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龜這種現實中存在的生物,一直是長壽、靈氣的象徵。而在神話傳說中,龜是可以和龍,這種只存在於傳說中的生物相媲美的。古籍中不乏神龜的記載,經過筆者的整理,發現了以下八大神龜,它們每一個都有神奇的能力。

鰲
鰲是神龜的一種,在古籍中的,鰲根據作用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鰲——補天
具有補天作用的鰲,大概是人們最熟悉的。在《淮南子·覽裡》中記載:「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神話傳說中,天曾經有缺,於是女媧聖人為了天下蒼生,只好進行補天。補天需要材料,於是女媧聖人斬了鰲的四肢,當做撐天的柱子。所以,這隻鰲慘遭聖人毒手,成了補天的犧牲品。
鰲——負山
鰲的另外一個作用是負山,也就是背山。在《列仙傳》中記載:「巨靈之鰲,背負蓬萊之山,而舞戲滄海之中。」神話傳說中,鰲背負的山一般都是蓬萊、方丈之類的神山。不過負山的鰲,和女媧斬四足用來補天的鰲,顯然不是同一種。因為一種體型大到四肢可以撐天,另一種背著神山在「天」下面來回跑。
鰲——魚龍
這是一種龜頭、鯉魚尾,被稱為魚龍的神龜。自古就有鯉魚躍龍門的說法,鯉魚一旦躍過龍門,就可以飛天化作龍。但是有個別偷懶的鯉魚,偷吞了海裡的龍珠,變成了龍的不完全體——魚龍,也就是鰲。

玄武——天官
玄武是最有名的神龜,它是四靈之一,同時也是天官五獸之一。在《淮南子》中記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黃龍,又稱天官五獸。」其實所謂的天官五獸,不過是在四靈的基礎上,加上了黃龍。這麼一來,龍的大族群中,一下子有青龍和黃龍兩種龍,其他的靈獸再也不是龍的對手了。
黿——西遊
西遊記中,背著唐僧師徒四人過通天河畔,後來又致使經書落水的那隻老龜,便是一隻黿。黿作為神龜的一種,在歷史傳說中出現過不止一次。朱元璋和陳友諒在鄱陽湖打仗,也出現過黿的身影,它幫助朱元璋脫離了險境。在《紅樓夢》中記載:「明兒掉到池裡去,叫癩頭黿吃了去。」這裡的癩頭黿,很顯然是對黿外形的描述。

龍龜——霸下
龍龜,也叫霸下,它是龍的第六子,喜歡負重,經常背著碑,所以也叫碑下龜。這一點和背負神山的鰲,極其相似。不過,從外形上看,霸下和一般的神龜有明顯的區別,因為它有一排牙齒。
旋龜——山海經
旋龜是一種怪龜。在《山海經》中記載:「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也就是說,旋龜長著鳥的頭、毒蛇的尾巴,顏色是紅黑的。在大禹治水的傳說中,旋龜背著息壤跟在大禹的後面,方便大禹能夠隨時把息壤投到大地上。

神龜——洛書
河圖洛書是上古非常神秘的兩種圖案。傳說中,黃河內出現龍馬,背負著河圖,獻給了伏羲。伏羲憑藉著河圖,演化出了八卦。而在洛水,浮出一隻神龜,背負著洛書,獻給了大禹。大禹憑藉著洛書,制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易經》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說的正是這兩件事。
以上八種神龜,最具奉獻精神的,毫無疑問是女媧聖人斬掉四肢的鰲,最有靈氣的應該是背負洛書的神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