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探討圍繞腦機接口技術的倫理問題

2020-11-11 cnBeta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看到大腦植入物將成為一種常見的技術--首先是為那些患有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的人,之後是作為普通人尋求認知能力提升的一種增強手段。儘管腦機接口(BCI)領域的研究和開發日益增多,但在這項技術的倫理學方面卻進展甚微。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兩篇新論文,探討了圍繞BCI技術的倫理問題,包括沒有植入的外部設備和植入大腦的內部設備。研究人員特別關注植入式BCI和這類旨在提高認知能力的技術。

簡單地說,BCI設備的設計是為了接收大腦信號,並將其轉化為數據供計算機利用。也許這種技術最好的例子來自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該公司最近給出了一個涉及豬的大腦植入物的演示。馬斯克介紹說,這項技術對於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人來說是很有希望的。

兩篇新論文的共同作者Veljko Dubljević指出了植入物特別棘手的問題,他表示:

侵入性設備更有效率,因為它們可以直接從大腦中讀取信號。然而,它們也引發了更多的倫理問題。例如,侵入式BCI技術會帶來更多相關風險,如手術、感染和膠質疤痕--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侵入式BCI設備將更難更換。

其中,論文指出,在探討倫理考慮時,有兩個領域尤其應該得到優先考慮:腦機接口的心理和生理影響。研究人員提出了多個問題,包括這些設備潛在的長期影響,使用動物來測試侵入性技術是否符合倫理,以及與各種BCI技術相關的心理影響可能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研究人員介紹了一個潛在的不必要的心理後果的例子,指出一項研究中,癲癇患者通過侵入性BCI獲得了癲癇發作的預先警告--其中一些患者因此而產生了 「根本性的心理困擾」。

研究人員還探索了BCI未來用於增強認知的潛在用途,這種技術前景將超越目前使用「智能藥物」的趨勢。如果有植入增強型植入物的人進行測試,結果是否像沒有使用BCI的人一樣「真實」?

研究人員指出,這樣的倫理問題需要探索,但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完成任何工作。Dubljević解釋說:

最終,這兩篇論文涉及到一些大問題,作為一個社會,我們需要解決BCI技術。無論我們是否準備好,這些技術都會到來。我們將如何監管它們?誰能使用這些技術?如何使用它們?我們需要現在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

相關焦點

  • 當腦機接口裝上軍事按鈕
    吳敏文  「腦機接口」(BCI)正從科幻走進現實,作為科技的「練兵場」,軍事領域對「腦機接口」的探討和實踐從未停止。  「BCI技術大多仍處於研發的早期階段,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DARPA)、陸軍研究實驗所、空軍研究實驗所等機構正在積極研究和資助BCI技術。
  • 當腦機接口「從軍」,未來戰爭會變成什麼樣?
    「腦機接口」(BCI)正從科幻走進現實,作為科技的「練兵場」,軍事領域對「腦機接口」的探討和實踐從未停止。「BCI技術大多仍處於研發的早期階段,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DARPA)、陸軍研究實驗所、空軍研究實驗所等機構正在積極研究和資助BCI技術。藉助BCI工具的力量,美軍有可能提高軍人的身體和認知能力。
  • 什麼是腦機接口技術?
    而腦機接口技術便可以靠直接提取大腦中的這些神經信號來控制外部設備,它會在人與機器之間架起橋梁,並最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創造巨大價值。其實在很早之前,科學家就已經有了製造早期腦機接口技術的想法,但由於技術的限制,一直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在此後的時間裡,人們針對該技術的算法和應用不斷創新。
  • 馬斯克腦機接口研究很牛嗎?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更加美麗
    最近,把腦機晶片植入豬腦的馬斯克火了,鋪天蓋地都是由此項技術引發的各種腦洞大開:上天入地、捕殺雄獅、武功蓋世、七十一變┄┄&34;的實驗,僅在於被植入晶片的實驗豬展示了神經信號的讀取和寫入,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晶片傳導出來的信息看到豬的腦電圖。
  • 腦機接口技術如何具體實現?用不用做手術植入電極
    網易科技訊 10月16日消息,就像古希臘人夢想在天空翱翔一樣,今天的人們總是夢想著將大腦與機器融合來解決令人討厭的死亡問題。人類心靈能夠與人工智慧、機器人和其它心靈通過腦機接口技術(BCI)直接相連,從而超越人類壽命的限制嗎?在過去的50多年裡,全世界的大學實驗室和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員已經在這一領域獲得驚人的進步。
  • 「腦機接口」技術:讓「腦控」成為現實
    這得益於「腦機接口」技術的創新發展,自上世紀70年代「腦機接口」技術誕生以來,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如今已能實時捕捉大腦複雜神經信號,並用來直接控制外部設備,使得人和機械可以作為一個生命不同組成部分而共存。人腦思維控制外部物體不再是幻想,電影中的科幻情景已開始大步走進人們的生活。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迎來新進展,令人不安的技術和未來
    Neuralink公司由馬斯克在2017年創立,以腦機接口為主要研究方向,目標是實現人腦與人工智慧軟體互聯。該項目的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將不但能修復殘疾人的受損功能,還能增強正常人的功能,也就是我們經常在影視科幻作品中看到的「增強人類」。
  • 陳根:腦機接口是與非,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
    事實上,「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頗受業界關注。2017年,馬斯克成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兩年後,馬斯克和他的Neuralink團隊發布了其首款產品,即「腦後插管」新技術,通過向大腦植入電極的方式來讀取大腦信號,並宣布了他們進一步開發腦機接口的計劃。
  • 腦機接口真的來了嗎,距離《猩球崛起》會有多遠?
    新冠疫情期間,馬斯克一方面在為火星移民計劃造勢,一方面在顛覆未來通訊行業的星鏈計劃(Starlink)布局,而在另一個腦洞大開的領域——腦機接口,他創立的公司Neuralink公司,研究對象為"腦機接口"技術。"腦機接口"就是將極小的電級植入大腦,利用電流讓電腦和腦細胞"互動"。
  • 你知道什麼是「腦機接口技術」嗎?
    而腦機接口技術便可以靠直接提取大腦中的這些神經信號來控制外部設備,它會在人與機器之間架起橋梁,並最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創造巨大價值。在此後的時間裡,人們針對該技術的算法和應用不斷創新。如果將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科學幻想階段,第二階段是科學論證階段,第三階段也就是當下所處的階段,主要聚焦用什麼技術路徑來實現腦機接口技術,將出現各種各樣的技術方法,進入「技術爆發期」。當下,腦機接口技術可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大類:侵入式腦機接口是指在大腦中植入電極或晶片。
  • 腦機接口,賽博格時代的忒修斯之船?
    Vidal)發表了有關「直接腦機交流」的開創性理論和技術建議,創造了腦機接口(BCI)一詞,並給出了沿用至今的標準定義。1998年則是腦機接口研究的另一大裡程碑,研究人員菲利普·甘迺迪(Philip Kennedy)首次將腦機接口裝備植入人體內,使用無線雙電極獲得了高質量數據。接下來的第三階段就是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邁進。
  • 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徹底戒掉毒癮和治癒抑鬱症?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周五披露了新進展,通過「三隻小豬」的演示,科學家們展示了兩個月前,他們將一種硬幣大小的計算機晶片植入了豬的大腦中。這意味著人們朝著向人腦中植入晶片治癒人類疾病又邁進一步。腦機接口技術一直是科學努力突破的前沿技術,原理是建立人或動物大腦和外部機器設備之間的直接通路。
  • 「腦機接口」技術或讓「讀心術」成為現實
    「腦機接口」技術要發展成熟,遇到的核心技術難點包括大腦神經生物信號採集及處理、人機高效協同等。如何高效採集到腦電信號並成功「解碼」,能否將人腦的思維活動轉換為指令信號,都考驗著涉及機械動力、機器學習、神經科學、認知科學、信息工程等相關技術領域的研究水平。   還記得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一名癱瘓少年通過大腦控制外骨骼開出的那一球嗎?
  • 聽國內外最新科技進展:腦機接口、光子晶片、太陽系
    動物倫理:藥物和疫苗研究依賴於動物研究,需遵循3R原則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的誕生讓中國在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上領跑世界。代謝性疾病、腫瘤、免疫缺陷……體細胞克隆猴的成功,也將讓人類向攻克這類疾病更近一步。然而,實驗動物科學領域內關於倫理的問題也不斷引發國內外的廣泛討論。
  • 聽國內外最新科技進展:腦機接口、光子晶片、太陽系|書展9
    當然,科研人員和實驗動物從業者在動物實驗中會嚴格遵守動物實驗倫理。孫強將之概括為倫理審查的3R原則(Replace、Reduce、Refine),即替代、減少和優化的原則。;2012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一位截肢殘疾者用腦機接口的外骨骼開出一球……在動物身上試驗並開啟的腦機接口技術近年來踏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並被譽為「人工智慧的下一代技術」。
  • 別恐慌,腦機接口仍然處於科學幻想階段
    近日,埃隆·馬斯克和其研究人員通過「三隻小豬」展示了豬腦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在線直播,再次激發了人們對腦機接口技術的熱情和期待。一時間,各種神乎其神的宣傳報導在網絡和朋友圈中刷屏,仿佛能夠存儲和提取記憶的「超級人類」很快就會降臨,遺憾的是,腦機接口目前在一些關鍵核心問題上還缺少基本科學理論的支撐,更難在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 《經濟學人》:腦機接口技術是下一個風口
    圖為《經濟學人》雜誌封面導讀:《經濟學人》最新封面文章稱,通過利用意念控制機器,腦機接口技術可改變思想對於人類的意義不過,科切瓦爾所用BrainGate之類的腦機接口已證明意念控制是可行的。研究人員能夠僅通過神經活動便知道人所聽到的話語及看到的圖像。信息還能進行編碼用來刺激大腦。已有30多萬人在使用人工耳蝸,通過把聲波轉換成電信號傳入大腦,人工耳蝸幫助他們聽到聲音。研究人員也曾向猴子大腦注入數據,通過電脈衝指示它們完成動作。腦機接口技術研究步伐正在加快,其目標也越來越宏達大。
  • 腦機接口靠譜嗎?
    當前動物研究的最高水平是可同時從約1000個神經元中取樣,但人腦有上千億個神經元。要破解它們共同包含的巨大奧秘,看起來像不可能完成。倫理方面也有不少擔憂。「腦計劃」中的一些技術設想如果實現,便有可能用於操縱神經元,這不僅讓人擔心會產生「讀心術」,還對大腦是否會被控制感到憂慮。究竟是人類控制機器還是機器統治人類。科幻片中的潘多拉魔盒會不會就此打開?
  • 被馬斯克吹上風口的腦機接口:「人機共存」是在玩火?
    這場全球矚目的直播,再次點燃了人們對腦機接口技術的認識和期待。所以我們今天就來擺一擺「腦機接口」這個「龍門陣」。1、到底什麼是腦機接口?大家可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有機會去獲得任何知識和能力,甚至是對抗死亡來保存你的思想和意識。
  • 美國智庫和軍方積極研究腦機接口技術和設備在軍事上的應用
    如今,類似於這樣的腦機接口技術仍然處於實驗室研究的狀態,但是在未來不久,各種各樣的腦機接口設備和技術則可能出現在市場上或者是未來的戰場上。但是正如其它人類所取得的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都被首先應用於軍事和戰爭一樣,美國蘭德公司的高級研究人員認為,首先研究腦機接口設備和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非常有意義。絕大部分的腦機接口設備和技術的研發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是在美國,這些研發項目主要是由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陸軍研究實驗室和空軍研究實驗室資助,並積極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