綜合利用產品的市場應用。

目前,寧東基地每年固廢綜合利用量約為600多萬噸。2017年前,寧東環保產業園共引進16家固廢利用企業,由於固廢利用主要以生產建材產品為主,受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加之運輸距離遠、銷售半徑小等原因,60%以上的利廢企業經營困難。

「我們一年消化8.5萬噸固廢,用於生產保溫節能型的牆體材料,銷售半徑一般在200公裡以內,再遠就包不住運輸成本了。」寧夏木爾馬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尹祥國說,公司90%以上的產品就在寧夏消化,但本地市場需求量小,能消化的利廢產品量有限。

自2012年投產至2016年,這家企業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市場銷量有所提升,企業經營情況好轉,但因銷量小、售價低,盈利空間有限,企業基本上是保本微利。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寧東基地沒有新增一家利廢企業,既有的12家建成企業中,維持生產經營的僅有五家,對於固廢的利用量有限。

消納的難題並不止於寧夏一地。一家不願透露姓名的內蒙古企業負責人說,煤灰煤渣利用率低,與制磚、水泥等行業經營效益關係密切,無利可圖甚至賠錢,肯定沒有利用的積極性。

「粉煤灰堆在這裡是固廢,要是放在山東、廣東等地就是資源,一噸粉煤灰能賣到130至170元左右。」朔州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研發中心技術負責人孫國富說,由於固廢產地與東部沿海市場距離較遠,加之原有堆存量大、新增排量大、市場容量小、消納能力低,這才賣不出去。

此外,技術研發創新能力不強、產業規模優勢不強等,也是當前固廢綜合利用存在的短板。

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處長楊學奎表示,目前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技術比較傳統,利用途徑單一,除了水泥、新型牆材等用量較大外,高附加值、規模化、市場前景好的產業少。而且工業固廢利用企業普遍小而散,技術含量低,整合利用資源能力差,難以獲得規模效益。

相關標準、政策不完備則加劇了利用的困難。例如,煤化工行業採用分鹽技術產生的鹽類,目前國家層面尚未制訂產品標準,導致企業無法申領產品合格證,出售企業和下遊企業都面臨無證的尷尬。

受訪專家和企業人士表示,工業固廢處理形勢嚴峻,綜合利用是解決的根本措施,這直接影響到相關上下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下一步,企業多方面尋找解決方法的同時,也需要加大相關配套政策扶持。(記者 王璐 於瑤 任會斌 梁曉飛)

相關焦點

  • 一年產生近40億噸 累計堆存量超過600億噸 讓工業固廢「變廢為寶」
    北極星固廢網訊:「埋不了、燒不掉、沒人要」,工業固體廢物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隨著化工、鋼鐵、煤電、有色金屬等行業的發展,工業固廢產生量持續攀升,年產生量近40億噸,累計堆存量超過600億噸,這一規模相當於去年全國鋼材產量的50倍、糧食產量的100倍;佔地超過200萬公頃,約為北京、上海面積之和。如此大規模的工業固廢該往哪裡去?為何得不到妥善處理和利用?有什麼治理良方?
  • 我國破解油頁巖工業固廢利用難題
    來源:經濟參考報我國科學家和企業正在聯手嘗試將沒有「利用價值」的工業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以推進資源的全面節約,實現工業的綠色發展。窯街煤電集團有限公司是甘肅省一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老煤企。開發和利用油頁巖半焦成為煤企等工業行業的關注焦點。據介紹,這家企業每年要產生約60萬噸油頁巖半焦。如果不解決好油頁巖半焦的處置問題,會影響油頁巖的開採利用,制約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工業生產的發展,工業固廢數量日益增加。不僅如此,工業固廢種類繁多,成分複雜,處理相當困難。
  • 我國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現狀及問題分析(附:9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
    工業固廢產生後,一般有綜合利用、處置、貯存和傾倒丟棄幾種處理方式,其中綜合利用是指通過回收、加工、循環、交換等方式,從固體廢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轉化為可以利用的資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處置是指將固體廢物焚燒或者最終置於符合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場所,並不再回取(包括當年處置往年的工業固體廢物累計貯存量)。處置方法有填埋、焚燒、專業貯存場(庫)封場處理、深層灌注、回填礦井等。
  • 西部一省工業固廢悄然實現資源化利用
    近日,央視《焦點訪談》聚焦貴州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其中就關注到了磷石膏這一工業固廢的再生利用之道。大量堆存的磷石膏貴州福泉的一個山谷堆滿了磷石膏,近二十年的堆砌,這個渣堆已經高達近百米。貴州是全國三大磷化工基地之一。據統計,作為磷化工大省,貴州全境內磷石膏的堆存量已經達到1.1億噸。
  • 曲睿晶:以循環利用推動固體廢物的「三化」利用
    編者按:合理利用工業固體廢物必須走循環利用推動的方法,才能達到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的。曲睿晶是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循環經濟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副主任,他的這篇文章全面闡述了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種類和「三化」利用的方法,給讀者以啟迪。
  • 首屆全國氧化鋁行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論壇在京舉行
    論壇圍繞貫徹綠色循環發展國家戰略、促進工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大宗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先進技術及應用方向、大宗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政產學研跨界合作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影響,國內的固廢環保事業發展迅速。2019年,我國工業固體廢物處理量和綜合利用量分別為8.78億噸和19.49億噸,較2015年我國工業固體廢物處理量1.2億噸、綜合利用量2億噸有著本質提升。
  • 輝縣天津地區工業固廢回收銷毀報告-三六五環保
    輝縣天津地區工業固廢回收銷毀報告-三六五環保天津濱海開發區專業工業垃圾清運處置服務公司整個銷毀過麥乳精銷毀;三六五(天津)環保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銷毀處置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環保綜合服務商。主要經營:過期產品、缺陷產品、不合格產品、假冒日化品、質量問題產品、變質產品、一般工業固廢以及機密材料銷毀處理服務,以「規範、保密、安全、環保、無害化銷毀處理」為宗旨,具體有食品、日化品等產品銷毀。
  • 循環流化床發電迎三大機遇 推進煤炭深度利用
    ,『一帶一路』戰略、煤炭『深度』利用、火電『超低排放』這三方面可謂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發展面臨的新的三大機遇。」如果要實現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走出去就達到高效節能,清潔環保,無疑還任重而道遠。」馬懷新表示,推動技術進步迫在眉睫。  推進煤炭「深度」利用的迫切需要  在今年5月5日《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2015~2020年)》發布前,新版的《煤矸石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剛剛修訂,並於今年3月1日施行。
  • 2021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分析:處置率略上升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11-2017年間固廢產生量、處置量以及綜合利用量數據,2011-2017年,固廢利用處置率和綜合利用率波動中略有下降趨勢,處置率略有上升。2017年我國固廢利用處置率((處置量+綜合利用量)/產生量)為79.04%,其中,處置率為24.33%,綜合利用率為54.72%。
  • 你的固廢我的寶 祥雲飛龍倡議聯手治理危廢 鋼鐵、有色能否擦出...
    4月20日在河北唐山召開的「京津冀冶金工業固廢治理及鉛鋅資源綜合利用高峰論壇」,圍繞解決冶金固廢及鉛鋅資源回收、推動促進鋼鐵和有色兩個行業的循環資源利用等熱點話題,展開思想碰撞。同時,我國工業固廢面臨的環境壓力也逐漸加大,每年新產生量超過30多億噸。另外,還有大量的歷史堆存量有待消納和處理,綠色發展能力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短板。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尾礦、冶煉渣等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提高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技術,既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減少環境汙染排放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產業轉型,實現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的重要抓手。孫文仲在論壇上致辭。
  • 上海長寧區工業固廢處理機構方案多少錢公司信譽好
    上海長寧區工業固廢處理機構方案多少錢公司信譽好工業固體廢物就是指在工業生產主題活動中造成的固體廢物。固體廢物的一類,通稱工業廢物,是工業生產全過程中排進自然環境的各種各樣廢料、煙塵以及他廢物。可分成一般工業廢物和工業危害固體廢物。
  • 山西三維違法事件揭示: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亟待破解-電石渣 粉煤灰...
    原標題:山西三維集團違法事件揭示: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難題亟待破解  位於山西洪洞縣的三維集團,是一家連續14年進入中國化工企業500強的上市企業。據報導,三維集團往附近的趙城鎮新莊村傾倒了大量粉煤灰、電石渣兩種工業廢渣,甚至有村民反映,他年過半百的母親就摔進這黑灰渣而死。粉煤灰、電石渣會使人致死?
  • 廢硫酸循環利用及治理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化學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傳統工業和現代工業發展的基礎,為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講,沒有化學工業的發展,就沒有傳統工業和現代工業的發展,就沒有衛星上天,人類探月,更沒有人類豐富多彩的生活。但是,化學工業的高速發展,也為環境留下了巨大隱患,環境汙染已達到觸目驚心的地步,從滇池水葫蘆瘋長到太湖藍藻泛濫,從淮河沿岸魚畸形、人患怪病到錢塘江沿岸出現多個癌症村,無一不是環境汙染的惡果。
  • IBS2021第九屆生物質能源與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蓄勢待發
    論壇現場匯集了國內外權威專家、政府領導、先進技術和設備提供商、業內專業高校及研究所等負責人共500多人,近50位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共同圍繞「探索生物質能源的轉型升級之路」主題,探討生物質能源行業未來發展之路。
  • 華電濰坊公司市政汙泥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順利投產
    這是近日華電濰坊發電有限公司市政汙泥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在「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近日,華電濰坊發電有限公司市政汙泥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在經過一個多月的調試後順利投產運行。該項目通過與山東達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在借鑑國際領先的汙泥調理處置技術基礎上,結合國內汙泥特性,有針對性的開展科研攻關,解決了汙泥高分子保水劑斷鏈破壁的難題。
  • 第九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源與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
    第九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源與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   各相關單位:   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對我國各行各業產生了極大的衝擊,也對生物質能源及有機固廢行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生物質能源及有機固廢行業如何應對上下遊產業出現不確定性變化之時變
  • 徐州清流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業廢物資源化循環回收利用技改項目...
    徐州清流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業廢物資源化循環回收利用技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第二次公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徐州清流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業廢物資源化循環回收利用技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信息公告如下:一、項目概況
  • 安徽池州九華山工業固廢處理公司
    安徽池州九華山工業固廢處理公司崑山遠程物資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堅持科技是生產力、專心致力於產品研發製造,為行業提供安全衛生可靠的產品。同時為用戶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固體廢物的「廢」具有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在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暫時無使用價值的廢物,在發展了循環利用技術之後,可能就是資源。固體廢物常被看作是「放錯了地點的原料」。不僅僅是下坪垃圾填埋場,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垃圾處理將進入到全新的變革格局。當然,在這裡我們也建議加快垃圾處理終端環節技術升級的同時,更要從源頭入手實現垃圾處理的效率提升。
  • 做好「循環」文章打造綠色「無廢城市」
    為補齊固廢處置短板,我市統籌規劃,通過推進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工業固廢、農業廢棄物、醫療廢物管理,探索「五廢共治」新路徑,啟動「五廢共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補齊我市固體廢物處置能力和監管能力。制定生活垃圾臨堆點垃圾清零應急預案,安裝霧炮除臭設施,解決垃圾堆點開挖異味問題;科學調度新鮮垃圾與積存垃圾配比,確保垃圾焚燒處置汙染物排放不超標……在清理過程中,嘉興注重精密智控、閉環管理、規範處置,不斷提高垃圾治理數位化平臺覆蓋率,加快形成垃圾治理一張網。截至5月底,全市61處生活垃圾臨堆點提前7個月實現全域清零,清理過程群眾零投訴、環境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