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危險廢物管理處置現狀及發展建議

2020-12-0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我國危險廢物產生行業繁多,產廢種類繁雜,且產生量逐年增加,2012-2017年平均年增長速率為13.47%,預計2020年全國危險廢物產生量將達到13000萬噸以上。截至2018年底全國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核准收集和利用處置能力達到10212萬噸/年(其中收集能力1201萬噸/年),但我國危險廢物管理仍面臨著處置能力結構與需求不匹配、處置設施能力空間供需不平衡、部分利用處置設施技術和運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重點地區危險廢物保障能力不足等管理問題。為應對上述問題,建議利用處置設施前期科學謀劃,積極提升現有利用處置設施水平,大力開展新增利用處置設施建設,強化重點行業、重點園區、重點種類處置能力建設。

一、危險廢物管理與產生現狀

(一)危險廢物管理重要意義

隨著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不斷深化,「兩山論」和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實踐,危險廢物管理已經深度融入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體系。從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到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都對我國危險廢物管理提出明確要求(見圖1)。堅持全過程管理,堅持風險管控,堅持管理體系強化,是確保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生態環境安全的重要途徑。

圖1近年來危險廢物管理需求

(二)危險廢物管理法規與標準體系

按照危險廢物產生源不同,危險廢物分為工業源危險廢物和社會源危險廢物;按照汙染物種類不同,分為有機危險廢物和無機危險廢物;按照危險廢物危害屬性不同,分為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感染性危險廢物[1]。從環境管理角度出發,我國危險廢物主要按照產生行業、工藝不同進行分類,並形成《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2016年修訂版《名錄》將危險廢物調整為46大類別479種[2]。《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規定,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鑑別標準和鑑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

在法規體系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和《固廢法》構成了我國危險廢物管理的頂層法規體系。目前,我國已形成了包括汙染防治責任制度、標識制度、管理計劃制度、申報登記制度、源頭分類制度、轉移聯單制度、經營許可證制度、應急預案備案制度、人員業務培訓制度以及貯存設施管理制度在內的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見圖2)[3][4]。《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所規定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制度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所規定的聯單制度,則是典型的危險廢物管理制度[5][6]。

目前,中國危險廢物治理行業主管部門為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行政轄區內的生態環境工作實施具體監督管理。生態環境部負責對中國危險廢物環境汙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圖2我國危險廢物管理法規和標準體系

(三)危險廢物產生與處理處置現狀

1.產生情況

近年來,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成持續快速增加態勢。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19)》,2017我國統計申報的危險廢物產生量為6936.89萬噸,2012-2017年年平均增長率為13.47%,預計2020年全國危險廢物產生量將達到13000萬噸以上[7],見圖3。

圖3近年危險廢物產量分析

從產廢種類角度分析,危險廢物以廢鹼、廢酸、石棉廢物、有色金屬冶煉廢物、無機氰化物廢物、廢礦物油為主[8]。2015年,廢鹼產量623.0萬噸,佔總量的15.7%;廢酸571.2萬噸,佔比14.4%;石棉廢物549.2萬噸,佔比13.8%;有色金屬冶煉廢物388.9萬噸,佔比9.8%;無機氰化物廢物355.5萬噸,佔8.9%;廢礦物油213.0萬噸,佔5.4%。

從產廢行業角度,我國危險廢物重點產生行業包括有色金屬冶煉(鉛鋅冶煉、銅冶煉、鋁冶煉)、煉焦(新型煤化工)、塗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品)製造、環境治理業(固體廢物焚燒)、基礎化學原料製造、金屬表面處理、金屬熱處理加工、電子元件製造、石油化工、鋼壓延加工等十大行業[9],其危險廢物產量佔全國各類危險廢物總產量的50%。十大行業中,煉焦(新型煤化工)、塗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品)製造、基礎化學原料製造、石油化工都屬於化工行業。2015年,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危險廢物產生量763.1萬噸,佔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的19.2%;綜合利481.1萬噸,綜合利用率為62.8%,佔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總量的23.9%;處置量274.5萬噸,處置率為35.5%,佔全國工業危險廢物處置總量的23.4%。

2.處理技術與能力

危險廢物處理方式包括無害化和資源化兩種方式。處理工藝體系包括預處理工藝、資源化工藝和處置工藝。預處理工藝是資源化或處置的前置工藝,預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物理處理技術、化學處理技術、物理化學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等,具體包括分選、破碎、蒸餾、萃取、脫水、結晶、洗滌分離、脫附、沉澱、中和、固化穩定化、熱處理、催化技術、碳化等,典型預處理技術包括飛灰水洗工藝技術、低溫熱脫附、催化加氫技術、鹽浴、等離子處理技術等。資源化工藝主要包括提純、分離、穩定化、固化穩定化和代替物料參與生產等技術,典型技術包括工業窯爐協同處理技術、廢礦物油的除雜提純技術等。無害化處置工藝主要分為焚燒技術和非焚燒技術,典型焚燒技術主要指高溫焚燒技術、高溫熔融技術等,典型非焚燒主要指陸地安全填埋技術、深井貯存技術和遠洋填海/排海技術[8]。

近年來,我國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提升較為明顯。截至2018年底,全國各省(區、市)頒發的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經營許可證共3220份,全國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核准收集和利用處置能力達到10212萬噸/年(含收集能力1201萬噸/年)(見圖4)。其中:2018年全國焚燒核准經營規模、填埋場容量分別較2015年增加146%、265%;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能力呈爆發式增長,2016-2018年我國建成、在建和規劃建設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項目愈百項,截至2018年12月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持證單位約73家,核准危險廢物經營能力440萬噸/年。

圖42006-2018年我國危險廢物處置能力變化

2018年,我國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實際利用處置量為2542萬噸(不含危險廢物收集量和醫療廢物處置量),其中利用危險廢物1911萬噸、佔比75%,採用焚燒方式處置危險廢物181萬噸、佔比7.1%,採用填埋方式處置危險廢物157萬噸、佔比6.2%,採用水泥窯協同方式處置危險廢物101萬噸、佔比4.0%,採用其他方式處置危險廢物192萬噸、7.6%。

3.處理處置情況

在分析我國危險廢物綜合利用和處置情況前,首先需要說明數據分析口徑。2020年版《固廢法》第八十一條規定,「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貯存危險廢物不得超過一年;確需延長期限的,應當報經頒發許可證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批准」,而該條款在2004年的版本中則表述為「貯存危險廢物必須採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並不得超過一年;確需延長期限的,必須報經原批准經營許可證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兩個版本中對於危險廢物貯存期限的要求都是一年,但2020年《固廢法》貯存的管理對象不包括產廢單位(產廢單位運營範圍不包括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等),模糊了產廢單位危險廢物的貯存期限。以現有2017年之前的數據作為分析基礎,則應遵循2004年《固廢法》,認為當年的綜合利用量和處置量都應包含了上一年的貯存量,即綜合利用率或處置率為當年綜合利用量或處置量比當年的產生量與上一年的貯存量之和[10]。從圖5中可以看出,全國危險廢物的綜合利用率保持在46%上下,而處置率則逐年增加。

圖5近年來危險廢物綜合利用和處置量變化

從全國範圍內以2017年數據為樣本進行觀察,危險廢物產量以華東、西北、西南為首,分別為3208.03萬噸、910.22萬噸和690.35萬噸。在消納方式上,綜合利用以華中、華東為優,華北、華南、東北則以處置為主。綜合分析發現,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危險廢物消納量達到90%以上,東北、西南消納量77%以上,而西北地區危險廢物產量910.22萬噸,全國第二,但消納能力最差,消納量僅為35%,加之西北生態脆弱,又是三江源重要保護地區,其危險廢物環境風險嚴峻。

圖6近年危險廢物管理需求

二、危險廢物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處置能力結構與需求不匹配

目前我國核准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收集和利用處置能力超過1億噸,但存在部分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全年負荷率超過100%,而全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全年整體負荷率僅30%的現象,表明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結構與需求不匹配,不同危險廢物種類利用處置能力發展不平衡[11]。如廢礦物油、有色金屬冶煉廢物、廢鉛蓄電池等處理難度小、處置效益好的危險廢物利用設施能力增長較快,甚至能力過剩。同時,化工廢鹽、電鍍汙泥、含砷廢物等危險廢物技術門檻高、處理難度大、利潤率低,致使處置能力缺口較大[12]。

2.處置設施能力空間供需不平衡

我國危險廢物產生量大的區域主要在東部沿海和西北內陸,而危廢處置能力強的地區位於華東華南。山東、青海、湖南、雲南、新疆等地區危險廢物產生量遠大於其處置能力,江蘇、陝西、浙江、江西、廣東等地區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大於其產生量。由於危險廢物跨省轉移審批手續複雜,運輸成本較高,使得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區域供需失衡情況長期存在。

3.部分利用處置設施技術和運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在穩定運行、處置方式、汙染防治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部分利用處置設施工藝技術水平較低,難以滿足現行環保相關標準及資源化利用要求[13]。部分設施經營單位技術研發能力弱,運行維護不到位,運營管理不夠規範,存在超標排放現象,造成危險廢物處置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低,環境風險大。

4.部分重點地區危險廢物保障能力不足

部分大型危險廢物產廢單位和工業園區沒有配套的危險廢物貯存、利用和處置設施,危險廢物焚燒、填埋等處置能力明顯不足,且新建設施選址日益困難[14][15]。按照2018年實際填埋量測算,天津、遼寧、海南、吉林和河南六省的填埋設施剩餘年限不足五年,而新建項目建設周期長,一般需要五年。

三、管理能力發展建議

1.做好利用處置設施前期科學謀劃

按照「省域內能力總體匹配、省域間協同合作、特殊類別全國統籌」的原則,統籌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各省(區、市)應組織開展危險廢物產生、利用處置能力和設施運行情況評估,掌握底數,科學規劃並實施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建設規劃,將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納入當地公共基礎設施統籌建設。

2.積極提升現有利用處置設施水平

一是淘汰處置規模小、工藝技術落後、運行不符合標準規範、汙染物排放超標的處理處置設施;二是對具備條件的設施開展提標改造,加大技術創新和改造力度,提高現有設施的技術水平;三是提升既有處置設施運營管理水平。

3.大力開展新增利用處置設施建設

鼓勵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支持高標準建設技術先進的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發展水泥窯協同處理技術,將其作為危險廢物消納能力的有益補充,支持工業爐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等示範工程建設,推廣應用一批技術先進、經濟可行、效果良好的處置利用技術。嚴格限制可利用或可焚燒處置的危險廢物直接填埋,減少危險廢物填埋量。

4.強化重點行業、重點園區、重點種類處置能力建設

鼓勵大型石油化工等產業基地配套建設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鼓勵產生量大、種類單一的企業和園區配套建設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預處理和處置設施。對多氯聯苯廢物等需要特殊處置的危險廢物和含汞廢物等具有地域分布特徵的危險廢物,實行全國統籌和相對集中布局,建設專業化利用處置基地。加強廢酸、廢鹽、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等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建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我國電解鋁工業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技術及發展方向
    電解鋁工業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有著較為顯著的作用,相關研究調查顯示,現如今有100%金屬鋁工藝所生產的,但是,這一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生產出一系列的危險廢物。研究調查顯示,平均每生產1t金屬鋁就會存在30~35kg的廢槽襯,而我國電解鋁工業排除的廢槽襯中可溶性F-含量大概在2000mg/L,CN-含量則在15mg/L左右,而這些廢料都可以將其稱之為危險廢物。我國對於電解鋁工業危險廢物處理技術的重視程度在不斷的上升,早在2007年我國就曾將「電解鋁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開發作為較為重要的項目之一。
  • 將對我國危險廢物環境管理髮揮積極作用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修訂發布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以下簡稱《名錄》)。針對《名錄》修訂情況,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名錄》修訂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答:《名錄》是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技術基礎和關鍵依據。
  • 劇毒品等過期危險廢物要儘快處置!江蘇專項治理高校實驗室危險廢物
    揚子晚報網12月25日訊(記者 王贇)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獲悉,近年來,隨著我省高校教學科研事業的不斷發展,科技創新活動的不斷增多,高校實驗室危險廢物數量也不斷增加,實驗室危險廢物潛在的安全隱患日益加大。
  • 危險廢物的無害化處置技術探討
    本文重點分析和思考了危險廢物的無害化處置與運用技術,希望可以更好地幫助工作人員開展工作。一般來說,一些不可利用的資源或者是一些利用價值不高的資源都可以看作是工業廢物,而危險廢物企業會採取收費的形式來處理廢棄物品,這也是一種無害化的處置方法。
  • 危險廢物自登記至最後處置利用全過程
    ①有利於規範危險廢物管理  通過申報登記能夠掌握各行業危險廢物管理現狀,對於管理好危險廢物的產生、轉移以及處理處置工作奠定基礎,從而真正實現「抓住源頭、管住貯存與流動、確保無害化最終處置」的全過程控制方針。
  • 中國固體廢物管理現狀及塑料汙染治理成效
    國務院制定(修訂)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醫療廢物管理、畜禽規模養殖汙染防治、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報廢汽車回收管理等行政法規。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制定了一系列部門規章、標準規範和技術指南,固體廢物管理制度體系逐步完善。
  • 危險廢物運輸管理規定|危匯網|
    前言危險廢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蝕性或感染性等的一種或多種液體或固體廢物,由於危險廢物的自身所具有的危險特性,在危險廢物運輸過程中的關鍵問題是對於風險的控制管理。危險廢物運輸過程中所帶來的風險引起高度重視,不斷的完善法律法規,完備危廢運輸的管理。
  • 第四章 危險廢物汙染環境防治的特別規定
    本法根據危險廢物的危險特性和我國危險廢物汙染現狀與汙染防治現狀,總結我國的危險廢物汙染防治的經驗,根據我國已加入的有關國際公約,並借鑑了國外的普遍做法和先進經驗,確定了對危險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實行重點管理的原則和嚴格的管理措施,這對於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和生態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二、危險廢物汙染環境的防治適用本章特別規定的同時,對本章未作規定的,仍適用本法其他有關規定。
  • 危險廢物焚燒飛灰處理處置技術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針對危險廢物焚燒飛灰的來源和危害,對目前的處理處置技術進行了介紹和比較,本文分析了各項技術的優缺點,就當前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今後改進和發展的方向。1危險廢物焚燒飛灰的來源及其危害1.1飛灰的來源危險廢物焚燒飛灰是焚燒爐尾氣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
  •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答:《名錄》是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技術基礎和關鍵依據。《名錄》自1998年首次發布實施以來,歷經2008年和2016年2次修訂,逐步完善,對我國危險廢物環境管理髮揮了積極作用。但2016年版《名錄》已經難以有效支撐和指導當前我國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工作。
  •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修訂發布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以下簡稱《名錄》)。針對《名錄》修訂情況,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一、《名錄》修訂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答:《名錄》是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技術基礎和關鍵依據。
  • 生態環境部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等情況
    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標誌性舉措。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邱啟文司長,介紹我國禁止洋垃圾入境及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今天的發布會,採用視頻連線方式舉行。下面,我先介紹幾項我部重點工作。
  • 關於危險廢物常見問題的50個問答,危險廢物處理設備,危廢處理-環保...
    建議將鋰電池交附近的再生資源回收部門或送產品生產者。   12.企業所產生的含油抹布是否屬於危廢物?   答: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廢棄的含油抹布的豁免條件為混入生活垃圾,豁免內容為全過程不按危險廢物管理,但不改變其危險廢物的屬性。
  • 山西目前共有危險廢物經營單位36家 年處置能力約135萬噸
    央廣網太原5月21日消息(記者李楠)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了解到,6月1日起實施的《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中明確提出「有害垃圾由危險廢物處置單位進行處置」,省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指導全省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並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環境汙染進行監督管理。
  • 我國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現狀及問題分析(附:9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
    按照我國的分類標準,在我國固體廢物一般分為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固體廢物、醫療廢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四個大類,其中工業固體廢物由於其成分複雜、危害性大等影響,成為固廢處理行業的重點關注領域。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年鑑數據,我國工業固廢年產生量已經連續多年超過30億噸。
  • 再生鋁行業鋁灰渣不應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的專題...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與生態環境部固體司司長邱啟文、危廢處處長孫紹鋒,生態環境部固管中心主任劉國正、副主任胡華龍、危廢部負責人鄭洋等相關領導就再生鋁行業鋁灰渣不應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進行了專題溝通匯報,上報了《關於再生鋁行業鋁灰渣不應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的建議》,並提供了多家第三方檢測機構關於鋁灰渣浸出毒性檢測報告和22家骨幹再生鋁企業聯合蓋章文件等依據
  • 危險廢棄物不能隨意處置建議:有害、無害分開
    其次,有害、無害要分開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廢藥物是指「生產銷售及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失效、變質、不合格、被淘汰偽劣的藥物和藥品」。「鑑於目前業主關於非藥品方面的知識還不夠普及,我們物業公司只有從容易識別過期藥品入手,收集家庭危險有毒廢棄物。」曲屹松說。
  • 關於徵求《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五條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鄉建設、土地利用、區域開發、產業發展等規劃,應當統籌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等環境保護公共設施,完善價格和收費機制,保障設施的正常運行。  鼓勵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建設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
  • 發布會參考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背景
    加快完善相關配套法規政策、標準制度,推進修訂危險廢物許可、轉移管理辦法,動態更新《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制定出臺危險廢物鑑別、填埋、焚燒等一系列國家標準和技術規範。二是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此項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標誌性舉措。
  • 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發展歷程
    在固廢處置方式中,水泥窯協同處置近期得到行業內人士廣泛關注,它是一種新的廢棄物處置手段, 目前可適應約60%種類的危廢、適用範圍廣,可處理危險廢物、生活垃圾、工業固廢、汙泥、汙染土壤等,水泥窯協同處置發展趨勢不可避免,可以作為固廢處置和危廢處置的重要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