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循環」文章打造綠色「無廢城市」

2020-12-06 瀟湘晨報

為補齊固廢處置短板,我市統籌規劃,通過推進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工業固廢、農業廢棄物、醫療廢物管理,探索「五廢共治」新路徑,啟動「五廢共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補齊我市固體廢物處置能力和監管能力。

截至目前,嘉興已全面實現生活垃圾焚燒處置不出縣,提前完成全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堅大會上提出的「確保今年實現生活垃圾零增長、零填埋、不出縣」的目標;提前完成全市46個固廢處置項目,向著「無廢城市」邁進……

成績來之不易,嘉興堅持補短板、抓長效,全力攻堅,打響了一場以提能力、清存量、控源頭為主要內容的「垃圾治理革命」。

提前實現生活垃圾零增長、零填埋、不出縣

一臺機械手正將成噸的生活垃圾投入高溫焚化爐中……隨著平湖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新建項目第二臺爐的試燒成功,2018年以來全面開工的6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技改擴建、新建工程全部建成。

這6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後,嘉興全市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置能力達到7450噸/日,從2017年缺口1100噸/日到盈餘2000噸/日。這意味著,嘉興徹底破解因垃圾焚燒處置能力不足導致的「垃圾圍城」困局,實現了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置不出縣的目標。

在高標準、超常規推進生活垃圾處置能力建設的同時,嘉興科學清存量,提前實現生活垃圾處置「零填埋」。

嘉興制定了《嘉興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應急處置聯保實施方案》,建立全市域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應急處置點對點片區互保機制,統籌調度市本級、海鹽等地富餘焚燒能力,科學實施市域內垃圾臨堆點清零計劃。

制定生活垃圾臨堆點垃圾清零應急預案,安裝霧炮除臭設施,解決垃圾堆點開挖異味問題;科學調度新鮮垃圾與積存垃圾配比,確保垃圾焚燒處置汙染物排放不超標……在清理過程中,嘉興注重精密智控、閉環管理、規範處置,不斷提高垃圾治理數位化平臺覆蓋率,加快形成垃圾治理一張網。截至5月底,全市61處生活垃圾臨堆點提前7個月實現全域清零,清理過程群眾零投訴、環境零風險。

清存量、增處置能力的同時,嘉興持續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處理、資源化利用等工作。全面推進綠色消費、可回收物回收減量、餐廚垃圾源頭減量等六大源頭減量行動。截至10月底,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達100%,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率90%,城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51.66%,全市生活垃圾總量同比減少5.85%。

打通「無廢城市」建設「最後一公裡」

生活垃圾只是我市「五廢共治」工作的其中一部分,為補齊我市固體廢物處置能力和監管能力,嘉興計劃用3年時間,投入80億元建成46個固廢處置項目。

「平湖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新建項目也是46個固廢處置項目中的最後一個項目,這標誌著我市提前完成全市46個固廢處置項目,新增處置能力587.74萬噸/年、填埋能力86.20萬噸。」市生態環境局固體廢物汙染防治中心主任田亨文表示,下一步,嘉興市將按照「無廢城市」理念,系統性提升各類固廢處置能力,推動固廢處置實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全力爭創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浙江實現生活垃圾治理「三年大變樣」、成為全國生活垃圾治理先行區貢獻嘉興力量。

為打通「無廢城市」建設「最後一公裡」,位於港區的浙江惠禾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新建了嘉興市危險廢物剛性填埋場項目和嘉興市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綜合利用處置項目。

「剛建成的剛性填埋場總庫容2.7萬立方米,可暫存各類危險廢物,方便日後處理,實現循環化利用處置。」浙江惠禾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徐永忠告訴記者,預計明年6月底完工高溫熔融處理項目,可將焚燒飛灰製成建築材料,在有效解決現階段焚燒飛灰堆積難題的同時,實現「變廢為寶」。

【來源:嘉興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包頭市組合拳打造無廢城市
    自2019年「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包頭市積極推進工業、農業、生活領域固廢廢棄物治理、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循環利用,努力打造包頭無廢模式。包頭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重工業城市,固廢產生量在2018年全國202個地級城市中排名第5位。建設「無廢城市」成為包頭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自2019年「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包頭市積極推進工業、農業、生活領域固廢廢棄物治理、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循環利用,努力打造包頭無廢模式。
  • 10個維度解讀重慶「無廢城市」建設
    問題3:「無廢城市」如何建設?  答:「無廢城市」建設涉及的領域廣、環節多,關係你、我、他。如涉及企業清潔生產、產業綠色發展、綠色社區生活領域,需要政府機構、企業單位、社會組織、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和協同共治的多元主體新模式。
  • 濟南將建設「無廢城市」 破解垃圾圍城山東多地在努力
    合理規劃建設一批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推廣垃圾分類處置,實現市域垃圾全分類、資源全回收、原生垃圾基本零填埋,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開展碳排放達峰行動,力爭「十四五」末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率先建設全國「碳中和」現代綠色智慧城市。
  • 飛螞蟻首次亮相國際循環經濟展會,網際網路+助力無廢城市
    2019年10月20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主辦的2019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南京隆重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壯大綠色產業 助力汙防攻堅」,來自國內外循環經濟領域的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研討發展循環經濟、壯大綠色產業、助力汙防攻堅的對策措施。
  • 「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宏觀研究
    北極星固廢網訊:「十四五」時期既是「無廢城市」建設的試點探索期,也是即將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廣「無廢城市」建設的過渡時期。「十四五」時期,如何進一步做好「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工作至關重要。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進一步做好「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工作顯得尤為迫切。為此,本文擬全面總結首批「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取得的成績和面臨的主要問題,根據新時期對「無廢城市」試點建設的新要求,提出「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試點建設的方向,為從「無廢城市」試點建設逐步走向「無廢社會」提供宏觀的戰略思考。
  • 減少固體廢物環境汙染 中國著手打造「無廢城市」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無廢小區」「無廢工廠」「無廢學校」「無廢公園」……重慶、紹興、深圳等中國首批「無廢」試點城市正在全方位打造「無廢」城市。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修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溫勇說,「無廢城市」是實現固廢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綜合管理模式,是城市向綠色可持續發展轉變的重要途徑。從本質上來講,「無廢城市」是重新定義固體廢物的價值。從城市層面,將上下遊產業鏈串聯起來,上遊的廢物,可以成為下遊的再生資源。
  • 深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打造固廢處置「龍崗標杆」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13日訊(晶報記者 金羽澤)「無廢城市」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無廢城市」並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需要長期探索與實踐
  • 辦公室內即可「無水造紙*1」?愛普生PaperLab創新打造綠色環保新模式
    近年來隨著全球環境的不斷變化,在著力推動經濟建設的同時,打造綠色環保的發展模式也成為了全球各國努力的目標。在此過程中,人們開始逐漸認識到科技創新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取出不平整或破損的非A4型號的紙張,去掉紙張上的訂書針、膠帶和便利貼等,並撫平廢紙的邊角,把整理好的紙張放入PaperLab進紙託盤,為後續紙張循環做好充分準備。 第二步:將整理過的紙張放入PaperLab進紙託盤 第三步,設定再生紙參數並啟動機器。
  • 三亞對「無廢旅遊景區」「無廢酒店」試點單位進行檢查驗收
    三亞對「無廢旅遊景區」「無廢酒店」試點單位進行檢查驗收 2020-12-04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菜鳥x 斑鳩|解決垃圾圍城,打造無廢城市
    國內很多城市,基本已被垃圾包圍,只不過是你看不見罷了。城市垃圾如何處理?目前我國城市垃圾處理最主要的方式是填埋與焚燒。垃圾填埋的操作很簡單,把各處的垃圾拉到填埋場,埋完後等待垃圾發生各種反應,慢慢分解、減量。由於成本比較低,現在為止仍舊是最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
  • 山西永濟打造沿黃融合發展示範循環圈——做好「沿黃」綠色文章
    (資料圖片)立足「黃河沿岸、三晉門戶、文明之源、生態富地」的生態建設定位,近年來,山西省永濟市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地理優勢、文化積澱,以產業為支撐,文化為靈魂,旅遊為載體,打造沿黃融合發展示範循環圈,推動優良生態、美麗城鄉、全域旅遊互促共進。「不是海,卻比海更美」,這是很多到過山西省永濟市伍姓湖的遊客對它的評價。
  • 甘肅打造「城市礦產」基地 搬運工變身技術工人
    ,地面乾淨整潔,靠窗擺放的綠植鬱鬱蔥蔥,處處彰顯著綠色、環保的理念。(資料圖) 杜萍 攝   中新網蘭州10月15日電 (記者 劉薛梅)甘肅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15日披露,蘭州興盛源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加工產業園的10個「城市礦產」示範基地重點建設項目已建成,打造了集回收、倉儲物流、拆解、再製造和綜合交易於一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集群、產業鏈條,公司職工從廢舊物資的分揀搬運工,一躍成為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的生產技術工人
  • 實地探訪駱駝股份:踐行綠色環保 打造鉛酸蓄電池循環產業鏈
    「打造傳統鉛酸蓄電池的循環產業是符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建立綠色產業鏈,是一家上市公司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在製造端,我們研發設計的『全回收型』蓄電池,可以實現100%的回收利用。」駱駝股份董事長劉長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據劉長來介紹,公司生產鉛蓄電池,鉛材料佔到鉛蓄電池成本的70%左右,再生鉛可以保證鉛材料的穩定供應,降低鉛價大幅波動對公司業績的不利影響。
  • 開封市組織召開全市「無廢城市」建設
    9月8日,開封市組織召開了全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研討會。開封市生態環境局、衛健委、農業農村局等16個市直單位分管領導和方案編制單位專家參加會議。
  • 【案例】以嶺藥業:多環節打造綠色發展循環經濟鏈
    「打造綠色原生態中藥原材料種養殖基地、打造國際標準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打造高效節能的能源循環利用體系、打造工業旅遊和康養旅遊示範基地
  • 警惕:廢輪胎廢橡膠循環轉型升級
    顯而易見,資源的循環利用,不浪費資源,是環境保護用好資源價值的首要任務。在橡膠行業和輪胎行業,採取廢輪胎利用是廢橡膠循環利用的重中之重。有數據顯示,2019年度廢輪胎產生量比2018年微增30萬噸,達到1380萬噸。
  • 智慧可循環農業生態系統即將走進城市引領綠色生活
    當家裡的廁所成了真空的,汙水通過真空管道,加入少量衝洗水進入真空罐內,再進入沼氣系統,形成一條可循環的生態循環之路。你能想像嗎?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汪懋華率認為,這樣的農業新場景、新科技,即將在城市裡出現,不斷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 我市著力做好地熱能開發利用大文章
    地熱空調主要通過地源熱泵技術來實現,即通過在淺層地下巖土體、地下水或地表水中安裝高強度塑料管組成的封閉循環換熱系統,並聯合熱泵機組、室內末端等設備設施,以水為載體推動熱量在「房間—管線—淺地層—管線—房間」的循環中進行收集、輸送和釋放,最終為建築物供熱供冷。
  • 華中表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 打造綠色發展新樣本
    華中表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是荊州市招商引資的重大項目之一,也是荊州開發區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自2020年11月8號一期項目竣工以來,目前已籤訂意向入園企業25家。系列報導助推民營企業發展,助力疫後經濟重振,今天播出《華中表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打造綠色發展新樣本。
  • 打造綠色發展新高地 加快推動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推動綠色發展作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經濟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偉大實踐。無論是「一帶一路」建設,還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綠色發展都是主題主線。中國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取得的顯著成就,贏得了世界各國的普遍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