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開發助力能源轉型

2020-11-28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地熱開發與石油公司油氣勘探開發原理相同、研究對象相同、工程相同、施工隊伍相同,為充分發揮石油公司的人力、物力、財力、科技力,也是為了拓展石油公司的業務範圍,而且地熱的應用價值不低於甚至優於石油天然氣,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和石油公司,抓緊將地熱開發劃歸為央企石油公司主營業務。」——許江風 (中海油研究總院規劃研究院綜合規劃資深工程師)

  地熱能是蘊藏在地球內部的熱能,是一種清潔低碳、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安全優質的可再生能源。分為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乾熱巖型地熱能。地熱能是最為典型的本土可再生能源,是中國本土可再生能源的「土地爺」。

  地熱開發戰略價值巨大。人類對能源需求四種形態電力、熱力、動力、燃燒,最難以滿足的就是冬季和春夏秋需求相比峰谷差巨大的清潔採暖需求。由於熱力有效傳輸半徑有限,傳輸越遠熱量損失越大,而且熱量的長期存儲難度大、成本高。而地熱開發則是就近開發利用地下熱源,不用長距離傳輸,不需要燃燒就能滿足人類的清潔採暖需求。而現在的採暖方式則是要通過燃燒煤炭、油料、天然氣、生物質、垃圾等能源品種來滿足採暖需求,燃燒就會消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並形成對地球的汙染。電力也可以用於採暖,但是中國電力主要來源於燃煤熱電廠,只有少量部分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當前力推的煤改電,還是存在系統性汙染。而煤改氣,因中國本土氣源不足,要動用巨額外匯到境外購買LNG或管道氣,能否買得到、運得回、用得起,都存在變數。中國本土的地熱開發則不存在上述困擾,在中國本土投資開發地熱,還能拉動經濟、解決就業、增加稅收。從環境保護、能源安全等多方位考量,中國本土地熱開發戰略價值巨大。

  地熱開發與石油公司油氣勘探開發原理相同、研究對象相同、工程相同、施工隊伍相同,為充分發揮石油公司的人力、物力、財力、科技力,也是為了拓展石油公司的業務範圍,而且地熱的應用價值不低於甚至優於石油天然氣,筆者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和石油公司,調整發展理念,抓緊將地熱開發劃歸為央企石油公司主營業務,積極引領並推動中國本土地熱能開發利用。

  地熱資源豐富體量巨大。中國大陸本土緊鄰需求主體的336個主要城市,淺層地熱能可採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水熱型地熱能年可採資源量折合近19億噸標準煤(回灌情境下);埋深3000米至1萬米幹熱巖型地熱能基礎資源量折合高達856億噸標準煤。從淺到深,中國地熱資源體量巨大,開發潛力巨大。

  石油公司勘探開發油氣,一個油氣田從開發上升期—穩產期—遞減期—衰竭,一般不到30年的時間。而地熱開發只用熱不用水,將水回灌原水層的地熱能開發利用模式,則可以無限期長久使用地熱能。石油公司將地熱能作為主營業務勘探開發,就不存在油氣衰竭、油城衰敗的被動局面,油氣開採與地熱開發、風電、光伏、生物質、垃圾等可再生能源集成開發利用,即使油氣開採完了,地熱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也可以長久持續支撐石油城市延續發展,石油大軍及家屬有一個穩定而良好城市生存空間。油氣田可以造城,地熱田更可以創造新城市,北京附近雄安新區地熱造城;德州平原縣結合縣城附近地熱資源分布調整城市規劃,在地熱資源豐富的土地擴建城市;羊八井開發利用地熱,建造一個30萬人口的地熱城市,將西藏、青海周邊無法脫貧的村民,集中到地熱資源豐富的羊八井,建設美麗新家園,地熱既可以採暖,又能發電,還能發展溫泉健康養生。山東濟南、威海等許多城市附近都有寶貴地熱資源,城市擴建或衛星城建設,完全可以在地熱田上面建設,這樣可以儘快實現煤炭清零,減少天然氣需求,打造清潔採暖無煙城市。

  地熱應用和效益可期。地熱能隨著溫度的變化,可以應用到眾多領域,地熱能的利用可分為地熱發電和直接利用兩大類。200攝氏度至400攝氏度直接發電及綜合利用;150攝氏度至200攝氏度雙循環發電,製冷、工業乾燥、工業熱加工;100攝氏度至150攝氏度雙循環發電,供暖、製冷、工業乾燥、脫水加工、回收鹽類、罐頭食品;50攝氏度至100攝氏度供暖,溫室、家庭用熱水、工業乾燥;20攝氏度至50攝氏度沐浴、水產養殖、飼養牲畜、土壤加溫、脫水加工。為了提高地熱利用率,而採用梯級開發和綜合利用的辦法,如熱電聯產聯供,熱電冷三聯產,先供暖後養殖等。

  當前地熱應用主導是冬季清潔採暖,北京天然氣清潔採暖是一個冬天建築面積每平方米30元,煙臺燃煤集中採暖一個冬天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4元。地熱採暖屬於無煙且更為清潔的冬季採暖,按其環保價值和經濟價值,不應該低於天然氣的採暖收費,至少不應低於燃煤集中採暖收費標準,地熱開發不需要優惠政策,只要政府和用戶給予其應有的市場價值即能獲得很好的利潤。北京市朝陽區北苑家園茉藜園地熱採暖是按30元/平方米收取採暖費,而其全部成本只有8元/平方米左右,經濟效益特優;河北雄縣地熱採暖只有16元/平方米,效益雖然不理想,但也不虧損,如能達到燃煤採暖的24元/平方米,就能獲得比較好的經濟效益。威海文登一家地熱溫泉酒店,年創造的銷售收入和利潤是一口中高產油氣井的數倍以上,其員工的工作條件比風裡來雨裡去在沙漠、戈壁、荒灘、海洋等惡劣環境工作的石油工人可要幸福多了。觀念一轉天地寬,石油公司將地熱開發作為主營業務,不僅公司能獲得豐厚利潤,石油公司員工也能擁有一個在城市生活良好工作環境。

  綜上所述,地熱能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經濟效益豐厚、能源系統角色獨特、解決清潔採暖軟肋,可以大幅度減少煤炭燃燒量,替代用寶貴外匯購買的天然氣,有助於中國能源獨立與安全,有助於中國早日打贏藍天保衛戰,有助於建設美麗中國。中國地熱開發助力中國能源轉型大有可為。

相關焦點

  • 省地礦局魯北院地熱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助力區域新舊動能轉換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推進地熱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省地礦局魯北院自2006年便在魯西北地區開展大量地熱回灌試驗工作,對地熱回灌井成井工藝、回灌工藝及回灌技術等進行系統研究,使我省地熱回灌由試驗階段步入生產階段。近年來,該院積極響應全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號召,不斷加大地熱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工作力度,為我省新能源開發、生態建設、大氣汙染防治貢獻地質智慧和力量。
  • 中電建地熱公司落戶鄭州助力「低碳經濟」發展
    本報訊為積極服務國家能源戰略轉型與可再生能源發展,搶抓地熱能戰略機遇期,11月19日,由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河北省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上海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中國電建集團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簡稱「中電建地熱公司」)在鄭州揭牌成立,將助力節能減排
  • 共同開發利用海南地熱資源!海墾集團與中國南海能源集團等企業舉行...
    原標題:共同開發利用海南地熱資源!海墾集團與中國南海能源集團等企業舉行座談 座談會現場 地熱能以其清潔、高效、可再生優勢,在未來清潔能源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有望成為能源結構轉型的新方向
  • 2020年地熱能開發利用市場現狀分析 全球地熱能開發利用速度加快
    2010年以來,全球地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逐年增長趨勢,但佔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仍然非常小。 地熱能成為主流趨勢,利用模式逐步轉型 時至今日,地熱能作為新能源中的優勢能源之一,再次進入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
  • 「小眾」地熱能具有戰略型能源潛質
    全球能源轉型,正值其時。自20世紀70年代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提出乾熱巖地熱能概念以來,乾熱巖地熱能作為一種新興的地熱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目前,正值能源低碳轉型關鍵期的中國,也開啟了對這種綠色、清潔、高效能源品種的戰略性布局。
  • 國際丨全球地熱能開發現狀與趨勢分析
    地熱能源開發現狀概述2015年備受矚目的巴黎氣候大會上達成了多項成果,裡面包含一項鮮為人知的成果:全球地熱聯盟成立。該聯盟的目標是到2030年,全球地熱發電量增加6倍,地熱供暖增加3倍。再對比來看菲律賓:地熱發電佔該國全部發電量的27%,但裝機不足2000兆瓦;作為一個相對欠發達國家,菲律賓沒有必要下大力氣開發所有地熱資源,因為受該國經濟發展的制約,根本使用不了那麼多的電力。為了比較,可以再看一下菲律賓鄰國印度尼西亞的情況。由於其獨特的島嶼地理位置,印度尼西亞擁有全球40%的潛在地熱能源。
  • 地質能源兩兄弟:地熱與油氣
    ◎高堋/文地熱和石油天然氣資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兩種地質能源。地熱可以用來發電、供暖、溫泉洗浴等;石油天然氣更是作為當今社會最主要的能源被廣泛應用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然而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這兩種地質能源之間並不存在什麼太多的關聯。
  • 印度尼西亞獲得亞洲開發銀行3億美元用於擴大地熱發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印度尼西亞,國有企業PT Geo Dipa Energi從亞洲開發銀行獲得了3億美元貸款,用於擴大其地熱能生產。 亞洲開發銀行的貸款將提高GDE規劃和執行項目的能力,並開展政府支持的鑽探活動,以吸引急需的私人投資以開發新的地熱地區。 根據一份聲明,印度尼西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地熱潛力,估計有29GW;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已安裝地熱裝機容量,達2.1GW。
  • 2020年全球地熱能開發利用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利用模式...
    ——全球地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逐年增長   2010年以來,全球地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逐年增長趨勢,但佔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仍然非常小。2010年,全球地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為9.99GW;2019年,全球地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增長至13.93GW,佔全球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0.97%(不包括水電)。
  • 36國發起地熱能聯合倡議 欲推動清潔能源開發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新社12月7日報導,全球地熱聯盟日前在巴黎氣候峰會上聯合36個國家發起了一項倡議,將促進發展中國家地熱能作為清潔能源替代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進程。據報導,這項計劃的目標是:到2030年,全球地熱發電量增加6倍,地熱供熱量增加兩倍。目前,地熱能以3%-4%的年增長率穩步發展,每年可發電12兆千瓦。
  • 2020年中國地熱紀要
    該項目開發地熱清潔能源,助力鄉村振興。6月17日 中煤礦業確定以地熱能開發為主發展方向中煤礦業召開新能源板塊發展座談會,強調把握機遇,深刻認識和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藉助和依靠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平臺,形成以地熱能開發為主,一個核心兩個支撐三個平臺有機配合、共同發展的工作格局。
  • 全球地熱能開發正當時
    日前,挪威能源研究機構雷斯塔能源發布報告稱,受「綠色經濟」政策刺激及相關技術的發展完善,全球能源企業正加快布局地熱能開發,預計未來5年內,全球地熱能市場將快速增長。
  • 科學高效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推進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論壇由洛陽國宏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江陸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豫西煤田地質勘查有限公司、洛陽礦業集團地熱開發有限公司主辦。    論壇上,還進行了洛陽礦業集團地熱開發有限公司揭牌儀式。洛礦地熱公司的成立標誌著洛陽市地熱開發利用產業開啟了新的篇章。
  • 李四光倡導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50周年紀念大會即將召開
    為紀念李四光倡導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50周年,本次在線會議將通過文字、圖片等形式回顧李四光同志倡導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取得的成就及展望。 本次大會主題為:發揮地熱能優勢 助力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據了解,為期一天的會議將圍繞農村地區地源熱泵市場的應用與前景、北京淺層地熱能應用現狀、雄安新區地熱能開發應用現狀及展望、夏熱冬冷地區地熱能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地熱清潔取暖新技術與應用、我國地熱發電產業的現狀與前景、乾熱巖地熱能開發研究國內外進展及展望,以及地熱能和地源熱泵行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危」與新基建中的「機」等多項主題,展開交流研討。
  • 河南能源:清潔取暖順利實施 「地熱」成為新寵兒
    在供暖的進程中,一股利用清潔能源取暖的暖流,正在悄悄的流入鄭州691萬平米的住戶家中。據悉,目前河南全省有近100萬戶正在享受著清潔能源取暖所帶來的溫暖。清潔取暖項目是採用國家支持和倡導的「地熱能+」模式進行的。
  • 2018中國地熱國際論壇透露:「十三五」將新增地熱能供暖面積11億平米
    與會院士專家將圍繞地熱資源勘查開發、綠色清潔能源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裝備升級和高效利用等議題進行研討,助推全球特別是中國地熱能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論壇上表示,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結構正在快速趨向清潔、低碳和多元化,我國的能源產能和供需結構也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
  • 能源結構調整為地熱大發展帶來契機
    近幾年地熱開發利用在我國雖有重大進展,然而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還比較小,屬於後起之秀,整體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成熟的地熱管理體制和機制還沒有完全形成,導致地熱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系列問題。改革就是要解決問題。隨著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持續深入,地熱能源利用力度會越來越大。
  • 西安城市地質調查助力新型地熱資源綠色開發
    通過對陝西地區地熱地質構造及中深層地熱熱儲特徵研究,項目組評價得出新型地熱開發模式的資源儲量,推導出中深層地埋管地熱能取熱式,為提高地熱資源利用率提供了技術支撐。> 三是評價了新型地熱開發模式的資源儲量。
  • 洛陽:挖掘地熱能源 發展清潔供暖
    5月31日,李寧波作為演講嘉賓,出席我市地熱開發及應用高峰論壇,結合我市的地熱資源稟賦,為我市開發利用地熱、發展清潔供暖等建言獻策。   嘉賓講述:  我認為洛陽具有發展地熱資源的天然優勢:地下水資源豐富,地熱資源儲藏量大,開發利用地熱資源的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 地熱能開發利用大勢所趨 地熱發電未來前景廣闊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已是當今時代主題之一,正因此,全球範圍內掀起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熱潮。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熱資源認識將進一步提高,地熱發電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