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動作真快:把「戰爭機器人」派上戰場!實戰0傷亡獲勝

2021-01-21 軍範

有戰爭的地方就有傷亡,這是戰爭最為殘酷的地方。有很多知名的戰爭學家都表示,一場戰爭下來,其實是一場兩敗俱傷。即便是看似獲勝的一方,但實際上也是付出極大代價的,包括人員傷亡、物資損耗,以及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的影響。

對於資料裡羅大眾來講,其實最為關心的當然還是人的生命。畢竟經濟可以再建設,物資可以再生產,政治關係可以再修復,可人的生命一旦失去,就再也沒有重生的可能。所以長期以來,各國都在致力於尋求一種方式,儘可能地降低戰場傷亡。

現代戰爭,相較於冷兵器時代,戰場傷亡率的確已經是下降太多了。大面積人與人正面衝突少了,大多數現代武器是通過遠程或超視距作戰方式,武器威力強大,但通常都是針對敵方高價值目標實施打擊,目的是讓敵軍喪失戰鬥能力,而非要打死多目標敵人。

這樣一來,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戰場傷亡,不過現代戰場上的官兵,皆為軍隊寶貴財富,能培養成材都不容易,所以如果能夠讓他們遠離戰場,不去執行那些可能會危及生命安全的事情,自然就能更好地保存己方力量,所以這個時候「戰爭機器人」就開始登場。

據相關消息,在敘利亞戰場上,俄羅斯軍隊已經開始使用「戰爭機器人」,其將三臺履帶式機器人及四臺輪式機器人編成小分隊,再以三架無人機相配合,開始了對敘利亞叛軍基地發起攻擊。整個打擊過程僅耗時二十分鐘就宣告勝利。

從戰爭結果來看,俄羅斯叛軍是死的死、傷的傷、而俄羅斯這邊卻幾乎毫無損失大獲全勝。這樣全新戰鬥模式,可以說是不用一兵一卒,就將敵軍打得滿地找牙。所以說戰爭機器改寫現代戰場,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從俄羅斯投入到戰場上的「戰爭機器人」這一塊來看,人工智慧改寫現代戰爭規則,已成事實。因而中美俄這樣的軍事大國都開始布局人工智慧。

畢竟「戰爭機器人」既能避免戰場人員傷亡,而且在全球人口老齡化加劇到來的當下,它是可以避免兵源匱乏所帶來的軍隊無兵可徵之尷尬。

中國在無人機領域已經做得風生水起,相信在戰爭機器人方向上,也正在積蓄力量,畢竟未戰爭定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機甲戰士身懷「十八般武藝」,軍用地面機器人戰場各顯神通
    絕大多數地面機器人外形並不像人,它們更像一輛無人駕駛的裝甲車、坦克或火炮。另有少部分機器人由模仿人或動物的運動機理和功能而來,通常被稱為仿生機器人,例如四足機器人、雙足人形機器人、蛇形機器人等。隨著科技發展和局部戰爭催生,近年來世界範圍內的地面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身懷「十八般武藝」的機甲戰士紛紛亮相,不少走進戰場,經受實戰考驗。
  • 【可怕】以色列把戰爭機器人投入戰爭,或打開戰爭新大門
    其實許多國家都有把機器人運用在戰場上的想法,除了以色列外,美國與俄羅斯都有多款作戰機器人出現,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軍事強國也開發出了自己的作戰機器人平臺,但這些機器人目前都還未在戰場上直接較量,未來這些機器人還大有代替士兵甚至坦克裝甲車的趨勢,成為未來戰場的主力作戰力量,那麼作戰機器人為何會像無人機一樣風靡全球呢?
  • 俄軍戰鬥機器人投入實戰,一天26次故障:只有中國能解決這個問題
    近日,俄羅斯戰鬥機器人天王星9號首次投入實戰,這種天王星9號無人坦克是俄羅斯最先進的戰鬥機器人。在2016年才研發出來,重量達到10噸,武器裝備齊全,裝備有4枚飛彈和1門30毫米自動火炮。但是,這種武器卻在敘利亞戰場吃了憋。俄羅斯國防部第三中央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尼西莫夫在報告當中,講述了天王星9號無人坦克在戰場上,技術還不成熟的表現。這種坦克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系統,還是比較落後的。無法進行有效的自主作戰。
  • 美軍TALON 軍用作戰機器人已投入戰場,戰爭機器人將是未來的主流
    戰爭機器人將會是未來的主流機器人作戰一直以來都是各國研究未來戰爭的重點,作為世界上第一種戰鬥機器人,美國福斯特-米勒的魔爪機器人已在美軍參與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執行了數以百計的作戰任務,今天武器大講堂和大家分析下這款全新的作戰武器-美國Foster-Miller TALON 軍用作戰機器人。
  • 最先進人形機器人在美亮相 「不死鐵漢」將上戰場
    而美國《未來學家》預測,到2020年戰場上的機器人數量將超過士兵的數量。  未來的戰場上肉體是否將最終完全退出,交由這些不會飢餓不會痛苦的鋼鐵戰士去拼殺?這些被設計出來的機器是否可能有一天「反咬」人類一口?而無人化戰爭到底是減少了人的傷害,還是降低了戰爭門檻帶來更多的死亡?  「最先進的人形機器」來了!
  • 俄羅斯這個軍事機器人的計劃有點猛!
    雖然俄羅斯軍方近年來在軍用機器人領域急起直追,開發了一些軍用機器人並將其投入實戰,並取得了一些戰果。   在質疑面前,俄國防工業的消息人士向媒體表示,到2025年,俄羅斯將製造出真正意義上的可執行戰鬥任務的多功能軍用機器人戰鬥群,戰鬥群的人工AI系統可以指揮5個機器人,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操作者只需要觀察機器人的戰鬥情況就可以了。   11月23日,俄新社援引一位俄羅斯國防工業人士的話稱,該國準備組建的戰鬥機器人部隊是全新意義的兵種。
  • 如果有一天,未來戰場機器成為主宰
    美蘇冷戰結束後的幾場局部戰爭也可以發現,交戰各國已經在大規模使用地面部隊問題上很謹慎,這不但是空中力量開始統治現代戰爭的作戰模式,更是二戰後世界範圍內厭戰文化趨勢。而未來戰爭也不可能再爆發像前兩次世界大戰那樣,純粹用無數人命堆積的大戰,取而代之的是超視距戰爭,機器戰爭。因為各國都希望以最小的人員傷亡,來獲得最大戰略利益。
  • 如果有一天,未來戰場智能機器成為主宰
    但終究這只是一場現代戰爭,如果在不遠的未來戰爭裡,會不會出現作戰機器人一統天下的情況,無論是地面,天空,還是海洋,都是機器人在衝鋒陷陣。到時它們有可能完全替代人類士兵去雄霸戰場,人類也許只能當一個旁觀者。
  • 機器人戰士可能主宰未來戰場,但指揮它們的人一定要小心
    機器人用於戰爭,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諸葛亮就曾用機器人參與運糧、作戰,只不過,那時的機器人是純機械的。現代機器人用於戰爭,大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嘗試了。用機器人代替士兵有許多好處,最大優勢是可以避免人員傷亡
  • 俄羅斯網友:S-300實戰攔截成功率3%,愛國者0%
    ◎俄羅斯網友製作的防空飛彈系統實戰攔截成功率對比,第一名居然是……這是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熱傳的一張惡搞圖,主題是各型防空飛彈系統在敘利亞和葉門實戰中的防空攔截成功率,入圍的6款防空飛彈依次是(左起)R-27改裝的地空飛彈、「山毛櫸」M2防空飛彈、道爾-M2防空飛彈、「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S-300PMU2防空飛彈系統和「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
  • 俄將建戰爭機器人部隊,代替人類士兵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媒體援引俄軍工企業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俄羅斯2025年將出現第一支多功能機器人部隊,未來將在戰場上代替人類士兵。 來自軍工部門的消息人士對俄新社說:「到2025年,我們應當在基礎和實驗設計層面完成這項任務,然後將這支機器人部隊納入現有的武裝部隊自動化指揮體系。」
  • 機器人時代到來 未來戰爭這麼打?(組圖)
    機器人包辦未來巷戰    機器人部隊和無人機對敵方陣地實施打擊,空降式機器人在敵後方秘密著陸,人類士兵只需完成最終意義上的佔領,一場未來的巷戰就結束了。    為尋找對付巷戰的最佳方法,新加坡國防科技局日前斥資65萬美元啟動一場別開生面的「巷戰機器人」設計大賽。    機器人戰爭時代到來?    事實上,計劃用機器人打城市巷戰已早有先例。2003年美伊戰爭時,美國曾計劃用機器人進攻巴格達。
  • 機器人宇宙戰爭
    機器人宇宙戰爭這是一款令人熱血沸騰的槍戰射擊類遊戲,玩家將在這裡化身為酷炫的機器人,與入侵的敵人展開激烈的戰鬥,豐富的機器人任你自由的選擇,每一位都有不同的技能與酷炫招式,搭配上強大的武器來消滅敵人,帶給你震撼十足的射擊體驗,喜歡就快來下載吧。
  • 別被美軍的不對稱戰爭騙了,亞阿戰爭傷亡規模才是正常的對稱戰爭
    此外,戰場環境也非常複雜,如果技術兵器戰果尚且有據可查,人員傷亡就很容易是一筆糊塗帳。但是,即便是注水的戰果我們也可以認為,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戰爭慘烈程度超過了同樣為高加索地區爆發的2008年俄格戰爭。俄格戰爭中,俄軍陣亡大約為65-67人,負傷283人,喬治亞軍隊陣亡大約為169人,負傷947人。雙方總傷亡人數大約在1500-1600人的規模。
  • 美軍秘繪海外戰場「人文地圖」 應對「文化戰爭」
    該項目組織者招募了一批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將他們組成「人文地形小組」(HTTs)派往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擔任作戰部隊的文化顧問,幫助指揮官們掌握和理解當地人文環境,以確保美軍的行動更具效率。這些科學家在前線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採集當地人文環境信息,並將相關數據輸入到「人文地圖」的繪製軟體中。
  • 海豚魚雷、自爆軍犬、真貓竊聽器,人類的戰爭坑了多少動物
    而在距此415公裡處的摩爾曼斯克(Murmansk)坐落著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基地。據說俄羅斯海軍曾嘗試抓捕並馴化白鯨,於是不免使人猜測它是否為逃出來的「間諜」,隨即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否認。從實戰來看,這些與人類語言不相通的「動物特工」立下了不小的功勞。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為了阻止美國海軍艦隊進入波斯灣腹地,在海灣內布置了數以千計的水雷。然而美軍還是順利地開進了波斯灣,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沒有一艘軍艦因為觸雷而受到重創或沉沒。美軍的「秘密武器」就是一群受過特訓的「海豚兵」。
  • 戰爭時期,戰場上的屍體都是怎麼處理的,日本的方法最為惡劣!
    說起戰爭,人們往往都是厭惡,在一場戰爭中,首先除了要考慮戰略問題,要考慮物資,要考慮武器,還要考慮人力,當然最後還有善後工作,善後一般是指戰鬥結束,在戰場的屍體都有誰來收拾?究竟是誰負責處理的呢?"死者為大」,一般一場戰爭結束,雙方都會很有默契的讓敵對方來收拾他們的屍體!
  •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兩國傷亡超過六千萬,一國到現在都沒恢復
    當然,之後的戰爭不僅僅出現在歐洲戰場上,還出現在其他地方。全球有幾十個國家捲入戰爭,傷亡近億人口,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當然,不同地方的狀況是不一樣的,有一個地方的戰爭非常激烈,兩國傷亡超過了六千萬。其中一國到現在都沒有恢復。這個戰場就是蘇德戰場。
  • 俄羅斯默許,精確打擊,美國戰勝阿富汗塔利班卻陷入戰爭泥潭
    阿富汗被譽為打不死的小強,帝國的墳墓,從亞歷山大帝國、突厥王朝、阿拉伯帝國蒙古汗國,莫臥兒帝國等等歷史上著名的大帝國 ,其鼎盛時期都未徹底徵服過阿富汗,而在近現代,阿富汗拖垮了日不落帝國,拖垮了蘇聯,又將美國拖入戰爭泥潭。
  • 十問新型戰爭
    美國空軍MQ-1「捕食者」以及MQ-9「死神」系列察打一體無人機從性能上看,已經屬於當今世界的領先水平,但是其因為各種機械故障墜毀的事故率是有人駕駛戰機的30倍以上。而從其他國家近年來在各個軍事行動中所使用的無人機情況來看,事故率也是居高不下的。此外,俄羅斯陸軍在敘利亞戰場上投入實戰的「天王星」-9無人戰車也暴露出機械故障率高、可靠性不佳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