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著力做好地熱能開發利用大文章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在蘭山區雙嶺路與臨西十路的智慧商谷產業園內,地下巖土體中每隔4至5米有一眼深度約120米的鑽孔(孔內部署有呈U字型排列的高強度塑料換熱管),這就是在我市逐漸興起的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的換熱裝置,而以該套裝置以及熱泵機組等組成的系統俗稱為地熱空調。

地熱空調主要通過地源熱泵技術來實現,即通過在淺層地下巖土體、地下水或地表水中安裝高強度塑料管組成的封閉循環換熱系統,並聯合熱泵機組、室內末端等設備設施,以水為載體推動熱量在「房間—管線—淺地層—管線—房間」的循環中進行收集、輸送和釋放,最終為建築物供熱供冷。在冬天能將地下的熱量引入建築物內實現供熱(相當於傳統鍋爐)、夏天能將建築物內的熱量傳到地下實現供冷(相當於中央空調),地熱空調具有能效高、零汙染的特點,完全不需要使用化石能源,且能大大減少對電能的過度依賴。

淺層地溫能作為戰略性新能源,具有儲量大,清潔無汙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優勢,是北方城市冬季清潔取暖領域替代燃煤的最佳選擇。2020年初,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根據市政府批覆印發了《臨沂市中心城區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規劃(2019-2025年)》,這是全省第一個經市政府批准實施的淺層地溫能專項規劃。據臨商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嘯凱介紹,浙江陸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地熱空調,為臨沂商貿城提供熱、冷產品和服務,投資、建設及運營均由該公司負責。商貿城建成後面積將達到530萬平方米,計劃年均完成10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冷)開發量。臨沂商貿城供熱、供冷項目採用以清潔能源為主體,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地熱+」多能互補系統,系統充分利用了地溫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儲能等技術,是一種新型、綠色的供熱、供冷能源利用方式,5至10年後,將滿足整個臨沂商貿城區域內對熱、冷的需求。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通過推廣引進淺層地溫能先進技術,將有力促進我市節能減排工作的發展。目前,我市淺層地溫能應用項目已發展到79個,應用面積達339萬平方米,年節約標準煤為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排放20萬噸。

淺層地溫能應用只是我市地熱能源利用的一種,溫泉以及由此產生的康復、理療等地熱「溫泉+」產業蓬勃興起。

8月4日,記者在山東省煤炭臨沂溫泉療養院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康養人群正在這裡接受蠟療。蠟療是該療養院把溫泉水與中藥結合在一起的理療方法,具有消除腫脹、加速上皮生長、創面潰瘍和骨折的癒合等作用。

湯頭溫泉水質特優,歷史悠久,溫泉出口溫度達60攝氏度,內含鉀、鈉、鈣、鎂、鍶、氡和硫化氫等29種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對人體具有殺菌消炎、舒筋活絡、延年益壽、消除疲勞、美容減肥、強身健體之功效,浴後使人舒展輕鬆,體膚滑爽,被國家權威部門譽為中國四大甲級溫泉之首。

山東省煤炭臨沂溫泉療養院康養部主任韓尚富介紹,療養院依臨沂市湯頭溫泉而建,做好「溫泉+」文章,已由過去一所煤炭系統內的療養院發展成為集「康復醫療、綜合醫療、療養保健、醫養結合、健康促進、衛生職業教育」等六大功能板塊於一體,特色突出、多元發展、面向全社會的創新複合型衛生健康基地。而臨沂湯頭溫泉旅遊度假區也是集旅遊度假、生態觀光、休閒養生、商貿宜居為一體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形成了以四大溫泉為主體、大小功能各異、適應不同群體養生休閒的發展布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地熱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臨沂市地熱資源儲量豐富,開發歷史悠久,重點打造了河東湯頭,沂南銅井、松山,沂水許家湖四大溫泉開發區。2008年,我市被命名為「中國地熱城」,成為全國第二個獲此殊榮的城市;2012年,又以綜合評估第一名的成績,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溫泉之城」。

下一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依託我市地熱資源優勢,大力開發利用綠色能源,開展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調整能源結構,做好地熱能開發利用大文章,大力發展溫泉療養、溫泉旅遊、溫泉休閒產業,打造中國溫泉之城。

(文章來源:臨沂日報)

相關焦點

  • 2020年地熱能開發利用市場現狀分析 全球地熱能開發利用速度加快
    高溫地熱資源(150℃以上)主要用於發電;中溫(90-150℃)和低溫(25-90℃)的地熱資源以直接利用為主,多用於採暖、乾燥、工業、農林牧副漁業、醫療、旅遊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對於25℃以下的淺層地溫,可利用地源熱泵進行供暖、製冷。隨著近年來地源熱泵的興起,國際上主要市場加快了地熱的開發利用。
  • 2020年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行業發展 直接利用快速發展,地熱發電有...
    鑑於乾熱巖型地熱能勘查開發難度和技術發展趨勢,埋深在5500m以淺的乾熱巖型地熱能將是未來15-30年中國地熱能勘查開發研究的重點領域。  在地熱能直接利用方面,我國已經取得較好成績;在地熱發電方面,發電技術成熟度和經濟性有待提高。
  • 能源局局長在地熱能利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充分認識加快地熱能開發利用的重要意義    (一)加快地熱能開發利用有利於提升我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我國地熱能資源儲量大、分布廣。在我國能源資源稟賦不足、油氣對外依存度日益攀升的現實條件下,加快地熱能開發利用,對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緩解我國能源資源壓力,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二)加快地熱能開發利用有利於優化能源結構。我國多煤缺油少氣,能源消費以煤為主,2013年煤炭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高達66%。資源和環境壓力與日俱增,要求我們必須著力優化能源結構,壓減煤炭消費,發展清潔能源。
  • 《中國地熱能利用技術及應用》發布促進地熱能開發
    製冷快報 -據製冷快報消息,近日我國科技部發布了《中國地熱能利用技術及應用》。該宣傳手冊的發布有利於促進我過地熱能資源的開發。  據了解,《中國地熱能利用技術及應用》宣傳手冊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簡要介紹了我國地熱能利用的基本情況。
  • 2020年全球地熱能開發利用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利用模式...
    高溫地熱資源(150℃以上)主要用於發電,中溫(90-150℃)和低溫(25-90℃)的地熱資源以直接利用為主,多用於採暖、乾燥、工業、農林牧副漁業、醫療、旅遊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對於25℃以下的淺層地溫,可利用地源熱泵進行供暖、製冷。隨著近年來地源熱泵的興起,國際上主要市場加快了地熱的開發利用。
  • 地熱能利用
    地熱發電是地熱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溫地熱流體應首先應用於發電。地熱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帶動發電機發電。所不同的是,地熱發電不象火力發電那樣要裝備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熱能。地熱發電的過程,就是把地下熱能首先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過程。要利用地下熱能,首先需要有「載熱體」把地下的熱能帶到地面上來。
  • 關於地熱能利用的相關介紹
    地熱能可分為淺層地溫能、常規地熱能和乾熱巖地熱能。200米以淺的稱為淺層地溫能,200米至3000米的稱為常規地熱能,3000米至10000米的稱為乾熱巖地熱能。常規地熱能的高溫部分和乾熱巖資源供地熱發電利用,常規地熱能的低溫部分和淺層地溫能用作供暖和其他熱利用。
  • 地熱能開發利用大勢所趨 地熱發電未來前景廣闊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已是當今時代主題之一,正因此,全球範圍內掀起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熱潮。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熱資源認識將進一步提高,地熱發電前景值得期待。
  • 全球地熱能開發正當時
    日前,挪威能源研究機構雷斯塔能源發布報告稱,受「綠色經濟」政策刺激及相關技術的發展完善,全球能源企業正加快布局地熱能開發,預計未來5年內,全球地熱能市場將快速增長。
  • 望城獲批湖南省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試點 實施多能互補能源站方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記者5月7日從望城區住建局獲悉,該區已獲批列入全省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試點,將發揮淺層地熱能資源富集和長沙市河西經濟發展火車頭的優勢,通過創建淺層地熱能建築示範區,實現淺層地熱能建築領域集中連片發展,建設「
  • 洛陽:挖掘地熱能源 發展清潔供暖
    5月31日,李寧波作為演講嘉賓,出席我市地熱開發及應用高峰論壇,結合我市的地熱資源稟賦,為我市開發利用地熱、發展清潔供暖等建言獻策。   嘉賓講述:  我認為洛陽具有發展地熱資源的天然優勢:地下水資源豐富,地熱資源儲藏量大,開發利用地熱資源的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 科技部發布《中國地熱能利用技術及應用》
    為加快地熱能利用技術推廣轉化,推動新能源開發利用,2011年4月-2012年3月,科技部會同重慶市科委共同組織開展了全國範圍地熱能利用技術及應用情況的調研工作,編制完成了《中國地熱能利用技術及應用
  • 地熱資源開發潛力大 有望成新能源又一「巨頭」
    我國地熱資源豐富且潛力巨大,287個地級市淺層地熱能資源量每年相當於95億噸標準煤。    地熱資源開發潛力大 有望成新能源又一「巨頭」    你真的了解「地熱」嗎?我國地熱資源如何?究竟怎樣利用地熱?讓我們先來一起學習一下。    「地熱」是什麼?
  • 地熱開發助力能源轉型
    地熱開發戰略價值巨大。人類對能源需求四種形態電力、熱力、動力、燃燒,最難以滿足的就是冬季和春夏秋需求相比峰谷差巨大的清潔採暖需求。由於熱力有效傳輸半徑有限,傳輸越遠熱量損失越大,而且熱量的長期存儲難度大、成本高。而地熱開發則是就近開發利用地下熱源,不用長距離傳輸,不需要燃燒就能滿足人類的清潔採暖需求。
  • 中低溫地熱發電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研討會在京舉行
    「十二五」中國中低溫地熱發電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前景研討會於11月23日上午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由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和天津大學聯合主辦,邀請來自全國地熱領域相關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的院士、專家及代表參會,會議重點研討了我國中低溫地熱發電技術的研究進展,提出應加快開發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地熱能發電成套設備並率先在我國油田區實施中低溫地熱發電示範工程。科技部高新司、高技術中心相關領域負責同志也出席了本次會議。
  •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杭州市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試行...
    (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劃應當在對我市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現狀及開發利用潛力進行深入全面調研的基礎上,按照「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強化創新、注重效益、突出重點、有序推進」的原則編制,重點做好:  1.科學合理地提出明確的發展目標;  2.因地制宜地確定本地區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點;  3.將重點項目和示範區建設作為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主要抓手;  4.
  • 打造「中國溫泉之城」臨沂地熱資源大開發
    蒙陰異常、蘭山區李官異常、河東區相公異常、郯城曹莊異常等4處地熱異常區正在開展勘查工作,另外莒南縣大店地區正在開展勘查工作。規劃解讀「一軸」帶「兩翼」,輻射全臨沂自2008年8月臨沂創建「中國地熱城」以來,共建立地熱溫泉開發示範區4個,以示範區帶動整個臨沂市地熱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 山東歐適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到山東省地勘院開展地熱開發利用合作交流
    會上,彭玉明對馬雁嶺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簡要介紹了山東省地勘院的發展歷史、院情概況,重點分析了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的市場前景及應用領域,並介紹了我院實施的東營牛莊「地熱清潔能源供暖無煙小鎮」改革創新試點項目情況。
  • 湖南省力推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
    我省力推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鼓勵按照「片區+園區+特色村鎮+重大單體項目」相結合思路,規模化、成片化實施記者14日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該廳正與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等廳局抓緊起草文件,擬在全省大力推進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
  • 省地礦局魯北院地熱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助力區域新舊動能轉換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推進地熱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省地礦局魯北院自2006年便在魯西北地區開展大量地熱回灌試驗工作,對地熱回灌井成井工藝、回灌工藝及回灌技術等進行系統研究,使我省地熱回灌由試驗階段步入生產階段。近年來,該院積極響應全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號召,不斷加大地熱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工作力度,為我省新能源開發、生態建設、大氣汙染防治貢獻地質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