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天俄羅斯的國力已經無法與鼎盛時期的蘇聯相提並論,但仍然自詡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軍事強國,並且在各個領域竭力與美國保持並駕齊驅的態勢。但俄羅斯在軍用
機器人的研發和
應用方面,卻遠落後與美國,甚至不如這一領域的一些後起之秀。
雖然俄羅斯軍方近年來在軍用機器人領域急起直追,開發了一些軍用機器人並將其投入實戰,並取得了一些戰果。如2015年12月在敘利亞的第五大城市拉塔基亞郊外的制高點754高地的爭奪戰中,俄軍就投入了一個機器人戰鬥群掩護敘軍地面部隊進攻"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據守的陣地,由於此處地形複雜,坡度大,坦克和裝甲車輛運用不方便,且極端組織在此構築了許多暗堡和隱蔽火力點,相互間形成掎角之勢,並有200多裝備精良的武裝分子駐守,敘政府軍曾多次攻擊,但都未能得手且傷亡很大。
俄軍投入的機器人戰鬥群共有6部"平臺-M"式履帶式戰鬥機器人、4部"暗語"式輪式戰鬥機器人、1個支援的自行火炮連、數架無人機和一套"仙女座-D"指控系統,這些戰鬥機器人投入戰鬥後,迅速展開戰鬥隊形,使用攜帶的反坦克飛彈對武裝分子據守的暗堡和火力點逐個"點名",再用遙控機槍將逃出的武裝分子一一擊斃,由於它們體積小且行動靈活,武裝分子的機槍、火箭筒等很難命中,在戰鬥中發揮了較大作用。這些機器人讓武裝分子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既打不過也沒法躲,僅20分鐘武裝分子就前線崩潰,有70多人被消滅,而敘軍僅4人受傷。這次戰鬥成為說明俄軍軍用機器人威力的最好例子。
但是在此次戰鬥的數年後,也就是2018年9月,俄羅斯媒體開始陸續披露俄新型軍用機器人在敘利亞作戰中暴露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發現目標的距離遠低於設計指標6公裡,僅能達到2公裡;主要武器不能在行進間射擊,而且多次發生故障。在巷戰中,尤其是在高層建築的複雜環境中,操控距離降低到只有可憐的300米,遠遠低於預期的3公裡,當然相比以上的缺點,俄軍用機器人最致命的弱點是,這些機器人需要依靠操控者的遙控進行作戰,實際上並不具備自主作戰的功能。
在質疑面前,俄國防工業的消息人士向媒體表示,到2025年,俄羅斯將製造出真正意義上的可執行戰鬥任務的多功能軍用機器人戰鬥群,戰鬥群的人工AI系統可以指揮5個機器人,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操作者只需要觀察機器人的戰鬥情況就可以了。
11月23日,俄新社援引一位俄羅斯國防工業人士的話稱,該國準備組建的戰鬥機器人部隊是全新意義的兵種。這些機器人能實現最大限度的自動控制,很少需要人工幹預,基本能完成戰場的作戰任務。
報導稱,俄羅斯將於2020年開始制訂「機器人部隊組建任務」路線圖,並準備在2025年前完成有關科學研究、試驗設計和組建戰鬥機器人部隊等一系列計劃,然後將這個新型部隊納入俄軍管理體系。此外,戰鬥機器人將使用五種自動操作平臺執行安保、運輸和加油等任務。它們能使用槍械、榴彈發射器等武器,可施放執行一次性任務的無人機。
另據俄羅斯衛星網23日消息,目前機器人部隊協作技術正在「馬爾克爾」(Marker)實驗平臺進行演練,該平臺於今年10月首次在馬格尼託戈爾斯克機器人系統和綜合體試驗場公開亮相。報導稱,未來這些機器人將與同類機器人進行競爭——完成機器人與機器人作戰。
據報導,研製能獨立完成作戰任務的機器人,一直是俄軍方和研發機構努力的方向。俄軍方和機器人研發機構,今年以來對新研製的戰鬥機器人進行了協同配合演練,取得良好效果。有俄羅斯媒體報導說,俄軍已將部分新研製的戰鬥機器人送到敘利亞接受實戰檢驗。
近年來,俄軍實施大規模武器裝備現代化提升計劃。據《聯合早報》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22日表示,俄軍隊現代武器裝備佔比已超過68%,這一佔比將提升至70%並維持在這一水平。普京稱,戰略核力量在遏制潛在侵略者、維持全球勢力均衡方面具有關鍵作用,俄方在此領域的這一佔比應該更高。
眾所周知,目前俄方已經擁有了諸多的大殺器,比如說去年俄方剛剛試射成功,並將在今年年底列裝俄軍部隊的「先鋒」高超聲速飛彈。「先鋒」飛彈具有非常快的速度,巔峰速度達到了驚人的27馬赫,秒速高達9.2公裡,1小時飛行距離高達駭人的3.3萬公裡,根據局座的分析,不要說27馬赫的巔峰速度,就是20馬赫都不得了,足以在15分鐘打穿美方的能力。而美方也承認,就目前的反導系統而言,美方無法對其進行攔截。
除了這款大殺器之外,俄方還擁有一款更加致命的武器,而這款武器就是「波塞冬」核魚雷,這款武器也是革命性的。這是因為「波塞冬」可以在水下1000米航行,幾乎具有無限航程,1枚「波塞冬」核魚雷在美方航母艦群下方爆炸,其掀起的巨浪高達50多米,足以傾覆整個艦隊;2枚「波塞冬」核魚雷在美方沿海爆炸,其掀起的巨浪則高達百米,足以摧毀美方沿線的所有美方海軍基地和海港城市。
當然,俄方還有6900多枚核彈頭,強大的「颱風」、「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圖系列戰略轟炸機,「布拉瓦」、「撒旦2」、「口徑」、「伊斯坎德爾」、「匕首」等一系列強大的戰略、戰術飛彈。因此,雖然俄方的GDP只有大約1.6萬億美元,僅僅相當於美方的8%,卻可以和與美方掰腕子,華盛頓不敢輕易麻煩俄熊,就是因為俄方具有將美方徹底摧毀的能力,並且這種能力還在持續發展,並變得更加危險。
這次俄方公布的機器人軍團計劃,表面上好像對於美方威脅不大,但如果俄方擁有了數以萬計的戰鬥機器人,並將其投入到對歐洲的正面戰場,輔助以數萬輛俄軍坦克、裝甲車輛,俄方將重現蘇軍「鋼甲洪流」的輝煌。那麼俄方具備實現這個野心的能力嗎?應該說是具備的,畢竟俄方在敘戰場上就投入了大量的戰鬥機器人,只是俄方的機器人與美方熱衷的人形機器人不同,俄方熱衷的履帶式機器人。
因此,如果將俄方的機器人軍團設想為手持強大武器的「終結者」,那就有些失望了,俄方對於裝甲、履帶式的機器人情有獨鍾。俄方的「阿瑪塔」坦克,是目前全球首款無人炮塔的坦克,因此俄方的確具備有打造無人裝甲軍團的能力,屆時俄方的軍力無疑是更加「如虎添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