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備考經驗及心得

2020-11-29 知點考研

2019級生物化學專業的報考人數是24個,按照2:1的範圍8個人進複試,淘汰4個,但是今年比較幸運的是淘汰的4個人有2個可以調劑到別的專業。複試的最低分是295分,最高分346分。(PS:不要覺得分數低,英語和政治都在北京閱卷,專業課出題比較靈活閱卷比較嚴格,所以你懂的。)

選擇報考北京協和醫學院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1)受到電視劇【春風十裡不如你】的影響,被學校綠瓦 紅欄 白磚 灰牆 彩繪的建築風格所吸引;(2)因為本科只是二本院校的畢業生,所以心裏面一直有一個名校夢,所以我選擇北京協和醫學院作為報考學校。因為我一直想從事的工作方向就是有關疫苗的製備和有關病毒方面的東西,所以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成為了我報考的院所。關於專業我一直都對免疫學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比較感興趣,但是由於免疫學的招生人數比較少,所以最終我報考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PS:其實現在的大部分基礎醫學和生物學已經逐漸交叉在一起,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線。)

初試複習規劃

因為我的目標學校和專業的確定得比較早的,大概在前一年的寒假我就已經確定了學校和專業,所以的複習時間是比較充足的。

2018年2月—2018年4月

暫時按照前一年的官方招生大綱,確定報考院所,專業,往年的招生人數,每個老師的大概研究方向,報考專業的考試參考書等內容,提前在網上找一些真題(協和的真題都是回憶版,沒有官方真題,所以大家要自己辨別真偽),了解題型;提前聯繫你想報考院所的師兄師姐,了解一下往前的報考難度和錄取人數以及初試的難度。

2018年4月—2018年7月

返校之後,正式開始第一輪複習英語一:我的英語本來就不是特別好的那種學生,所以我直接報了新祥旭輔導班(推薦:英語不太好的同學報班,可以節約你的時間),先是把考研的詞彙大概都背了一遍,跟著老師節奏和要求上課,把閱讀和翻譯的生詞背下來,歸納寫作的採用模板和套詞;

政治:作為一個理科生,類似於政治這種文科的課程就是硬傷。所以政治我也是報了一個線上的輔導班(PS:我覺得對於能背書的同學最後背一下就行,沒必要報班;對於像我一樣不能背書就只能是早做準備),根據老師的授課進度完成每一次的直播課,課後整理和複習一下就行(因為報班就是為了之後的衝刺資料)

生物化學:協和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是四選二的考法(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二選一;遺傳學和生理學二選一)生物化學是自主命題的考試。我用的是人民衛生出版社 第八版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按照書本章節把每一章的內容都先完完整整地看一遍,對照之前找到的一部分真題在課本裡勾畫出多次重複考到的內容。把比較複雜的章節(如:代謝篇)在紙上畫出思維導圖和代謝通路圖,並且標準關鍵酶的名稱和產能耗能,以便於後期的理解。

遺傳學:我用的參考書是人民衛生出版社 第六版的【醫學遺傳學】,因為遺傳學的內容不同於生物化學是可以串聯起來的,對於我而言遺傳學的每一個章節是比較散,零碎的點也比較多,我在第一遍複習的時候除了對照真題標註重點,還對每一個章節進行了名詞解釋的中英文歸納總結,這樣有利於後期對這本書中名詞解釋的掌握。

(PS:第一輪的複習尤為重要,因為詳細的一輪複習結束後,可能不會有多大的影響,但是對之後複習中對於重點和難點的把握會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隨著複習時間和程度的推進,之後的複習所用時間就會越來越少。)

2018年8月—2018年10月

開始第二輪複習和預報名英語一:開始刷真題,為刷真題很重要,可以多次重複刷,因為這樣對於幫助你更好地把握真題的出題方式和難度,幫助找出自己複習的薄弱點。我刷主題是從2015年開始的,每一套題大概要做三遍,按照:第一遍計時,第二遍不計時,第三遍查單詞,最後對答案計算分數,觀察分數的差異,找出真題裡的生詞和長難句,儘可能讓自己的分數靠近第三遍刷題的分數。

政治:開始刷真題,跟著直播課程對於當下時政有一個了解,背誦簡答題的模板,對於選擇題裡面出現的零碎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記憶。把握真題的形式和難度,多次重複刷題後找出自己的不足,開始逐個攻克。

生物化學和遺傳學:購買相應的習題集。先看一遍網絡視頻課程,然後複習對應的章節(這樣就不太容易產生對複習的牴觸情緒),最後對該章節中的重複考點再次記憶然後完成習題集,找出不足和比較薄弱的點在下一輪複習時逐個攻克。

(PS:如果一味的複習書本內容,不要多久大部分人就會產生抵抗情緒,所以可以找一下課程視頻和習題集。按照視頻—課本—習題集的順序複習,從某種程度上一遍就相當於對一個章節的三次複習。)

2018年10—2018年12月

第三輪複習,現場確認,初試

這個階段就不分開寫了,因為複試的方式都差不多。英語複試以前的一些錯題,背誦一下生詞和大小作文的模板;政治複習一下以前的錯題,記憶一下零碎的知識點背誦預測題和簡答題模板;專業課進行最後一遍系統化的複習,記憶每個名詞解釋的英文書寫,對於往年真題中多次出現的考點再次進行系統化記憶。

初試考試難度

英語一和政治:這兩門課是全國統一出卷,難度比較固定,可以參考往年的真題評估難度,畢竟每個人的基礎不同,難度因人而異。

生物化學和遺傳學:其中生物化學是協和自主命題,難度稍微偏大一點。但是兩門課的題型比較固定,一般就是: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名詞解釋,問答題和簡答題;需要注意的是:名詞解釋偶爾會有英語或者全部英語,所以在複習過程中需要留心對於的英文書寫;簡答題和問答題的出題方式相對比較靈活,在背書基礎上需要稍加理解。

複試方向及難度

和採用院所自主安排複試,即報考院所自己安排複試的時間和地點。我們所每個專業的複試要求不太相同,生物化學專業的複試是筆試加面試:筆試一般都是一篇英文文獻的翻譯+病毒學的考試;面試大概是25min的英文複試+5min的中文複試。英文複試主要是自我介紹和老師的提問(提問一般包括用英文敘述一下一部分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的原理和關於疫苗,病毒的描述);中文複試就包括專業知識的考核之類的。難度都比較適中。

最後一些小建議

(1)複習過程中出現的負面情緒,如:不耐煩,牴觸,放棄等等首先要確定自己考研的決心,不要隨隨便便的更換學校。在保證完成學習計劃的前提下,可以跑跑步,看看電影,聽聽歌都是不錯的方式來釋放壓力(PS:我考前一周還去泡了溫泉)因為考研是持久戰,走到最後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2)實習和複習有衝突我當時就是一邊實習一邊複習,確實有一點打亂我的複習計劃,但是只要你適當的修改一下複習時間,我覺得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比如我:早上比上班時間(9:00)提前兩個小時到,可以看看政治背背英語,中午上班(14:00)提前一個小時到可以刷刷題,下午下班(18:00)後可以複習四個小時,這樣每天最少就有七個小時的時間複習;而且周末的雙休日可以休息半天放鬆,還有一天半的時間來複習。所以我認為實習和複習不衝突,只要你自己能夠把時間安排調整好。

更多資訊請看「考研經驗學長說」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北京協和醫學院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棟樓
    他在圖章上刻著:「博學、審問、慎思、試驗、明辨、篤行」 2020年12月29日,矗立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下簡稱「協和」)東單三條5號的新科研大樓有了新名字——吳憲大樓,為致敬其創建者吳憲院士。
  • 2021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考博統考經驗指導
    一、為什麼是北京協和醫學院醫科院腫瘤醫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是我國最高的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院校自成立以來人才輩出,碩果纍纍,為我國現代醫學科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北京協和醫院醫學考研複試詳細解析
    初試結束,伴隨而來的就是複試備考。為了小夥伴們更充足的準備即將到來的複試考試,考研學們可以將文章收藏起來,在準備複試時可做參考~今天為大家整理的是北京協和醫院的複試相關資料!01北京協和醫院2020年考研複試分數線一、專業複試分數線二、少數民族專項計劃該校各培養單位參照《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A類分數線。02北京協和醫學院2020年考研複試方案與準則複試內容筆試筆試在面試開始前1小時統一進行。
  • 協和醫科大學2005年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基)(博士)
    協和醫科大學2005年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基)(博士)編號:221一、名詞2*51、必需脂肪酸2、磷氧比3、糖異生4、酮體5、?
  • 生物科學類專業:「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
    (偏理論,適合深造)主幹課程: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偏應用,適合就業,也可以往工科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食品方向深造)主幹課程: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動物學、植物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工業微生物學育種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遊技術、發酵工程設備、酶工程等。
  • 河南大學臨床醫學院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教師解析專區|考研真題答案專區   河南大學的醫學教育始於1928年,2016年,河南大學與河南省人民醫院合作共建新的河南大學醫學院。隨後成立臨床醫學院,由河南大學人民醫院、淮河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組成,醫學院院長兼任臨床醫學院院長。   學院有一支教學、醫療、科研水平高,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 協和醫學院紀念吳憲先生創建生物化學系100周年 傳承大師科學精神
    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記者車麗)見證我國現代醫學教育百年發展,大師與大樓皆不可缺席。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日前在京舉辦「緬懷吳憲先生創建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系100周年」紀念活動,並為新命名的「吳憲大樓」揭牌。
  • 北大醫學部、清華醫學院、協和和首醫北京四大醫學院哪個更好?
    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清華大學醫學院和首都醫科大學四所大學的分數都很高,各有特點,都非常優秀,看你適合哪個。北京協和醫學院:高考招生目錄在清華大學的臨床醫學大類裡:臨床醫學(協和);所以分數至少達到清華的分數線。
  • 醫療界的王牌軍:北協和、南湘雅、西華西、東齊魯、中同濟
    一條中國醫療界的四大王牌軍:「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都來支援武漢了!讓這些老牌醫學名校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北京協和醫學院1917年成立。中國醫學科學院1956年成立。中國醫學科學院和北京協和醫學院自1957年起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
  • 2021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神經生物學考研成功經驗指導
    一、關於考研擇校和定專業首先呢,想要做好神經生物研究就要做好讀博的心理準備,同時考慮自身興趣和家庭經濟能力做取捨。要做基礎研究,有一個好的平臺是很重要的,因此我選了神經生物學排名最高的院校—復旦大學。而我報的腦科學研究院院內只有神經生物學這個專業,不能院內調劑,相對基礎醫學院來說風險比較大,今年複試進了18人,錄取了13人,整體來說還是可以的。
  • 結構生物學探索——結構解析的分子置換
    作者:範成鵬 職稱職務: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副教授學科專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主要工作經歷與任職:2006年10月-2011年11月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系博士後2011年11月-2012年9月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系
  •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關於2009年招收推薦免試研究生的說明
    2003 年 4 月,理事會聘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 2006 年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獲得者王曉東博士,和耶魯大學植物分子生物學家鄧興旺博士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共同所長。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目前有 22 個實驗室和 8 個科研輔助中心。
  • 考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重點
    第一章 緒論一、生物化學的的概念:生物化學(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學的原理與方法去探討生命的一門科學,它是介於化學、生物學及物理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
  • 中國農科院生物所伍寧豐老師談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所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下面我們走進中國農業科學院,現在我們準備採訪一下生物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的伍寧豐老師,非常感謝伍老師能夠抽出自己寶貴的時間接受我們採訪。伍老師您好。伍寧豐:你好。主持人:在節目開始,還是想請您介紹一下關於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基本情況。
  • 2020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張晶課題組博士後招聘1人公告公告【招...
    關注中公網校備考QQ群(291129409)獲取更多資訊。2020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輔導課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張晶課題組致力於運用的生物化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模式動物小鼠,化合物篩選等手段研究細胞凋亡與壞死的前沿重大問題,並探索延緩缺血性疾病,纖維化疾病等的新方式。
  • 2020年國內醫科大學排名,北京協和穩居第一,第2名進步很大
    文/教育一角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高考考生報考醫學類院校以及專業的人數已經出現了小高峰趨勢,這也說明大家越來越重視工作穩定的重要性。雖然在高考志願填報當中,醫學類專業的錄取分數線較高,但也阻擋不了考生們報考的熱情。主要原因還是醫生工作穩定,薪資待遇不錯,社會地位也有所提高。
  • 北京協和醫學院4+4臨床醫學試點班11月9日起報名
    北京協和醫學院從2018年起開辦臨床醫學試點班,在國內肇啟「4+4」臨床醫學教育的全新篇章。「4+4」試點班從全球高水平大學中遴選思想成熟、情懷高尚、多科背景、成績優異的非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和推免生入學,面向全球名校招收包括理科、工科、文科等多學科背景的本科畢業生接受醫學教育,以培養多學科背景的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試點班學制4年,進行以模塊教學為特徵的醫學基礎教育和臨床醫學教育。
  • 2012年考研院校專業選擇:生物學
    一、生物學就業前景就業前景是院校專業選擇的重要指標之一。(1)對於目前生物類專業,就業實際情況還是可觀的。
  • 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曹雪濤任南開大學校長(簡歷)
    曹雪濤此前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個人簡歷1981年至1990年在第二軍醫大學攻讀本科、碩士、博士學位;1990年至2010年於第二軍醫大學擔任免疫學教研室講師、教授、免疫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兼免疫學研究所所長、全軍免疫與基因治療重點實驗室主任、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任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
  • 2020全球引用量最多學術論文前九來自中國 均與新冠肺炎研究相關
    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王健偉教授團隊聯合發表於《柳葉刀》的論文,廣州醫科大學鍾南山院士領銜完成,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論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教授和彭志勇教授領銜發表於JAMA上的論文,被引用量高居前三位。新冠肺炎的大流行給全球衛生體系和整個世界都帶來了嚴峻挑戰。